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云南水资源总量为多少
扩展阅读
钻戒钻石纯度一般多少 2025-05-13 18:38:53
什么是社会成本社会收益 2025-05-13 18:37:47

云南水资源总量为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2-03 04:14:49

1. 云南水资源仅次于什么_居中国第三

云南水资源仅次于西藏和青海。

云南省人均水资源超过10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由于地形缘故,云南的河流落差都很大,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云南省参与的“西电东送”工程大部分的电能都来自环保的水能发电。云南省降雨充沛,河流众多,年径流量达到200k,三倍于黄河。云南水资源虽然量很大,但在时间上分布严重不均,5~10月的雨季水资源充足,旱季则显得比较匮乏,尤其是雨季开始前的2~4月是云南水最少的时候,春旱或者初夏干旱是云南最频发的自然灾害之一。

2. 云南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什么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拥有1.8万多种,占60%还多,为全国之冠。

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覆盖率为24.2%,高于全国覆盖率约1倍,活立木总储量为13.7亿立方米,列全国第3位,国家级保护树种就有59种。此外竹类资源在云南省也十分丰富,面积达10多万公顷,有200多个竹种。经济林木、林副产品、山林特产资源也十分丰目。

云南又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的美称。全省有中草药约2000多种。三七、天麻、云木香、云黄连、云茯苓、虫草等在传统中药材中享有很高声誉。云南还有1250多种民族药,居全国首位。云南香料植物种类也很多,计69科约400种,在全国名列前茅。云南还有“天然花园”的盛誉。全省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在1500种以上,堪称“花卉王国”。茶花、杜鹃、报春、百合、玉兰、兰花、龙胆、绿绒惹是云南的八大名花。其中茶花品种就有100多个,杜鹃品种更多达300个。云南花木资源之丰富,举世瞩目。现在云南花卉生产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花卉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1994年。云南鲜切花产量已名列全国第一。

云南经济作物也很丰富,主要有烟叶、茶叶、甘蔗、橡胶、咖啡、漆树、金鸡纳、樟属植物、紫胶寄树、黑节草等。其中橡胶园有120余万亩,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樟脑年产量占全国的第二位;紫胶产量,居全国首位。云南油料植物除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茶、油棕、油瓜、油芦子、香果、贺得木等除外,还有87种有用的野生油料植物。全国有香料植物500多种,云南就有365种,占73%,主要有桂花、玫瑰、素馨、莱莉、龙脑香、香英兰等;调味品有花椒、八角、草果、胡椒等,还有依兰香、枝叶油、香叶油、松节油、树苔和橡苔等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香料。

此外,云南食用菌植物十分丰富,如竹苏、鸡纵、木耳、松茸、干巴菌、香菇、牛肝菌等。

云南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寒、温、热三带动物共处一域,种类繁多,分布广,列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在云南仅脊椎动物物种数就有1737种,占全国种数的58。9%。国内见于名录的昆虫有2.5万种,云南就有1.3万种。许多动物为云南所特有,如鱼类中就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所独有,还有不少古老的孑遗物种,如小熊猫、羚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野牛、孟加拉虎、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狮猴、小熊猫、林麝等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斑灵猫、眼镜蛇等33种为省级保护动物。

云南是我国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宝地。到1994年底全国已发现的矿产共168种,在云南已发现142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云南矿产资源储量大;伴生矿多、经济价值高;分布广。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铅、锌、锡居全国第一位,铜、镍居第3位,因此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黑色金属中富铁矿和富锰矿居全国之首。贵金属中铟、铊、镉居全国第一位,银、锗、铂等居全国第二位,在非金属矿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磷矿,居全国第一位。盐类远景储量也十分可观。

除丰富的矿产资源外,云南还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热资源、煤炭资源、太阳能资源。云南江河纵横、雨量充沛,正常年水资源总量为222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居全国第3位;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l0364万千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居全国第三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9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5亿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二位。在云南几乎县县有温泉,各类温泉有700多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且流量大,每年流出热水约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有着名的“热水城”——洱源、“温泉城”——昆明、“地热之乡”——腾冲。云南煤矿资源也很丰富,品种齐全,储量居全国第9位,其中褐煤居全国首位。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云南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最多的省份。到1999年底,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已达l12个。保护面积为220多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居全国首位。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西双版纳、高黎贡山、哀牢山、白马雪山、苍山洱海、南滚河、大围山、分水岭等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1个,地(州、市)、县级55个。此外,云南还建有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如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象鼻温泉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罗汉山省级森林公园、南安省级森林公园、铜锣坝省级森林公园等。

3. 云南为什么缺水呢

河流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云贵地区的很多城市周边没有大河。

云贵高原的大河多为峡谷

云南和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位于第二阶梯,两省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乌江、北盘江等主要水系,河流多为峡谷,两岸陡峭缺少平地,无法发育出沿河的大城市,几乎没有大城市坐落在这些名川两岸。

凯里

凯里地势不平坦,城北的清水江河岸与城区的海拔落差将近百米,清水江北岸也基本是山地,因此可以通往长江的清水江也只是从凯里边缘绕过。

现代城市发展对水运的依赖减小

云贵地区原为偏远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小,以目前的城市建成范围来看,很多当初足够供给城市发展的水源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古代,正因为这些河流使得城市形成。在现代,河流已经不是城市扩张的必要因素了。

4. 云南的概况

云南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有奇异的山川风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里是植物、动物、有色金属、花卉的王国。这里有众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中国之冠”。

地理、行政区划与资源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简称“滇”。位于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l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全省处于北纬300以南的低纬度地带。云南属内陆省分,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全省东西横跨864.9千米,南北纵跨990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排列在新、藏、青、黑、川、甘和内蒙7省区之后,为全国第8位。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及这一地区各国进入我国最主要的陆路通道。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相连。云南与邻国的边界线长达4060千米,占全国内陆国境线总长的1/5;全省有8个地州、25个县(市)分别与上述三个邻国接壤。

云南是中国从陆上通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门户。是中华民族和上述地区人民友好交往和开展经济贸易的主要通道。云南作为中国的西南门户,地位极为重要。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山水相连的地缘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这一优势,为云南与东南亚人民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云南已成为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的桥梁和纽带。

至1999年云南省共设有16个地区级单位。其中3个地级市: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8个民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昭通、思茅、保山、丽江、临沧。

云南地处中国三大阶梯地形的第一级至第二级阶梯地带。地势西南东低、北高南低,呈阶梯状下降,地形复杂多样,多山、多峡谷、多江河、多湖泊。高原山地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4%,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

云南地势起伏很大,最高点是滇西北德钦县境内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最低点是滇南河口的南溪河与元江交汇处,海拔仅76.4米。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最短距离约900千米,高差竞达6000多米。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东部有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岩溶地貌。例如:石林、宜良、九乡溶洞、丘北普者黑、泸西阿庐古洞、建水燕子洞等。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在全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全省面积在l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有1442个,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有49个,最大的坝子是陆良坝子,面积为771.99千米。云南是“山的王国”,有众多的山脉,全省海拔2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就有30座,其中5000米以上的名山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太子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碧罗雪山等。

由于云南地形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纵谷为基础,形成了西部以山高谷深、风景奇险为特征,东部以高原湖光山色、喀斯特景观广泛分布为特色,构成了对照鲜明、独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势。

在云南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600多条。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主要的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南盘江等。云南还有众多的高原淡水湖泊,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大小湖泊共计40多个。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就有37个,湖泊总面积为1066平方千米,集水面积9000平方千米,总蓄水量约300亿立方米。主要湖泊有: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洱海、泸沽湖、纳帕海、碧塔海、程海、异龙湖等。

由于云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低纬度高海拔,又处于青藏高原东南侧的地理条件和错综复杂的地貌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高原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有的地区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有的地区终年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区则四季如春,一雨成冬;省会昆明就因“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而被赞誉为“春城”,享誉海内外。

云南受低纬、季风、高原影响形成的气候有四个特征:一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二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三是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四是无霜期长。

总的说来,云南类型丰富、复杂多样的气候给社会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好的影响。一是云南大部分地区四季如春、冬暖夏凉,冬日可避寒、夏日可避暑;二是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都有,使人们可以领略各种类型的自然风光;三是特殊的气候条件,使云南境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优越的气候条件给云南旅游业提供了气候资源优势,使云南成为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均有分布。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拥有1.8万多种,占60%还多,为全国之冠。

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覆盖率为24.2%,高于全国覆盖率约1倍,活立木总储量为13.7亿立方米,列全国第3位,国家级保护树种就有59种。此外竹类资源在云南省也十分丰富,面积达10多万公顷,有200多个竹种。经济林木、林副产品、山林特产资源也十分丰目。

云南又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的美称。全省有中草药约2000多种。三七、天麻、云木香、云黄连、云茯苓、虫草等在传统中药材中享有很高声誉。云南还有1250多种民族药,居全国首位。云南香料植物种类也很多,计69科约400种,在全国名列前茅。云南还有“天然花园”的盛誉。全省有2100多种观赏植物。其中花卉在1500种以上,堪称“花卉王国”。茶花、杜鹃、报春、百合、玉兰、兰花、龙胆、绿绒惹是云南的八大名花。其中茶花品种就有100多个,杜鹃品种更多达300个。云南花木资源之丰富,举世瞩目。现在云南花卉生产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花卉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1994年。云南鲜切花产量已名列全国第一。

云南经济作物也很丰富,主要有烟叶、茶叶、甘蔗、橡胶、咖啡、漆树、金鸡纳、樟属植物、紫胶寄树、黑节草等。其中橡胶园有120余万亩,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樟脑年产量占全国的第二位;紫胶产量,居全国首位。云南油料植物除油菜、花生、核桃、向日葵、油桐、油茶、油棕、油瓜、油芦子、香果、贺得木等除外,还有87种有用的野生油料植物。全国有香料植物500多种,云南就有365种,占73%,主要有桂花、玫瑰、素馨、莱莉、龙脑香、香英兰等;调味品有花椒、八角、草果、胡椒等,还有依兰香、枝叶油、香叶油、松节油、树苔和橡苔等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香料。

此外,云南食用菌植物十分丰富,如竹苏、鸡纵、木耳、松茸、干巴菌、香菇、牛肝菌等。

云南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寒、温、热三带动物共处一域,种类繁多,分布广,列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在云南仅脊椎动物物种数就有1737种,占全国种数的58。9%。国内见于名录的昆虫有2.5万种,云南就有1.3万种。许多动物为云南所特有,如鱼类中就有5科40属249种为云南所独有,还有不少古老的孑遗物种,如小熊猫、羚羊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多,如亚洲象、滇金丝猴、野牛、孟加拉虎、长臂猿、白尾梢虹雉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狮猴、小熊猫、林麝等15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斑灵猫、眼镜蛇等33种为省级保护动物。

云南是我国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宝地。到1994年底全国已发现的矿产共168种,在云南已发现142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云南矿产资源储量大;伴生矿多、经济价值高;分布广。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铅、锌、锡居全国第一位,铜、镍居第3位,因此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黑色金属中富铁矿和富锰矿居全国之首。贵金属中铟、铊、镉居全国第一位,银、锗、铂等居全国第二位,在非金属矿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磷矿,居全国第一位。盐类远景储量也十分可观。

除丰富的矿产资源外,云南还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热资源、煤炭资源、太阳能资源。云南江河纵横、雨量充沛,正常年水资源总量为222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4%,居全国第3位;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l0364万千瓦,占全国总蕴藏量的15.3%,居全国第三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9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5亿度,占全国可开发装机容量的20.5%,居全国第二位。在云南几乎县县有温泉,各类温泉有700多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且流量大,每年流出热水约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有着名的“热水城”——洱源、“温泉城”——昆明、“地热之乡”——腾冲。云南煤矿资源也很丰富,品种齐全,储量居全国第9位,其中褐煤居全国首位。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云南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和类型最多的省份。到1999年底,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已达l12个。保护面积为220多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居全国首位。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西双版纳、高黎贡山、哀牢山、白马雪山、苍山洱海、南滚河、大围山、分水岭等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1个,地(州、市)、县级55个。此外,云南还建有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截至1999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省级森林公园5个,如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象鼻温泉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省级森林公园、罗汉山省级森林公园、南安省级森林公园、铜锣坝省级森林公园等。

悠久的历史 云南是人类的重要发样地之一。1965年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距今170万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就是从这里翻开的。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类的简单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

公元前三世纪,庄矫人滇,建立了滇国。庄娇等将较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云南,促进了云南的发展,这标志着云南从政治上与内地联系的开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修筑从四川宜宾到云南昭通的“五尺道”。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益州郡辖24县,其中有云南县(地在今祥云),这是“云南”一词的最早出现。关于“云南”的来历,史载,当时有人报告“彩云现于南中”,于是汉武帝派使臣寻找,“云南之名始此”。所以说云南是“彩云的故乡”。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封滇王并赐滇王印。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统三路大军平定南中,使云南成为蜀汉巩固的后方。

东晋初年,由内地迁至云南的璺氏势力逐渐强大,并成为云南的主宰者。璺氏历代统治云南约500年。当时的滇池地区称作昆川。

唐初,洱海周围六诏倔起,其中南诏不断发展壮大,逐渐统一了其他五诏。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标志着南诏国建立。南诏历传13王,统治200余年。公元937年,段思平建大理国,共传22世300多年。南诏国、大理国是云南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理是云南的政治中心。在大理国统治期间,鄯阐城(今昆明)逐渐成为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灭大理国。而后元朝设立云南行省,作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名称,治所从大理迁到昆明。元代在赛典赤等人的治理下,云南在经济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漳用兵云南,攻克昆明,灭元朝梁王,在云南建立明朝政权,统治278年。明王朝在云南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大量汉族进入云南,从此汉族人口在云南占了多数,而非汉民族成为少数民族。明代云南的矿冶铸造业发展迅速,银、铜产量居全国首位。

1644年,明朝灭亡,一些反清力量和明朝遗臣在南方拥立明宗室亲王为帝,史称“南明”。其中后期永历帝入滇,以昆明为根据地抗击清军。清平西王吴三桂绞杀永历帝后统治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平定吴三桂等藩王叛乱,使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结束。清末云南的锡产量跃居全国第一。

鸦片战争之后,云南被英、法帝国主义划分为其势力范围。云南人民为此与帝国主义展开了一系列的英勇斗争。1911年辛亥革命中,腾越起义、昆明“重九”起义和临安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250多年的统治,建立了大中华民国云南军都督府。1915年,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云南又首举义旗,发动了武装讨袁的护国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成为大后方,内地沿海大批工厂迁入,形成海口、马街、茨坝、安宁四个工业区,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望远镜、第一根电线等,许多“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昆明也成了战时中国重要工业区和文教中心。由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有“内树学术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驰誉世界。云南人民积极配合和支持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数十万滇军健儿出省抗战,在着名的台儿庄和中条山两大战役中打出了威名。1942年5月日寇侵入滇西,云南又成为前线。经过两年的滇西保卫战,收复了失地,云南又成为全国最早将日寇逐出国土的省份。

抗战胜利后,昆明学生在全国率先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运动,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树起了第三个里程碑。1949年12月9日,卢汉举行起义,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云南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云南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物古迹。据统计,全省经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344项,其中国家级24项,省级233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五座(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六座(威信、腾冲、会泽、保山、石屏、广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四座(会泽县娜姑镇、大姚县石羊镇、禄丰县黑井镇、石屏县宝秀镇)。

众多的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

全省总人口约4235.9万人(2000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多人。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15个民族是云南所特有的;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是我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还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全国共有30个民族自治州,云南就有8个,全国有民族自治县122个,云南就有29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祟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人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小聚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一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佰、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僳僳、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各样。总的说来,有傣、壮、景颇、德昂、拉枯、哈尼等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彝、哈尼等民族的土掌房;白族、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普米族、摩梭人的井干式建筑等。

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

总的来看,各民族的服饰与所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密切相连,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炎热地区轻薄短紧型,这主要是居住在滇西南、滇东南等河谷湿热地区的傣、壮、哈尼、佤、布朗、阿昌等民族,上衣、裙子都较短、质地轻薄。二是轻便型,这主要是居住在滇中坝区的各少数民族,衣着一般都很轻便实用,如回、白等民族。三是宽大厚重型,滇西北的藏、纳西、普米、僳僳等民族的服饰均属此类。此外,云南少数民族服装还带有浓郁宗教文化色彩,如彝族对虎崇拜,其服饰上就有各种虎图案,还有虎头帽、虎头鞋等。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主要分四种类型,一是基本只使用本民族语言,如傣、景颇、佤、僳僳、拉枯等民族。二是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同时也使用汉语,如白、壮、纳西等民族和部分彝族、哈尼族。三是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也兼用本地区另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如德宏州的阿昌、德昂、布朗等,西双版纳州、临沧地区的布朗、佤等民族都有一部分人兼通傣语。四是转用汉语或邻近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如回、满使用汉语,通海的蒙古族则使用彝语或汉语。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内部的语言也存在不同方言,如彝族就有6种方言,景颇族则使用景颇语和载佤语两种不同的语言,傣语也有傣伪、傣那和傣绷等方言。

云南少数民族原有文字22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对彝、哈尼、傣、壮、苗、僳僳、拉祜、佤、纳西、景颇等民族文字进行了改进,并创制了14种民族文字。加上藏文,现在云南省有少数民族文字共15种。

云南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是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许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较着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僳僳族的刀杆节等。

云南是全国宗教类型最多的省份。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在云南均有,堪称中国的“宗教王国”。

多样的宗教 云南宗教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宗教类型齐全;二是宗教与民族特色相结合;三是各种宗教相互渗透、融合。

佛教:流传于云南的佛教,包括南传上座部、汉传、藏传三大部派。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唯有云南独有。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现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地州,为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所信仰。

汉传佛教唐代传入云南,现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保山、玉溪、红河、楚雄、曲靖、临沧、昭通等地,为部分汉族、白族、纳西族、彝族、拉枯族群众所信仰。

藏传佛教于大理国中期(11世纪末)传人云南的德钦、中甸、纳西、丽江、永宁、宁蒗等地,现主要分布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丽江地区宁蒗等县,为藏族和部分纳西族、普米族群众所信仰。

道教: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创立时即传入云南。现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大理、昭通等地州市,为部分汉族群众所信仰。

伊斯兰教:元代传人云南。现全省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红河、文山、大理、保山、昭通、思茅等地州布。为回族群众所信仰。

基督教:云南基督教主要有两大教派,新教和天主教。新教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传入云南,现在全省16个地州市均有分布。为汉、苗、僳僳、景颇、彝、佤、怒、独龙、拉祜、傣等族的部分群众所信仰。天主教传人云南是在明末清初。现在主要分布在昆明、昭通、红河、文山、大理、丽江、曲靖、迪庆、德宏等地州市,为汉、彝、苗、僳僳、景颇等族的部分群众所信仰。

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以多种崇拜和巫术控制为主要特征。云南少数民族普遍崇拜原始宗教。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基本上囊括了原始宗教所有的内容和形态,包括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宗教在云南民族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对外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云南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几年,云南大力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在经贸、旅游、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交流。复通和开辟了;批口岸;开放了一些边境城市和县市;建立了一批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举办了一系列上规模、上档次的对外开放活动。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以地州所在城市为依托,沿线(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线和边境线)沿江展开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现在,云南省有国家级口岸10个,省级口岸10个,86个边境通道或边民互市点。这些国家级和省级口岸成为国家的窗口,联系东南亚和南亚的桥梁、纽带。至1997年8月,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最后18个县对外国人开放。至此,云南省全部县市都对外国人开放。

从80年代起,云南省和昆明市就与国外一些地区或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如云南省与马里锡卡索大区、美国得克萨斯州结为友好省区州;昆明与日本藤泽市、瑞土苏黎世、澳大利瓦加瓦加市等7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自1992年以来,为适应云南对外开放以及云南经济发展的需要,云南省逐步设立了25个不同类型的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总面积约220平方千米。其中经济开发、合作区15个、旅游度假区10个(国家级1个,省级9个)。

10个旅游度假区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区、大理旅游度假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抚仙湖旅游度假区、腾冲旅游度假区、迪庆藏族自治州省级旅游区、泸沽湖省级旅游区、丘北普者黑旅游区。
为了让世界了解云南,让云南走向世界,自80年代初以来,云南省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先后举办了八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首届云南民族艺术节、第三届中国艺术节、首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首届中国民族服饰博览会等。这些活动的举办大大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云南对外开放的步伐。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云南旅游业在经历了1978。1988年的起步阶段后,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旅游大省。1995年省委、省政府又明确提出要把云南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指导下,近几年云南的旅游业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旅游接待人数及创汇逐年递增,1999年,云南接待海外旅游者达104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637万人次,旅游创汇3.33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204亿元,产业综合发展指标名列全国第七位。与此同时,云南省赴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境旅游人数增长十分明显。

1993年云南出境旅游人数仅居全国第八位,而从1994年起连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省。

云南发展旅游业有良好的条件。首先是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各地,现已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石林风景名胜区、大理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名胜区、瑞丽江大盈江风景名胜区、建水风景名胜区、九乡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48个(例如:轿子山风景名胜区、黄连河风景名胜区、珠江源风景名胜区、狮子山风景名胜区、抚仙湖一星云湖风景名胜区、河口南溪河风景名胜区、丘北普者黑风景名胜区、兰坪罗古管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名胜区数占全国已列级风景区总数的12%,为全国之冠。此外云南悠久的历史产生了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加之云南优越的区位、气候条件、浓郁的民族风情、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使得云南成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兼具的旅游胜地。

随着云南经济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改善。为云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交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为云南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至1999年末,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为10.2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高速公路405公里,列全国第十位。

云南是中国惟一的准轨、米轨和寸轨三种铁路并存的省份。现有贵昆、成昆、南昆、昆河等4条铁路干线,可以从昆明直达贵阳、成都、南宁、河口、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广州、北海、越南河内等城市。此外还有昆明至玉溪、广通、大理等线路已通车;内(江)昆(明)线正在建设之中,近年还推出了昆明至石林的高级豪华专列。

云南目前内河通航里程为1324公里。重点是金沙江、澜沧江两江航运。主要港口有水富港、思茅港、景洪港。从水富港出发,可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地。
云南有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生产已具一定规模。主要旅游名特产品有:大理石制品、云子、建水紫陶、斑铜、扎染、云烟、普洱茶、宣威火腿。主要风味小吃有:过桥米线、汽锅鸡、宜良烤鸭、松茸、鸡纵、呈贡宝珠梨等。主要药材药品有:三七、虫草、天麻、当归、云南白药。

5. 云南丽江海拔多高

平均海拔2466米。

丽江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最低点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海拔1015米,最大高差4581米。玉龙山以西为横断山脉切割山地峡谷区的高山峡谷亚区,山高谷深,山势陡峻挺拔,河流深切其间。

玉龙山以东属滇东盆地山原区的滇西北中山山原亚区,海拔较高,山势也较浑厚。在主山脉两侧又广泛发育着东西向的沟谷,形成错综复杂的地块地貌景观,地势起伏,海拔悬殊极大。有111个大小坝子星罗棋布于山岭之间,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其中丽江坝最大,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466米。

(5)云南水资源总量为多少扩展阅读

金沙江流经全市61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41.9立方米/秒,年过境水量416.3亿立方米。不计金沙江过境流量,全市水资源年径流总量(自产水量)83.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55.41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28.14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499.85亿立方米。

程海蓄水量19万立方米。泸沽湖当湖泊水位在2690米时,容积达20.72亿立方米。拉市海水面面积为9.33平方公里,相应容积1840万立方米。调蓄水工程使库容扩至4000万立方米。

6. 2021年云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你好,你问的是2021年云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多少,2800立方米。
根据云南省水资源保护官网报道,人均占有2800立方米的水。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7. 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

楼主您好,
中国哪个省份或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答:
若是咸淡不拘,坐拥三沙的海南必须傲视天下。

若论降水量,广东(年均降水2000-3500亿m³)福建拔得头筹,浙江第二梯队,台湾和江苏一个等级,约为福建一半左右。

若是只论淡水
湖北,千湖之省名声在外,实有湖沼1300+,3k㎡以上湖沼300潭,地表水体积全国第十。
浙江,水资源总量744亿m³,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全国第四。
江苏,“五大淡水湖”有其二、规模以上湖沼290+、内陆水域17300k㎡、面积占比16.8%,河网密布、“江河淮海松辽珠七大水系”有其二且均为干线终端(古大运河先不算),同时面朝大海,试问该省可当得英雄否?省内水资源总量320亿m³,长江干流以外入省水量250亿m³,长江干流入省水量丰年超过10000亿m³,普通年份也有7000-8000亿m³。可是按国际标准江苏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那位说呆湾的喝口水先,呆湾山地之国当之无愧,跟江苏浙江比水简直自取其辱。
新疆,地表水资源量为1000+亿m³,人均4900m³,秒杀江苏广东,人均能排第一么?
云南近水楼台,人多水更多,人均5300m³【对不起我忽略了青海。。。
还是图样!终极大BOSS登场。
西藏湖泊面积28900k㎡,占全国湖泊总面积30%(其中淡水湖约占1/3),冰川总量3000亿m³。河川多年平均径流量占全国1/6,光是出境水量就达到3500亿m³/年,要知道普通年份江苏承接的长江干流水量才7-8k亿m³/年。西藏号称亚洲水塔,人口才200+万,其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水能资源量四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注:以上水资源量数据因年变动,且幅度较大,请各位留意。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8. 云南为什么缺水

云南位于云贵高原 ,大部分地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降雨量充足,因为喀斯特地貌再云南分布较广,纬度低,温度高,地表水不易储存,所以云南就很缺水。

9. 云南九大湖泊大小排名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分布在滇中、滇南、滇西和滇西北,分属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地区和红河州;其中滇池、程海和泸沽湖属长江水系,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和阳宗海属珠江水系,洱海属澜沧江水系。



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湖泊面积300平方公里;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湖泊,湖泊面积250平方公里;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水湖,最大水深157.3米,平均水深87米;泸沽湖是中国第三深水湖,最大水深93.5米,而且至今尚未受到污染,仍保持原始状况。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湖泊面积25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25亿立方米,大小入湖河流117条,1999年洱海水质ⅱ类。洱海流域主要包括大理市和洱源县18个乡镇。



抚仙湖,位于澄江县以南5公里处,距离昆明70多公里,是中国有名的淡水湖,抚仙湖的湖面非常辽阔,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12千米,湖岸线长达93千米,这里的水质极佳,湖水清澈见底,最深处达155米,平均深87米,透明度达7-8米。湖内出产20多种经济鱼类,其中尤以抗浪鱼最具盛名,它也是抚仙湖的名贵特产。



程海,是一个内陆封闭型高原深水湖泊,没有出流,流域面积318.3平方公里,湖泊面积74.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7米,最大水深35米,蓄水量19.8亿立方米。程海地处金沙江干热地带,湖面蒸发量大约是流域降水量的3倍,水量长期入不敷出,导致湖泊水位持续下降,直至1994年“引水补海”工程完工后,湖泊水位趋于稳定,1999年程海水质为ⅳ类。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和四川省西南部的两省交界处,是我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面面积50.1km2,其中云南境内30.3km2。流域面积247.6平方公里,云南部分10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93.5米,平均水深40.3米,蓄水量22.52亿立方米,1999年泸沽湖水质为ⅰ类。



杞麓湖是一个封闭型高原湖泊,湖泊面积35.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54.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8米,平均水深4米,蓄水量1.7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三条,洪水年湖水经湖东南面的岳家营落水洞岩溶裂隙泄洪至曲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17亿立方米,1999年杞麓湖水质为大于ⅴ类。



星云湖是抚仙湖的上游湖泊,通过2.2公里的隔河与抚仙湖相联。湖泊面积34.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91米,最大水深9.5米,蓄水量1.84亿立方米。大小入湖河流十四条,多年平均水资源量7684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流入抚仙湖水量约2400万立方米/年,1999年星云湖水质为ⅳ类。



阳宗海湖泊面积31.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米,最大水深29.7米,流域面积192 平方公里,蓄水量6.0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500万立方米,1999年阳宗海水质为ⅲ类。湖泊分属昆明市的宜良县、呈贡县和玉溪市的澄江。



异龙湖是九个湖泊中最小的湖泊,湖泊面积30.6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0.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75米,最大水深6.55米,蓄水量1.13亿立方米,1999年异龙湖水质为大于ⅳ类。

10. 中国哪个省份或地区水资源最丰富

中国水资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西藏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4658.2亿立方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总量最多的省级单位是西藏自治区,其地面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总量均是全国的第一位,其地下水资源总量是1105.7亿立方米。

(10)云南水资源总量为多少扩展阅读

西藏的人均水资源情况突出的原因:

1、西藏地球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条以上。着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

2、西藏也是众多国际河流的上源所在(恒河、印度河、湄公河等)。

3、西藏还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湖泊总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各类湖泊总数超过1500个,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纳木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