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对孩子们的影响,家长分3步进行资源弥补
随着现如今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慢慢开始逐渐向城市靠拢,但是无可否认,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仍旧是很大。而且这个差距体现在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教育问题则是人们尤为关注的,毕竟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有很多家长都有一种忧虑:孩子生在农村,受到的教育不及城市应该怎么办?
小豆是一个山区里的农村孩子,家里世代都是农民,生活很贫困。当时爸爸妈妈出去打工的时候生下了他,没有办法抚养就送回了农村的老家给爷爷奶奶带,但是他们却希望以后小豆能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以后就再也不用吃苦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豆长大了,小学离家很远,要走1个小时的路程,开始是奶奶送他,后来自己上下学。学校里就几个老师,教几十个孩子所有年纪所有科目,就这样小豆一直念到了初中,还很争气的考上了城里的高中。可是没多久,小豆爸妈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我不想念了,跟不上,我发现和他们比,我的基础差太多了,这样没意思,我去找你们也去打工吧!”
小豆的这个问题非常现实,虽然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可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却对他有极大的限制。虽然如今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村支教,或者书本等学习资源的捐赠,但是却仍旧无法使农村与城市的学校的教育资源达到同步,农村的孩子仍旧是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
1、 学校条件简陋
农村的经济条件不上城市,学校的条件往往也十分简陋,而这种简陋直接就会限制孩子的视野以及他们知识的接收程度。比如说要进行科学项目的实验室,农村的学校很少有能够配备实验室,甚至有很多学校连相应的仪器设备都不具有,所以说农村的孩子很难从实践中得到真理,掌握知识自然没有那么牢固。
2、 缺乏师资力量
人都是向上走的,在农村与城市如此巨大的差异条件下,优秀的人才都是向发达的城市靠拢的,选择去农村任教的实在是太少,导致农村严重的缺乏教师资源。但是城市就不一样了,那里聚集了无数人才,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师团队,孩子在这种教育之下,学的会更多、更好、更精、视野也更加开阔。
3、 缺乏教学资源
因为经济跟不上,纵使人们都非常重视教育,但是在农村的学校中,教育资源的缺乏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比如说在农村的学校中基本都不会开设实验课,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应用到的各种设施学校也很难配全。也是因为这种原因,农村孩子对于接受知识的程度以及理解的程度,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孩子。
所以说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拼尽全力将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就是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人们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农民们对于后代的教育问题也看得越来越重要,知道知识是改变人命运的唯一办法。在城市学校中,上课已经用电脑、用投影仪,可是在农村仍旧只能用粉笔,就连图书馆都没有,而这些对于孩子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1、 孩子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学校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是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首先上学很不方便,就让很多孩子打起了退堂鼓。学校的教育资源跟不上,也为孩子的学习增添了难度,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很多孩子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
2、孩子的视野得不到扩大
由于学校的教育资源缺乏,教师人数的不足,农村孩子在学校很难得到优质的教育。多数农村学校的老师都是本地人,他们本身的视野就是有限的,很难帮助孩子开阔视野。而且在城里的孩子都在用电子设备时,农村的孩子也跟不上时代,视野很难得到开阔。
3、孩子学习落后于城市同龄人
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孩子在学习上的许多方面都很欠缺。当城里的孩子在补课,在开发大脑时,农村孩子却并没有这个条件。当城市孩子在做实践时,农村孩子只能听老师将书本上的理论,这些原因都会促使农村孩子的学习落后于城市里同龄的孩子。
不过这种现状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得到解决的,虽然国家一直在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农村学校太多,很难尽快得到落实。在这个条件之下,家庭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关键,家长们应该如何弥补这方面的落后呢?
1、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在很多农村家长的心中,因为自己的孩子生于农村,就觉得他们比不上城里的孩子,这种不正确的观念一定要改正。要知道,真正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孩子自身,而不是他们的出身,如果家长有这种观念,很容易就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那么就算有能力,孩子也会没有勇气向前进。
2、 培养孩子自信心
当家长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改变孩子的观念,家长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去获得,并让孩子相信他们可以做到。家长们可以用认可孩子能力的办法,使孩子重拾自信,这样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一往无前。
3、 注意家庭教育
学校的教育现状是家长不能左右的,但是家长却可以左右孩子的家庭教育,或许家长不能够帮孩子辅导学习,但是家长却可以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品性优秀的人。家长应该要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充满正能量,毕竟先成人再成才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所以说就算身在农村,就算孩子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那么家长也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通过家长的弥补,孩子也完全可以实现逆转,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当孩子成为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时,他们就会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向上,最终收获成功。
今日互动话题:大家觉得,当教育资源跟不上时,家长应该如何做才会帮孩子实现逆转呢?欢迎留言分享!
Ⅱ 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稀缺,想要得到这样的教育资源,家长应该怎么做
现如今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比较稀缺的,但是作为父母,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孩子能够得到好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做到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教育,这对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都给老师来教,只有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教育,那么孩子才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资源,但是父母在给孩子好的资源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变得更好,也只有这样子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快乐,所以说好的资源是需要父母给的。
Ⅲ 教育信息化下教学资源有哪些缺乏以及好多帮如何解决
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研究学生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学习,显得尤为必要。
但是在实际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真实环境下学校的教学资源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乏:
如我国中小学校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学校的数量上、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和普及程度上,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且规模小,经费投入不足。
时至今日,有些地区的中小学生见都没有见过电脑,又何谈信息化教育!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程度极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西部农村乡镇以下的许多学校几乎没有计算机。
信息化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教育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持续积累和深度应用会直接影响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教学资源无论是从其内容、数量、媒体种类还是从其存储、传递和提取上都教上世纪有了更高的要求,咱们在网上看到的资源是很多,可这些“丰富的网络资源”其可获得性和交互性不高,很难找到需要的有效资源。
目前,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还可以回收和利用社会上许多闲臵的旧计算机支援贫困地区以加快其实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些教育资源的不足。
了解更多
Ⅳ 很多城乡结合地教育资源仍然不足,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
面对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实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变,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从小灌输孩子一种思想,那就是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让孩子意识到学习重要性。
那么还是在小的时候,就会知道学习,能够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从此学习的种子就在他的心里扎根发芽,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他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自然会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学习重要性,学习改变命运,成就孩子的未来,当他们有这种思想之后,就会不断的进行学习,而且不需要别人督促,即便是资源不足,也能自我克服。因为在学习面前,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他们有一颗学习的心,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Ⅳ 高中生需要怎样努力才能弥补教育资源带来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