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企業計劃單位成本降低3%,實際降低5%,實際成本為計劃成本的多少
計劃成本為X,計劃降低3%,則降為0.97X,實際降低5%,則降為0.95X,0.95X/0.97X=0.97938,約為97.9%.
企業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企業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
即將成本信息貫穿於戰略管理整個循環過程之中,通過對公司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
拓展資料:
企業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而不是節約的藝術。如何將每一分錢花得恰到好處,將企業的每一種資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這是中國企業在新的商業競爭時代共同面臨的難題
它是針對中小企業的業務現狀和管理特徵,為企業日常成本管理所用。
在學習中,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目標:
1,學習成本的內在構造,樹立強烈的成本意識及持續改善的目標;
2,學習怎樣通過成本分析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學習將成本管理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
3,建立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責任成本管理體系,不讓成本管理脫離企業運營,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4,掌握成本管理方法的選擇、成本管理流程的制定、控制效果的評估等方法和技術;
5,學習成本管理的戰略思維模式,實施企業成本管理的實用操作步驟,結合案例分析,掌握成本管理過程中的關鍵點和重要問題;
6,學會如何有效降低企業成本的技術,在工作中利用這些技術和方法為企業降低成本;
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還處於一種傳統的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隨著商品經濟的國際化發展,市場范圍日益擴大,競爭日益激烈,僅僅著重於短期利益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戰略管理的需要,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成本管理的三個階段:
事先分析
預算編制。
投資可行性分析。
重大合同財務條款的評估。
事中分析
月度結帳後的成本分析報表。
各種差異分析。
事後分析
年度成本分析報告。
成本績效指標考核。
中小企業在實現差異化戰略時必須重視成本。因為創造特色經營和差異就一定會經常發生費用,例如,向用戶提供壽命更長的產品,一般需要更多、更昂貴的原材料。如果特色經營產生的利潤被其相應的成本費用所抵消,那差異化戰略就沒有實際意義,不能帶來效益。因此,中小企業在實施差異化戰略中,不應忽視自己的成本地位,要做到既能使企業產品與眾不同,又能降低成本。
Ⅱ 成本降低率怎麼計算
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其計算公式為:(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
查看更多>
Ⅲ 單位成本指數怎麼計算
單位成本總指數Ip=∑p1q1/∑p0q1 產量總指數Iq=∑p0q1/∑p0q0 總成本總指數Ipq=∑p1q1/∑p0q0 勞動生產率=∑v1t1/v0t0 (v:勞動生產率;t:平均職工人數)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完工產品總成本除以該種產品的完工總產量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未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產品在產品的總成本。 如果月末某種產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這時歸集在產品成本明細賬中的費用總額還要採取適當的分配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然後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Ⅳ 統計學題目
08年總成本30萬 07年25萬
總成本指數 30/25
產品產量指數為100/97
單位成本降低而節約的絕對額:25*3%=0.75萬
不知道對不對。。汗啊僅供參考。
Ⅳ 費用節約率怎麼計算
費用節約額= 總費用預算支出額 - 費用實際支出額 費用節約率= 費用節約額 / 總費用預算支出額X100%。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5)單位成本降低而節約怎麼算擴展閱讀: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計劃降低額的差異,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的變動形成:
(1)單位成本變動。假定產品品種結構不變,可比產品單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2)產品產量變動。假定產品單位成本不變,可比產品產量越多,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產品結構變動。在生產多種可比產品的情況下,成本降低率較大的產品在全部可比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優缺點
1、優點
一是綜合性,它可以把各種可比產品成本的升降情況綜合地反映出來;
二是可比性,因為它是以可比產品為基礎計算的,不僅可以與計劃相比較, 檢查可比產品成本降低完成情況,而且可以與以前年度相比較,研究成本的降低速度和趨勢。
2、不足之處:
(1)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界限不易劃清;
(2)它只反映可比產品成本,不能反映成本指標的全貌,無法評價企業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
(3)由於只評價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因此在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之間分攤費用時,往往人為的使可比產品少負擔一些,這種情況嚴重的影響成本降低指標的准確性。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是用以考核分析可比產品成本降低情況及其原因的主要指標。但是,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的界限往往不易劃清。
Ⅵ 單位成本怎麼計算
單位成本的計算有三種方式,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1、如果以銷售產品數量為單位,其單位成本為:銷售總成本/銷售數量。
2、如果以生產數量為單位,其單位成本為:生產總成本/生產數量。
3、如果要計算銷售成本單位賣價(元)的成本:銷售總成本/銷售收入。
單位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一般只要將總成本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
拓展資料:
一、 單位成本的介紹:
單位成本是生產單位產品平均消耗的費用。它是以企業一定時期生產某一種產品所發生的總成本除以產量求得的。單位成本是反映成本水平高低的指標。實際單位成本同計劃單位成本比較,與歷史先進水平的單位成本比較,與其他企業同種產品單位成本比較,可以找出差距,尋求挖掘潛力降低成本的途徑。
企業通常要按月編制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分別成本項目反映主要產品的上一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本年份計劃單位成本和本期實際單位成本。
二、 單位成本的作用:
單位成本對於分析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單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業生產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好壞。
計算單位成本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了解各種產品單位成本和各成本項目計劃的執行情況。利用單位成本可與同行業先進企業或國外先進企業進行比較,找出差距,明確改進方向。同時單位成本也是制定產品價格重要依據之一。
三、總成本
總成本是指企業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勞務而發生的總耗費。根據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按照其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程序,產品總成本是生產某種品種或數量的產品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和人工費用的總和。通過總成本的計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計算期的總支出,將總成本與收入、利潤、凈利潤等比較,能獲得有意義的分析指標。總成本的節約或超支,往往對於分析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有重要意義。將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相結合,便能進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Ⅶ 概統計算題求助 計算產品成本降低程度以及由於成本降低而節約的生產費用
該企業的成本費用降低率=(100-90)/100*100%=10%。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
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的計算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
(1)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單位成本)*計劃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產量)*100%。
(2)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某產品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單位成本)*實際產量/∑(當期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產量)*100%。
(7)單位成本降低而節約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降低率,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的百分比。即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產品的兩個不同時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額,與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與計劃降低額的差異,主要由以下三個因素的變動形成:
(1)單位成本變動。假定產品品種結構不變,可比產品單位成本越低,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2)產品產量變動。假定產品單位成本不變,可比產品產量越多,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
(3)產品結構變動。在生產多種可比產品的情況下,成本降低率較大的產品在全部可比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越高,成本降低額越大;反之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