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物产有哪些
中国物产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中国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主要产于南方湿润地区,而小麦则在北方更为常见。此外,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拥有众多知名茶类,如龙井、碧螺春、普洱等。
在经济作物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同时,糖料作物如甘蔗和甜菜也有广泛种植。另外,中国的水果种类繁多,如苹果、柑橘、香蕉、葡萄等,各地都有其特色品种。
矿产资源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稀土、钨、钼等矿产,其中稀土资源尤为突出,对中国乃至全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同时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领域也拥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同样丰富,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栖息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而人参、灵芝等名贵中药材也是中国的特产。森林资源覆盖广泛,从东北的针叶林到西南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极高。海洋资源方面,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丰富。
综上所述,中国的物产资源多样且丰富,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Ⅱ 陆河县的自然资源
动植物资源
火山嶂、尖山嶂、人字嶂、罗京嶂、狮子嶂、莲花山脉等山峰像天然的屏障一样把陆河环绕起来,使该县境内八个镇所在地均为开阔的小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宜林宜果。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5.4%,拥有中国最大的红椎林自然保护区,松、杉、樟、按、木荷、毛竹、绿竹等遍布山野,林木蓄积量达120万立方米。红椎林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红椎林自然保护区已被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红椎林中,有成片的被誉为古老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是1亿6千万年前恐龙时代恐龙的主要食物,现存极少,十分珍贵。陆河境内的野生动物有野牛、野猪、野山羊、山兔、狐狸、穿山甲、蛇及鸟类等。
水果资源
果产方面有青梅、青柿、青榄、荔枝、龙眼、芒果、香蕉、油柑、桃、李、茶叶等。
矿产资源
主要有矿泉水、花岗石、高岭土、稀土等非金属和锡、锌、铅、钛、钾长石、石英石等金属矿。其中花岗岩品种多达30种,储量2700万立方米,是价值较高的建筑装饰材料;钾长石品位高,是优质的陶瓷原料。
森林资源
全县森林蓄积量11.85万立方米。松林面积3万公顷,年可产松脂7000t。
地热资源
地表温泉遍布上护、新田、河田、螺溪、水唇等镇,布点多,蕴藏量大,尤以上护镇的温泉最负盛名。有“泉乡”之称,可供沐浴和养殖甲鱼。
Ⅲ 秦岭有哪些自然资源
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秦岭现设有国家级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在秦岭里,还藏匿着鬣羚、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竹鼠、鼯鼠、松鼠等数不清的哺乳动物,以及堪称世上最为丰富的雉鸡类族群。
秦岭南北的动物也有较大差别。就兽类来说,以秦岭为分布北界的有23种,占兽类总数的42%。秦岭以南的兽类中,有不少南方成分,如华氏菊蝠、金丝猴、大熊猫、猪獾、大灵猫、小灵猫、云豹、羚牛、苏门羚、豪猪等。而分布于秦岭以北的兽类,只有8种,占兽类总数的10%,主要有白股阔蝠和黄鼠等。 秦岭地区的秦巴山区跨越商洛、安康、汉中等地区,一直延伸至河南省,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特色产品繁多,如核桃、柿子、板栗、木耳、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全省之首,核桃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它还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
比较而言,秦岭被子植物中约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属、1000多种,其中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占38科、70属、177种,除个别树种外,南坡都有生长,而北坡只有21属、46种。
秦岭以南柑桔、茶、油桐、枇杷、竹子等亚热带标志植物均可生长良好,而秦岭以北柑桔绝迹,却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 秦岭地区的关中平原盆地区南部山地矿产资源丰富,不仅金矿、钼矿等蕴藏丰富,而且有大量的非金属矿和建材石料,为发展冶金、建材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潼关、太白的金矿,金堆城钼矿,蓝田玉石等最为着名。
秦岭地区的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含量高,主要矿产金、银、煤、钒、铝、锌等,钾长石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钒矿亚洲第一。 渭河: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汉江: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在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
Ⅳ 肯尼亚资源有哪些
肯尼亚拥有多种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和生物资源等。
- 土地资源:国土总面积582,6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57.14万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12万平方千米。约49万平方千米土地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比超80%,约30%人口在此放牧,畜牧牲畜占全国总量70%。全国有14.36万平方千米可耕地,占总面积18%左右,已开垦耕地10.48万平方千米,占可耕地面积73%,主要集中在中部、西部及西南部维多利亚湖区。截至2016年,发展灌溉农田达14.19万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0.99%。
- 矿产资源:境内矿藏丰富,重要矿产有金矿、铜矿、煤矿、铁矿、石油等;特殊矿产有砂矿、稀土矿等;其他矿产有铬矿、灰岩等。金矿储量100 - 140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原尼安萨省等地;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韦塔等县级区域,已探明达1500万吨;是全球第五大钛矿储量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是主要分布区;宝石矿集中于中南部,有碧玺、坦桑蓝等多种矿产;2012年初步探明石油储量高达7.5亿桶,但受国际油价影响,大规模商业开采进展缓慢。
- 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为8.83%,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和其他天然更新的森林,分别占总森林面积的19%、6%和75%。有印度洋沿岸热带雨林和旱生林、山地阔叶林等6种类型森林。因人口增长和非法采伐,森林资源曾遭破坏,后政府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加以保护。肯尼亚白树、非洲桧和樟树是珍贵乔木树种。
- 水资源:水资源紧张且分布不均,约85%地区属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四分之三地表水来自中部高地,维多利亚湖和塔纳河是主要地表水体。维多利亚湖盆地水资源最多,占地表水总量59%和可再生淡水总量54%;塔纳河流域提供淡水资源占总量19%。可再生地下水资源占比不到12%,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部和东南部。
- 生物资源:至少生存35000个物种,包括7000多种植物和许多地方性、稀有、濒危和受威胁的物种。本土植物有地石斛、阳伞树等;有25000种不同动物物种,以大型哺乳动物众多闻名,如“非洲五霸”等,还有众多独有动物,如塔纳河红疣猴等;海洋野生动物丰富,海岸线附近珊瑚礁是海洋动物家园。约10 - 12%的国土面积用于生态多样性保护,有众多国家公园、保护区和森林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