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學習成本控制對你有什麼幫助嗎
擴展閱讀
李晨資源怎麼這么好知乎 2025-05-26 01:30:10
鑽石的鑽詞語有什麼 2025-05-26 01:12:20

學習成本控制對你有什麼幫助嗎

發布時間: 2022-08-01 14:14:38

❶ 對企業成本控制的看法

對於企業控製成本的看法
成本控制

比爾蓋茨說過,企業管理很簡單,就是個管理公式:收入-成本=利潤。幾乎所有企業都在不斷地努力思考如何創造效益如何開拓市場如何增加收入,幾乎每個企業都恨不得將所有的精力全放在創效增收上。然而,利潤最大化有兩條必由之路,一是創效增收,二是控製成本,只有雙管齊下,利潤才能最大化。

當整個企業所有人的腦袋裡全塞滿增加收入,卻發現企業利潤並沒有和收入成正比增長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冷靜下來,把我們的目光從「創效增收」放到「成本控制」上?成本到底有多重要?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我們的收入是10,成本是9,利潤=10-9=1,如果我們削減掉不必要的成本,把成本降到8,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利潤=10-8=2,2比1,利潤翻一番。如果行業冬季讓我們的收入降低為9,甚至是8,那我們是否應該把我們的成本削減成7,甚至是6?如此下來利潤我們還能保持,就算損失也不至於太慘重,並且能為將來打好基礎,當冬季一過,收入增加,我們成本繼續控制,獲得利潤最大化就順理成章。我們是否應該想想,難道我們的成本真的無法降低,已然完全達到合理狀態?

企業三大成本:

一是直接成本,即每完成一個項目必須支付的成本,不做項目不產生的成本,如銷售成本、業務提成、製造成本、采購成本……

二是間接費用,即無論有無業績,只要公司營業就必須支出的成本,包括房租、水電費、物業費、工資、獎金、福利、補貼、通訊、交通差旅、庫存、辦公用品、折舊……

三是稅費,營業稅、所得稅……

利潤流程:

收入-直接成本=毛利
毛利-間接費用=稅前利潤
稅前利潤-稅費=凈利潤。

企業最終盈利的就是凈利潤,如果我們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收入,每年每季度每月看到我們拿回那麼多錢,卻忘了我們付出的成本,最後凈利潤很可能所剩無幾甚至入不敷出。當然我這里不是說公司實際上這樣,只是想強調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我不了解公司是否有損益表,個人淺見認為這些成本支出一定要忠實地記錄在損益表上,我們只要關注這個表格,問題就容易浮現。

降低成本,意味著降低價格,降低價格,意味著提高競爭力。日本凌志(Lexus),壓縮成本做出來的汽車被譽為「日本賓士」,同時擁有日本車的價格和德國車的質量,一下子讓歐美的競爭對手大為震驚,美國通用汽車沒辦法不得不通過裁員來降低成本。隨後美國發生一個事件,兩個黃種人被人打死在酒吧里,查清楚以後才知道,打死人的是幾個剛被美國通用汽車裁掉的員工,晚上去酒吧喝悶酒,後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把兩個也在喝酒的黃種人打死,經詢問原來這幾個老美以為那兩個是日本人,其實是我們中國台灣人。證明日本凌志在美國多麼兇悍,同時抓質量和成本,一下子攻陷整個市場讓競爭對手措手不及。後來日本人把美國公司的日本人能撤走的全撤走,盡量用美國人,讓人以為凌志是一個美國公司,不張揚鯨吞卻低調蠶食,最好全世界都不要注意我,我默默的賺錢,所以日本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民族,但是我們是否能得到一些什麼啟示呢?

控製成本有什麼具體的方法?本人對這方面知識略有涉獵,我不知道我下面所說的公司是否已經具備,但是我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分享,希望能給公司帶來一些幫助。

一、成立專門的成本控制部門,專門負責公司成本管理。

因為成本控制需要從企業開始經營就緊抓不放的,前面也講過成本和營銷一樣重要,地位相當,一個要不斷增加,一個要不斷減少,必須兩手抓兩手硬。就像我們需要專門的營業部一樣,我們需要專人用專業司專職時刻專注於公司成本合理化控制。因為沒有專人專職就不夠專業專注,就會導致盲目削減成本造成得不償失,因為我們的成本需要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進行控制的。關於成本控制部門操作方法,簡單就采購舉個例子,應建立詳細的價格資料庫和供應商目錄,詳細記錄每個供應商的資料,方便根據不同情況盡量降低成本。如那個廠家產品質量最好但是最貴,哪個質量一般但是價格便宜,哪個質量不錯服務不好,哪個質量一般但是服務周到等等,成本控制部門應了如指掌。成本控制部門應時刻專注於公司任何可能縮減不必要成本的地方,日本企業在這方面幾乎做到極致,例如全公司採用節能燈,只要出現人形物體燈才亮起,平時統統暗下來,甚至有人想到在抽水馬桶里放塊磚頭,降低一次性用水量。當然我不是讓我們公司也這樣,只是為了說明其實有很多我們忽略的地方可以降低成本,而成本控制部門就是應該專注於這些方面。

二、成本控制人人有責。

每個人都知道提升績效人人有責,但是否每個人都意識到成本控制也應人人有責呢?例如營業部,如果營業部的提成=收入×百分比,那麼很容易導致營業部只專注於收入,不在乎成本,我不管你公司凈利潤多少,我只在乎我給公司帶回多少收入,不在乎給公司造成多少成本負擔,因為這個跟我的提成沒有關系,這就很容易導致他們不重視成本,如果我們變通一下提成=毛利×百分比(百分比要相應增加,保證營業部利益,兩相兼顧),那麼每個人就會開始注意成本的問題,因為毛利=收入-直接成本(完成某單交易所支出的費用),為了獲取更高提成,每個人就會開始研究如何降低直接成本。我不是說我們營業部不重視成本,只是借營業部舉個例子,僅此而已。同理,要培養每個人對公司任何可能縮減不必要成本的地方的高度關注,每個部門每個人都可以對節約某項成本提出建議,由成本控制部門審核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則對提出建議的部門和個人獎勵(獎金與記功)。

❷ 對於成本控制你怎麼看待

對於專業從事內控管理(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來說,掌握各個層次的成本控制方法,就可以比較透徹地了解企業運營管理中的潛在風險,對於提高內部審計效率也將有重大幫助。也有助於向管理者提供更多有增值作用的管理建議。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成本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於專業從事內控管理或內部審計的人員來說,充分掌握和透徹了解企業成本控制問題是做好內控服務的重要條件。成本控制在企業運營中的重要性無須討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代企業管理管的就是成本。

❸ 成本分析與費用控制技巧有什麼作用

管理費用控制方法的要點有:
1、制定嚴格的預算標准,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管理費用預算控制制度,首先要分析每一種預算制度的優缺點進行取捨。費用預算控制制度主要有固定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和零基預算,針對案例中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零基預算控制制度。
零基預算不以現有費用水平為基礎,而是如同新創辦一個機構一樣,一切以零為起點,對每個費用項目開支的大小及必要性進行認真分析、權衡,判定其開支的合理性和優先順序,並根據生產經營的客觀需要與一定期間內資金供應的實際可能,在預算中對各個項目進行擇優安排,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節約費用開支。其五個步驟是:
首先劃分基層預算單位;
其次由企業提出總體目標,然後各基層預算單位根據企業的總目標和自身的責任目標出發,編制本單位為實現上述目標的費用預算方案,在方案中必須詳細說明提出項目的目的、性質、作用,以及需要開支的費用數額;
再次基層預算單位按下達的「預算年度業務活動計劃」,確認預算期內需要進行的業務項目及其費用開支後,管理層對每一個項目的所需費用和所得收益進行比較分析,權衡輕重,區分層次,劃出等級,挑出先後;
接著根據預算項目的層次、等級和次序,按照預算期可動用的資金及其來源,依據項目的輕重緩急次序,分配資金,落實預算;
資金分配方案確定後,就制定零基預算正式稿,經批准後下達執行。執行中遇有偏離預算的地方要及時糾正,遇有特殊情況要及時修正,遇有預算本身問題要找出原因,總結經驗加以提高。
2、根據費用預算,對相應的管理費用實行限額法,同時與員工的銷售業績直接掛鉤,最大程度的降低費用成本,控制定額費用支出。限額報銷法是就業務經辦單位或人員可能開支的費用擬訂一個最高限額。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是使業務主管能夠精確地預測其費用,而且也可以防止業務經辦單位或人員過度的浪費。限額報銷法又分為逐項限製法和總額限製法兩種。逐項限製法是就業務經辦單位或人員所可能開支的費用,逐項制定一個最高限額。如規定業務經辦單位或人員出差時,住宿費每晚不超過50元,每天生活補貼不超過20元等等。總額限製法是規定在一定期間內(如每日、每周或每月)業務經辦單位或人員所報銷的費用總額,不得超過某一限額。至於各項費用的額度則不予以硬性規定,使得業務經辦單位或人員有適當的自主權。例如規定業務經辦單位或人員每周費用不得超過2000元等等。
3、分解費用指標,落實費用責任主體,建立必要的管理費用開支授權審批制度:根據費用開支的權責歸屬和管理任,企業必須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費用開支審批制度。如報銷審批手續:費用報銷審批流程:經辦人填單→部門負責人審核→歸口部門負責人會簽→財務部門稽核員審核→財務負責人會簽→分管經理/總會計師簽審→總經理簽批→財務部門核算員制單→出納辦理報銷。如一些特別規定:實行事前控制的費用支出,在費用報銷時,應附經規定程序審批的請示或申請單。報銷業務招待費時,應一事一單,不得合並填報。公司董事會成員因工作需要住宿費超過200元標準的經財務總監批准後可以報銷等
4、對於已列入預算但超過開支標準的費用項目,應由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報上級授權部門審批。
5、建立費用支出內部報告制度,實時監控費用的支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對費用責任主體進行考核。如財務人員發現經營部門的某項費用指標超進度,及時提出,並進行考核扣分。
6、加強對費用監督檢查,明確監督檢查人員職責許可權,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檢查工作。比如檢查費用授權批准制度、費用預算執行情況等等。
7、管理費用費用分析制度的設計:定期編制管理費用執行情況分析表,通過比較費用計劃數與實際數,累計進度與實際進度率,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並將其作為獎懲依據,以便改進未來工作。

❹ 成本的功能是什麼對你理解和掌握成本管理會計有何幫助

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主體,要知道盈利多少就要先核算成本,要提高盈利能力就要進行成本控制。

❺ 學習成本會計對學習和生活的幫助和影響

如果你是學會計的,那麼成本會計對你是相當的有用,特別是以後你如果進入工業會計是特別有用的。

❻ 作為一個會計對於成本控制你怎麼看待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成本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做為財務人員、應充分掌握和了解企業成本控制問題、成本控制在企業運營中的重要性無須討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代企業管理管的就是成本。握各個層次的成本控制方法、就可以比較透徹地了解企業運營管理中的潛在風險、也有助於向管理者提供更多有增值作用的管理建議。

❼ 成本的功能是什麼對你理解和掌握成本管理會計有何幫助

成本管理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項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學管理行為的總稱。成本管理是由成本規劃、成本計算、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四項內容組成。

❽ 學習了成本核算與管理,你有什麼收獲

學習是為了使用
我們可以通過成本管理
降低消耗,減少成本
提高企業利潤,提高企業競爭力

❾ 學成本,管理會計有什麼用

您好!如果只是為了參加會計職稱初中級考試 我認為您可以這樣做 把財務會計作為重點是很正確的!

從初級職稱而言 完全涉及不到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知識內容 用到的只是財務會計和稅法的知識 因此把這兩點學好即可完全應付初級考試!

至於中級 還是離不開財務會計的內容(中級會計實務) 當然還有一科是財務管理 這科與管理會計的部分知識內容有些重疊 但如果您已學過財務管理 也可以將其與管理會計剝離開 因此成本和管理會計依然不是中級職稱考察的側重點!

因此我說 您在備考初中級考試時 可以暫時不把過多精力放在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使您滿意!預祝您能夠在以後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祝您學習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