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幼儿园如何高效利用自然资源
扩展阅读
怎么检测是不是石油 2025-08-08 20:41:40

幼儿园如何高效利用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 2025-08-08 17:36:15

A. 如何综合自然资源,创设小班情境

一、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大自然是生动的课堂,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孩子们乐于学习,易于接受,是我们容易摄取的丰富的可利用教育资源。春天来了,小河边绿草茵茵,垂柳青青;果园里百花吐艳,蜂飞蝶舞。我们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里,闻花香,摸小草,捉蝌蚪、看青蛙,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夏天到了,小河边鹅鸭成群,水中嬉戏。湖面上荷花朵朵,美丽清香,还有清翠茂密芦苇,和桅杆上鸣叫的小鸟,都能激发孩子们浓郁的兴趣,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撑一只小船,观察鱼虾虫鸟,感悟夏之风韵。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到处果实累累,丰收在望,我们带孩子们到果园里,菜园里,农田中,与农民伯伯一起,体验劳动的艰辛,丰收的喜悦。冬天,我们和孩子们在风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接受风雪的洗礼,锻炼坚强的意志……
大自然的美景陶冶了孩子们的心,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孩子们唱歌、跳舞、游戏,他们欢乐无比;观察、探秘、采集,用花、草编花篮、草帽,小巧玲珑;用泥巴、瓜果做个雕塑,栩栩如生;用树叶、草叶、草秸拼贴图形,生动有趣。孩子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韵味,蒲草、芦苇、玉米皮、花生皮、树皮、树叶、高粱杆、野草等材料,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化莫测。孩子们思维活跃,去感受、去想象,去创新。
二、妙用自然资源,优化教育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首先我们学会甄别,要分得清哪些资源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多年来,我园本着 “贴近生活”“因地制宜”和
“变废为宝”等原则,在环境的创作过程中渗透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重视孩子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和勤俭节约、团结合作传统美德的形成。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之一。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看,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薯仔、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起来,配以绿色的枝叶,一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就尽现眼底。孩子们用从乡下采摘的竹子、柑桔、芦苇、柚子和收集的竹簸箕、筲箕、竹筛子、种子、花生等装扮走廊、活动室。瞧!各班的装饰各具特色:有用竹簸箕、筲箕、竹筛子绘制的创意画、利用各种种子粘贴的种子粘贴画,利用柑桔串成的吊帘,利用葫芦绘制的表情娃娃、利用竹子做的风铃、利用竹扇制作的彩绘品等用来装饰走廊、活动室。就连小小的稻草在孩子们的手中,一会儿变成一只美丽的孔雀,一会儿又变成一只可爱的小狗,一会儿又变成小人,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只要你走进我们的幼儿园,你就能充分的感受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的物件挂满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从中孩子们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还引导孩子们将大蒜分别种在土里、沙子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大蒜在哪种材料上会先发芽,又会在何种物体上长的高又壮,并引导孩子们设计测量标尺及时观察、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由此,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对数的认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则更加久远。
除了利用自然资源装饰空中、墙壁外,我们还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班级区角活动。在种养殖角,利用废旧的饮料瓶种上豌豆、蚕豆、花生让孩子们观察他们发芽的过程;种上大蒜、葱、青菜、萝卜、花草等让他们感知植物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在竹笼子里养小兔子,在陶盆里养蝌蚪、小鱼、螃蟹,让小朋友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等等。喜欢亲近大自然是小朋友们的天性,每天早上自由游戏活动时,班上的小朋友都会去看看小兔子、小鱼是怎样吃东西的,看看他们种的种子有没有发芽,看看花树是不是开花了,每天都兴趣盎然。在操作区,我们给孩子提供花生、蚕豆、芦苇杆、小石子、果核等让幼儿练习数数、分类、排序,幼儿乐在其中。利用玉米、花生、黑豆、黄豆等颜色大小不一的种子和石子、果核、松球等进行大小、颜色、属性分类,用稻草、麦秆进行自然测量……幼儿在游戏操作过程中,既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逐渐对数学方面有所了解,同时又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在美工区,我们提供薯仔、红薯、萝卜、柚子、橘子等蔬菜、水果,幼儿可以制作蔬菜水果娃娃;提供玉米壳、小麦杆、花生壳、狗尾草、树叶、种子等幼儿可以用来制作粘贴画;提供稻草、麦秆、棕榈树叶等幼儿可以用来编织;提供竹片、木板、大石头等幼儿可以用来绘画;提供泥土供幼儿随意柔捏,制作泥塑品……这些材料在农村都随手拈来,可以不断的在区角中补充,同时幼儿在这些操作中不仅锻炼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在建筑区,我们提供了大木桩、大木块、沙土供他们搭建主体;提供竹筒、小石头、蔬菜、树枝等供幼儿装饰他们的主体建筑;提供稻草、丝茅草、狗尾巴草、种子、玉米壳、玉米骨等供幼儿编制动物、人等。每天在建筑区你都会听到小朋友们的“我们的动物园搭好了”、“老师,你来我们家做客吧”、“欢迎大家来超市买东西”等不同的吆喝声,小朋们玩得可高兴了。在这里,他们不仅找到了“建筑”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乡土资源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在活动中幼儿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断地飞翔,身心达到了愉悦和谐发展。
三、关注自然资源,构建园本特色
构建园本化特色课程的实施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农村的自然资源也能多渠道地运用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来。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暗藏着许多有效整合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契机。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中,采集挖掘适合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内容,是一条可取的有效途径。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虫……。这些仅凭几张图片很难介绍明白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蝴蝶的特征、西瓜虫的长相等,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农忙时节带领孩子去田边地头给农民伯伯送凉开水和毛巾,既培养了孩子对他人、社会亲近的态度,体验帮助人的快乐,又让孩子了解了劳动的辛苦和伟大,同时还知道原来我们吃的粮食是这样被人们培植出来的。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自然,鼓励他们自己去动手做一做,唤起孩子对劳动的热爱;再从手工劳动的辛苦来引发幼儿对创造劳动机械的愿望,介绍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或高科技集约化的劳动场景给幼儿,开阔孩子的眼界,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向往。同时农村幼儿园有更多的机会与空间来让幼儿搞一些科学观察与实验,早春时节我们在附近的小池塘里观察青蛙那又黑有粘的卵是怎样慢慢变成蝌蚪的,蝌蚪又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由此幼儿学会了坚持长时间的、细致地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记录。我觉得这样的观察其实很有意义,师生共同在探究中成长,提高了科学素养。
在农村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多自然界的事物,有些是他们所熟悉的,有些是他们感到好奇的,那么我们就拿这些事物来构建自己的语言课程。选择幼儿熟悉的话题来进行讲述活动,比如“我家的小动物”,这样的话题孩子们讲一百遍都不会有重复的内容!“说说我的新发现”的话题也会让幼儿有极大的谈话、交流欲望,这不仅发展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间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还有常玩的“木头人”听说游戏,孩子们在场地上摆出各种姿势,有的抱着小树,有的靠着墙壁,还有的背对太阳看自己的影子……在自然环境中游戏使孩子们的活动热情很高,更在活动中时时有新的发现;同时我们还特意经常用优美词句来向幼儿描述所看到的自然风景,使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对文学语言进行情境欣赏、体验,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文学语言的学习兴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大自然是人类的艺术之源,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雪云雾、花鸟虫鱼都有着独特的美”,在农村幼儿园只要你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就会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树叶、稻麦草、种子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收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拼贴,就能创造出一幅一幅美丽的美工作品来。如:在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春天,把幼儿带到幼儿园周边的田野中、马路旁,采摘野花野草,回来经过擦洗、压平、修剪、拼贴后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让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菜子、豆类、瓜果的种子,巧妙的运用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少的不同,粘贴到在卡纸上画出的各种物体的轮廓上,这样一幅一幅的种子贴画就做出来了。用马莲编草绳、蛇,扎小人、动物等。看着这些运用农村常见的自然材料创造出来的作品,你会情不自禁的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而感到惊叹!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是对传统课程的有效补充,对促进孩子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构建园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因没有现成东西,教师们就认真学习并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和创编等,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也更好地发挥了教师内在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用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虽然我园地处农村,但是我们周围有“自然资源”这个天然的教育资源宝库,通过实践,我们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增长了幼儿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美好情感和勇于探索的品德。愿我们幼教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去发掘民间珍宝,相信不久的将来,自然资源一定会在幼儿教育中大放异彩!

B. 如何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条明确提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内容中也明确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见,促进幼儿身体健康,保证幼儿拥有健全的身体,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首要任务,也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园户外活动正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农村幼儿园如何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多数农村的幼儿园,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幼儿户外活动材料、活动器材较少,导致幼儿的户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无法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而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沙子、石子、泥土、棍子、各种植物的杆子以及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等等,如何把这些自然资源及废旧物品充分利用到户外活动中去,以提高户外活动的教育质量,现结合我园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利用农村的天然材料,开展户外活动。
我们利用农村的玉米秸、黄泥、沙子等等天然的材料,教师在无危险、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例如以“玉米秸”为活动材料,在大班组织了户外活动“挑棍”游戏、在中班组织了户外活动“钻山洞”的活动,在小班组织了户外活动“跳、跳、跳”的活动;利用小石子在大班组织了户外活动“我是小小统计员”的活动,在中班组织了户外活动“拾果果”游戏;利用黄泥在小班开展了“甩个哇哇笑笑笑”的游戏;农村的这些天然材料既不用花钱,又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精神饱满、兴高采烈,开心极了。
二、利用农村的乡土材料,自制丰富的活动器材,开展户外活动。
我们利用农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土自然材料,自制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器材。春夏时节,我们利用河边的苇叶编制赶鞭,玩“骑马”游戏;用柔软的柳条,做成圆环,玩“套圈”“跳圈”游戏。秋冬时节用稻草编成草垫子,摆在地上跳来跳去,玩“小青蛙跳荷叶”游戏,或做成草球、草圈等;我们把干净的玉米皮涂上颜色,做成小鸟,让幼儿玩“小鸟飞”游戏;用玉米梗做成飞标,玩“投飞标”游戏;把秫秸秆截成二尺左右的小棒,让幼儿缠上一些布条,然后摆成各种形状(如“之”字型,“田”字形)玩跳的游戏,还可以固定成“∧”形状玩钻的游戏。固定一定距离的“小树林”玩“绕树林”的游戏,还可以捆成捆,若干个间隔摆好,玩连续跳的游戏;也可以当作小桥玩平衡游戏。把玉米瓤中间穿空,用绳子穿起来,围合成圈状,孩子们三三两两把它套在身上,玩开汽车的游戏。有的当司机,有的当乘客。幼儿在游戏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乐无穷。
三、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自制教玩具,开展户外活动
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可以变废为宝自制教玩具开展户外素质教育活动。如瓶子、盒子、箱子、篮子、绳子、泡沫、轮胎、布、纸等都是我们制作活动器材的好材料,我们利用教师的智慧和一双双巧手制作出了琳琅满目的活动器材。如用娃哈哈瓶子、铁丝制做成环形玩具,玩“钻山洞”、“开汽车”游戏;用八宝粥盒,投孔后穿上线做成高跷,玩“踩高跷”游戏;还可把7个八宝粥盒用胶带固定做成木桩,玩“走木桩”游戏;用废旧电视箱子做成纸筒,玩“滚圆筒”游戏;把水果篮稍加装饰,玩摘果子的游戏;用饮料盒、纸、小棒、铁丝做成橄榄球和球棒,玩“打橄榄球”游戏;
用娃哈哈瓶、纸等素材,玩“打保垒球”游戏;用布缝制了各种水果和蔬菜,玩“运水果”、“运蔬菜”游戏;还用布缝制了各种形状的沙包、飞标等,玩“夹沙包”、“跳房子”、“赶小猪”等游戏,废旧的各种纸折成“纸棒”、“纸球”、和“纸炮”,设计《剪子、包袱、锤》、《神奇的金箍棒》、《看谁赢的多》等多个户外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忙碌着、欢笑着,使他们有了自信,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四、充分挖掘农村民间游戏,开展户外活动。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既有琅琅押韵的儿歌,又伴有动作,幼儿边说边做,兴趣极大,备受幼儿喜爱,我们充分挖掘各种有教育价值的因素,丰富幼儿户外活动内容。把农村流传甚广的民间游戏引入我们的幼儿园,例如:适合小班幼儿玩得《木头人》,幼儿边说儿歌“大圆盘,转转转,小朋友们快来玩,走一走,跳一跳,再学小兔跳一跳,咱看谁是木头人。”此活动即培养小班幼儿走、跳能力,又培养幼儿自控能力;中班幼儿《老鹰抓小鸡》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奔跑能力;大班幼儿《剪子、包袱、锤》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及反应能力。当然,教师在选择民间游戏时,也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进行适当加工,以让幼儿健康的成长。
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利用,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有丰富的操作材料,形式新颖,内容多样,孩子在活动中兴趣高涨,乐而不返,户外活动的质量显着提高。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注重观察,注重收集,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收集身边的废旧物资,制作出适合不同年龄班、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幼儿户外活动的教玩具,投入到幼儿户外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开展好幼儿户外活动。

C. 如何把农村的自然资源运用在幼儿园教育中

一、农村资源与幼儿园环境 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 的目标之一。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看,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薯仔、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起来,配以红色的盖塑板,上书大大的"丰"字。一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挂满了盖塑板。孩子们用从路边采摘的小花、小草、装扮教室、活动室、宿舍。就连小小的狗尾巴草在孩子们的手中,一会儿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一会儿又变成一只小狗,一会儿又变成小人,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只要你走进我们的幼儿园,你就能充分的感受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的物件挂满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从中孩子们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还引导孩子们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沙子里、锯末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小麦在这些材料上会先发芽,又会在何种物体上长的高又壮,并引导孩子们设计测量标尺及时观察、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由此,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对数的认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则更加久远。 在夏收的季节里农田里到处都在燃烧稻草给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于这件发生在幼儿身边的环境事件,我及时的抓住时机组织幼儿讨论稻草燃烧后给环境造成了什么破坏?给身体造成哪些伤害?稻草该不该燃烧?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稻草?通过集体讨论幼儿明白了燃烧稻草有很多的烟雾,会给空气造成污染,让人们得呼吸道疾病,农民不应该在田里燃烧稻草等一些道理,纷纷表示要回家劝阻爸爸妈妈不在田里燃烧稻草。 这样我们利用农村常见的一次燃烧稻草的事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破坏性和环保的重要性,知道了保护环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二、利用农村自然材料,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力 美术活动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特别是美工活动很受幼儿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可是老师有时却要为美工活动的开展准备很多操作材料,费时又费力。但在我们农村幼儿园只要你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就会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树叶、稻麦草、种子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收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拼贴,就能创造出一幅一幅美丽的美工作品来。如:在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春天,把幼儿带到幼儿园周边的田野中、马路旁,采摘野花野草,回来经过擦洗、压平、修剪、拼贴后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让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菜子、豆类、瓜果的种子,巧妙的运用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少的不同,粘贴到在卡纸上画出的各种物体的轮廓上,这样一幅一幅的种子贴画就做出来了。用马莲编草绳、蛇,扎小人、动物等。看着这些运用农村常见的自然材料创造出来的作品,你会情不自禁的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而感到惊叹! 在操作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剪、粘、贴、画、构图等技能,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又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