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哪里林业资源最丰富
扩展阅读
员工出行成本包括什么 2025-05-25 04:18:52

哪里林业资源最丰富

发布时间: 2022-04-26 09:56:43

Ⅰ 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是哪里

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全国最高。

来自福建省林业厅消息称,截至今年3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52%,居全国首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4.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竹林面积90.01万公顷, 居全国第一位。2003年林业总产值达68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Ⅱ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我国森林资源的大致分布:
1.东北的: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2.西南的西南林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3.东南林区,为我国最大的次生林区。


Ⅲ 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俄罗斯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森林覆盖面积占到世界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木材总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Ⅳ 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1、俄罗斯
2、巴西
3、加拿大

1]俄罗斯森林资源
俄罗斯是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林地总面积达11亿公顷,其中森林覆盖面积7.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占世界森林总量的25%,居世界第一。木材蓄积量达82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26%,居世界第一。人?V森林面积5.2公顷,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5.8倍。人?V木材积蓄量为548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林材积蓄量的8.4倍。

俄森林可开采量达440亿立方米,实际开采量仅为一半;年采伐量可达7亿多立方米,但目前只利用了这一潜力的23%。据统计,俄原木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锯材居第六位,纸浆居第七位,纸张、纸板居第十三位。

俄罗斯森林资源主要特点如下:

1、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森林总面积和森林资源占有总量,还是人?V森林面积和人?V森林蓄积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2、森林资源分布不?V匀,俄罗斯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西北和远东联邦区。其中,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森林储量占俄罗斯森林总储量的60%。特别是远东联邦区森林覆盖面积2.57亿公顷,木材蓄积量223亿立方米,其中48%为可供开发的成熟林,是俄森林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世界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3、在树种结构中,针叶树种占有绝对比例优势,占总林木蓄积量的80%,主要分布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俄南方以混阔叶林(包括桦树、白杨、橡树等)为主;西伯利亚地区优势种为落叶松,还有一些云杉、松树和冷杉等;西部重要的树种有挪威云杉、欧洲赤松等。

4、在林龄结构中,成熟林和过熟林占绝大多数。无论是针叶林还是阔叶林,其它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居多,且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亚洲部分。过熟林特点是生长衰退、病腐木增多,应及时采伐利用。而成熟林如果不及时采伐会造成病虫害,以及树木腐朽无用。

2、巴西森林资源概况

巴西有非常丰富的热带林资源和发展人工林的自然条件,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7年巴西森林面积为5.51亿hm2,森林覆盖率65.2%,森林蓄积量为560亿m3,居世界第2位。人均森林面积3.4hm2。天然林面积5.46亿hm2。巴西森林工业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第1个地区是北部的亚马逊林区,以采伐天然热带木材为主;第2个地区是南方的阔叶林区,以采伐人工林木材为主。巴西林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巴西林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据巴西林业协会(SBS)2003年的估算,巴西林业(包括种植和开发)年营业额为161亿美元,林业出口额为33.5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0万。近10年来,巴西林业与纸浆、钢铁和家具业一样,是投资多、科技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快的行业。预测至2007年,巴西将提供21亿雷亚尔的林业贷款和1.87亿雷亚尔的技术援助以及专业培训费用,预计将使20万户林业小生产者受益。

巴西是世界上森林资源的大国,但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巴西的林业发展与其自然资源的地位是不相称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制定了目标明确的林业发展战略,并从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方面保证目标的实现。首先根据全巴西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了5个林业发展地区。东南部和南部工业发达,技术条件好,自然条件也适于发展人工林,所以在这2个区内大力发展桉树人工林,形成基地;建设制浆厂和纸厂,发展纸产业,并以此推动其他地区同类工业的发展。在东北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建立包括林业在内的发展中心,以充分利用当地森林及其他资源优势。1966年颁布了发展人工林的财政刺激政策,此后一直执行这一政策,而且不断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在国家缺乏造林资金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了企业主甚至包括中小农场造林的积极性,使巴西每年造林面积始终稳定在50万hm2左右。经过近30年持之以恒发展人工林培育业,巴西的人工林已初具规模。1997年人工林面积达到700万hm2,其中包括工业人工林、能源林和果林。占主导地位的是工业人工林,有530万hm2,占人工林总面积的83%。几乎所有的大型制浆造纸厂或者企业集团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学研究,解决人工林培育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如Aracruz纤维公司设有造林研究所,经多年研究,已经在桉树无性系造林方面取得了突破,并付诸生产实践,成为世界上人工营造桉树的典型。

20世纪90年代之前,巴西执政者对森林深远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少考虑。这主要表现在始终没有从政策和实践中很好地解决森林保护问题,特别是亚马逊森林保护和发展的问题。亚马逊河流域占全巴西面积的56%,相当于南美洲大陆的1/3。亚马逊热带雨林植被丰富,每km2不同种类的植物多达1200种。然而,随着热带雨林的过度采伐,至少有50万至80万种动植物种面临灭绝。对此,巴西政府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先后制定了多项环保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林区环境的保护与监测。巴西政府先后颁布了《环境法》和《亚马逊地区生态保护法》。在1988年所颁布的新宪法中,加入了有关环境问题的条文,规定亚马逊地区是国家遗产,国家负责为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寻求出路。同时出台了保护生态平衡的相关细则,提出了政府和公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巴西国家林业发展局也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对毁林烧荒给亚马逊森林造成严重灾害的个人或机构,将以破坏生态环境罪予以起诉,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和巨额罚款。与此同时,巴西政府加大了相关资金投入。1991—2002年,政府为保护亚马逊地区生态和自然资源,累计投资近1000亿美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

3、加拿大森林资源概况

1、总体分布。2005年,全球森林覆盖面积约40亿公顷,加拿大森林面积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巴西。人均森林面积为7.25平方公顷。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7个地区,即北部林区(boreal),五大湖一圣劳伦斯(Great Lakes/St Lawrence)、萨巴平(sabalpine)、蒙特(montane)、滨海(coast)、阿堪丁(acadian)和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 Columbia )林区。各省、区所拥有的林区面积比例中,魁北克省(Quebec)占22%;安大略省(Ontario )占19%;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占15%;西北区(Northwest Territories)占14%;曼尼托巴省(Manitoba)和阿尔伯塔省(Alberta )各占8%。产材林面积中,魁北克省占全国产材林面积的32%,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占 12%,安大略省16%,阿尔伯塔省19%,西北区和曼尼托巴省各占5%。

2、树种资源。全国90%属原始森林,约有2.4亿公顷为可用木材林。90%可用木材林处于北纬60°以南地区,其中66%为针叶林(软木),22%为针、阔叶混合林,12%为硬木林。主要品种为古老的树木、小树和灌木。木材蓄量约为190亿立方米,主要出产白杨、白桦、黑白云杉、铁杉、落叶松、橡树、黄樟及枫树等林木。

3、林业效益。加拿大森林资源为该国民众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清晰的空气及巨大的经济价值。森林工业每年为国民经济创造800亿加元的产值,为36万多人提供直接就业。2004年林产品对GDP的贡献为359亿加元,林产品出口446亿加元。加历来是世界上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林产品出口占加拿大出口总额的16%。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其中出口到美国占74%,英国和日本次之,各占4%左右。

4、管理制度。加拿大93%的森林为公有林,其中由各省区管辖的省区林占77%,由联邦政府管辖的国有林占16%,林业公司、个人或共同所有的民有林仅占约7%。在森林管理上,联邦政府自然资源部负责林业的总体规划、研究、发展及协调,各省区对森林保护、采伐和更新造林也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包括制定森林法规,颁发森林经营执照,编制和审批采伐计划,严格检查、监督制度,查处违纪、违章、违法行为和推行森林认证,建立森林再造发展基金等。

5、新的林业战略。加拿大原有的森林政策是以开采森林、发展农业经济、提高木材生产效益为重点。2003年加政府颁布了综合性的新林业政策,即国家森林战略(2003-2008年)。为补充《国家森林战略(2003-2008)》,2004年加政府与省区(阿尔伯塔、魁北克省除外)签署了新的《加拿大森林协议》,以保证加拿大林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新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维护生态系统为目的管理森林,支持森林群落的可持续性,协调原住地居民的权利,研发和提高林业产品及其相关服务业的价值,积极推动加拿大人的共同参与。

Ⅳ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区域

东北地区

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三盟和赤峰市。

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主要用材树种:针叶林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红松、樟子松、沙松、云杉、冷杉等;阔叶树有桦、杨、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榆、槭、柞树等。

东北林区特点是:营林和木材生产集中,国有林业企业规模比较大,机械化水平比较高,采伐率高,林区道路密度大,林区经营水平高。目前,木材生产量仍占全国林业系统木材产量的一半。

东北林区的资源危机:林业用地面积在缩小,黑龙江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10万公顷;吉林省每年减少林业用地4万公顷;可采伐的成、过熟林蓄积量下降更快。有1/3林业局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没有天然原始林可采,靠摘山帽和间伐次生林、人工林生产木材;1/3的林业局勉强能维持生产到2005~2010年;只有1/3的企业能维持正常轮伐生产。林区木材径级和质量普遍下降。红松和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等珍贵树种的比重下降过快。如牡丹江林区的红松面积比重不足5%,蓄积量不足1%,从而已失去“红松故乡”的称号。

西南地区

这里所指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该区的森林资源有如下特点:

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既受太平洋的影响又受印度洋的影响。多数山脉和水系为南北走向,海洋湿润气团可以从山谷由南至北深入到较远的地方,西边的山坡上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构成了西南地区林业的主体。这里山体在30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在千米以上。地带性是这里最明显的特征。几个热量带、森林带同处在一座山上,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景。因而,森林类型和树种非常复杂。

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

单位面积蓄积量很高。川西高山峡谷林区,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达280立方米/公顷,西藏波密岗乡一片200年生的云杉林,平均胸径达92厘米,树高57米,蓄积量达1950立方米/公顷。藏东南察隅地区,130年生的云南松蓄积量高达990立方米/公顷。

森林枯损严重。由于这里成、过熟林比重高,森林自然枯损严重,有人估测:西南林区每年自然枯损量达3000万立方米以上。

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比较低,多数地区的森林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十分严重,生活用材量也很大。云南省每年因开荒、火灾、生产和生活用材达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木材产量所消耗资源的1/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区。其范围有7500万公顷,有林地面积达17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31亿立方米。

处于高山峡谷地区的森林资源,起着极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所以部分森林已划入了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体系之中。

除高山峡谷原始林区外,还有很多森林资源分布在四川盆地周围山区和云南中部、南部、东南部。

西南地区发展森林资源的潜力很大。本地区林业有地的利用率仅为4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里发展林业条件较全国其他地方优越得多。例如:土地面积丰富、自然条件复杂而且有些地区的条件比较好,林木生长快。

今后除保证一定规模的防护林和特用林外,积极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特别是亚热带和热带的经济林。

西南地区木材生产较为困难,采伐率低,基本建设投资效果低。今后的用材林源在地区上有所转移,向交通条件较好,海拔较低的山区发展。如四川从川西高山峡谷向四川盆地周围山区,云南省将用材林基地移至滇中和滇东南。

南方地区

本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10省区。

南方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也是历来林业发达的地区,人工林占有很高的比重。山区的农民有经营林业的习惯。

南方森林资源的分布比较均匀。武夷山系和南岭山系较为集中,两个山系的面积占南方地区总面积的22%,而有林地面积占45%,蓄积量占65%。

南方地区森林资源集约经营水平高,林木品种多、生长迅速,为东北地区林木生长速度的2~3倍。例如杉木,材质优良,生长迅速,一般20~30年生的林地,每公顷达150立方米,中心产区的速生丰产地15~20年生的杉木林地,每公顷可达150立方米。30~35年的马尾松林,每公顷蓄积量可达150立方米。

南方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林和竹林基地。如湘、鄂、黔的漆、油桐;鄂、皖、赣、浙的乌桕;浙、赣、湘、黔、桂的油茶;湘、桂、闽、浙、赣的毛竹等。

东部少林地区

本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

本地区的林业类型主要是以平原林业为主,即农田、沟渠、道路、村庄等防护林为主,绝大部分为带、网状的形式,还有林农间作形式,极少量的片林。

华北石质山区在古代森林较茂盛,宋朝至今,几经战乱,封建王朝大兴土木,又接近发达的农业区,森林带遭大规模破坏,部分阳坡地已经岩石裸露,童山濯濯,失去生产能力。绿化燕山、太行山、豫西山地和沂蒙山地对华北大平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防护作用。这里主要以营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经济林为主,少量的用材林和薪炭林。还应结合名胜古迹发展风景林和森林公园。

西北和华北西部地区

本区包括的范围有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

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基本指标

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汉中、甘肃白龙江流域)、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青海东南部等。这里为原始林区,并有国有林业局分布。其次,陕、甘的陇东地区(小陇山、子午岭),陕西黄龙山、桥山,山西的管涔山、太岳山、吕梁山、五台山、关帝山、中条山等为次生林区。

本地区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地区,黄土高原为我国最大、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土为该地区发展林业的重点任务,也是为本地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条件。蒙新高原是我国干草原和荒漠区,风沙危害尤为严重,每年沙漠化面积以千万亩速度扩大,因此,防风固沙是这里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解放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营造各种防护林近亿亩,基本上控制了蒙新地区的风沙危害;平原地区基本实现了林网、林带的保护;部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进行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有所缩小,灾情减轻。

Ⅵ 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是哪个省

福建省。

我国疆域辽阔,总体森林覆盖率较低且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

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1.63%,其中以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最高为62.9%,新疆、青海不足1%。


(6)哪里林业资源最丰富扩展阅读:

多年来,我国投入巨额资金,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实现了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协调发展,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1.63%。

为实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的目标,中国将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加速培育森林资源。

同时,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提升林业执法能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Ⅶ 云南林业发达吗

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云南地处长江、珠江、湄公河等六大国际国内重要河流的源头或上游,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的“水塔”,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
在全国划分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中,云南就占据8%。云南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富集,是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Ⅷ 我国哪些地方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加之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物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多样:
① 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3094万公顷,占全国的26.9%;森林蓄积量28.9亿立方米,占全国32%;森林覆盖率约为37.6%。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本区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主要是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木、山杨次生林、部分地区有樟子松林,沿河流有杨树和钻天柳(亦称朝鲜柳),东南部有生长不良的蒙古栎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除红松外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和冷杉(臭松);阔叶树有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榆树和槭树类及多种桦木和杨树。长白山区的森林与小兴安岭林区相近似,但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并有沙松(冷杉一种)和长白赤松。
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2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一般在4000米以下。全区有林地面积2245万公顷,占全国19.5%;森林蓄积量35.8亿立方米,占全国39.7%;森林覆盖率28.3%。林区针叶树有多种冷杉、云杉及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多种桦木、槭树、高山栎。在海拔较低处还有椴树、榆树、 槭树和高山松、 华山松等,海拔更低的山坡出现壳斗科、樟科等常绿阔叶树。林区林下植物有杜鹃、悬钩子、忍冬和箭竹等。林区内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大熊猫即生长于以箭竹为主要林下植物的云杉、冷杉林内;并有金丝猴、扭角羚等。
本区因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应充分重视。 在陡坡、 山脊的森林应划作水源林,并应划定必要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珍稀物种和森林类型。
③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这一地区主要森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多种竹类(主要有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南部还有丛生竹)和多种常绿阔叶树(主要有樟树、楠木、栲类、石栎、常绿青冈、木荷、木莲、阿丁枫、胆八树等)。此外有许多落叶阔叶树如多种栎类(包括栓皮栎、麻栎、小叶栎、檞栎)、山毛榉、枫香、檫树、拟赤杨、光皮桦等。中国多种特有树种原产于此。针叶树中有银杏、水杉、杉木、金钱松、银松、台湾杉、白头杉、福建柏;阔叶树有珙桐、杜仲、 喜树、观光木、 伯乐树、香果树等。多种经济林产品重要的有油茶、油桐、乌桕、漆、棕榈、原朴、杜仲、白蜡。油茶面积约有 300多万公顷;油桐约200万公顷。

Ⅸ 哪个国家森林覆盖率最高

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圭亚那。

森林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圭亚那,达到97.5%;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非洲的埃及,仅十万分之一;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法国;森林面积增长最快的是中国。

(9)哪里林业资源最丰富扩展阅读

森林覆盖率计算方法

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森林覆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国家森林覆盖率的计算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中国森林覆盖率系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竹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以及农田林网和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林木的覆盖面积的总和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森林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圭亚那历史沿革

公元9世纪起印第安人在此定居。

15世纪末起,西、荷、法、英等国在此反复争夺。

17世纪荷兰人占领圭亚那。

1814年荷兰将其转让给英国。

1831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并取名英属圭亚那。

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953年取得内部自治地位。

1961年英同意圭成立自治政府。

1966年5月26日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改称“圭亚那”。

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成为英联邦加勒比地区的第一个共和国。

Ⅹ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区域

森林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区域:

1、东北林区

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区,一般称为东北林区。这里,林区绵延几千里,形成一片树海。因为这里在祖国的最北部,接近寒带,所以耐寒的针叶对最多,是我国唯一的大面积落叶松林地区。主要的树种有红松、兴安落叶松、黄花松等,也有属于阔叶的树的白桦、水曲柳等。东北原始森林里的树木葱郁茂密,遮天蔽日,站在森林里,只有中午很短的时间内才能见到阳光。因为树木长得很密,所以树木都争着往上长,树型挺拔高大,有的高达三十多米,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东北林区的木材蓄积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木材供应基地之一。

2、西南林区

西南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这里山峰高耸,河谷幽深,山麓有滔滔江河,山沟有股股泉水,山脚和山顶高差悬殊,气候也随着高度变化,真是“一山有四季”,所以树的种类特别多。山下和各地里生长着常绿阔叶树,山腰上是落叶阔叶树,再上面就是针叶树。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高山栎、云南松等,这些树也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木等。解放后,在云南省还营造了成片的橡胶树和咖啡树,成为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林区。

3、南方林区

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南方林区。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条件良好,树木种类很多,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还有我国特有的竹木。这个林区南部,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宝库,经济林木更是丰富多彩,有橡胶林、肉桂林、八角林、桉树要等,后面的三种经济林,盛产名贵的药材和香料。祖国的宝岛——台湾省的森林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樟树是宝岛的特产,它的枝叶可以提制樟脑。台湾省的樟脑产量,最高曾达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被誉为“樟脑之乡”。
除了以上三个林区外,解放后,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中央关于“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积极造林、护林、封山育林,不少荒山秃岭变成了“远山森林绿,近山花果香”的绿化山区,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还营造了大片的防护林和经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