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看電影的票價為什麼是機會成本
擴展閱讀
銀鍍k金鑽石項鏈多少錢 2025-05-15 02:32:10
a股主力成本怎麼選 2025-05-15 02:22:11
100鑽石劍怎麼做 2025-05-15 02:17:11

看電影的票價為什麼是機會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8-28 04:41:06

Ⅰ 如果你用別人送的電影票看電影你所花費的機會成本為什麼會有電影票的市場價值

其實這個問題不在於誰買的電影票不在於誰消費的電影票,關鍵是有人消費去買電影票去看電影,這樣就形成了整個電影市場電影票的市場價值。
雖然是用別人的錢買的電影票,但歸根結底電影票的作用就是為了去電影院進行觀影消費。這樣產生的價值,這就是電影票的市場價值,為電影市場注入了活力,注入了資金。
電影票無非就是一個金錢和觀影體驗的等價交換籌碼,他只是一個價值的承載。歸根結底,電票的市場價值是由人決定的,是由消費者決定。
所以說就會你所花費的機會成本就能讓電影票的市場價值得以體現出來,這樣就能夠實現電影票的市場價值。

Ⅱ 只看了半個小時到電影 購買的電影票的成本屬於什麼成本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電影票的成本應該是A+C.A是實際成本,C是機會成本.
從會計學的角度來說,成本應該是A.會計學只考慮賬目成本,不考慮機會成本.

Ⅲ 看一場電影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你選擇做一件事,必然會放棄另外一件,那個被放棄的所帶來的收益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根據這段話你可以理解一下機會成本。你看電影付出的機會成本至少是:門票錢和時間!!!事實上,時間是你不論做任何事都要付出的機會成本!!!

Ⅳ 機會成本:假如我現在有一張30元的電影票,但突然又有張學友的演唱會,40元一張票,我沒買又或者我沒錢買。

所謂的機會成本,簡單的講就是你為了追求一個新的目標(機會),而放棄的另外一個目標所需的最大成本。
而你所舉的例子,你沒有買演唱會的票,也就是說你有30元這一資源,你選擇了去看電影這一目標,而同時你放棄去了看演唱會這另一目標,那麼你損失的機會成本是看演唱會所能給你帶來的好處。

又如,你有100塊錢,你可以選擇去旅行,或者去吃頓小肥羊,或者去買本書,或者去看電影,結果你選擇了去旅行,那麼你的機會成本是:你所放棄的目標中你覺得效用最大的那個目標即為你的機會成本。
希望能幫到你

Ⅳ 曼昆經濟學原理第六版中一道題: 看一場電影的邊際成本是什麼

看一場電影的機會成本包括電影票的錢、可以去劇院和參加秀的時間。

首先,明確定義——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

為了看一場電影,我們要放棄的是:買電影票的錢+看電影的時間。
所以機會成本就包括兩者了。

一般問機會成本的題都是問去打工什麼的,第一次看到花錢的。。

Ⅵ 什麼是機會成本

心理承受價格是你會付出的上限——就是50美金,同時也是你認為迪倫演唱會的價值(這個價值非價格),如果超過50美金你將不會去做該事情。
計算機會成本就必須有兩個以上的機會。
1、看你認為價值為50元的迪倫演唱會(這個是你認為迪倫演唱會的價值)即看票價為40元的迪倫演唱會(這個是賣票的人賣出的價格);沒有價值50元以上的,因為如果價值50元以上你根本就不會去做。
2、免費的克萊普頓的門票。

如果你去看克萊普頓的演唱會,那麼你產生一部分損失——就是沒有去看迪倫的演唱會。凈損失=得到的價值-付出的票價=50-40=10美元。因為沒有去看迪倫的演唱會損失了這10美金。
如果看克萊普頓的演唱會你認為不足以彌補這部分損失的話,那麼你就不應該去看克萊普頓的演唱會,而是應該去買40元的票去看你自己認為值50元的迪倫的演唱會,這樣你就得到這10美金了。

所以是看誰的演唱會就變成了10美金和克萊普頓的演唱會價值之間的對比。

Ⅶ 什麼沉沒成本,明顯成本,機會成本,隱藏成本其定義和區別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機會成本
定義1:一種資源(如資金或勞力等)用於本項目而放棄用於其他機會時,所可能損失的利益。
定義2:某項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棄掉的獲利機會所帶來的成本。

隱性成本指公司損失使用自身資源(不包括現金)機會的成本。相對於顯性成本(explicit cost)而言,指廠商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於該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
隱性成本包括: 作為成本項目記入賬上的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設備的折舊費;

明顯成本與隱藏成本完全相反,是指能夠直接體現在計算過程中的成本。

它們的主要區別如下:
沉沒成本,就是成本已經發生而無法收回時的成本,在某種意義上說,和機會成本是反面。機會成本是如果你選擇做一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時你必須放棄的的東西,而無論你做什麼選擇,沉沒成本不可避免。因為對沉沒成本無所作為,當你做出包括經營戰略在內的各種社會生活決策時可以不考慮沉沒成本。
如果你看一場新電影的評價是10美元,你用7美元買了一張票,但在進電影院門前把票弄丟了,你應該再買一張呢?或是馬上回家呢?回答是應該再買一張。原因是看電影的利益仍然大於機會成本(第二張票的7美元)。你為了丟的那張票付的7美元是沉沒成本。覆水難收,沒必要懊惱。

Ⅷ 看一場電影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機會成本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

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8)看電影的票價為什麼是機會成本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法在指導內部定價時能同時滿足合理業績評價,目標一致和自主經營權這三項,此時的市場價作為轉移價僅能充分說明各分部的自主經營決策權,未能很好地體現業績評價與目標一致的功能。

從目標一致上講,公司應鼓勵購買分部向銷售分部采購內部產品,銷售分部應優先向購買分部銷售不是都從市場上購買(或銷售)。

從業績考核上講,由於是內部轉移物品,與產品銷售相關的銷售費用、包裝費用、廣告費用、收款費用、壞賬損失及各種相關稅費等並未實際支出,若以市場價為內部轉移價將虛增銷售分部的利潤,不能完全真實地體現出銷售分部的業績

Ⅸ 關於機會成本的問題~~!!

機會成本就是把一種資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收益)。

如果選擇去B影院,那麼產生的收益是多少呢?
因為成本是40,但最高能出50元,所以節省了10元錢,相當於收益10元,所以去A看電影的機會成本為10元錢

這么想吧,這個人最多能出50元,但是B影院是40元。
所以 現金凈流量=付現成本節約額=50-40=10

Ⅹ 為什麼一張電影票9.9可以買到 而電影院的飲料和爆米花從不打折

是的,電影票是有折扣的,再就是也有優惠券的,但是電影院的飲料和爆米花他們一直都是明碼標價的,從來沒有說大折兒這一個系列,因為就是那電影院肯定都會買飲料跟爆米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