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中国改革开放送了多少资源
扩展阅读
60s生存工具箱有什么用 2025-05-17 05:56:03
赣州钓鱼工具哪里买 2025-05-17 05:53:16
月子中心需要多少费用 2025-05-17 05:34:50

中国改革开放送了多少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8-20 21:18:36

A.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1、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定名为“经济特区”。

2、加入世贸

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中华民国是世贸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建国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因为政治对立的原因,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继续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无法获得在关贸总协定中缔约国成员的身份。

在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会议推出2758号决议,即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上做出表态,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华民国政府也不再出现在关贸总协定的列表之中,直到2001年,中国与中国台湾才陆续加入WTO。

3、农业建设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用不足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为保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1979年至2007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累计完成投资16202亿元,年平均增长13.2%。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和防护林工程建设。

通过30年大规模的建设,我国农林牧渔水利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增强了防洪、防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我国共有水库85412座,水库总库容6345亿立方米,分别比1990年增加2025座和1685亿立方米;

堤防长度增加6.4万公里,堤坊保护面积增加1352万公顷;建设灌区506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新增711万公顷。

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50160万吨,比1978年增产64.6%;棉花762万吨,是1978年的3.5倍;油料2569万吨,是1978年的4.9倍;糖料12188万吨,是1978年的5.1倍。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建设稳步推进,规划调水总规模448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共同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全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目标。

4、交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9年至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74246亿元,年均增长19.9%,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

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至2007年的7.8万公里,增加了2.6万公里。这些新增里程大部分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

1978年我国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仅为1000公里,2007年达2.4万公里。建成了上海磁悬浮、广深高速铁路等工程。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时速350公里的京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京沪高速铁路也已经开工建设。

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增至358万公里,增长了3倍,其中高速公路由1988年的0.01万公里增至5.39万公里,增长了538倍。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初步形成,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明显改善,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为2876万辆,而1985年仅为28.49万辆,增长了近100倍。

民用航空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民用航班飞行机场148个,比1985年增加了66个;航线1506条,比1990年增加了1069条;民用航空运输线路长度为234万公里,比1990年增加183万公里。

水运和管道运输也取得很大成绩。2007年,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8.82亿吨,是1980年的17.9倍;管道输油(气)里程5.45万公里,是1978年的6.6倍。上海港口已成为全世界最大港口,年吞吐量近5亿吨。

5、城市建设

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业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体系的建设。1979年至2007年,我国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37705亿元,年平均增长31.6%,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中年平均增速最快的行业。

2007年末,全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34.8万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2标台,比1990年增加8台;城市道路24.6万公里,是1980年的8.2倍;城市道路面积达42.4亿平方米,人均11.4平方米;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70.9万公顷,是1980年的20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

30年来,我国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障能力大幅度增强。2007年,城市供水总量502亿立方米,是1980年的5.7倍,用水普及率达到93.8%,比1980年提高12.4个百分点;

城市供气管道长度22.1万公里,是1980年的39倍,用气普及率达到87.4%,而1980年仅为16.8%。2007年,我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10337万立方米,是1996年的9倍。

B. 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1992年—2002年)。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

2、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

3、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全方位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1979年初蛇口工业区设立,到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4、改革开放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农产品日渐丰富,但城市经济因延续计划管理体制未见大的起色。

5、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打破了教条式的理论禁锢,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

C.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以下的成就:

1、经济方面:

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2、思想方面: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面貌带来的历史性变化,还不仅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30年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打破了过去那种单调、统一的带有个人崇拜和违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

3、经济增长方面:

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里所说的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就是指经济周期实现了由建国以来多次发生的超强波周期(波谷年与波峰年经济增速落差在20个百分点以上)、强波周期(落差在10个百分点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上)到轻波周期(落差在5个百分点以下)的转变。

4、能源工业方面:

能源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在石油勘探开发、水电建设、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能环保取得进展,2007年国家核准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实际关停2336万千瓦;与2006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降低11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减少0.07个百分点。

5、交通运输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9年至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74246亿元,年均增长19.9%,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至2007年的7.8万公里,增加了2.6万公里。这些新增里程大部分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

(3)中国改革开放送了多少资源扩展阅读: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D.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于1978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距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风风雨雨。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创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20世纪50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60、70年代那种贫困落后!
回忆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再不用粮票来买米,我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不仅仅只有样板戏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
我们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前我们没有电话、电视、更没有电脑网络,而现在应有尽有。现在,不论朋友在哪里,只要按几个简单的数字便可和他通话聊天。我们的电脑网络就像是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你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多好啊!
就拿经济高速发展的北仑区来说吧 !改革开放前,北仑区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小镇,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等要素禀赋供给不足,一次性能源95%靠外来输入,加上地处海防前线,缺少国家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政府带来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没有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北仑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北仑奇迹”。
目前北仑港拥有500吨级以上的生产性泊位140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近40座,有集装箱航线70余条,每月航班400多班,港口年吞吐量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5万标箱,位居大陆沿海港口第二位,在世界港口中名列第6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着名港口,昔日的北仑新小镇,已发展成为一个有近40万常驻人口的现代化的城市。这些巨大的变化,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党的富民决策,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未来的北仑充满着美好的前途和希望,从地理位置上看,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又处在东北亚与东南亚这两大经济区域的中间,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条件,这就决定了北仑应该走向世界,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一席之地;从国内情况看,地处长三经济区的龙头,杭州湾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拉近了与上海的交通距离,上海的信息化资源、金融资源、人才资源,将为北仑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加,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和涌现了一大批优势产业群,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第二产业增加值率均增长15%。传统服务业日益繁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重要力量,现代服务业主导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呈现互联互动良好态势。外经贸、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改造基本完成,村村通电、通车、通话基本实现,自来水普及率已基本实现。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大部分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10%且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完成了“生存型——温饱型——小康型”的三级跳跃,居民家庭财产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于此同时,经济主体的利益格局也在发生着结构性调整,社会经济资源重新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大有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大大提高。同时,居民家庭对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普及程度迅速提高。
是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培养了一大批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老一辈科技人员的知识已经明显老化的情况下,这些中青年知识分子必将挑起未来的重担。众所周知,当今国际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谁在科技上占有优势,谁的综合国力便会增强。然而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考的恢复正是符合当今世界人才竞争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不仅给我国注入了一股敢勇敢闯的新鲜血液,而且大大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这样,才能使我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环境保护得到大力加强,循环经济有效推进。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下降了50%,城市污水采集中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到45%,森林覆盖率到30%,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不但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极高的提高,在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转变,扭转了以前的一些错误看法。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全体居民也共享了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并逐步向富裕迈进。

E. 改革开放为中国做出哪些贡献

改革开放为中国做出的贡献:

一、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迎来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

二、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无疑,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推动中国全方位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经济不仅仅局限于引进来,更提升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

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在稳定的环境下顺利发展。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五、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人民生活图景

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5)中国改革开放送了多少资源扩展阅读:

4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一、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地位不断提升的历程。我们回顾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正是因为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灵活运用改革方法

我国改革的典型特征是采取了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方式。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在对试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是:

1、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

自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

2、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从0.3645万亿元增长至21.0871万亿元,增长近60倍。

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3、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

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4、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

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5、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

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

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2008年,奥运会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6)中国改革开放送了多少资源扩展阅读

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年均递增7.9%。

其中1979~2006年年均增长9.6%,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最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2、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跨过2万亿美元台阶,跃居世界第四位。

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05年的5.0%。人均GDP则由1978年的257元提高到2006年的15930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2、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6年末的8.8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

3、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57%以上,农村居民则高于60%,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G.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国家。改革开放前,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闭关自锁的封闭状态,特别是“文革”期间,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物资短缺,日用生活品严重匮乏,国民经济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向改革开放的号角之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先行,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再到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前进的改革。

逐步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改革与开放两个轮子同时推进,相互促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广大农民群众焕发出空前劳动积极性。僵化的经济体制被冲破了,国有企业从主要依靠政府和政策,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市场和法律,现代企业制度陆续建立。这些大大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

而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机制的引进,使经济日趋活跃、市场逐步繁荣、人民群众不断受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结合了起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使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从经济特区的创建开始,到加入WTO,我国已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3、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连续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记录。

4、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前不久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中,有67%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各类商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的时代取代了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时代。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衣食无虞的梦想变成现实,实现了由贫困——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大批外逃的现象早已销声匿迹,并出现回流的现象。

(7)中国改革开放送了多少资源扩展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

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H.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第一,改革开放扭转了在文化大革命中给国家遗留下来的严重的局面。文化大革命严重摧残了中国民主的发展,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国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些问题,书写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篇章。改革还解决了人民温饱、生产力发展速度、教育水平落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改革开放解决了新中国在建国初模仿前苏联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导致生产力发展受限的问题,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中国的经济才逐渐走向复苏;
第三,改革开放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四,改革开放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I. 改革开放的一些内容

30年前的今天,我们结束了四人帮动乱,挣脱了阶级斗争为纲思维,却仍然迷茫于“两个凡是”的阴影中;30年前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单色调的社会中,中山装、平头、大寨、公社是中国的代名词,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却缺衣少食、物资匮乏是我华夏泱泱大国的心痛;30年前的今天,我们身羸体弱,饱受西方诸国歧视,政治、经济、文化受制于人,被视为红色妖魔。

30年后的今天,我们百花齐放、万家争鸣,从奥斯卡名导明星到诺贝尔奖坛的教授,从红级网络的大众打虎群体到称雄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莘莘学子,无不飞扬着解放思想的红旗;30年后的今天,多元化、明色彩、快节奏的国际都市文化已逐步取代了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旧主题,阿玛尼西装、莫西干头、宾利保时捷在中国已变得丝毫不显稀奇,从货物琳琅满目的巨型超市到星罗棋布的7-11,从高楼林立的浦东到交通物流一体的粤、港、澳,无不处处显耀着勃勃生机;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承诺担当了亚太地区金融的定海神针,深沪交易所的蝴蝶扇动翅膀能带来纽约华尔街的厄尔尼诺,中南海成了第三世界利益的代言人,2008某奥运牵动了整个地球村。有事实为鉴,有历史可证。

是什么在30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3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3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

我,是一个80后的青年,可以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30年,或许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时间甚至更短,但是,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来表白我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童年时,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包饺子是家里最开心的时刻;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着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少年时,可口可乐、健力宝和各种新奇的图书逐渐出现于我们的视野,连环画已经被镭射录像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5寸的黄河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1寸的熊猫彩电,里面播放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青年时代的我,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汽车、火车、飞机、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世界各国品牌的衣服已经挂进了我的衣橱,超市的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早已不再稀奇,电脑笔记本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我生活的点、线、面。

朋友们,饮水不忘掘井人,居安当思归来源。历史告诉我们,是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引来了改革春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使中国驶进了一个高速前行的快车道。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让华夏儿女迎来了思想的解放,“部分人先富起来”让经济大胆地插上翅膀腾飞,紧密地团结在党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领导核心周围,中华民族昂首阔步挺向世界民族之林。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因为我见证了三十年风雨沧桑,凤凰涅磐,巨龙腾飞的过程;我,为自己是一名××而自豪,因为我参加了这支无怨无悔守望国家走向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在今后的日子,我,作为一名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还会守卫改革开放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多,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无比感激之情为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扎实履行××历史使命。

第二篇:
改革开放30年演讲稿

您好!

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30年演讲稿]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30年演讲稿]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改革开放30年演讲稿]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