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平均成本法是指什麼
平均成本法,就是在計算產品或商品成本時,按照加權平均的方法來計算最終產品或商品成本。
因為市場價格的波動或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變動,會使產品或商品的單價不穩定,為了便於期末的成本計算,大多選用平均成本法來計算成本。
Ⅱ 如何計算某一商品成本
該商品所用直接原材料價值+分攤來的工人工資、機器設備折舊、水電費、車間管理人員工資。
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投入成本=產成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由此反推出產成品成本。這是製造業一般的成本核算。進入商業流通後,要在原有成本的基礎上考慮批發利潤、稅金(增值稅、消費稅等)。不清楚製造業的成本核算,可以看看《成本會計》。
Ⅲ 平均固定成本怎麼算
平均成本是指單位產量的成本,具體地:平均總成本=總成本/總產量。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總產量。平均可變成本=可變成本/總產量。短期平均成本可分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固定成本,用AFC表示。
固定成本定義:
固定成本(又稱固定費用)相對於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固定成本的特徵在於它在一定時間范圍和業務量范圍內其總額維持不變,但是,相對於單位業務量而言,單位業務量所分攤(負擔)的固定成本與業務量的增減成反向變動。
固定成本總額只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才是固定的,這就是說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條件的。這里所說的一定范圍叫做相關范圍。如業務量的變動超過這個范圍,固定成本就會發生變動。
固定成本分類:
固定成本通常可區分為約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質量成本體系約束性固定成本:為維持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經營能力而必須開支的成本,如廠房和機器設備的折舊、財產稅、房屋租金、管理人員的工資等。由於這類成本與維持企業的經營能力相關聯,也稱為經營能力成本(capacityCost)。這類成本的數額一經確定,不能輕易加以改變,因而具有相當程度的約束性。酌量性固定成本:企業管理當局在會計年度開始前,根據經營、財力等情況確定的計劃期間的預算額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產品開發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等。由於這類成本的預算數只在預算期內有效,企業領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確定不同預算期的預算數,所以,也稱為自定性固定成本。這類成本的數額不具有約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況加以確定。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平均固定成本怎麼算?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Ⅳ 單位平均成本 怎麼計算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單位平均成本(unit cost)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Ⅳ 計算總成本和平均成本
(1)總成本=10000+20X
平均成本=總成本/產量=(10000+20X)/X
(2)出售總收入=30X
(3)利潤=30X-(10000+20X)
Ⅵ 已知單位成本和總成本求總平均成本
設生產某種產品q個單位時的成本函數為:C(q)=100+0.25q平方+6q(萬元)
求:Q=10時總成本、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當產量Q為多少時,平均產量最小?
最佳答案
1、總成本=100+25+60=185(萬元) 平均成本=185/10=18.5(萬元) 邊際成本=0.5*10+6=11(萬元)2、平均成本=100/q+0.25q+6》2*5+6=16,當且僅當100/q=0.25q時成立,得q=5.
Ⅶ 如何計算產品的成本
產品成本構成:
材料費——又分為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直接材料直接計入某產品成本,間接材料通過分攤記入某具體產品成本
人工費——直接生產工人的工資,記入方法同材料費
製造費用——主要是車間管理人員工資,車間機器設備折舊,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輔助車間費用——分攤記入產品成本
如果是多工序、多環節的加工,工序間(車間之間)可以用平行結轉法(各工序成本匯總到工廠財務部門核算),也可用逐步結轉法(各工序成本隨著完工程度累計計算)。
產品成本計算還涉及到材料價格的選用(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等)和折舊方法(直線法、雙倍余額法等),不同的會計政策,也會使成本計算發生差異。
Ⅷ 統計學原理題——計算該產品的平均單位成本
(1)第四季度平均單位成本=(36+20+15)/3=24(元/個)
(2)第四季度總產量=27000/36/15%
=5000(個)
十月份的產量=5000*15%=750(個)
十一月份的產量=5000*40%=2000(個)
十二月份的產量=5000*45%=2250(個)
Ⅸ 怎麼求一個季度的平均單位產品成本
根據統計學原理和會計基礎,用加權法計算平均單位成本。
平均單位產品成本=(22500++12000+25500)/(1800+1200+2000)= 12(元)
單位成本=產品總成本/該產品入庫數=(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員工資、設備折舊攤銷等等間接成本)/產品總數(不包括未完工產品)
其中屬於各種規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計入相關規格產品的成本;其他間接成本,比如車間主任工資、車間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產設備折舊攤銷等製造費用,按一定比例分攤到各個規格的產品成本中去。確定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產工時,或者直接按各規格產品的數量比例。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期末一般都存在沒有完工的在產品,所以上述成本都應該按完工程度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最後確定出產成品的總成本,除以這種規格產品的數量,就得到單位成本。
Ⅹ 平均成本的計算公式
平均成本是指單位產量的成本,具體地:
平均總成本=總成本/總產量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總產量
平均可變成本=可變成本/總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