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以色列极度缺水,农业却很发达
因为以色列的灌溉技术极其先进。色列其实地处沙漠,面积只有2万多平方公里,大部分的土地都属于沙漠和干旱荒漠,而且,是高盐碱的沙漠!即使耕地,土层贫瘠浅薄也世所罕见;并且,以色列奇缺农业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在他们国家境内,只有一个微不足道的淡水湖和一些沟渠大的小溪。以色列却降雨极少,年降水量仅200毫米,还不如某些国家一场大雨的量。占土地面积60%的内格夫沙漠地区,每年平均降雨更是仅有25到50毫米,很多时候,雨点还等不到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的二十分之一。
在灌溉过程中,如果水肥的施用量与要求有偏差,系统会自动地关闭。系统中的传感器,能通过检测植物的茎果的直径变化和地下的湿度,来决定对植物的灌溉时间。只有需要灌溉时,才自动打开系统作业。
② 以色列是怎样发展节水农业的
以色列现代农业的在十九世纪末期才开展,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犹太移民开始。犹太人移民后进行土地购置,而大多为半干旱地区,很多植物树木已被砍伐殆尽,呈现水土流失。于是,他们开始清理岩石领域,建设梯田,为沼泽地排水,植树造林,抵消水土流失,并净化盐碱土地。自1948年以色列独立以来,种植总面积已经从40.8万英亩增加(1650平方公里)增加为107万英亩(4300平方公里),而农业社区的数量从400增加到725,农业生产值扩大16倍,超过人口增长的3倍。以色列农业种植地主要在北部沿海平原,内陆丘陵,和上约旦河谷。
水资源短缺是大问题。雨季约在九月至四月期间,南北各地分布不均,年降雨量从70厘米至2厘米都有。每年的可再生水资源约1.6亿立方米,其中有80%用于农业灌溉。以色列最大的淡水资源为海水淡化,达全国用水量的70%,一年可生产6亿立方米的淡水-也因为如此,以色列在技术上来说,已经不缺水了。
在1999到2009年之间,以色列的农业生产增长26%,而农民人数却是下降的,从23,500人降至17,000人。农民们减少12%的用水量,种植26%更多的农产品。
③ 关于以色列水资源的问题
以色列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大部分土地被丘陵、沙地所覆盖,地中海的沿海岸狭长地带和几个内陆山谷是全国仅有的几处土地肥沃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7%。而且由于降雨稀少,一半的农耕地必须使用灌溉供水才能种植作物。多样的气候条件、季节温度,不利的特殊自然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紧迫要求,促使以色列不得不自行开发资源,挖掘潜力,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走一条独特的科技兴农发展之路。由于以色列在农业方面有着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和先进而高效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因此极大地缓解了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
一、以色列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类型,导致了该国降雨量的稀少和水资源的匮乏
北部地区年降雨量为700-800mm,中部为 400-600mm。南部内格夫沙漠地区年均降雨量则仅为25-40mm,全国每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为20亿m3。为了解决中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状况以色列从1953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动工修建国家输水工程,历时 14年 ,总投资 l.7亿美元,于1967年建成,开始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即把北部海拔208m的加利利湖的淡水抽取后,向南一直输送到南部内格夫沙漠地区。在输水管理方面,由国家专门成立了 MEKOROT国家水公司来管理。该公司除管理输水工程外,还从事打井、净化海水、盐水和污水等有关水开发的工作。
二、以色列议会于1955年制定并通过了《水法》,对全国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管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以色列《水法》规定,全国境内的所有水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必须专门用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并设立水利委员会为全国水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制定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和供水配额,以及水土保护、防治污染、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有关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工作。委员会内设有一个理事会,成员中的l/3为政府部门指派,2/3为各行业的水用户单位代表。每年水利委员会要把75%的用水配额分配给农业经营者,用于农田灌溉。然后由委员会的理事会根据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作物,如蔬菜、花卉和水果种植的不同用水量,制订出不同的用水分配定额。
三、水资源的不足还促使以色列开发和实施了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方法
长期以来,水资源问题始终是制约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色列在积极挖掘水资源的同时,也不断开发出新的节水农业灌溉技术与方法,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力争以少量的水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主要采取了以下农业节水措施和技术:
1.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 把工业与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对海水淡化后的生活使用水也同样如此。如位于特拉维夫附近的沙夫丹污水处理净化厂,最初是由MEKOROT国家水公司于 1987年投资建设的,主要用于处理特拉维夫市排放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净化中心。处理方式与技术也由当初的大面积水池集水日晒分解污水中的化合物,发展到现在的新型现代化处理净化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而且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1996年采用现代化处理技术后,该厂的处理设备和装置每天24h运转,收集和处理各大城市产生的各种污水,日处理污水达34万mL生产过滤出的清水再注人地下,供农业灌溉时抽取用水。原来工厂由于是MEKOROT国家水公司投资兴建,管理权全部属MEKOROT,工厂只生产而不经营。现在工厂规模扩大后,向 MEKOROT出资购买了股份产权,所以能够自主经营销售净化水。为鼓励农业经营者多使用二次净化水,净化水价格低廉。如由农庄和农户自己简单处理的水质不太好的净化水,则价格更低,现在,以色列每年要把2.3亿m2的净化水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总量12亿m2的19%,到2010年,农业生产用水的1/3能够使用上污水净化水。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种废水的大量排人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侵蚀,因而大大有利于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不断增建集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在降雨季节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种植。
3.推广普及使用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所谓压力灌溉包括喷灌和滴灌两种方式。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经历了大水漫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的几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是农业节水技术的一次大飞跃。以色列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就以喷灌技术代替了长期使用的漫灌方式。到了1965年,水利工程师西姆查·布拉斯受到自家花园中一次由于水管偶然漏水而滴湿了植物这一现象的启示,首次提出了滴水灌溉的想法,并由他的儿子初步研制出了滴灌装置。后来由于塑料工业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滴灌技术的实现不仅成为可能,且日臻完善。现由NETAFIM滴灌公司生产的滴灌设备每小时可供水1-20L不等,此种灌溉方法非常适用于精细种植。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
1)节约了水资源。滴灌直接供水到植物根系,减少了水蒸发损失。它不是灌溉土壤,而是灌溉植物的根系。还可将肥料与水一起输送给作物 倍肥料灌溉入。
2)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性,降低土壤的盐化程度,减少杂草生长。
3)灌溉时,农民不必守在田间,可同时从事其他的施肥、剪枝、收割等工作。
4)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节省了资金和劳动力投人,最终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
滴灌技术的发明及其发展,是近几十年来以色列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以色列对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最大贡献。现在,以色列全国的灌溉土地都使用了压力灌溉这种技术和方法,使单位面积土地的耗水量下降了50%,而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农业用水量大量减少。以色列的耕地面积为34.7万hm2,灌溉面积为18.7万hm2,灌溉率为52%,单位灌溉量390m3,人均灌水量164m哨ll可养活1个人,用水量很低。同时,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在滴灌时使用水肥灌溉法,即"肥料灌”将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一次完成。以色列每年都推出新的滴灌技术与设备。现在从滴灌技术中又派生出埋藏式灌溉,以及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等其他的灌溉方式。以色列在农业灌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验,以此为基础还开发出了一系列新的灌溉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成功地走人国际市场。如位于南部内格夫地区哈采里姆的"基布兹"农场内的NETAFIM滴灌技术设备公司,有员1400多名,现已发展成为以色列和国际上着名的滴灌设备大型企业。除在以色列本土设有4家设备工厂以外,还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巴西和印度等2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拥有雇员近4100人,产品销售和服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滴头300多亿只,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占全球灌溉设备市场总销量的70%。现在,以色列的滴灌设备生产者NE皿FIM公司和污水过滤装置生产者ARKAL公司每年都要推出多种新产品,所生产的灌溉设备80%用于出口。1995年,以色列的农用物资出口额为12.18亿美元,其中灌溉设备出口额为2.2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8.4%,仅次于化肥(出口额5.58亿美元)而居第二位。以色列正是依靠这一整套节水制度与措施,在河谷地区有了发达的农业,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洲,使以色列的农业脐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
④ 珍惜水资源的资料,明天要交啦!各位帮下忙。
洗脸、洗菜、洗衣服用过的水和夏天洗澡的洗澡水储存起来(盛放在浴缸或大盆或桶内),用于冲厕所拖地板擦门窗等;夏天,当室外气温将高于室内时,把门窗关闭,防止室外高温侵入;在床头、写字台、厨房案台、洗手间的上方安装微风吊扇,餐厅装吊扇或用落地扇消暑,少用或不用空调。
电饭煲烧米饭时,干汤后再保温10分钟就断电,用余热蒸饭,可以节约电。晚上空调开两个小时后关掉,打开耗电较少的微风吊扇就能舒适熟睡一夜了。
将每日洗米水用来洗菜,将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然后再拿来冲马桶,节省清洁水。每晚睡觉前将风扇定时,使用空调者稍调高一两度,出门关闭电源。
市民用水超过一定范围后,水费呈递增,如每月3吨以内价格正常计算。
将废弃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后放入洗手间的马桶水箱中,增加水的阻力,每次小便后冲一下,可以节省下不少水。
找一只用过的乳胶塑料桶,用铁丝将窗纱穿上然后蒙在桶口上,这样家里天天洗菜的水倒入桶内过滤后,既能拖地又能冲洗厕所,可节省不少用水量。
1、建议学生的课本用完不要带走,留给下一届学生使用;推行后还可适当减少学费,从点滴中培养同学们的节约美德。
2、燃气灶燃烧时锅底和火苗辐射区域外围会有热量外泄,既造成能源浪费,夏季还会增加厨房温度,影响人体舒适度。解决办法是:以不锈钢等为原料,压制成双层空胆节能热水锅垫,中空间距2至5厘米,形状分平、圆底两种,并留有注水口,容积2升水左右。在不影响主锅温度的情况下,热水锅垫内水温可增加15℃左右,夏季可洗澡,冬季可用来洗碗等。
3、在现有40瓦灯泡的镇流器上加一节可控器,这样第一次开灯时灯光比较微弱但能看清物品;若想看书写作业再开一次就行了。这样也可以省不少电。
4、在社区引进无水洗车服务,这样1升水最多可以洗8至10辆车。工具和材料如下:无水洗车亮洁剂一瓶(500毫升可用30~50次),一只平常可浇花的喷壶,一只软毛刷,两条柔软棉毛巾,一把蜡拖。
5、有一人写了40条点子。包括用桑树叶洗衣服、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计划生育等。
6、吊扇启动时,先开风速最大的挡,然后再换小挡。
7、不小心衣服碰了油漆,在污处涂上清凉油,然后打肥皂洗两遍,就干净了。
8、有车族节约要点。外出时尽量乘坐公共汽车,自驾车外出时车内尽量少放一些物品,这样可以减少车辆负荷和尾气排放。车辆卸货或等人时最好熄火,中速行驶,不突然加速,途中尽量不要急刹车,保证轮胎内有充足的气,车辆停用时最好不要存放汽油,以免挥发浪费。
9、冰箱节电要点。放在室内凉爽通风的地方,与墙壁应保持一定距离。保持冷冻室内的清洁,及时除霜。不要把热的温的食物放入冰箱。开冰箱的时间越短越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包装冷冻食品。冷冻食品需要食用时可放在冷藏室解冻等。
10、有一人写了20条金点子。包括自带牙刷,倡导无水日、旧水龙头免费换新,在各单位开展节约状元评选等。
11、安装分式按钮的抽水马桶,按大、小便分别用大、小流量来冲洗厕所,这样可节约不少自来水。
12、过年过节时不寄纸制的贺卡,改用电子贺卡发问候电邮。名片用纸、办公用纸、信封等应选用再生纸。
13、晚饭后散步两小时,既锻炼身体又节约用电;冬季临睡前用电热毯预热替代空调的作用。
14、住宅楼可分设清水和循环水两个水管,清水管中的水用于饮食、洗漱等,使用后再流淌到楼下蓄水处时将通过一个智能控制过滤水泵,形成循环水,再把它抽到楼顶水箱,用于冲马桶、洗拖把、浇花等,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污水排放。
15、建议在一些城乡接合部挖少量水井,市民夏日可使用井水洗涤与冲凉,相信可节省较多的自来水。
16、消防栓由地上立式改为地下卧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因消防栓被撞断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消防栓掩体箱可由瓦工砌制而成,大小、深浅以能顺利放入和取出为合适。
17、“智能生态节水设备”,通过技术处理,可以在洗车时实现自来水循环回用,目前已获国家专利。
18、都市住户太阳能上下水管安装非常不统一,且经常发生漏水现象,既影响市容,冬天又容易冻坏。建议开发商在建住宅楼时,将上下水管安装在墙壁内通往各用户家,这样美观又节能。
19、现在家庭的特点是人口少,且大多是三口之家,由此出现吃菜难问题。菜买少了,花色营养欠佳;菜买多了,造成浪费,建立社区大食堂既可帮上班族减轻家务负担,又能弥补小家庭的缺憾。
20、各地方区域内建立废旧品调剂市场。以网络市场为主,并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医院、车站、小区、商场门口设立上网平台,以便及时上网购买自己所需的东西;国家对这类买卖行为除按税法征收必要的税费外,不收取任何费用。
21、一次投入4000万元改造万辆出租车、公交车,每年可节约燃料费2亿元。建议南京市对出租车、公交车进行强制油改气。方法如下:增加燃气加气站,推广油气双燃料汽车。
22、科学处理药品包装问题,如今的药品往往有不必要的多层包装,建议厂家生产简装药,希望市民抵制精包装药品。
23、建议在农村推广建造大沼气池,以两季秸秆为燃料生产沼气。
24、成立城市有机肥供应公司。现在都市人口的数量非常可观,也就产生了大量的人体排泄物,多年来这些都通过下水道排放到河流中,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资源,可将此有机肥运到农村代替化肥,节约又环保。
25、建议回收旧家具,进行再加工后继续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资源。
26、骨灰盒式肖像雕塑。把骨灰盒制成死者的肖像,背面或下面设有一小阀门,把死者的骨灰摆放进去,这样就能省下很多原本用于安葬死者的土地。
27、在城市的大部分高楼顶上安装太阳能发电机,节约能源又缓解电力。
28、利用可再生能源潮汐发电。江苏省有900多公里海岸线,每日潮涨潮落两次,高低潮位差达3米多,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现代科学技术完全有能力利用潮汐能发电。
29、建议家庭使用小型蓄能空调机和相变蓄冷材料。在电力供应紧张时,峰谷电价政策的实施为蓄能空调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已经用上了大型蓄冷空调,但它们都用在大型的建筑物内。而小型的、家用的蓄冷空调却迟迟未出现。该项目已获国家专利。
30、利用城市高楼顶部风力资源。风速随高度而递增,楼越高,风力越大,其储备的风能资源就越足,目前大城市20多层的高楼比比皆是,如在高楼顶上建成结构性风口或风洞,高楼顶上可常年全天候具备发电条件,楼顶建风车,既可发电,又是一道风景线。
31、利用月光来照明。凡月光较好的夜晚,可以少开或不开路灯,气象部门完全可以测出一个亮度系数,在什么指数下开关路灯。
32、夏天到了,轿车停在室外,人刚进车往往觉得温度太高,身体非常不舒适。建议用太阳能板做车顶,这样车子熄火后,让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启动车内空调。
33、“自动超越无轨电车”。城市公交车是城市用油大户,尾气污染大户,若能实现公交车辆电气化、轨道化,对解决石油危机和城市环境保护都有重大的意义。
34、在道路照明时采用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产品。该产品具有良好的节电效果,目前日`本、欧美已经产业化了,面对节能、“电荒”,电子镇流器有诸多独特的优点,如光通量恒定,亮度不变,不闪动等。
35、在城市热岛中,修建抽热塔使热岛变凉岛,其外形像一座大烟囱。它利用地表和高空空气的温差,把地表的热空气抽到高空中去,使得地表形成低气压区,高空中的冷空气就源源不断地经四周沉降,补充到热岛中来,降低热岛的地表温度。为减少建设投资,可将抽热塔附建在高楼之内,把抽热塔的底部作为停车场用。
36、建议多生产设计自由组合式服装,即买一件衣服,可自行根据天气心情个人喜好等,随时组合拼贴衣领、衣袖、口袋等部件,节省大量好衣料又具时装效果,可做到一衣多穿,比正反两面穿还要科学。
37、建议邮政部门不要不停地改变标准信封的印制标准,否则每变换一次,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信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8、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当作一次工程,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有关部门应从政策、体制等各个方面去监督和实施节约举措,特别是要推广节约型器材的使用。
38、不搞城市亮化工程,合理节约使用照明,除非在节假日。
40、社会应形成“节约增值制度”,以奖罚方式提高市民整体节约素质。
这是我在人民日报上看的一片文章。据我所知,目前北京只有八达岭陵园一家实行树葬的,其他不知道。
6月16日,北京八达岭陵园树葬园区将正式开园。截至6月5日晚已有近30人
登记购买树葬墓位。走入陵园,在传统的墓葬区,一排排黑色或白色的墓碑排
列紧凑,静静地矗立,远远一望便知这是一片墓园。在即将开园的树葬区,景
观截然不同。一棵棵青松、白杨旺盛地生长着,树下生长着小草和灌木,树间
小鸟欢快地唱着,和自然如此相近,仿佛是一座天然森林公园。
紧张的土地资源不允许“逝者”再与“生者”争地
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殡葬形式,陵园总经理吴亚利是这样看的:“树葬就是
将逝者的骨灰埋在树下,不形成坟头,一方面让人有真正回归自然的感觉,另
一方面也让人感觉到亲人的生命透过一棵树延续下去。”
客户经理韩先生告诉记者,自从陵园发布开展树葬的消息后,每天都要接
到十几个关于树葬的咨询电话,其中80%是老年人自己打来的,已有一些老年
人表示要说服子女在自己身后为自己选择树葬。记者设法联系到一位咨询者王
大爷。王大爷说,他之所以倾向于选择树葬,因为他考察了一些墓园,看到有
些墓地占了很大的一块地儿,还搞豪华的装饰,觉得很没必要。“人都不在了,
还占那么大地方,还不如把土地留给后人,让他们去干点有用的事儿。”
事实上,我国紧张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允许“逝者”再与“生者”争地。国
土资源部有关资料表明,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耕地和土地资源相
对稀少,人均土地面积为0.7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06公顷。而现在我国
沙漠化面积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
吨。
专家称,造成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逝者占生者的
地,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原因。有报道称,某些地区的墓地占地比“活人的
平均居住面积还大”,不断扩展的墓地正在侵占着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
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短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目前我国
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万左右,人口死亡率在6‰左右,仅北京每年火化的遗体就
在7万具以上。逝者的数量是日复一日的累计增加,每年公墓在用地上任何一点
数量上的增长,都会使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愈发突出,都会使奇缺的土地资源日
益不堪重负。
国家绿化委员会的专家指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墓碑墓穴尽可
能不再占用土地资源,尽可能不再破坏自然环境。
树葬节约资源效应明显:一个家族的人身后可选择“团聚”在同一棵树下
土地,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消耗一点就少一点,而人类却要永远地繁
衍下去。
殡葬业人士告诉记者,就节约土地而言,骨灰盒入土比棺材入土前进了一
大步。因为安放骨灰盒占地不会超过1平方米,可一座土葬坟墓至少占地12平方
米,一口棺木需用木材0.5立方米,即使按每年只有1000人土葬计算,也要占用
土地1.2公顷,浪费木材500立方米。
但目前每年安置骨灰盒所消耗的土地资源也不可小视。虽然各地的殡葬管
理条例都要求,安葬骨灰的墓穴每个占地不得超过1平方米。但殡葬业内人士向
记者透露,即使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每个墓穴实际占地不会少于3平方米,因为
建一个墓园要有必要的走道、绿化等配套设施,这些公摊面积算下来,“1平方
米条例”的执行,大大缩了水。
有人曾做过计算,树葬所占用土地仅为传统墓穴的1/10。以八达岭陵园的
做法为例,他们在树下挖一个3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小坑,把骨灰深埋进
去,占地只要0.09平方米,确实仅为1平方米的1/10。吴亚利介绍,一个家族
的人身后还可以选择“团聚”在同一棵树下,这样节约的土地将更为可观。中
国绿化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九渊说,树葬所占的土地,实际上养育着一棵树,
完全可以视为绿化面积。大规模地建墓地使“青山白化”现象严重,树葬不仅
可以减少用地,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据悉,八达岭陵园中每个树
葬墓位将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赠500元,用于长城的保护和绿化工作。树葬,有
力地推动了绿化工作。
⑤ 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几乎不下雨,为何能让一吨淡水仅卖五块钱
新疆从九十年代未就开始大力推广滴灌节水灌溉,到目前为止百分之八十的农业灌溉都是滴灌!滴灌不仅仅是节水更是节约人工,滴灌不仅仅可以给农作物供水还顺便把肥料一起供给了农作物!其实以色列不但教育领先世界,以色列在科技研发上面、制造业上面也在世界上属于领先者,归根结底的原因,其实还是人的素质高。而人的素质实际上源自于制度的优越。
如果全世界都没有淡水,那么,海水淡化可能比现在的淡水贵不了多少,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很多人拿这个跟国内水价来对比,其实这个海水淡化系统跟天然气开采差不多,主要成本在于采集和运输。1000米深的海水抽起来需要的动力跟1米深没啥区别,但是水质有保障,杂质少,过滤系统几户不需要维护,只要有电,水就源源不断。以色列国家面积跟北京市差不多,地形狭长且靠海,6个水厂合理分布的话,水管的铺设成本可能比北京都要低。这种技术前期投入大,后期投入低,前提是要有足够好的水源,足够多的前期投入资金,充足的电力。
⑥ 以色列的水资源与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新华社耶路撒冷5月15日电(记者 刘立伟、明大军):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政府从建国伊始就意识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因此一直不惜斥巨资从事对水资源的开源节流的研究,成效显着。
初到以色列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这里的抽水马桶上有一小一大两个按钮,分别用于大小便后冲水,冲水量相差一半。有关研究表明,家庭生活用水的一半左右是从抽水马桶流走的。因此,以色列从抽水马桶着手实施节约用水措施绝不是小题大做。
在以色列,我们几乎看不到有关节约用水的标语,但是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以色列人节约用水的实用做法。例如,除了专业洗车行外,我们从没有见过有人洗车,后经打听才知道,以色列禁止任何个人日落前用水洗车。
以色列政府对水资源实施严格监管。1959年颁布的《水资源法》,规定了以色列境内所有水资源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调拨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开采地下水。以色列为此专门设立了水资源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定水价、水资源的调拨和监管。
水资源委员会根据用水量和水质确定水价和供水量。城镇居民用水价比农民用水价高出许多,政府还向城镇居民另外收取污水处理费。一般而言,对于居住在城镇的四口之家,政府规定用水额度为每月24立方米,每立方米1.2美元。超过额度部分每立方米计价5美元。
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为鼓励农民节约用水,政府给农民用水规定了阶梯价格:在用水额度60%以内水价最低,用水量超过额度80%以上水价最高。
以色列地形南北狭长,年降水量十分不均。水资源集中在北部和中部,但是农田却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干旱的南部。因此政府投资兴建了“北水南调”工程——国家供水系统,于1964年投入使用,每年从北部加利利湖向南部内盖夫干旱地区输水4亿吨。同时,政府还在冬季和春季北部雨水充沛时将多余的水送往东部地中海滨海区,注入地下蓄水层,以防海水因地下水水位下降而倒灌。如果把国家供水系统比作大动脉的话,那么与之相接的全国各小型供水系统就好比毛细血管,彼此连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水资源委员会可以按需调拨用水。
以色列建国以来,农业灌溉用水从每公顷8000吨下降到5000吨,可耕地面积却增加了近180万公顷。农业用的滴灌技术是众多节水技术中的杰作。滴灌技术可以使水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比喷灌节水20%,而且在坡度较大的耕地应用滴灌不会加剧水土流失。化肥制造商也千方百计开发可溶于水的产品,施肥可与滴灌同时作业。
在增加水源方面,以色列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工程的投入。以色列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了增加水资源长期规划,包括兴建一座年产淡水4亿吨的海水淡化处理厂和年产5亿吨净化水的污水处理厂。以色列计划未来农业灌溉全部采用污水再处理后的循环水。
以色列城市生活概况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12:11 新浪文化
大约91%的以色列人生活在城市地区。许多现代城镇和城市,如耶路撒冷、萨法德、贝尔谢巴、太巴列和阿卡,都建立在古代就已闻名的地方,新旧交汇在一起。其他城市,如雷霍沃特、哈代拉、佩塔提克瓦和里雄莱锡安在建国前本是农村,后来慢慢演变成主要的人口中心。建国初期兴建了一些新城镇,旨在适应大规模移民而造成的人口加速增长的情况,帮助人口向各地分散,并通过把工业和服务业吸引到以前人口稀少地区的办法,促进城乡经济的紧密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发城镇有卡尔梅勒和加特镇。
耶路撒冷,位于犹地亚山,是以色列首都,政府所在地,自从大约3,000年前大卫王在此建都以来,这里就一直是犹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国家中心。宗教和传统、圣堂和礼拜场所,都使之神圣无比,受到全世界犹太人、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崇敬。
1860年以前,耶路撒冷有城墙,城区分4个居民区犹太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亚美尼亚和基督教居民区。那时,已占该城人口多数的犹太人,开始在城墙外建立新的居民区,形成了现代耶路撒冷的核心。在英国人统治的40年(1918-48年)内,耶路撒冷逐渐从奥斯曼帝国(1517-1917年)统治下一个被人忽视的小乡镇,转变为一个繁荣的大都市,形成许多新的居民区,每一个居民区都反映了那里特定聚居群体的特性。随着阿拉伯人对新建的以色列国发起猛烈攻击,耶路撒冷被一分为二(1949年),分别由以色列人和约旦人控制,在以后的19年头中,混凝土城墙和带刺的铁丝网把城市的这一半同那一半隔离开来。作为1967年六日战争中进攻耶路撒冷的结果,这座城市得以重新统一。
耶路撒冷是当今以色列最大的城市,人口约67万。它既古老又现代,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其居民代表着多种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既有严守教规又有世俗的生活方式。这座城市既保存过去,又为将来进行建设,既有精心修复的历史遗址,又有细心美化的绿地、现代化商业区、工业园区和不断扩展的郊区,表明了它的延续性和生命力。
特拉维夫-雅法,地中海沿岸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是以色列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文化生活中心。工农业组织、股票交易所、各大报纸、期刊和出版社大多把总部设在这里。特拉维夫是现代第一个全部是犹太人的城市,它建立于1909年,当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定居点之一雅法的一个近郊住宅区。1934年,特拉维夫获得城市的地位,并于1950年与雅法合并,把旧城并入新城内。雅法古老港口的周围已发展成为艺术家的聚居地和旅游中心,到处是美术馆、饭馆和夜总会。
海法位于地中海沿岸,从海岸线逐级上升到卡尔梅勒山的斜坡。它建在三层地形上:较低层部分建在填海得来的土地上,是有港口设施的商业中心;中间层是较老的居住区;高层由迅速发展的现代聚居区组成,这些聚居区里有绿树成荫的街道、公园和松树林,俯瞰着宽阔海湾沿岸的工业区和沙滩。海法作为一个大的深水港,既是国际贸易和商业中心,也是以色列北部的行政中心。
萨法德高居于加利利山上,是人们喜爱的夏季避暑胜地和旅游地点,有一个艺术家聚居地和几座有几百年历史的犹太教会堂。16世纪时,萨法德是世界各地犹太人学识和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中心—犹太法学博士、学者和神秘主义者大量集居该镇,制定宗教律法和戒律,其中许多仍为当今严守教规的犹太教徒所遵守。
太巴列位于基内雷特湖之滨,以其有疗效的温泉而着称。今日该镇是一个喧闹的湖滨旅游中心,昔日的考古遗迹与现代的住宅和饭店相映生辉。太巴列建于1世纪,以罗马国王太巴列的名字命名,后来成为犹太人的学识中心和久负盛名的犹太教拉比学院的所在地。
贝尔谢巴位于内盖夫北部,坐落在通向死海和埃拉特公路的交叉点上。这是一座建立在大约3,500年前大主教时期犹太人祖先居住的遗址上的新城市。它被称作"内盖夫的首府",是一个行政和经济中心,有服务于整个以色列南部的区域政府办公室及卫生、教育和文化机构。
埃拉特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它是以色列通往红海和印度洋的出口。据说该市的现代化港口建在所罗门王时期使用过的一个港口遗址上,这个港口经营着以色列同非洲和远东之间的贸易。这里有温暖的冬季、引人注目的海底景色、设备齐全的沙滩、水上运动、豪华的饭店,并且从欧洲可直接乘包机抵达,所有这一切使埃拉特成为繁荣的四季旅游胜地。自从以色列和约旦(在1994年)实现和平以来,已开始了与毗邻城市阿卡巴之间的共同开发项目,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地区的旅游业。
⑦ 以色列地处哪里其气候类型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间平均水平的多少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
以色列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以色列西边有着与地中海相连的海岸线、在南边则有埃拉特的海湾(又被称为亚喀巴湾)。
以色列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海岸平原、中部丘陵、约旦大裂谷、以及内盖夫沙漠。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从北部的黎巴嫩边界一直延伸至南部的加沙,该地区土壤肥沃而潮湿,是农业和水果栽种的重要地带。海岸平原的东部是中央的高原地带,高原地带的北边是加利利山脉的山丘,更南边的地区是由许多小型而肥沃的溪谷地区所组成的撒马里亚山脉;再往南则是荒芜的朱代(Judea)山丘地区。中央高原地带的东部是约旦大裂谷,属于长达6,500公里的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在以色列境内的裂谷是由约旦河、加利利海、以及死海所构成。内盖夫沙漠由大约12,000平方公里的沙漠组成,占据了以色列的一半土地面积,在地理上内盖夫沙漠是属于西奈半岛的延伸。
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攻克了约旦王国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加沙地带(当时被埃及占领)与西奈半岛。以色列在1982年从西奈半岛撤出了所有的驻军和殖民地,并在2005年9月12日完全撤出了加沙地带,不过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目前仍未解决。自从1967年以来耶路撒冷东部一直在以色列司法、行政管辖范围之内,戈兰高地自从1981年以来也属以色列管辖,虽然它们都不属以色列的正式领土。
以色列国的主权范围,若去除所有以色列在1967年攻克的领土,总计为20,777平方公里(1%水域面积)。而若加上以色列民法管辖范围内的领域,包括耶路撒冷东部和戈兰高地在内,则是22,145平方公里,水面积不到1%。而全部由以色列控制的领土,包括军事控制和巴勒斯坦政府自治的西岸地区,则是28,023平方公里。
⑧ 以色列是怎么节水的,为何被称为“极限节水”国家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65立方米,灌溉面积为22万公顷,农业用水量占总供水量的62%。
以色列水利法规定,以境内所有水资源都归国家所有,必须专门用于满足居民需要及国家发展需要。水利委员会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管理,包括制定水利政策、分配用水配额、制定用水计划与水资源发展规划,以及防止污染、开发废水、研制海水淡化设备、保护土壤和排污等工作。以色列水利委员会每年将70%的用水配额分配给农业生产者,然后再根据总降水量,分配剩余的配额。为鼓励节水,以色列水利委员会规定农业生产者按其用水量占其用水配额的百分比缴纳费用。
以色列所有的灌溉方式都可以采用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化操作可完成实时控制,也可执行一系列操作程序,完成监视工作,且能长时间工作,精密、可靠、节省人力。在灌溉过程中,如果系统记录下水肥施用量与要求相比有一定偏差,系统会自动关闭灌溉装置,计算机系统还允许操作者预先设定程序,有间隔地进行灌溉。这些系统中有可以帮助收集灌溉信息的传感器,如埋在地下的湿度传感器,负责收集土壤湿度信息。还有一种传感器,它能通过检测植物的茎和果实的直径变化,来决定对植物的灌溉间隔,这种传感器直接和计算机相联,当需要灌溉时,它会自动打开灌溉系统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以色列将水的建设、立法、利用、分配寓于一体的做法,发展管道输水、开辟灌溉新水源的思路,都值得我们借鉴。 被称为“极限节水”国家毋庸置疑。
⑨ 明明生活在沙漠,以色列到底是如何找到水源的
以色列的国土面积60%是沙漠,其余的土地也非常干旱,为了解决水源问题,以色列可谓是绞尽脑汁,不但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在沙漠中打井,让废水再利用,这些手段终于解决了水源的问题。
以色列全年的总用水量56%是农业用水,38%是居民用水,然后还有6%为工业用水,没有水源,以色列的经济和居民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水源一直是以色列政府头等重视的大事。
而且以色列还特别注重水循环利用,政府鼓励兴建污水处理厂,这样原本生活或者工业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又重新变成了可以使用的水源,然后让这些水源为农业浇灌以及市政建设提供了用水来源,民众也自觉使用节水型家庭用具,使水源不但被有效的节省也能使污水很好的被利用。
所以以色列每一滴水源都体现了以色列人的智慧,也让他们能够很好的生活与发展下去。
⑩ 以色列农业能在沙漠里种田、养鱼,是怎么做到的
内盖夫位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占以色列土地面积的66%。年降雨量只有5-15厘米,天然淡水资源不足。同时,内盖夫有大量的地下咸水,但是这些咸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众所周知,高盐度的咸水不能用于灌溉庄稼和居民的日常饮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色列建造了一座大型海水淡化厂,通过淡化海水和地下盐水,可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其中,最大的索莱克海水淡化厂每年可生产6亿多立方米的淡水,为150万人提供生活用水。
被称为“现代滴灌之父”的西姆查布拉斯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滴灌系统,用于灌溉距离水源8公里的干旱农田。如今,依靠这项技术,以色列超过40%的蔬菜和农作物种植在广阔的内盖夫沙漠。在以色列,这片沙漠还出产90%以上的水果和甜瓜,这些水果和甜瓜不断出口到欧洲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