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洲的资料
名称 北亚美利加洲,简称北美洲 (North America)
洲名释义: 与南美洲全称亚美利亚洲,意大利探险者亚美利亚到此探险。
国 家: 有23个独立国家和十几个地区。
人 口: 4.62亿人。
民 族: 大部分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其中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
语 言: 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荷兰语、印地安语等。
宗 教: 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位置:位于西半球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1914年划分)
范围: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面积: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区域 分为东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地区)、中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西部地区(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
北美洲包括国家:巴哈马 伯利兹 美国 巴巴多斯 加拿大 哥斯达黎加 古巴 萨尔瓦多 格林纳达 危地马拉 洪都拉斯 海地 牙买加 圣卢西亚 墨西哥 尼加拉瓜 巴拿马 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国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安提瓜和巴布达 圣基茨和尼维斯
【居民】
人口 46 2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其中以纽约附近和伊利湖周围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千米在200人以上;而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
民族:大部分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其中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种人。此外还有因纽特人、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人等。 语言 通用英语、西班牙语,其次是法语、荷兰语、印第安语等。
宗教:居民主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
半岛与岛屿: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地形:全洲海拔200 米以下的平原约占20%,海拔200—500米的平原和丘陵约占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 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东部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 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中部平原:位于拉 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 界着名的大平原。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地,东带为海拔2 000—3 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 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的沿海岛屿,海拔一般为1 000—500米;中带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美国的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岭等。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海拔6 194米,为北美洲最高峰。东带和中带之间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底部海拔1 300—800米,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6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
火山与地震: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带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岛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频繁和多强烈地震的地带。
水系: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属大西洋流域的面积约占全洲的48%,属太平洋流域的各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 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 格陵兰岛。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为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 布是美国西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约塞米蒂瀑布,落差达700米。尼亚加拉瀑布,落差51米,宽1 240米。北美洲是个多湖泊的大陆,淡水湖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 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总面积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以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气候: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 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 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3/4;整个北极群岛(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及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 都低于-32℃,格陵兰岛中部低达0℃,成为西半球的寒极区。夏季全洲普遍增温,最热月(7月,沿海多为8月)平均气温格陵兰岛中部为0?3℃,成为北半 球夏季最凉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都在0-32℃之间,其中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区面积较小。美国西南部的死谷,极端最高 气温曾达56.7℃,为全洲最热地区。北美洲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东南部、美国的东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500? 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达2 000毫米以上,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区;佛罗里达半岛、落基山脉东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100毫米;加勒比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 高温多雨。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美国大盆地西南部、科罗拉多河下游以及北极群岛和格陵兰岛的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不到100毫米。每年5月,北美洲东南部常 受飓风侵袭,往往造成严重灾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强烈的暴风和陆龙卷风。西风在翻越落基山脉后,于东麓形成钦诺克焚风。
【自然资源】
北美洲大部分地区已经过勘查。主要矿物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铜、镍、铀、铅、锌等。 北美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30%,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产达格拉斯黄杉、巨型金针柏、奴特卡花柏、糖槭、松、红杉、 铁杉等林木。草原面积占全洲面积14.5%,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北美洲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蕴藏量约为24 800万千瓦,占世界水利资源蕴藏量的8.9%,已开发的水利资源为5 360万千瓦,占世界的34.7%。
北美洲沿海渔场的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20%,西部和加拿大东部的边缘海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鲑、鲽、鳕、鲭、鳗、鲱、沙丁、比目、萨门等鱼类,在加拿大东部边缘海区还产鲸。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极熊等。
【经济简况】
工业 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进。农、林、牧、渔业也极为发达。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业基础外,多为 单一经济国家。北美洲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煤、原油、天然气、铁、铜、铅、锌、镍、硫磺等,而锡、锰、铬、钴、铝土矿、金刚石、硝石、锑、钽、铌以及 天然橡胶等重要的战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靠进口。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为:生铁、钢、铜、锌等均占20%左右,铝占40%以上,汽车约占 37%。
农业:北美洲农业生产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着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岛诸国和地区主要生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交通:北美洲铁路总长420 000多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55 000多千米。公路四通八达。美国东北部是交通最发达的地区,其次是美国中部、东南部、西部沿海地区;加拿大东南部;墨西哥东部,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 古巴的糖厂铁路专用线较发达。加拿大中部地区的夏季河运、冬季雪橇运输也很重要。北部沿海地区以雪橇运输为主。
B. 美洲的资源
美洲的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30%,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产达格拉斯黄杉、巨型金针柏、奴特卡花柏、糖槭、松、红杉、铁杉等林木。草原面积占全洲面积14.5%,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北美洲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蕴藏量约为24800万千瓦,占世界水利资源蕴藏量的8.9%,已开发的水利资源为5360万千瓦,占世界的34.7%。
北美洲沿海渔场的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20%,西部和加拿大东部的边缘海区为主要渔场,盛产鲑、鲽、鳕、鲭、鳗、鲱、沙丁、比目、萨门等鱼类及厥类,在加拿大东部边缘海区还产鲸鱼。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极熊等。
南美洲矿物资源尚未很好勘探,目前已知现代化工业中所需要的20多种最重要的矿物原料大部分都有,且储量丰富。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巴西的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和巴西;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苏里南;铜矿的金属储量在1亿吨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铜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鲁居第四位;铋、锑、银、硝石、铍和硫磺储量均居各洲前列;锡、锰、汞、铂、锂、铀、钒、锆、钍、金刚石等矿物也很丰富。
森林:森林面积约92000万公顷,占全洲总面积的50%以上,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3%,盛产红木、檀香木、铁树、木棉树、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贵重林木。草原面积约44000万公顷,约占全洲总面积的25%,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4%多。
水力资源:水力蕴藏量估计为4670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力蕴藏量的16.9%;已开发的水力资源为560万千瓦,约占世界水力资源总开发量的3.6%。
渔业:智利北部沿海和巴西东南部沿海盛产金枪鱼,秘鲁沿海盛产鱼,智利沿海盛产沙丁鱼,鳕和鲸。此外,巴西、阿根廷沿海还盛产鲈、鲻、鳀、鲭、鳕等鱼类。秘鲁沿海、巴西沿海为南美洲两大渔场。
C. 美洲大陆有哪些介绍
在辽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间,坐落着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便是位于西半球、横跨南北两个半球的神奇、秀美的美洲大陆。美洲大陆,北起北极圈内,南至合恩角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面积42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和欧洲面积的总和),它环绕的海岸线弯曲、绵长,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理藏着大量的海洋资源。
神奇富饶的美丽大陆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使得美洲大陆南北季节相对,气候相反;地形的高低悬殊,又造成气候的复杂多样。极地的地方同热带地区相比,气温有近网络的差异,干旱的沙漠同大河流域的降雨量,相差竟有100多倍。大陆流淌着被称为“河流之父”的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和被称作“河流之海”的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它们分别经久不息地分别奔流在北、南两块美洲的大地上;此外,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格兰德河、纳尔逊河、阿肯色河、科罗拉多河、拉普拉塔河、普鲁斯河、马代腊河、圣弗兰西斯科河、奥里诺科河、托坎廷斯河、加巴拉圭河,都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河,以汹涌澎湃之势,分别奔腾流泻进太平洋和大西洋。南北美洲活跃着140多座活火山,在这些火山区,还同时伴有1602处温泉;图彭加托火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同时层叠在广阔的南美洲上;有“北美地中海”之称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安赫尔瀑布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地震和飓风也常常光顾这片南北相连的大陆。绿色屏障下的世界——蒂卡尔古城俯瞰。
巨大的森林覆盖着北美洲西北部(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和中美洲、南美洲大片的沃野。亚马孙河流域,至今还常青着茂密的热带原始森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中、南美洲的森林资源,约占全世界的森林资源的三分之一。
D. 美国有哪些丰富资源
储量丰富的美国矿产资源(一)
美国国土面积937.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全国划分为50个州和一个特区。本土48个州,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北面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相连,东南滨墨西哥湾,东、西两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另有两个海外州,一个是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另一个是位于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哥伦比亚特区为首都华盛顿所在地。
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国之一,是世界矿业的中心。矿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是其基础性产业之一。
一、矿产资源
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居世界第一。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表1)。
美国矿产储量居世界第1位的有:煤、钼、天然碱、硼、溴、硫酸钠;第2位的有:铜、金、镉、银、钇、磷、硫;第3位的有:铅、锌、稀土、重晶石、碘;第4位的有:铂族金属、钨;第5位的有:铁矿石;第6位的有:天然气、锑、铋、钾盐;第8位的有:钛铁矿、铀:石油居第11位。
美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美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余缺并存。美国矿产资源丰富, 发现2500多种矿物, 经地质勘查工作证实,美国探明有矿产储量的矿产有88 种, 是世界上探明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美国矿产资源总量虽然丰富, 但有些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甚至有些矿产资源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在诸多矿产中, 资源比较丰富的有煤、铀等能源矿产,铜矿、金矿、钼矿、铅矿、锌矿等金属矿产资源和硼矿、硫矿、磷矿、天然碱、膨润土、硅藻土、高岭土、硅灰石、滑石、石膏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尤以铜矿、金矿和化肥化学矿产资源最为丰富。对美国来说,石油能源资源、铁矿和锰矿、铬矿、镍矿等钢铁矿产资源并不丰富,铝土矿及砷矿、铋矿、钨矿、锡矿、石英、萤石、云母矿等几十种矿产则属于短缺资源。
第二, 美国各类矿产资源丰度状况不尽相同。就总体来看, 以非金属矿资源最为丰富, 分布亦广,金属矿和能源矿次之。能源矿产以煤矿和铀矿资源比较丰富, 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油气资源丰度一般,金属矿产中以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和金银等贵金属矿产较为丰富, 其他金属矿产一般; 非金属矿产中以化工矿产和轻工矿产为最丰富。
第三, 美国矿产资源地理分布广泛, 但不均匀。美国各州均有数量不等的某些矿产,但分布是不均匀的。中部地台区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铅、锌和铜矿等矿产;东部阿巴拉契亚褶皱带中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有色金属和贵金属; 西部科迪勒拉褶皱带是美国矿产资源的主要富集区, 不仅产有大量铜、钼、金、银、铀、钒、铅、锌等金属矿产, 而且非金属矿产和煤、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能源矿产也很丰富;墨西哥湾和大西洋拗陷带中的矿产以石油、天然气、褐煤和钾、硫、磷等沉积矿产为主。总体看来, 固体矿产中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中部和东部较少; 非金属矿产则在东、中、西部州均有分布。
根据美国目前的矿山生产能力(2005年产量数据)计算,美国主要矿产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如下:铜31年,钼47年,铝土矿100年,金11年,铅19年,锌40年,银20年,重晶石51年,石膏33等。另外,美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6.1%,居世界第一;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4%和3.0%,分别排世界第11位和第6位。
美国矿产资源分布
二、生产和消费
美国目前开采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钼、铂族金属等,开发的金属矿山主要位于西部地区(铁矿山主要在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而开采的非金属矿产品主要为石料、石灰、磷酸盐、高岭土、盐、苏打灰、斑脱岩、钾岩、硼矿物、硅藻土、石膏、宝石等,主要开采地多位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相对较少。在工业产值上,非金属矿产的工业产值目前大于金属矿产的工业产值。
表2
能源矿产
美国是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大国,其石油、天然气和煤产量一直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从2001到2005年,美国石油产量从3.49亿吨逐步下降到3.10亿吨,平均年下降率为2.9%,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9.7%下降到8.0%(表2);同期美国天然气产量从5658亿立方米逐步下降到5257亿立方米,平均年下降率为1.8%,占世界的比重从2001年的22.7%下降到2005年的19.0%;与石油和天然气不同,从2003年开始,美国煤生产形势迅速好转,产量连年增加。由于2002年和2003年煤产量大幅下降的影响,2001年~2005年煤产量只出现了小幅度增长,从2001年的10.23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10.28亿吨,平均年增长率仅为0.13%。同期,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煤产量的大幅增加(中国和印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和5.7%),世界煤总产量大幅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0%。相比之下,美国煤产量在世界产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从2001年的21.2%下降到2005年的17.6%。
美国也是世界重要的能源消费大国。2005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3.37亿吨石油当量,与2004年略低,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22.2%(表3)。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2005年占美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40.4%、24.4%和24.6%;而核能和水电则仅分别占8.0%和2.6%。200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万美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2.2吨石油当量,2005年则下降到1.9吨石油当量。2005年美国各种一次能源消费量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中所占比重如下:石油24.6%,天然气23.0%,煤19.61%,核电29.6%,水电9.1%。
近5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其能源消费稳步增加。石油消费量从2001年的8.96亿吨上升到2005年的9.45亿吨,年均增长1.3%;煤消费量从2001年的5.52亿吨石油当量上升到2005年的5.75亿吨石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0%;同期天然气消费量从2001年的6414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6335亿立方米,年均年增长率为-0.3%。
金属矿产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矿产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钢、铁矿石、金、银、以及主要有色金属的生产和消费均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铜、铅、锌、钼、钢材和贵金属。美国是世界最大钼生产国,主要是作为副产品从斑岩铜矿中回收的。2005年钼的产量为5.8万吨,在世界产量中所占比重为31.2%。黄金矿山产量为256吨,仅次于南非,在世界产量中所占比重为11.0%。矿山银的产量为1178.8吨,在世界产量中所占比重为6.1%,其中一半以上为铜、铅、锌和金的冶炼副产品。此外,氧化铝和矿山铅的产量所占的比重也都超过了10%;钢铁、精炼铝、矿山铜和精炼铜、矿山锌、镁和镁化合物、钛铁矿和矿山银的产量在世界产量中所占比重也都达到了5%~10%。
2001年~2005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对美国金属矿产品的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统计的35种金属矿产品生产数据来看,17种矿产品的年均增长率为正增长,17种矿产品年均增长率为负增长;但主要原生金属矿产品的生产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精炼铅产量从2001年的26.6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14.3万吨,年均下降率为14.0%;矿山铅产量从2001年的46.6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42.6万吨,年均下降率为2.2%;精炼铜从2001年的180万吨下降到2005的126万吨,年均下降率为8.5%;矿山铜产量从2001年的134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114万吨,平均下降率为4.0%;矿山金产量从2001年的335吨下降到2005年的256吨,平均下降率为6.5%;矿山银产量从2001年的1606吨下降到2005年的1179吨,平均下降率为7.4%;矿山锌产量从2001年的84.2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74.8万吨,平均下降率为2.9%;精炼锌产量从2001年的20.31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19.1万吨,平均下降率为1.5%;精炼铝产量从2001年的263.7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248.1万吨,平均下降率为1.5%。此外,镁、铬、镉等金属的产量年增长率也为负增长。
多年来,美国由于国内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有限,矿石和金属产量不断下降,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只能不断增加进口量。为了减少对国外矿产品的依赖,美国逐渐加强再生金属的回收利用。近几年在主要原生金属产量普遍呈下降趋势,但再生金属的生产却出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许多金属的再生利用发展迅速,特别是金、铅、锌、铝、锡、锑、汞、钨、镍和铂族金属等。这些再生金属的产量占其总消费量的比例高的达70%(金),低的为5%(铂族金属)。
(信息来源:中国建材网)
E. 北美洲主要资源类型
北美洲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可耕地多,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高,水力资源蕴藏量占世界总蕴藏量的8.9%。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河流多瀑布多,尼亚加拉瀑布是北美洲最大的瀑布。多湖泊,有着名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因此北美洲主要的资源类型应该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吧。
我所提供的仅作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F. 美洲大陆盛产的粮食有哪些
气候多样,河流众多,使得美洲大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盛产粮食的地方之一。主要有北美洲的小麦,赤道地带大量的热带作物,南美洲的草原、高原和高山地区丰富的谷物(玉米、豆类、花生、参茨、番茄、番瓜、南瓜、马铃薯,坚壳的可可和奎宁,还有菠萝、鳄梨、枫糖、草莓、吐根、加拉、沙示等,极为丰富)。
G. 美洲自然资源特征
“阿美利加洲”在西半球。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北濒北冰洋,南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附近许多岛屿组成。巴拿马运河一般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在政治地理上则把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统称为拉丁美洲,北美洲仅指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百慕大群岛。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6.47亿(1983)。欧洲移民后代、印欧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占多数,还有黑人、日本人、华人和原居民印第安人、因纽特(爱斯基摩)人等。大陆从东向西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东部是久经侵蚀的山地和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西部为年轻的高峻山地,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阿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是全洲最高点,也是世界上除了亚洲以外最高的山峰。山脉逼近海岸,沿海平原狭窄;东西部之间是广阔的大平原,北美中部大平原和亚马孙平原都是世界上着名的平原。主要河流有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等;北美洲还有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跨有不同的气候带:北美大部分属亚寒带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面积辽阔的针叶林和大草原;中美和南美北部主要属热带气候,有广大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干草原。南美南部则属温带气候。地下资源十分丰富,煤、铁、石油,铜、镍等有色金属均占世界重要地位。
H. 关于北美洲的资料有哪些
概况
北美洲是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东滨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南美洲分开。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度40分,北纬52度13分),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度05分,北纬7度12分)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度05分,北纬65度37分),北至默奇森角(西经94度26分,北纬71度59分)。全洲面积为2422.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
居民
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里居住着美国4/5、加拿大2/3的人口,其中以美国的纽约附近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伊利湖周围人口密度最大。西印度群岛中的波多黎各、马提尼克岛等处,也是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无人居住。居民主要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还有少数的格陵兰人、波多黎各人、狄太人、日本人和华侨。主要信基督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和西班牙语。
自然环境
北美洲大陆北宽南窄,略呈倒置梯形。西部的北段和北部、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海湾。岛屿多分布在北部和南部,总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千米,为岛屿面积最大的洲。格陵兰岛面积217.5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岛。北美洲大陆部分地形可分为三个明显不同的南北纵列带:一、东部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谷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一般海拔300-600米,南部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之间。主峰米切尔山海拔2037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二、中部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得孙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半部是多湖泊和急流的地区,南半部属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着名的大草原。三、西部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一直伸展到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地:东带为海拔2000-3000米以上的落基山脉,南北延伸5000千米,是北美洲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西带南起美国的海岸山岭,向北入海,形成加拿大西部沿海岛屿,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中带包括北部的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的海岸山脉、美国的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岭等等。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海拔6193米,为北美洲最高峰。东带和中带之间为高原和盆地。盆地底部海拔1300-1800来。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5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北美洲的大河,除圣劳伦斯河外,均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详。按河流长度依次为密西西比河、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格兰德河、纳尔逊河等。北美洲是多湖的大陆,淡水湖面积之广居各洲的首位,中部高平原区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谈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以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其次为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西部山地阻挡,来自大平洋的湿润西风不能深入内地,所以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来自东南方的大西洋,空气湿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平原的西北部和落基山脉以西在500毫米以下,太平洋沿岸迎西风的地区降水量剧增,有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约在2000毫米以上。加拿大的北部和阿拉斯加北部边缘属寒带苔原气候,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南部地区多属温带针叶林气候。美国的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多属温带草原气候。太平洋沿岸的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侯。西印度群岛、中美洲东部沿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
自然资源
北美洲矿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硫磺、铁、铜、镍、铀、铅、锌等。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产黄杉、红杉、巨杉、铁杉筹,南部出产红木等优质木材。加勒比海、纽芬兰附近海域是世界着名渔场。
经济概况
北美洲是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煤、原油、天然气、铁、铜、铅、锌、硫磺等,而锡、锰、钴、铝、金刚石、钽、铌等重要战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靠进口。北美洲中部平原是世界着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稻子、棉花、大豆、烟草为主,大豆、玉米、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中美和西印度群岛诸国主要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地理区域
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区。
东部地区:东濒大西洋,海岸曲折,多港湾,北美洲大部分港口集中在这一地区,圣劳伦斯河谷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海拔300-600米,多冰川湖,有湖泊高原之称;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一般海拔1000-1500米,山脉西侧为阿巴拉契亚高原,山脉与大西洋问有狭窄的山麓高原和沿海平原。众多短小湍急的河流经山麓硬、软岩层的交接处,形成瀑布,因而从纽约向西南至哥伦布一线有“瀑布线”之称。本区是北美洲工业和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重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
中部地区: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丘吉尔河上游,南达墨西哥湾,长约3000千米,宽约2000多千米的地区。是北美洲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最集中的产区及肉用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地区:由高大的山脉和高原组成,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地形的骨架。多火山、温泉,地震频繁。内地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太平洋沿岸地区种植亚热带果品的园艺业十分发达,本区采矿业占重要地位,制造工业以飞机、造船等为重要。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洲西北部。大陆部分,山脉分列南北,中部为育空高原,太平洋沿岸地区多火山,地震频繁。矿物主要有石油、金、锡、铜、煤等。经济以采矿业、渔业和皮毛业为主。阿留申群岛是阿拉斯加西南的一群火山岛,地震频繁。有皮毛兽的驯养和渔业。
加拿大北极群岛:是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人口稀少,主要居民是因纽特人。各岛之间有许多海峡,其中巴芬岛与拉布拉多半岛之间的哈得孙海峡,是哈得孙湾通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各岛坚岩裸露,多为海拔500-1000多米的山地,长期受冰川作用,多冰川地形和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沿海平原狭窄,海岸曲折多峡湾。气候严寒,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居民以捕鱼和捕海兽为生。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的南部。是剑麻、银胶菊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
中美洲:是中亚美利加洲的筒称。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大陆中部地区。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是连接南、北美洲的桥梁。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984万。全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地紧靠太平洋岸,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最高处海拔达4000米以上,多火山,有活火山40余座,地震频繁。(详见中美诸国图幅文字说明)。中美洲是甘薯的原产地。
西印度群岛: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之间。15世纪末,哥伦布到此,误认为这里是印度附近的岛屿因位于印度以西的西半球,便称为西印度群岛,沿用至今。包括巴哈马国、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国国、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圣基茨和尼维斯等,此外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的十多个属地。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这些群岛分为三大组:一、巴哈马群岛,由14个较大的岛屿、700个小岛和暗礁以及2400个环礁组成。岛上主要居住黑种人。各岛海拔最高不到60米。属热带雨林气候。二、大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古巴、海地、牙买加、波多黎各诸岛及其附属岛屿。一半以上为山地。海地岛和波多黎各岛地震频繁。各岛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三、小安的列斯群岛,包括背风群岛、向风群岛和委内瑞拉北面海上许多岛屿。多为火山岛,地震频繁。属热带雨林气候。。
格陵兰(丹):位于北美洲东北,介于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面积约2175600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岛。常被称为格陵兰次大陆。人口80%是格陵兰人。全岛约4/5的地区处于北极圈内,面积84%为冰雪所覆盖。中部偏东最高海拔3300米,边缘地区海拔1000一2000米。气候严寒。矿物有冰晶石、铁、锌、铅、锆、褐煤等。近年在南部发现钼、铀、钍等矿物。着名的动物有麝牛、驯鹿、北极熊等,居民以渔业为主,南部地区有少量牧羊业、鱼类加工、采矿业尤以南端冰晶石的开采最重要。首府戈特霍布。
I. 美洲大陆的矿藏和动力资源有哪些
美洲大陆不但有储藏量巨大的煤(美国、巴西、哥伦比亚)和石油(加拿大、美国、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一带),还有巨大的水利资源(尼亚加拉、伊瓜苏、拉瓜伊拉三大瀑布和数百条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的大河)、铁(巴西、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和非铁金属矿藏的金、银、铜、锡、硝石(智利、秘鲁、巴西、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玻利维亚),以及分布广阔的铅、钒、铂、锰、钴、翡翠、宝石、铁土、沥青、金刚石等,还蕴藏着较大的原子动力所需要的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