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紙張質量,紙張開始真正的流行起來
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降低了紙的成本,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紙張開始真正的流行起來,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到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進一步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造紙術的成就了蔡倫的一生,最終被封為「龍亭侯」,然而蔡倫的貢獻並不是簡單的表現於此。造紙術通過絲綢之路,像中亞和西歐地區傳播,漸漸的成為了世界上公認的造紙方式。加快了人類進步的歷程,為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造紙術流程
蔡倫主管宮中所用的各種器物,他挑選出了大量的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物件,讓工人們將其剪碎,放在一個龐大的水池中浸泡。長時間的浸泡過程中,雜物爛掉,剩下不容易腐爛的纖維。然後,命工人將浸泡過的材料撈起,將其搗碎,直至最終變成漿狀物。
最後,將這些漿狀物用竹篾挑起,乾燥後就會變成紙。看似簡單的過程,蔡倫和工人們反復的試驗和改進,終於制出了柔韌性比較好的紙張。
Ⅱ 一個印刷廠怎麼節約成本
提高生產效率 提高產品成品率
Ⅲ 電子合同、電子印章是怎麼幫助房地產行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
產業規模宏大、業務鏈復雜的地產行業,一貫是機構、項目遍布全國,成千、上萬枚印章以及文件簽署問題一天不解決,成本和效率就一天不能真正得到釋放。
那麼:電子印章/電子合同是如何降低地產業務文件簽署成本的?
將印章電子化,把所有文件、合同簽署工作搬到線上,文件草擬、審核、蓋章、修改、儲存、傳輸都在線上完成,零人工、零跑腿,簡化成本。
草擬——1個人,平均耗時5分鍾
可以直接在系統為各類文件准備統一、標準的內容模板,隨時可以起草一份標准文件。
檢查——1個人,平均耗時1分鍾
為每份文件添加防偽碼,修改留痕自動標注、智能作廢,內容全程自動防篡改。
傳輸——1個人,幾千份文件、平均耗時20分鍾
電子文件直接在線上傳輸,往返不用快遞,更不用耗費時間等待,幾千份文件輕松傳。
蓋章——1份文件平均2分鍾完成蓋章
為每枚電子印章設置使用許可權,在契約鎖系統集中管理,隨時隨地按需申請調用印章。
數據——0分鍾自動同步
可以和各大系統集成,讓用印信息與業務融合,實現信息全網統一,無需二次錄入,自動同步。
存儲——0人工、0耗時
可以連接檔案管理軟體,所有用印文件自動分類歸檔,形成電子檔案,零人工,自動同步。
變更——平均耗時10分鍾、自動標記版本
可以和各大系統集成,直接通過信息變更流程觸發簽署信息變更文件,全網同步最新信息。
全程不僅0紙張,還能降低各個環節的人工干預度、自動流轉,真正實現按需調用印章,釋放人工管理時間的同時,精準提高用章效率。
考慮到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已經實現了半電子化管理狀態,電子印章系統可以和OA辦公軟體、采購、人事、財務、物業、項目、合同等業務系統一鍵連接,把電子印章接入具體的業務用章需求,為地產企業解決內、外部業務用印需求,全面簡化成本。
無論簽署對象是銀行、政府、企業還是個人,都能通過電子印章系統在線簽署文件。
Ⅳ 如何節約辦公室辦公(如列印機、紙張、文具等)成本
實現辦公自動化,這方面的問題可以解決,辦公自動化後其他問題也會到議事日程,其實完全辦公自動化後,還是要紙質的資料及筆墨,最終是要求員工愛企業並作一些規定,一是要有制度約束,二是用人的素質要相對高一點,三是提倡能夠反復使用的紙就反復使用,勵行節約,四是企業買一次有筆套的筆,以後買筆芯以舊換新,會計方面只買墨水,不買自來水筆從細小的方面入手。五。要有一個能夠認真管事的人。其實在國企的時候這方面的問題很嚴重,現在私營企業,員工都象很節約。大家都知道謀生難,大手大腳是要受批評的,其實節約是和種美德。
Ⅳ 怎麼降低列印紙張成本
我每個月都需要列印幾百張A4紙,我現在用的列印機是惠普F2488列印機,都已經改裝成連供墨水的,可以從A4紙可以節省成本嗎?紙張有A4紙張大小,顏色不限,可以用噴墨列印機列印就可以了!這是列印出來都是一次性用來填寫進貨單的,每天都要用10張左右的!有什麼可以降低下整個列印的成本!紙張有A4紙張大小,顏色不限!
Ⅵ 開復印店怎麼樣節省成本
1一個事實 文件復印列印的費用是很多公司最大的沒有記錄的費用
2 一個誤區在采購復印機時過於關注購買的價格,其實,復印機價格進展使用成本的1/3,僅僅是總使用費用的冰山一角。
3一個思路 購買復印機的目的是輸出復印列印資料,不要陷入「多少錢買復印機」的誤區,而是重點要考慮「多少錢買到多少萬印」。
復印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技術熟練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節省紙張,減少浪費,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些應當掌握的復印技巧。
操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靜電(濟南復印機)復印機是一種消耗性設備,隨著機器工作時間的延長,各部件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磨損、老化、失效,因此要求操作人員能對機器的原理、性能和結構有個大致的了解,特別是學會如何排除經常發生的一些小故障,不然是無法勝任這一工作的。這里著重指出的一點是,在復印過程中當出現某種故障時,絕不可草率從事,弄清原因後才可進行處置。最常見的是卡紙故障有的機器需打開機門(斷掉電源)排除卡紙,並按下復位按鈕,關好機門,才能繼續。 在一些大型的(濟南復印機)復印機卡紙後,使用前尚需預熱一、二分鍾。通常,機器只要有搓紙動作,而由於某種原因,紙張並未被搓出紙盒、進入紙路,由於時序控制器的時間撿測,紙張不到位或沒有通過紙路上的幾個檢測感測器,則被認為卡紙而出現卡紙信號機器便停止運轉。這時也需打開機門(斷電),並重復上述動作。 如果反復出現這種現象,使用者難免急躁不少人更是摔摔打打,關機門等動作手法很重,致使機器出現新的故障,如機門損壞、機門微動開關接觸不良、震壞其它易損零件,使機器工作不穩定,等等。因此,在機器不好用的情況下,應當仔細檢查出故障的原因,及時更換已磨損的零部件,或請維修人員進行檢修,以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轉。
反向復印品的製作
在設計、制圖工作中,有時需要按某一圖案繪制出完全相同的反方向圖象,如果利用(濟南復印機)復印機來做,是比較方便的。做法是;取一張復印紙和一張比圖案大些的拷貝紙(透明薄紙),在薄紙邊緣部分塗上膠水,並與復印紙粘合,待乾燥後即可進行復印。復印時拷貝紙需朝上,印完後將其撕下,將所需反面圖案的?面(即復印時的背面)朝下放在稿台玻璃上,再進行復印,即可得到完全相同的反向圖案。拷貝紙亦可用繪圖的硫酸紙或透明的聚酯薄膜代替。
合適的曝光量
復印過程中會遇到各種色調深淺不?的原稿,有些原稿上還夾雜著深淺不一的字跡,如鉛印件上的圓珠筆、鉛筆批示等,遇到這種情況應當以較淺的字跡為條件,減小曝光量,使其顯出,具體方法是加大顯影濃度,將濃度調節向加深的一端;對於照片、圖片等反差小、色調深的原標則應減小顯影濃度,將濃度調節向變淡的一側。如果復印品質量仍難以令人滿意,則可加大曝光量,做法是將曝光窄縫板(有的設在充電電極上,有的是單獨裝在感光鼓附近)抽出,把光縫調寬大些,或是調高曝光電壓即可使圖象變淡)
加深濃度避免污臟的方法
兩面有圖象的原稿,要想在復印時圖象清晰,而又不致透出背面的圖象而使復印品污臟,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在要復印的原稿背面墊?張黑色紙。沒有黑紙時,可以打開(濟南復印機)復印機稿台蓋板,復印一張,印出的就是均勻的黑色紙,即可用來墊底。這一方法在製作各種圖紙時經常用到,原因是圖紙上的線條要濃度大,而空白部分又必須潔凈。
遮擋方法的應用
復印工作經常遇到原稿有污跡、需要復印原稿局部、去原稿陰影等情況,需利用遮擋技巧來去掉不需要的痕跡。最簡便的辦法是用一張白紙遮住這些部分,然後放在稿台上復印,即可去掉。復印書籍等厚原稿時,常會在復印品上留下一條陰影,也可以用遮擋來消除之。方法是在待印一頁之下墊一張白紙,即可消除書籍邊緣陰影。如果還要去掉兩頁之間的陰影,可在暫不印的一頁上覆蓋一張白紙,並使之邊緣達到恃印一頁字跡邊緣郎分,即可奏效。
進行雙面復印
有些高檔(濟南復印機)復印機只有自動復印雙面的功能,而絕大多數機器要復印雙面仍需將復印品重新裝入紙盒,再印第二面。雙面復印技巧的用途很多,如廣告、磁帶等的說明書、名片、表格以及頁數過多,需要減小厚度的文件。這樣做不僅節省一半紙張,而且減小丁文件所佔空間,又容易裝訂。在套印雙面之前.應使復印紙間充分進入空氣,防止出現雙張現象。先印單數頁碼,再根據所使用機器的類型,將復印品裝入紙盒,復印雙數頁碼的一面。有的機器應將 第n次復印品上下兩端們置不變地調過來,文字面朝下,裝入紙盒,再復印第二面;有的則原封不動裝入紙盒即可。前者是直線進紙的機型,後者是曲線進紙,進紙口與出紙口在機器同側的機型。另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採用光導纖維矩防透鏡的機器,原稿正放、復印品也是正的,而採用鏡頭的機器,原稿正放.復印品卻是反的,即上下顛倒。特別是在復印小張雙面復印時, (不是復印紙尺寸)時,採用鏡頭的機器較難操作,最好在復印第一面時使原稿位於復印級尺寸中間,印第二面時也放中間即可。但這樣做兩面可能出現誤差。另種方法是印第一面原稿時放稿台上部右端,印第二面時放上部左端,而復印紙上下端不動,只是位其字跡朝下放入紙意。套印多頁雙面文件時可能出現雙面文件現象,使頁碼套錯,需時常留意查看第二面的頁碼是否正確,不正確時應停機,看一下紙盒中剩的待套印的復印品,繼續印完,然後補印錯的幾頁。
Ⅶ 問下有關印刷紙質材料和成本的問題
300頁,像用保護眼睛的那種微微發黃的紙張印刷,有1,2張彩頁,封皮為普通硬板紙的話,如果說純粹的成本,也就是是單單紙張和油墨以及印刷的錢,如果一次印刷1000本以上的話,平均每本成本不足一元,但是要單單印刷一本,就要貴很多。這個道理很簡單,比如你一個人去吃一頓飯,可能要50元,而兩個人可能要70元,要是10個人,也許200元多一點就夠了,印的越多,越便宜。
現在市場上流行的300頁左右的小說價格一般在16-25元,但是我們不能說出版社就賺了15-24元。因為一本小說作者到出版社,出版社要編輯,這樣一本小說大約需要至少4名編輯,成本每月至少2000,而出版社如果出版一本小說,也要向作者付版稅,大約在書的銷售價格12%或更高。還要到文化局申請出版,審核,也需要錢,到印刷廠,印刷廠每本書都要掙至少幾角錢,而一本書要賣的好,需要廣告宣傳,往往廣告是當新聞發的,要付給各大報紙稿費,還有聯系費之類的,現在書的成本已經接近7——12元(同質量、高價格往往是因為是譯文版)了,然後賣給書店,每本書要爭1-4元,這樣就是書店以每本8-16元買到書,但是書店運行也需要成本,人力成本,還有租金,水電,管理,等等,於是書的成本通常會變成12-20元(情況不同,成本不同,也有可能比這個低很多,但通常計算的話應該是這樣的)。然後,就是讀者,讀者買到的300頁左右普通印刷的小說,通常書店每本有4-10元的收入(也有可能更少,我不問出版很久了,現在競爭很激烈)。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了。
Ⅷ 請教一下做印刷紙的成本如何計算
在印刷活件的成本計算方法上番禺印刷,印刷企業大體上採取兩種方法。
1.按印刷工序估價。印刷工序主要包括設計、製版、印刷、印後加工,估價時把這4項費用(含相關的材料費,如膠片費、PS版材費)加起來雕版印刷,再加上印刷活件所需的承印材料費即可。
2.按印刷對象估價。首先將要印刷的活件進行分類,然後按照印刷工序計算每項的費用,最後將每一個要印刷對象的成本匯總。
3.計算印刷成本的主要內容,計算印刷成本時涉及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
1)設計費。計算設計費時有單件計演算法和多件計演算法:dm印刷,紙盒一般採用單件計演算法。
2)印前費用,包括圖片掃描、拼版、出片、打樣等。掃描以圖像信息量大小(兆)為計價單位,拼版、出片按幅面大小(對開、四開等)收費上海印刷,打樣按幅面和色數收費。客戶自帶光碟或膠片等,應扣除相應項目的費用。
3)材料費。就印品而言,材料費用在整個印刷成本費用中占很大比重印刷,所以精確地控制材料的用量是控制印刷成本的最佳方法。印刷過程中的材料費主要是指版費、承印材料費、電化鋁費用等,而材料費為材料使用量與單價之積,所以在材料費的收取中一定要掌握材料用量的計算公式。不同的印版計價方式不同印刷紙,版以張為單位計價,燙印版、柔性版等按面積計價。承印材料一般以噸或令為單位計價。
4)印工費(即印刷加工費)。不同類型和檔次的印刷設備、不同的印刷廠或印刷工藝,其印工費的標准不同印刷廠家,彩印一般按色令計價。當印量較少時,按開機費計算(即起步價)。
5)印後加工費。印後加工工藝有很多種,但計算方式主要以加工件數或加工面積為單位進行計算。上光、覆膜、燙印等以加工面積計費。標簽展
6)其他費用。如打包費、運輸費、加急費等凸版印刷,這部分費用一般由雙方協商確定,靈活性較大。
7)稅金。按國家有關稅法規定應交納的稅收。
綜上所述:印刷成本=設計費+印前費用材料費(含損耗)印工費印後加工費其他費+稅金
Ⅸ 如何控制印刷材料消耗降低生產成本
印刷產品的生產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材料消耗,減少這部分材料消耗必然會降低印刷產品的生產成本,在產品價格不變的前提下,也就意味著企業利潤的增加。從市場競爭角度講,成本降低則意味著企業產品價格競爭力的增強。因此,本廠始終把成本控制貫穿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並以控制材料消耗為突破口,收到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具體的措施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一、變固定比例損耗為參照比例損耗 印刷過程中由於打樣、套印、機器、紙張質量等因素,難免存在一定的紙張損耗。因此,在安排生產時一般會留出一定比例的富餘紙張。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可能會根據不同的紙張、不同的印刷機等規定不同的比例。但種做法一旦作為規定執行起來,仍會帶來一定的問題。因為印刷生產中的影響因素較多,有些因素是難以預料和控制的。在實際印刷中,某種印件按固定比例顯得有些浪費,而另外一種印件卻表現出富餘量不足。針對這種動態的變化,宜將固定比例損耗改為參照比例損耗,即紙張富餘量還按固定比例開出,但要求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參照此比例動態控制紙張損耗,並對控制在參照比例之內的操作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既可增強員工控製成本的積極性,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紙張損耗。 二、變單面列印為雙面列印 印刷品製作前期往往要經過多次打樣,校對方能確保其質量。在此過程中,紙張的消耗雖然相對印刷全過程所佔比例不大,但列印紙的價格一般較高(尤其是激光列印機用紙)。因而,通過減少其消耗也能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在實踐中,對於已列印過的列印紙,不能簡單地當廢紙處理掉,而應將其整理集中存放,利用其反面列印內部用的校對清樣,這樣一張列印紙就能當兩張用了。 三、變單獨設計為聯合設計 從用戶角度看,每一項印刷業務可能是獨立發生的,但從印刷生產安排上講,應首先看各項獨立的業務之間是否有聯系,可將有聯系的獨立業務進行聯合設計印製。例如,有兩種彼此獨立的長24開單據,一種印100本,另一種印200本,均採用同一種紙張。這時就可以在安排生產時利用100本的1塊版和200本的2塊版合制1塊8開氧化鋅版,便可一次將兩項獨立的業務省版省時地完成。 四、變雙面印刷為單面印刷 本廠在承印標准合訂本(16開)時,用戶要求在合訂本中保留各單行本的封面(背面為空白),且保證各封面排在單碼,這樣一本書下來會有不少單面印頁(或者說有不少空白頁)。這種印量不多、質量要求不是很高的產品,我們一般採用8開小膠印機印刷。如果按正常折頁方法連版製版則會多制所有單面印頁數一半的氧化鋅版,因為每兩個單頁用一張版就可印出,而實際上各單頁與其他頁構成一帖進行雙面印刷時,則該單頁背面的空白頁就相當於浪費了半張版。遇到這種情況,可將所有的單頁集中連版印刷,裝訂前再斷開。對於因抽走了單頁而不能成帖的,可用小翻連版製版印刷。通過這種措施,不僅減少了版材消耗,還節省了上版時間。 五、變一次性耗材為多次性耗材 本廠引進激光列印機的時間較早,那時激光列印機的耗材硒鼓組件被認為是一次性的,一旦硒鼓劃傷或碳粉用完時,只好重新購置新硒鼓。但我們並沒有拋棄舊的,而是將其妥善保存。之後利用長壽命硒鼓和激光列印機專用碳粉,對先前保存下來的「廢」硒鼓,該加粉的加粉,該換鼓的換鼓,從而實現了一次耗材的多次利用,降低了列印成本。 以上僅從控制材料消耗角度談了幾點控制印刷生產成本的措施,希望能對同行降低生產消耗、控制印刷成本提供幫助。勝利石油學校印刷廠 易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