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哪些公司有高昂的成本

哪些公司有高昂的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8-31 07:54:53

Ⅰ 員工離職的成本究竟有多高

一家公司最寶貴的資產是人才,但是很多公司根本不尊重人才,有的老闆甚至有那種認為自己給員工發工資養活了員工,就應該凌駕於員工之上的想法,甚至會強烈表達出來,比如訓斥甚至辱罵員工。

有的公司,從老闆個人到公司制度都不尊重人才,或者說因為老闆個人的認知使得人性化管理制度和人才關懷制度無法實施,導致人員離職率高,給公司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卻不自知,還認為有錢就能招聘到更優秀的人,最終會讓公司面臨人才缺失的危機。

那麼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高?

把上述第一條描述的成本逐一進行核算求和,雖然不能完全量化,但是離職成本多高,也可見一斑。

所以,一家公司想要有好的發展,想要留住人才,避免高昂的離職成本,務必要制定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招聘流程和管理要嚴謹,重視人才的培訓與發展,做好員工關懷政策,有合理的薪酬和績效制度,並且要有晉升機制和上升通道。

員工能賺到錢,能提升自己,能開心工作,對公司有歸屬感,自然就不想離職了,趕都趕不走。

Ⅱ 生活在小地方的高昂成本包括哪些因素

《東京》
東京交通成本比較高,醫療費用也很高,普通感冒發燒的治療費最少要兩三萬日元。
東京生活成本和商務成本的居高不下,加速了製造業的不斷撤離,增加了人們的遷移成本,致使產業價值鏈低端的就業人口無法長期滯留。但以金融業和信息業、傳媒業為首的第三產業,日本大公司的總部,以及外國大公司卻看好東京,紛紛遷往東京尋求進一步的發展。
《上海》
作為江南都市圈中心的上海,中國最繁華的地區,最高的物價,近期備受爭議的交通費用,高昂的生活成本,在自由開放的經濟往來和人口遷徙中是最為重要的一道過濾器。中國人口素質參差不齊,地區間差異巨大,各方面條件尚不及東京所處的大環境,此現象即是自然,也是一道屏障。
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商務成本是遷入質量的重要因素,它對於城市人口的合理流動和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Ⅲ 國內優秀的IT運維企業有哪些

國內優秀的IT運維企業有哪些

極其流行,同樣也是競爭力極其大的一種商業模式。雖然國內軟體開發公司都發展壯大起來了,但是各地軟體開發公司的實力及資質仍然參差不齊。下面為大家介紹下近期國內軟體開發公司的排名匯總。

1:華盛恆輝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華盛恆輝是一家專注於高端軟體定製開發服務和高端建設的服務機構,致力於為企業提供全面、系統的開發製作方案。在開發、建設到運營推廣領域擁有豐富經驗,我們通過建立對目標客戶和用戶行為的分析,整合高質量設計和極其新技術,為您打造創意十足、有價值的企業品牌。

在軍工領域,合作客戶包括:中央軍委聯合參謀(原總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原總後)、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原總裝)、裝備研究所、戰略支援、軍事科學院、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一研究所、訓練器材所、裝備技術研究所等單位。

在民用領域,公司大力拓展民用市場,目前合作的客戶包括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濟南機務段、東莞軌道交通公司、京港地鐵、中國國電集團、電力科學研究院、水利部、國家發改委、中信銀行、華為公司等大型客戶。

2:五木恆潤科技有限公司

上榜理由:五木恆潤擁有員工300多人,技術人員佔90%以上,是一家專業的軍工信息化建設服務單位,為軍工單位提供完整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公司設有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工會等上層機構,同時設置總經理職位,由總經理管理公司的具體事務。公司下設有研發部、質量部、市場部、財務部、人事部等機構。公司下轄成都研發中心、西安研發中心、沈陽辦事處、天津辦事處等分支機構。

3、浪潮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首批認定的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企業,中國著名的企業管理軟體、分行業ERP及服務供應商,在咨詢服務、IT規劃、軟體及解決方案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形成了以浪潮ERP系列產品PS、GS、GSP三大主要產品。是目前中國高端企業管理軟體領跑者、中國企業管理軟體技術領先者、中國最大的行業ERP與集團管理軟體供應商、國內服務滿意度最高的管理軟體企業。

4、德格Dagle

德格智能SaaS軟體管理系統自德國工業4.0,並且結合國內工廠行業現狀而打造的一款工廠智能化信息平台管理軟體,具備工廠ERP管理、SCRM客戶關系管理、BPM業務流程管理、
OMS訂單管理等四大企業業務信息系統,不僅滿足企業對生產進行簡易管理的需求,並突破區域網應用的局限性,同時使數據管理延伸到互聯網與移動商務,不論是內部的管理應用還是外部的移動應用,都可以在智能SaaS軟體管理系統中進行業務流程的管控。

5、Manage

高亞的產品 (8Manage) 是美國經驗中國研發的企業管理軟體,整個系統架構基於移動互聯網和一體化管理設計而成,其源代碼編寫採用的是最為廣泛應用的
Java / J2EE 開發語言,這樣的技術優勢使 8Manage
可靈活地按需進行客制化,並且非常適用於移動互聯網的業務直通式處理,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apps進行實時溝通與交易。

Ⅳ 彩虹股份 連續跌,9元的成本,求大家分析,該股後續怎麼樣

後市的漲跌神仙也無法預測。
彩虹股份的巨虧主要是與其主營業務有關,其彩色顯象管完全失去了市場競爭力,目前的電視和電腦都使用平板液晶顯示器。雖然近年投入了巨資改造老設備,但其高昂的成本致使其很難盈利。如果該公司主營業務不發生改變,繼續巨虧是肯定的。
9元的成本,顯然您已經被深套。但該公司還存有一種重組的希望。 原因是彩虹集團被無償劃轉並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將間接控制彩虹股份34.42%的股權,成為彩虹股份的新控制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隊」,存有重組彩虹股份的可能。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Ⅳ 中國的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比如說上海盛大公司,其財務報表在哪裡能找到,急求,謝謝

中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有哪些?表現如何?
中華網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站,上市當天股價從20美元漲到67美元,創造了超額認購40倍,開盤當日股價就翻兩倍的紀錄

盛大互動娛樂公司 2004年5月13號 上市價格每股13美元

網易 2000年6月30號 網易的發行價定為每股15.50美元,雖然該股在首個交易日曾沖到17美元,但盤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時收市時,以12.165美元的價格書寫了網易上市第一天的歷史,跌幅高達20%。

搜狐 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開盤,曾經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後報收於13.00美元。

新浪 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價為17美元,共發行400萬普通股,募集資金6800萬美元。上市當天開盤價為17.75美元,最高價為29.125美元,最低價為17.75美元,收盤價為20.6875美元。

攜程旅行網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納市交易,發行價18美元,開盤價24.01美元;截至收盤,其股價較發行價漲15.94美元,漲幅88.56%;較開盤價漲9.93美元,漲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當天就暴漲88.6%,成為納斯達克市場過去三3年來開盤當日漲幅最高的一隻股票

無憂招聘網 2004年9月29日 開盤價18.98美元,報收於21.15美元,漲幅達51.07%,成交量達6,068,355股。該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漲至22.9美元。

e龍旅行網 2004年10月28號 發行價為13.5美元,開盤價為22美元,開盤後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報收於14.4美元,首日交易漲6.67%,成交量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號 以15.75美元開盤,共發行8億股美國預托股票。

空中網 2004年7月9日 發行1000萬股,發行價10美元/股。開市後不久就跌破發行價,一度跌至9.75美元。在最後收盤時,則以10.10美元收盤,比發行價略高。

靈通網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價開盤,當日收於17.47美元。掌上靈通藉此募集資金約為8470萬美元。掌上靈通公司此次以發行存托憑證ADR的形式上市,共發行了515萬單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東發售的91萬單位ADR,共計606萬單位。其中每單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 2005年8月5日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3年網路凈虧損人民幣8883萬元,而在2004年已經扭虧為盈,並且有人民幣1.2億元的盈餘。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網路主營業務收入的年均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225%.
發行商: 網路公司
股票代碼:BIDU
募股類型: 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首次公開募股
所募有價證券: 美國存托股票(ADS)
首次公布募股價格範圍:19美元至21美元
調整後募股價格範圍:23美元至25美元
最終定價范圍:27美元
首次發行股票數量: 3,699,935股美國存托股票, 初步中點總價為7400萬美元
調整後股票發行數量:4,040,402股美國存托股票,調整後中點總價為9700萬美元
最終發行股票數量:4,040,402股美國存托股票,總價為1.09億美元
初次綠鞋:高達512,752股美國存托股票
調整後綠鞋:高達563,822股美國存托股票
交易所/代碼:納斯達克/BIDU
CEO:李彥宏(持股比例:IPO前:25.8%;IPO後:22.9%)
IPO後持股結構:管理層(李彥宏22.9%、CTO劉建國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總裁梁冬0.4%);
主要股東:(德豐傑25.8%、徐勇7%、Integrity9.7%、Peninsula8.5%、GoogleIPO前2.6%)股東(IDG 4.2%)
公司注冊地:開曼群島
員工人數:750
主要業務:搜索引擎
財年截止日:12月31日
海外上市優缺點、利弊分析
2007年2月9日中證報刊登了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祁斌、劉潔、張達的文章《海外交易所競爭我國潛在上市資源情況分析》,其中對我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優劣勢進行了分析,現簡要摘錄如下:海外交易所吸引中國企業上市的主要因素1.上市門檻低,籌資速度快。境外交易所通常上市門檻較低,尤其海外創業板對於中小創新型企業上市條件相當寬松。此外,海外市場股票發行一般採取注冊制,申請程序簡單、周期短,各國交易所紛紛打出「籌資速度快」這張牌來吸引中國企業。例如,新加坡一般能在4個月內完成審批手續,韓國則為3個月,納斯達克僅為2個月。此外,海外交易所再融資速度也相當快,如南京鴻國國際控股公司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3個月後,即進行了一次再融資,募集895萬新元(約4500萬元人民幣)。我國有大量質地優良、急需融資的創新型企業尚未達到國內交易所上市要求,或者在需要資金來突破發展瓶頸時卻又不得不在審批的通道中排隊,這嚴重製約了其發展進程。在國內市場暫時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創新型企業只好轉赴海外資本市場2.市場和投資者相對成熟。海外資本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經過長期的市場演進後逐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而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也更易於理解創新型企業的業務模式。同時,境外已有很多類似創新型企業成功上市的先例。例如,我國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網路在美國上市前,美國的英文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就已經以其在華爾街耀眼的表現確立了搜索引擎在網路時代的主要地位,因此,網路的盈利模式極易為美國市場所接受,再加上其中國概念,使得網路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便獲得了國際機構投資者空前的追捧。正如網路首席財務官所說:「選擇美國上市,是由於沒有哪個市場比美國更能理解網路的業務。如果資本市場已有類似的企業,就很容易被投資者接受,選擇那樣的市場發行,就很容易發出去,股價表現也比較好。3.市場約束機制有助於企業成長海外資本市場對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有良好的培育機制,通過海外上市,我國企業受到更成熟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和更規范的市場機制的監督,對企業自身治理結構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國外資本市場對企業上市後持續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較高,長期與機構投資者維持良好的關系對於企業再次融資從而實現長期發展比較重要。同時,要想使得上市公司長期獲得市場的認可,公司必須在自身管理水平、資金運用效率和企業發展規劃等方面有實質性的提高。我國大量中小型、創新型企業經過海外資本市場洗禮後脫穎而出,例如,UT斯達康、分眾傳媒等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後迅速成長,增強了企業競爭力;蒙牛公司在香港上市後更是具備了與伊利集團分庭抗禮的實力,這與國際資本市場較嚴格的市場約束機制是密不可分的。4.國際聲譽和海外機會企業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往往會贏得較高聲譽,並加入到國內或國際知名公司的行列。同時,海外上市也可以帶來豐富的國際合作資源,吸引高質量的投資者來提高企業本身的信譽度,而國際知名度的提升和來自各方面的合作機會為很多企業提供了走向長期發展的契機。因此,品牌效應也是眾多企業選擇在納斯達克、紐交所等上市的重要原因。例如,無錫尚德登陸有「富人俱樂部」之稱的紐交所之後,其品牌價值大大提升,進而增強了其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中國企業在海外交易所上市遇到的問題1.發行成本較高。我國企業赴境外上市通常要付出比境內更為高昂的成本,主要體現在股票發行價格和發行費用兩個方面。由於我國企業的市場主要在境內,海外投資者對我國企業不夠熟悉,因而企業難以較高的價格發行股票。一般來說,國內首次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量比海外市場尤其是海外創業板市場高,首次發行市盈率一般為海外市場的兩倍左右在發行過程的直接成本上,企業在境內上市要遠低於海外。企業在海外上市所聘請的承銷商一般都是一些實力強、水平高、信譽好的國際性大投資銀行,其承銷費遠遠高於國內承銷商。而且海外上市企業必須聘請海外有專業資格的公司和人士來擔任律師和會計師。因此,即使不考慮其它如市場推廣、公關服務顧問以及上市等費用差異的影響,企業在海外上市與在內地上市相比,要付出更高的成本。2.上市後維護成本高。首先,從直接的維護費用來說,企業海外上市後要支付較高的會計師、律師、交易所年費等後續費用。以交易所年費為例,香港對上市公司收取14.5萬到119萬港元不等的年費,而上海證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元人民幣,深圳證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至3萬元不等的年費。其次,對於我國大部分企業而言,海外市場在提供較為完備的約束機制的同時,也具有巨大的語言、文化和法律壁壘。我國一些企業在境外上市後,由於不熟悉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與投資者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後續市場表現不佳,股價不斷下挫,難以進行再融資,甚至面臨被摘牌的危險。同時,因信息溝通不暢及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問題,也使得國外投資者不能充分了解我國企業的投資價值,不利於我國企業建立國際品牌和聲譽再者,我國企業不熟悉境外法律體系,這不僅使企業要付出更高的律師費用,並且會面臨種種訴訟風險,如聯想美國遭遇「安全門」事件,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反欺詐案,中國人壽、中華網、空中網、網易、中航油、前程無憂網在美國上市遭遇的集體訴訟案……近幾年,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跨境爭議發生,這無疑增加了企業上市後的維護成本。而境外法規的變動也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例如,「薩班斯」法案有關「完善內部控制」條款將使在美上市的大型企業第一年建立內部控制系統的平均成本超過460萬美元。有關專家指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投入可能會更高,估算下來,44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此項的花費將逼近2億美元。3.與本土市場的脫節,將對一些海外上市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除去一些主要業務依託於國際市場的企業以外,從長遠看,企業赴海外上市,在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資金和成熟市場的培育機制的同時,也會出現與本土資本市場脫節的現象,無法有效地與本土經濟體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力,將對企業在本土經濟體中做大做強產生一些影響。例如,企業在國內上市會吸引更多國內投資者對其了解和關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帶來額外的「廣告效應」和用戶群。更為重要的是,在國內上市後,企業可得到更熟悉該行業或該企業經營狀況、盈利模式的國內投資者的資金支持,投資者也更容易與管理團隊溝通並形成外部約束,這為企業進一步貼近中國經濟並利用本土資本市場平台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從歷史上看,美國道瓊斯指數的30個成份公司均依託於本土資本市場,建立了與本土經濟體的良性互動機制,而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級的企業。2006年,工商銀行「A+H」的發行模式和海外上市公司的逐步回歸,對於未來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境內和境外市場來實現我國企業和本土資本市場的同步發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春暉師兄認為,時間成本還不是最關鍵的,因為境內速度在加快,而如果去境外,紅籌上市前國內審核程序也不能忽略。因此,國內IPO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一個缺乏穩定預期,即對發審委的審核標准沒底。按理說,發行部提交發審委審議的企業均是符合發行條件的,但大多數情況下,除了少數「國家隊」以外的其它企業對能否審核通過仍然沒有底。而審核通過率的忽高忽低劇烈變化更是讓所有發行人感覺是在「過山車」。而在境外上市一般沒有這個問題,發行人與保薦機構是有穩定預期的,難點不在審核而是在發行。

Ⅵ 2021年哪些外企撤離中國

退出中國的外資企業: 1. 法國達能集團旗下的嬰幼兒奶粉品牌可瑞康 2. 查德本_派克律師事務所(Chadbourne & Parke) 3. 美國化妝品巨頭露華濃、卡尼爾、緣碧知等 4. 全球第三大普葯集團阿特維斯(Actavis) 5. 優衣庫中國代工廠、無印良品工廠 6. 夏普、松下、NOKIA等工廠退出中國市場 7. 百佳超市、ASOS等線上線下零售業

拓展資料
一、外資企業從中國撤資存在巨大困難
第一方面,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
脫鉤、製造業外遷等都不符合市場規律,只不過是一些政客們的主觀臆想。
當前全球水平分工的產業鏈布局和供應鏈結構是全球生產要素以市場化方式自由流動的最優化配置,在疫情發生前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疫情發生以後雖然會打破這種穩定性。但跨國公司在全球重新配置生產要素時會更注重效率、效益和成本,疫情所帶來的產業鏈調整也必然是要符合市場規律的,而不會以少數政客的意願而轉移。
美國等外資企業如果從中國撤資,就需要轉移生產基地,在美國和其他地方重新建設生產設施,尋找產業鏈配套上的新夥伴。這一過程對這些企業而言成本高昂,並且存在難以逾越的困難,這些困難表現在4個方面:

第1,產業鏈重建所需要的資本投入難以保障。
疫情已經持續了將近半年,很多企業的業務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現金流極其緊張,很少有製造企業能夠依靠自身的力量投資重建工廠。美國說要給撤資搬遷的工廠幫助,其實也就是補貼搬遷費,這難以給予這類企業相應的投資全額補貼。而資本市場也因為企業業績下滑失去了為搬遷這些企業融資的能力。所以僅僅為了政治目的,而讓企業冒著資金鏈斷裂、甚至破產的風險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也是不合理的,企業是不會跟進的。

第2,產業重建的配套產業集群無法輕易建立。
如果一家企業遷回美國,不僅僅是一家龍頭企業的遷移,還必須要有產業鏈上企業集群的配套跟進。在製造業分工如此細致的市場環境下,一家製造業企業通常都有成百上千個配套企業,這些配套企業大多不可能搬遷到美國,而失去原有配套企業會導致搬遷企業產業鏈斷裂,製造成本急劇上升,這也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正是基於這一點考慮,特朗普三年前就要求庫克把蘋果的生產基地從中國搬遷回美國,庫克明確地多次表態,這是不可能的。疫情前三年,他都沒搬動,疫情後,現在狀態下再要搬遷是更加困難。

第3,產業工人的成本素質難以平衡。
製造企業的全球選址不僅要考慮選址地的勞動力成本,還要考慮勞動力素質。
與中國產業工人相比,歐美勞動力成本較高,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盡管比我們低,但工人的基本素質比我們差。中國經過近40年的工業化、信息化進程,產業工人既有較高素質,同時在成本上還有比較優勢。中國包括農村在內的所有年輕人,高中畢業、中專畢業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經達到90%,所以在這方面我們素質也是相對較好的。

第4,美國的經濟結構制約製造業發展。
想要發展某些產業,不僅要考慮政府機構的主觀意願,還要考慮國家的經濟基礎,包括金融結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等。美國的產業結構中超過80%是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服務業,工業製造只佔13.5%。那麼它的工業製造品大量依靠進口,它的產業結構並不適合發展製造業。甚至從金融角度講,正是因為大量工業品進口,才能夠通過進口支付把美元撒向全球,獲取全球的造幣稅。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美國如果自己去搞大量的製造業,美元作為全球霸權的貨幣地位將會受到影響。

Ⅶ 國內優秀的IT運維企業有哪些

近日,Gartner發布了《中國智能運維市場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擎創科技再次因為在智能運維領域產品的創新力及其成熟度,被Gartner提名為AIOps領域代表供應商。而在去年7月份,擎創就被Gartner評為中國AIOps領域重點推薦服務商。


而中國本土AIOps供應商,對本土客戶的需求十分熟悉,他們通過人工智慧等手段,極大提高了數據智能分析能力和運維場景豐富度等,解決了IT運維的關鍵問題,逐漸獲得了越來越多中國本土客戶的青睞。

根據對中國AIOps市場的調研,Gartner發現中國的本土客戶,特別看重AIOps以下兩個關鍵點:

  • 監控平台整合能力。現有的企業監控平台很多,但卻彼此孤立,這些企業希望通過AIOps工具進行監控平台的統一管控。

  • 數據監控能力的加強。企業希望通過AIOps工具增強其數據分析和監控能力,以增加監控實時性,提升監控的效率。

  • 而這兩方面,恰恰是擎創專精的領域,也是擎創產品最大的優勢。Gartner認為,「(EOITek擎創科技)運維行業經驗豐富,產品成熟度很高且無需過多的定製化。」 擎創自研夏洛克AIOps智慧運營平台,目前已經能夠打通並整合不同的監控平台,具備多源數據的監控能力、實時分析能力和事故預判能力,還能進行智能化分析。


事實上,智能運維AIOps已逐漸成為搶占國內數字化轉型高地的不二之選。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管理IT運維,企業基礎設施運維負責人也希望提高實時分析、異常檢測和關聯分析的效率,從而為業務側提供強有力的決策支撐。

根據Gartner預測,到2022年在AI產品細分領域中,將只有少數玩家占據主導地位,引領AI發展潮流;而到2023年,40%的DevOps團隊將會採用AIOps平台,以此增強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監控能力。並且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內,成功的AIOps用戶案例將會向多樣化場景解決方案演進,而並非用一種復雜的、大而全的產品去實現所有需求。


擎創作為國內較早專注於智能運維的科創公司,已經在智能運維領域深耕了數年,專注於將人工智慧賦能IT運維管理,激活運維數據智慧,提高IT運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在產品的綜合能力方面,擎創已經實現了多樣化智能運維場景的模塊化部署能力,客戶可以根據自身運維成熟度靈活選擇;而在產品的成熟度方面,擎創擁有豐富的開箱即用的產品功能和獨特的多元化數據實時性智能分析優勢,這也是能夠再次被Gartner提名成為國內AIOps領域的代表性供應商的根本原因。

Ⅷ 好麗友11年來首次漲價,漲價的原因是什麼

好麗友生產的各種產品的口味都很不錯,深受老人和孩子的喜愛。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性價比,好麗友堅持11年不漲價。11年之後,好麗友才進行了首次漲價,我們應該理解好麗友漲價的行為,畢竟產品原材料的價格和包裝價格以及運輸成本都在提高。

隨著生活成本的加大,各大企業購買的原材料價格水漲船高,雖然許多企業都在大家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進行提升價格,但是許多企業更加關心消費者的感受。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家還是可以接受好麗友的四款產品漲價,漲價幅度分別為6%到10%。

事實上,原材料成本價格提升,比如雞蛋和牛奶以及巧克力的銷售價格,水漲船高。即便工廠可以用大量采購的方法獲得更低價格的原材料,但是消費水平的提高也會導致商家獲得的最低價格有所提升。當商家無法支撐高昂的成本價和包裝價格時,該企業也會採取提高商品價格的方案,維護整個企業的正常發展。更何況6%到10%的漲價幅度能夠讓人們接受,網友紛紛表示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