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變成本怎麼求
可變成本等於總成本減去固定成本的。
所以你得知道總成本和固定成本就能夠求是這邊成本。
❷ 可變成本怎麼計算
From graph above, we can see that the equation of the blue line is that:
Total cost = 150(fixed cost) + Q/8 (variable cost)
150
1/8
❸ 全部預付資本與成本價格
全部預付資本是指不僅包括所耗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而且包括在生產中使用但暫時還沒有消耗掉,還沒有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不變資本. 是就生產過程所說的。
成本價格:是指生產商品所費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
一:預付資本是資本家用來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了生產剩餘價值而預先墊付的資本。資本家把資本預付出去時,是為了要重新得到它,並且,還要帶來比原預付資本更多的貨幣額,即剩餘價值。
二:從一個孤立的生產過程來看,預付資本好象是從資本家私人基金中預付的。但是,從再生產過程來看,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因為資本家用來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 是工人自己再生產出來的產品的一部分,並且不斷以工資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工人這個月的工資,是用他上個月的勞動產品轉化的貨幣來支付的。
三:當然,資本家依靠原始積累成為貨幣所有者的情況是可能的。然而,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連續進行,卻使最初的預付資本發生了變化。假設,資本家預付1000萬元資本,每年創造剩餘價值200萬元,這200萬元剩餘價值都被資本家消費掉,同一過程重復5年以後,所消費的剩餘價值量等於原預付資本價值1000萬元。
四:如果資本家不是剝削工人,那1000萬元的預付資本在 5年後就全部消費掉了。但是,資本家仍然持有1000萬元的資本價值,它只是代表過去5年無償佔有剩餘價值的總額。所以,不僅預付的可變資本是工人自己創造的,而且整個預付資本都是由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構成的。
五:資本家為了使預付資本的價值增殖,必須使預付資本不斷地周轉,而預付資本的總周轉,是它的不同組成部分的平均周轉(見資本周轉)。預付資本在一年中的周轉次數,就是用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周轉的價值總額,除以預付資本的總額所得的商數。
六:所以,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周轉速度的不同,以及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在生產資本中所佔的比例不同,決定了預付資本總周轉的速度。由於流動資本比固定資本的周轉速度快,因此,流動資本在生產資本中所佔的比例愈大,預付資本的總周轉速度也愈快。
七:流動資本中的可變資本即使其數量在不同資本家中相同,如果它在一年中周轉的次數多,周轉速度快,就可以剝削到更多的剩餘價值,從而,這個資本家可以更多地實現預付資本價值的增殖。
❹ 管理學基礎 單位可變成本怎麼算
管理學基礎 單位可變成本=總可變成本/總產量。
可變成本,是指隨著工程量的增減而相應增加或減少的費用。如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費、直接從事施工的人工費等。它與工程量成正比。降低可變成本可採取以下措施:
①設法降低可變成本的單價,包括人工單價、材料單價;
②優化技術措施,合理組織施工,盡量減少人工、材料、設備的投入,避免窩工損失;
③加強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採取積極措施節約成本,減少跑冒滴漏;
④提高工程質量,保證產品的一次成優率,加強成品保護,避免可變成本的二次發生;
⑤加強勞務管理,防止計劃外開工,重復開工。
❺ 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的計算
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的計算,可以參考盈虧平衡原理: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產量=單位售價*產量
列方程既可以算出盈虧平衡點產量,假設為x件,
(1)當固定成本為50萬元時,則500000+10x=20x
x=50000(件)
(2)當固定成本為60萬元時,則600000+10x=20x
x=60000(件)
變動成本法也稱直線成本法是變動成本計算的簡稱,是指在組織常規的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前提條件,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貢獻式損益確定程序計算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固定成本(又稱固定費用)相對於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徵在於它在一定時間范圍和業務量范圍內其總額維持不變,但是,相對於單位業務量而言,單位業務量所分攤(負擔)的固定成本與業務量的增減成反向變動。
固定成本總額只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才是固定的,這就是說固定成本的固定性。
當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的變動超過一定的范圍時,固定費用就會有所增減。所以,固定成本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概念,我們稱之為「相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影響而變動。
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產都會發生的成本,比如折舊。2.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
拓展資料:
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不同
1.變動成本(VariableCosting)是指成本總額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變化而成正比例增減變化的成本。但是,其單位業務量的成本保持不變。在產品製造成本中,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變動成本。
2.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保持不變的成本。
二、相關范圍不同
1.固定成本的相關范圍
固定成本總額只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才是固定的。這就是說固定成本的固定性是有條件的。這里所說的一定范圍叫做相關范圍。例如,超過一定業務量,就需要增加生產設備的投資,從而導致其每月的固定折舊成本發生變化。
2.變動成本的相關范圍
是指成本總額與業務量之間呈現線為性聯系的這一段而言。
❻ 如何計算可變成本
可變成本(Variable Costs),又稱變動成本,是指在總成本中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動的成本項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價值,當一定期間的產量增大時,原材料,燃料,動力的消耗會按比例相應增多,所發生的成本也會按比例增大,故稱為可變成本。
可變成本等於總成本減固定成本。
本題中,
1、總成本:10700元;
2、固定成本:
(1)門衛工資300×1=300元;
(2)會計工資:2000×1=2000元;
(3)工人基本工資(底薪):600×7=4200元,
3、可變成本為:
10700-(300+2000+4200)=4200元
因此,正確答案為【B】
❼ 如何計算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盈虧平衡原理: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產量=單位售價*產量
列方程既可以算出盈虧平衡點產量,假設為x件,
(1)當固定成本為50萬元時,則500000+10x=20x
x=50000(件)
(2)當固定成本為60萬元時,則600000+10x=20x
x=60000(件)
❽ 預付賬款變動率計算公式
預付賬款變動率計算公式:
預付賬款周轉天數=360/(銷售成本/預付賬款平均余額)
預付賬款周轉率=銷售成本/預付賬款平均余額
預付賬款平均余額=(期初預付賬款+期末預付賬款)/2
預付賬款周轉天數=360/預付賬款周轉率
預付賬款
指買賣雙方協議商定,由購貨方預先支付一部分貨款給供應方而發生的一項債權。預付賬款一般包括預付的貨款、預付的購貨定金。施工企業的預付賬款主要包括預付工程款、預付備料款等。預付賬款是預先付給供貨方客戶的款項,也是公司債權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