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银川盆地
一、前言
银川盆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盆地面积7000km2,主要发育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岩厚度3000~4000m。完成二维地震1146.9km;化探860km2;钻探探井3口,探井进尺0.894×104m。(表10-17-1)。
表10-17-1 截至 2002 年底银川盆地勘探工作量表
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中银川盆地的资源评价工作由中石化中原油田完成。银川盆地勘探程度很低,本次评价主要用成因法评价。
二、地质条件
( 一) 地质概况
银川盆地的沉积地层为新生界 ( 包括第四系和古近系、新近系) 、中生界和古生界( 包括上古生界和下古生界) ( 表10-17-2) 。
表10-17-2 银川盆地井下地层划分对比表
根据盆地内断层构造的发育规模、基底结构和基底埋藏深度,可将银川盆地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即西部斜坡带、中部断陷带和东部断阶带(图10-17-1)。
1.西部斜坡带
西部斜坡带西为贺兰山东麓断层,东为芦花台断层,南北长约120km,东西宽10~30km,呈北窄南宽的长条形分布,面积约1800km2,北部古近系之下分布地层为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南部新生界之下为下古生界,呈由东向西抬升的斜坡。
2.中部断陷带
中部断陷带由芦花台断层和银川断层所夹持,中部宽两端窄,南北长近100km,东西宽5~15km,面积约700km2,中部前古近系由于埋藏深度较大,地震反射不清,其时代难以推定;南部基底为中、古生界。古近系、新近系最大埋深达5900m,一般深度在4000m以下,为盆地内埋深最大、新生界沉积最厚的地区。
3.东部断阶带
东部断阶带为银川断层以东、黄河断层以西的广大区域。中部和北部较宽,南部较窄,南北长110km余,东西宽10~30km,面积约2000km2。北部发育一系列的三级东倾断层,而南部一系列三级断层则以西倾为主,断层走向与区域走向一致,多近似平行,形成一系列的断块。古近系、新近系底部深度北部较大,可达5500m以下,一般埋藏深度在1000~5000m之间。南部埋深相对较小,在1000~3000m之间,最大为3500m,在黄河断层下降盘,发育有多个构造,目前发现的主要有:南部的通桥半背斜,通义东半背斜。由于断层的进一步分割,形成多个断鼻及断块构造。在东部断块区的南部,基底中生界的保留相对较厚,上古生界及下古生界皆有保留,地震反射相对较好(如43S测线)。
(二) 烃源岩
银川盆地具有四套有利生油层系:古近系半深湖相地层、中生代侏罗纪煤系地层、上古石炭系及下古奥陶纪地层。
图10-17-1 银川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1. 古近系烃源岩
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生油岩成熟度 ( TTI) 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近系在盆地内大部均未成熟。古近系渐新统成熟范围大致与中部断陷区一致,同时包括部分东部断阶区内埋深较大地区。既便如此,其成熟度也仅为低成熟。现有资料推测盆地内成油门限深度在 3 110 ~3 310m,大量生油的深度为 4 700m。古近系渐新统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成熟度较低,总体上属较差烃源岩。
2. 前古近系烃源岩
银川断陷盆地前新生代沉积环境,在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比鄂尔多斯盆地更为有利,烃源岩也优于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比银川地区相对要好 ( 表10-17-3、表10-17-4、表10-17-5) 。
表10-17-3 银川盆地有机质丰度分析结果表
表10-17-4 划分有机质类型的泥岩分析参数及干酪根镜检结果表
表10-17-5 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结果数据表
注: * 括号内数字为样品数。
( 三) 其他成藏条件
前期评价与部署研究的结果表明,银川盆地东缘的鄂尔多斯盆地在古近系、新近系发育多套良好储集层系。但是由于缺乏实钻资料,银川盆地内部,新生界之下的古近系、新近系储集性能究竟如何,有待以后的勘探来揭示。
前古近系的盖层,盆地内在盆地断陷前遭受了不同的剥蚀,其分布特征目前尚不清晰,盖层发育特征也就不得而知了; 盆地内新生界发育的区域性盖层,主要是古近系渐新统的泥岩、含膏泥岩和新近系中发育的泥岩,目前银参 1 井、和银参 3 井都有所揭示,仅古近系渐新统的泥岩和含膏泥岩段的厚度可达数百米之多。因此,盆地内新生界的盖层条件是具备的。
前古近系原生油气藏遭受破坏较为严重,油气保存条件较差。前古近系次生油气藏和次生烃形成的油气藏及古近系自生自储形成的油藏,也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一定程度的破坏,油气藏的保存条件相对仍然较差,但仍是下步勘探的重点。因此,总的说来,盆地内油气藏的保存条件是较差的,后期构造运动及产生的大量断层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不容勿视。
银川盆地可以形成两种储盖组合: 古近系自生自储式组合; 前古近系生和古近系储盖组合。
三、资源评价方法与参数
从银川盆地钻探情况来看,银 1、银 2、银 3 井均未钻遇烃源岩,在资源量计算过程中,烃源岩参数只能应用贺兰山露头区资料进行估算,烃源岩体积应用露头区烃源岩厚度向盆地内部的变化进行推测,排烃、聚集系数根据盆地类型进行类比估算得出。地质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引用《中国石化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报告中准噶尔盆地资源转化率(修改)和采收率进行计算。
银川盆地成因法计算远景资源量参数如下:有效烃源岩面积为1064km2;有效烃源岩厚度为105m;烃源岩密度为2.3g/cm3;氯仿沥青“A”为2.75%;排聚系数0.9%。
银川盆地基础资料相对薄弱,盆地内三口探井均未钻穿古近系、新近系,目前对前古近系内部尚不明确。评价过程中,依据露头区和古近系资料,对资源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整体能够反应盆地资源状况,能够为勘探规划和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四、资源评价结果
(一) 油气资源评价结果
采用成因法计算得出计算生油量69.32×108t、聚集量6210×104t(表10-17-6)。结合准噶尔盆地资源转化率(30%)和采收率(23%),计算石油地质资源量1863×104t、可采资源量428×104t(表10-17-6、表10-17-9)。
表10-17-6 银川盆地成因法计算资源量统计表
表10-17-7 银川盆地石油资源评价深度分布结果表
表10-17-8 银川盆地石油资源评价层位分布结果表
表10-17-9 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结果表
表10-17-10 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分层结果表
表10-17-11 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深度分布结果表
表10-17-12 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地理环境结果表
表10-17-13 常规油气评价单元石油资源评价资源品位结果表
(二) 油气资源分布
银川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分布在新生界(表10-17-7、表10-17-10),地质资源量为0.1863×108t,可采资源量为0.0428×108t;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2000~3500m深度范围内(表10-17-8、表10-17-11);地理环境主要分布在平原(表10-17-12);均为常规石油(表10-17-13)。
五、勘探建议
(一) 含油气前景分析
1.层系分布
通过对银川盆地的综合研究,银川盆地发育四套烃源岩层系:下古生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新生界古近系。
目前钻遇的古近系渐新统的有利烃源岩总体上具有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成熟度较低的特点,属较差烃源岩,自身油气生成量较少,勘探潜力小。但内部构造发育,可以作为古近系、新近系烃源岩生成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就奥陶系烃源岩而言,在盆地整体抬升、剥蚀前已经经历了一次生烃的过程,二次生烃对盆地整体资源量的贡献不大,不能作为盆地勘探的重点领域。
综上所述,中生界和上古生界是银川盆地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2.区带分布
按照目前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方案,三大构造单元可以看做为三个大的构造区带(西部斜坡带、中部断陷带和东部断阶带)。
(1) 斜坡带。
构造落实程度最低,目前仅有四条测线控制,圈闭发育也较少(金山构造)。另外,该区带古近系的分布厚度较小,其自身生烃的可能性较小,下步即使在该区带进行勘探,其主要目的层系也仅为前古近系。由于前古近系埋藏深度较小,西部斜坡区是勘探上、下古生界次生气藏的有利区带。
(2) 断陷带。
区带内现解释有两个主要圈闭:芦花台北构造和杨显桥西南构造。基底埋藏最深,古近系烃源岩的成熟度也最高,但前古近系在盆地断陷前遭受的剥蚀最为严重,生烃物质基础较为薄弱;前古近系烃源岩厚度处于西部斜坡带和东部断阶带之间,但主要目的层埋藏较深,勘探难度较大。
东部断阶带目前构造落实程度最高,黄河断层下降盘两个大的继承性半背斜隆起,断阶的低部位尚发育一系列的反向断块圈闭。由北向南发育三个主要构造:平罗南反向断块群、通义东半背斜和通桥半背斜。该区中生界和上古生界烃源岩较为发育,具备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同时,区带总体上是前古近系和古近系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因此,该区带是目前钻探前古近系同时兼探古近系的最有利的区带。
综上所述,银川盆地东部断阶带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带。
(二) 勘探建议
古近系底构造图反映了盆地基底的起伏状况。盆地内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分布着一系列的基底隆起,这些隆起由于断层的切割作用,大多呈现半背斜、断块、斜坡等潜山构造。按照油气勘探的一般规律,这些基底构造无论是对盖层进一步发育形成继承性披覆构造圈闭,还是形成基底潜山圈闭、基底岩层不整合圈闭都较为有利。从油气的运移来讲,也是盖层内古近系生烃岩成烃后和基底多套生烃岩后期成烃的运移方向,在形成时间上,也与古近系、新近系的二次成烃运移和古近系的成烃运移相匹配。
通过对银川盆地主要圈闭的面积、高点埋深、圈闭幅度和圈闭落实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认为通义东半背斜和通前半背斜为主要勘探目标。通义东半背斜圈闭面积大、埋深浅,所处位置为主要烃源岩发育区,应为勘探首选目标。
六、小结
采用成因法计算了银川盆地的石油资源量,计算结果,该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1863×104t、可采资源量428×104t。主要为常规石油资源,分布在新生界,2000~3500m深度范围内。
综合分析认为,通义东半背斜和通前半背斜为主要勘探目标,其中通义东半背斜圈闭面积大、埋深浅,所处位置为主要烃源岩发育区,应为勘探首选目标。
⑵ 长庆油田在哪个省
长庆油田在陕西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PCOC),简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长庆油田公司、长庆油田。成立于1970年4月,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第一大油气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发展历史
从建国初期的1950年代开始勘探,到1970年由兰州军区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70、81号文件,正式组建兰州军区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指挥部机关起初设于甘肃省庆阳地区(今庆阳市)宁县长庆桥村(今长庆桥镇)。
1971年3月1日迁至甘肃省庆阳地区庆阳县(今庆阳市庆城县)北关。
1983年经石油工业部(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更名为长庆石油勘探局。
1998年8月公司勘探局机关及其附属科研单位整体搬迁至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办事处东部,未央路与凤城四路十字以东,取名为兴隆园小区。
⑶ 地理问题
宁夏平原又称银川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两岸。北起石咀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北部是黄河冲积平原——宁夏平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沿黄两岸地势平坦,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秦渠、汉渠、唐渠延名至今,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积的自流灌溉区。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这从唐代诗人“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就可得到印证。
●气候概述
南高北低的地形决定了宁夏南寒北暖的气候,此外,宁夏地处高纬度,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直射温度相对较高,晚间气流扫射余热温度明显降低,夏日昼夜温差在15度左右。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宁夏的天是明朗的天,“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宁夏天气和风情的真切写照。
●相关介绍
宁夏位于黄河上游中段,东西窄南北长,地势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这里盛产水稻、小麦、平方米、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秦渠始凿于秦而得名。渠口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经吴忠市到灵武县。汉渠因相传始凿于汉而得名。渠口也在青铜峡北,引黄河水向东北流到巴浪湖止。唐徕渠又称唐渠,相传始凿于汉而复浚于唐而得名。渠口在青铜峡附近,引黄河水北流经永宁县、银川市、贺兰县到平罗县止。新中国成立之后,建成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并整理排灌渠道,改良盐碱土,扩大灌溉面积,使“塞上江南”更加富饶。
松嫩平原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南以松辽分水岭为界,北与小兴安岭山脉相连,东西两面分别与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接壤。整个平原略呈菱形。黑龙江省境内面积为10.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61%。松嫩平原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凹陷地区,属于松辽断陷带的一部分。凹陷区的西南部现在还在继续下沉,东北部则有上升现象。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沉积物已上升为台地,当地称之为岗。松嫩平原的表面具有波状起伏,因而也被称为波状平原。平原表面海拔120-300米,中部分布着众多的湿地和大小湖泊,地势比较低平,嫩江与松花江流经西部和南部,漫滩宽广。平原的西南部为闭流区,有无尾河形成。嫩江东岸,富裕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带有砂丘分布。
松嫩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松嫩平原上分布有嫩江、讷河、依安、克山、德都、五大连池、北安、克东、拜泉、海伦、绥棱、庆安、绥化、望奎、青冈、明水、富裕、林甸、齐齐哈尔、甘南、龙江、泰来、杜尔伯特、大庆、肇源、肇州、安达、肇东、兰西、呼兰、哈尔滨、双城、五常、阿城、宾县、巴彦、木兰等37个市、县(自治县)。松嫩平原有耕地559万公顷,土质肥沃,黑土、黑钙土占60%以上,盛产大豆、小麦、玉米、甜菜、亚麻、马铃薯等,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此外,平原草场集中,畜牧业发达,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松嫩平原中南部是一片较平坦的地区,地表广泛发育着黑钙土,有机质含量4-8%,腐殖质组成以胡敏酸为主,代换性盐基离子以钙、镁为主,属盐基饱和土壤,除腐殖质层近于中性外,其他各层为微碱性,PH值8-8.5之间,质地适中,结构良好,是仅次于黑土的宜农土壤,特别适于甜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在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的山前地带分布着冲积洪积台地,如克山、拜泉、北安一带的波状台地,科洛河和讷谟尔河之间的垄岗状台地,海伦、绥化一带的平坦倾斜状台地以及阿什河以东的丘陵状台地等。海拔高度约200-300米,相对高度30-100米。地表侵蚀比较严重,经流水切割,许多地方沟谷纵横。松嫩平原的这一地区,其组成物质上部为黄土状亚粘土,下部为砂砾层,地表广泛发育着黑土。它是在温带湿润的灌丛草甸或中生杂草类草甸植被,黄土状母质条件下,经特殊草甸化,即黑土化过程作用下形成的。其有机质含量在垦前高达10%以上。腐殖质组成以胡敏酸为主,其与富里酸的比值在表层为1.38-1.6,最高为2。土壤养分丰富,保水、保肥力强,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是黑龙江省主要的农业土壤资源。
在大兴安岭山前地带多波状起伏的侵蚀台地,海拔高度约200-250米。相对高度10-30米。台地上多有风化的碎屑物质和属于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形成的白土山组地层的粘土,土壤属侵蚀淋溶型,土层薄,质地粗,呈酸性反应。
嫩江中、下游两岸,为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沙丘覆盖在河漫滩及河流两岸的一、二级阶地上,地势低平,坡降很小。河漫滩宽10多公里。高出河床平水位几十公分至三、五米不等。组成物质上部为亚砂土,下部为砂砾石。一级阶地高出河床平水位10米左右,地面覆盖物为黄土状亚粘土和亚砂土。二级阶地高出河床平水位30-50米,组成物为黄土状亚粘土或砂砾层。这一地区地表有风积的砂岗、沙丘、砂垄和波状砂地。这些土壤虽有可耕性,但漏水漏肥,风蚀严重时易埋藏良田,故宜植树种草,施有机肥,作为林牧用地,不宜垦殖。
⑷ 中国西北地区的资源
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湖泊:总体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青海的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托素湖,察尔汗盐湖等,新疆的博斯腾湖,罗布泊(已干涸),阿克赛钦湖,赛里木湖,艾比湖,乌伦古湖,艾丁湖(中国陆地最低点),甘肃的刘家峡水库等。
农业: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绿洲农业: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新疆为主要温带水果产地。内蒙古和新疆为糖料作物基地。新疆及内蒙古为重要畜牧业基地。 石油资源:石油天然气丰富,着名的有克拉玛依油田。天然气资源也有分布。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33.7万亿元。其中煤炭保有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陕西、新疆和宁夏。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中国陆上总储油量的近23%,新疆是中国21世纪的后备石油基地。天然气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储气量的58%,其中陕北的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甘肃省的镍储量占到全国总镍储量的62%。铂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7%。中国钾盐储量的97%集中在青海省。
⑸ 宁夏的自然资源
以煤和非金属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已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34种。宁夏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为中国平均值的163.5%。
煤炭探明储量300多亿吨,预测储量2020多亿吨,储量位居中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面积的1/3,形成贺兰山、宁东、香山和固原四个含煤区。
石油、天然气分布于灵武、盐池地区,属中小型油(气)田。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炭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粘土、磷、铸型用砂、硫铁矿、铸石原料和膨润土等,其中石膏、石灰岩、石英岩及粘土为我区优势矿产。
宁夏的石膏矿藏量居中国第一,探明储量45亿吨以上,一级品占储量的一半以上。同心县贺家口子大型石膏矿床,石膏层多达20余层,总厚度为100米左右,储量达20亿吨,为我国罕见的大型石膏矿床。宁夏石油、天然气有相当储量,具备发展大型石油天然气化工的良好条件。宁夏的石英砂岩(硅石)潜在储量了很可观,已探明储量在1700万吨以上。宁夏的金属矿产较贫乏,除镁(炼镁白云岩)储量规模达中型外,铁、铜、铅、锌、金和银等矿产均属小型矿床和矿点。 宁夏是中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贫乏。且空间上、下分布不均,时间上变化大是宁夏水资源的突出特点。
宁夏水资源有黄河干流过境流量325亿立方米,可供宁夏利用40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量195.5万千瓦。水利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在北部引黄灌区,水能也绝大多数蕴藏于黄河干流。而中部干旱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灌溉利用价值较低。南部半干旱半湿润山区,河系较为发育,主要河流有:清水河、苦水河、葫芦河、泾河、祖厉河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可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类。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包括7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与南部山区各河流及湖泊之中,并有少量沼泽分布。人工湿地包括库塘、渠沟、水稻田、鱼池,具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集中连片等特点 。
宁夏回族自治区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湿地和泛洪平原湿地3个类型,总面积1041平方千米。黄河斜贯中北部,穿过银川平原,流程397千米,主要支流有清水河、苦水河、葫芦河等,全区年均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在黄河两岸和清水河流域形成了丰富的湿地资源。
⑹ 宁夏石油城是指哪一块儿
是因为那里石油工人的家属很多,听得叫石油城,其实石油在宁夏特别荒郊的地区才有。
⑺ 石油城是哪座城市
石油城指的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银川的住宅及办公地,也叫燕鸽湖基地,在银川的东边。主要是油田职工在里面居住,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老年公寓、宾馆等公共设施,同时建设体系完善,还有长庆油田绿色基地蔬菜销售点和大型综合超市。
⑻ 甘肃省的庆阳市藏40亿吨油气资源,对当地有什么影响呢
石油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尤其从上个世纪开始,很多国家都是开采石油,或是从外进口储藏石油。中东地区不就有是因为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被很多大国虎视眈眈。还有我们所熟悉的迪拜,由于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变成了一个非常富有的地方。
甘肃这一城市,藏40亿吨油气资源,被称"中国迪拜",却鲜有人知
另外,庆阳市还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其境内有着61处旅游景点,大多数为人文类的景点。不得不提的就是红色革命旅游胜地了,是甘肃省唯一的一处革命老区。还曾连续两年入选到了我国的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不知道大家对于庆阳还有什么更多的了解与看法呢?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
⑼ 宁夏矿产资源有多少分布具体位置有哪些
宁夏的地质构造情况表明,有利于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形成。宁夏已经发现各类有用矿藏资源近50种,产地近千处。D级以上储量的矿产地110余处,这些矿产储量大、品质好、易开采。储量丰富的有煤、石膏、石灰岩、硅石等。
一、煤炭资源
煤炭是宁夏的优势矿产资源。全区含煤地层分布面积17000平方公里,占宁夏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强。全区19个县市中,就有10个县分布有煤炭资源。划分为贺兰山、宁东、宁甫和香山4个含煤区。前三个含煤区有厚度大、层位稳定、煤质优良且储量丰富的特点,是宁夏煤炭资源的主要分布区,香山含煤区则稍次之。宁夏煤炭预测储量2027亿吨,居全国第5位。已探明储量316.5亿吨(不含预测储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仅灵武煤田探明储量270多亿吨,相当于东北三省探明储量的总和。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大型矿区5个,分布在汝箕沟、横山堡、碎石井、金家渠、萌城和韦州,1~20亿吨的中型矿区20个,小于1亿吨的小型矿区21个。
宁夏煤种齐全,16类煤炭皆有。焦性煤,如气煤、肥煤、焦煤、廋煤等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宁东(横山堡、韦州)两个含煤区,香山亦有分布;低变质烟煤(不粘结煤、长焰煤)大部分集中在宁东、宁南两个含煤区;无烟煤和贫煤多分布于贺兰山和宁东含煤区,香山含煤区亦有分布;弱粘结煤分布于香山含煤区下流水、校育川、麻黄沟等地;褐煤主要产于彭阳王洼矿区。宁夏煤品质优良。除石炭井、石嘴山是西北重要的焦煤基地外,贺兰山汝箕沟无烟煤,出口"太西煤",素有"三低、六高"之盛名,为国内之冠。三低,即灰分低、硫分低、磷分低。六高,即原煤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原煤块煤率高、化学性高,与冶金焦炭相差无几。汝箕沟"太西煤"自1964年进入国际市场后,畅销比利时、日本、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质量可与越南鸿基烟煤相媲美。
宁夏探明环保型煤炭(环保型煤炭也叫绿色煤炭,是指对生物圈、大气层及各工业生产无(低)污染、无(低)危害、高发热量煤炭资源,具体指标要求灰分小于15%,硫分小于1%,发热量大于21兆/焦)164.5亿吨,占全区累计探明煤炭资源量的51.88%。环保煤炭产地共有6处:汝箕沟矿区、碎石井矿区、鸳鸯湖勘探区为最有利开发区,碱沟山矿区、马家滩—萌城矿区为有利开发区。
二、石膏
宁夏石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储量为24.64亿吨,保有储量12.1亿吨,预测储量3000多亿吨。膏盐地层分布面积广泛,资源量可观,仅同心--海原地区分布面积可达1600多平方公里,预测石膏地质储量超过100亿吨,其特点是量多质佳,开采的技术、经济和交通条件均较优越。尤其是中卫县甘塘、小红山规模大,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矿体裸露地表,矿区靠近铁路,采运十分方便。畅销国内,并出口朝鲜和东南亚等国。
三、粘土矿
宁夏粘土矿种类齐全,分布面广,按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陶瓷粘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和水泥粘土。宁夏陶瓷粘土主要分布在呼鲁斯太、中宁、中卫、海原等地。矿层主要是硬质粘土(厚0.5~0.6m)、白色软质粘土(厚1.5~3.7米)和半硬质粘土组成。仅对中宁和海原部份矿点进行了评价,其远景储量为44万吨。砖瓦粘土全区各地皆有,尤以固原市为佳,其特点是土层厚、塑性好、储量大、青铜峡大泉矿已探明储量为222万吨,目前正在开采利用。水泥粘土在宁夏分布极广,各地都有贮存,资源丰富。仅石嘴山和青铜峡两处矿点,其探明储量为2700万吨。
四、石灰岩和白云岩
宁夏石灰岩储量大,质量佳,种类有水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化工大理岩。主要分布在六盘山、云雾山、天景山、牛首山、马鞍山、宁卫北山、贺兰山等地。矿区特点是厚度大,矿体裸露,层位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好。现已对四个矿区进行了勘探,其探明储量为3.9亿吨。白云岩与磷矿共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段,矿层累计厚度80余米,矿层稳定,矿石质佳,出露较好。已探明储量1.42亿吨,品位很高。
五、石英砂
宁夏石英砂矿层稳定,厚度巨大,一般厚度在50-80米之间,局部可达200米。出露好,纯度高。主要产在银川、石嘴山等地。已探明储量4900万吨,远景储量约1亿吨,品位为C+D级。
六、磷矿和硅
宁夏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磷矿位于贺兰山下的苏峪口、矿区南北长40余公里,东西宽10~15公里,面积400余平方公里,矿区特点属主矿层厚而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矿石可选性较强,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已探明储量1354万吨,品位中等。宁夏已在大口子探明硅的储量1000万吨,纯度约98.5%以上。
另外,宁夏的黄金资源远景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地质局已初步探明固原、同心有大型盐矿.
⑽ 中国探明石油储量分布在哪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2000米)和中深层(2000米~35 00米),而深层(3500米~4500米)和超深层(<4500米)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76%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74%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程度32.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9.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2.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以下是我国主要的陆上石油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