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青海省哪个市矿山资源丰富
扩展阅读
采购标准成本怎么制定 2025-05-19 19:28:23
现实中怎么做钻石镐 2025-05-19 19:27:44
水文与水资源有哪些部门 2025-05-19 18:56:34

青海省哪个市矿山资源丰富

发布时间: 2022-07-26 20:06:09

⑴ 柴达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承担着支撑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护


(1)资源类型全、品位高、组合好且产业关联度强;工业具有一定基础,交通条件有所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了各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⑵ 青海有那些矿产

1,有色金属: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是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领域不可缺少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青海境内祁连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盛产。

2,石棉: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主要用于机械传动、制动,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汽车、化工、电器设备、建筑业等制造部门。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祁连成矿带。

3,煤炭:固体可燃性矿物,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

4,贵金属:主要指金、银和铂族金属,多数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延展性。在电子、宇航、原子能、电工材料、仪器仪表、感光材料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东昆仑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

5,石油: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青海境内主要生产矿带是柴达木盆地。

⑶ 青海省的铅锌最大产地是

金属矿产——铅锌矿
铅、锌均为国民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有色金属。铅由于有良好的柔软性、展性和甚小的延性,再加上它在干燥空气中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以及盐酸、硫酸仅作用于铅表面形成保护层等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酸、冶金、电器、建筑、橡胶、玻璃、陶瓷和国防军事等多种工业;锌则因为它在干燥空气中不起变化,在潮湿二氧化碳空气中生成碳酸锌薄膜保护层和易于制成多种合金等特性而在镀锌、油漆、颜料、染料等行业中倍受青睐。据统计,国外60%的铅用于蓄电池,14%用于化工及颜料,8%用于衬里保护层;锌45%用于电镀,21%用于制黄铜等合金,15%用于化学工业。
1994年,世界铅锌矿储量分别为0.63亿吨和1.4亿吨,储量基础分别为1.3亿吨和3.3亿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墨西哥等地。我国铅锌资源比较丰富,保有储量分列世界第3位和第5位,主要分布在南岭、川滇、秦岭-祁连山和内蒙古等地区。
一、资源概况
铅锌矿是青海的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大矿储量集中。省内共发现铅锌矿产地98处,上表铅锌矿床(区、段)23个,将部分区段归并后17个矿床,其中大型铅矿床1个,中型2个,小型14个;大型锌矿床1个,中型4个,小型12个。共探明铅金属储量211.6万吨(其中A+B+C级106.5万吨),保有储量172.4万吨(其中A+B+C级70.0万吨);探明锌金属储量270.7万吨(其中A+B+C级130.2万吨),保有储量235.9万吨(其中A+B+C级96.5万吨),分居全国第10位和第12位。铅锌保有储量的潜在经济价值分别为7.24亿元和16.28亿元。
省内铅锌矿探明储量在各地区的分布比例为:海西州铅76.58%,锌77.48%;海北州铅6.37%,锌4.83%;海南州铅6.39%,锌8.47%;黄南州铅4.64%,锌2.06%;玉树州铅6.02%,锌1.02%;果洛州铅未探明储量,锌5.98%。海西州的锡铁山铅锌矿集中了全省铅锌矿储量的70.68%和67.13%,为全国着名的大型铅锌矿床。
省内主要的铅锌矿成矿区带有北祁连、柴北缘、东昆仑北坡及鄂拉山-同仁一带。
北祁连地区属祁连成矿区北祁连成矿带,分布着郭密寺多金属(以铅、锌为主)矿床,小东索铅铁矿床,银灿─浪力克铜铅矿床等中、小型矿床。
柴北缘地区属柴达木成矿区柴北缘成矿带,分布着双口山、锡铁山等铅锌矿床,是省内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
东昆仑北坡属柴达木成矿区东昆仑北坡成矿带和野马泉-都兰成矿带。西段有野马泉、肯德可克等铁矿中伴生的铅锌矿,东段则有都兰附近的一些多金属矿床和铁矿床中的伴生铅锌矿。
鄂拉山-同仁一带属西秦岭成矿区海南黄南成矿带,分布着什多龙、夏布楞、双朋西、老藏沟等中、小型铅锌矿床。
在省内其他重要的铅锌远景区内,包含有现已评价的,赵卡隆铁多金属矿床,德尔尼铜钻矿床等及一些矿点、矿化点。
省内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中,其次为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成矿时代主要为加里东期,其次为华力西期和印支期。成矿类型以海相火山型(锡铁山为典型代表)为主,其次为接触交代-热液型(什多龙等)和陆相火山型(老藏沟等),此外还有岩浆型、渗滤交代型等。
全省已上表的铅锌矿产地各23处,铅矿勘查达详勘程度5处,初勘程度1处,详查程度9处,初查程度8处;锌矿勘查达详勘程度5处,初勘程度1处,详查程度11处,初查程度6处。在已探明的铅锌储量中A+B+C级储量分别为50.32%和48.10%,总的看,省内铅锌矿的勘查程度较高。
据《青海省铜铅锌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报告》,全省可划分13个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和7个预测区,预测铅锌矿产资源量分别为655万吨和738万吨,而目前只探明30%左右,资源前景较好。
省内铅锌矿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锡铁山矿务局尚无后备基地。北祁连地区和鄂拉山-同仁一带虽有几个中型矿床,但供大规模开发,资源明显不足,再加上自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供地方小型开采。所以,必须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尤其应加强锡铁山外围地区的找矿和勘查,以改善当前后备资源不足的状况。
省内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北祁连和鄂拉山-同仁一带等三个地区。柴北缘地区在自然地理、交通运输、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开发条件较好,而且资源丰富,仅锡铁山铅锌矿床三个矿区的铅锌总储量就高达330万吨,是铅锌开发的理想基地。北祁连的郭密寺多金属矿床,勘查程度较高,自然条件较好,交通方便,但储量不多,适合地方中小型开采。鄂拉山-同仁一带的铅、锌矿,如什多龙、老藏沟等,外部条件均较差,只适于地方小规模开采。

⑷ 青海格尔木有什么矿产资源

格尔木盆地辖区盐湖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品种多。察尔汗盐湖、东西台吉乃尔矿区,盐类资源总储量为世界罕见,其面积相当美国西尔斯盐湖的50倍,是我国最大的镁锂盐矿床。其中集约了600亿吨的氯化物为主的近代盐沉矿物质。钾、镁、锂、硼、溴、碘、铷等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国之首。

⑸ 青海省的矿产分布

(三)矿产资源特点 青海省地域辽阔,地史演化漫长而复杂,经历了数十亿年多期次地壳活动,形成了现今的极其独特的高原地质特征, 特殊的地质环境加上优越的成矿条件,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1、我省矿产分布特点 (1)矿产分布不均匀,已发现矿产主要分布于海西、海北、海东、海南四个州(地),其它地区矿产相对较少, 主要原因除成矿条件不同外,与地质工作投入不足,工作程度不够也有很大关系。 (2)大中型矿床保有储量占我省矿产保有储量总量的绝大部分,且以共(伴)生矿产为主。 (3)部分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如铁、锰、磷、铝等。 新中国成立后, 我省地勘工作者,在矿产资源调查勘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基本掌握了全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但受自然条件差、交通条件落后等因素制约,地质工作程度不够, 多数地质资料属普查资料,总体说,矿产勘查程度还很低。在全省72.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地质工作空白区,而且已经勘查过的地区,也存在着受过去长期采取单一找矿的工作方式影响,很多重要矿产资源及其找矿线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受陈旧成矿理论和落后的技术手段的限制, 使得人们对找矿的认识还很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工作,明确找矿方向,掌握成矿规律,提供新的找矿靶区,运用多种新的技术手段, 提高找矿效果,特别是本省已有工业基础的矿产及国家急缺矿产资源, 为西部大开发建设服务。 2、探明的矿产资源形势 (1)储量占有优势的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占有优势的矿产有: 钾盐, 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96.9;钠盐, 占全国总储量百分之80.6; 镁盐,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99; 石棉,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64.6; 芒硝,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45.5;锂,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83.3; 锶(天青石),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48.6;硼、石膏、天然气、冶金用石英岩等矿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矿产储量丰富,可以保障国家或本省较长时间的经济建设需求。 具次一级优势的有铜、铅、锌、镍、金、石油、煤等,这几种矿产保有储量在全国虽不在前几位,但属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矿产, 资源条件较好,对本省经济发展具重要影响。 3、具有一定潜在储量的矿产 主要有铬、钨、钼、锑、银、磷、萤石、云母等,这些矿产目前探明的储量虽然不足或贫多富少,但已知的成矿条件有利,存在较好的找矿远景。

⑹ 青海有几个市

青海下辖2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6个市辖区。

格尔木市、西宁市、玉树、果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

(6)青海省哪个市矿山资源丰富扩展阅读、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

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

果洛藏族自治州(威利:mgo-log bod-rigs rang-skyong-khul,藏语拼音:Golog Poirig Ranggyong Kü)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97°54′-101°50′,北纬32°31′-35°40′,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面积76,312km²。自治州人民政府驻玛沁县。

海东是青海省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

灌南县位于江苏省北部,灌河下游,总面积1029平方千米。

海南省,简称琼,别称琼州,位于中国南端。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境东北部,北与甘肃省毗邻。

⑺ 青海省矿产资源

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2001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3种的72.3%;探明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6种的67.3%。 编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89种,其中,能源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36种,非金属矿产有46种,水气矿产有3种。(见表1)

表1-青 海 省 矿 产 种 类 统 计 表

矿产类别
矿种合计
已 发 现 矿 种

探 明 有 储 量 矿 种
未探明储量矿种

上 矿 产 储 量 表 矿 种
未上表矿种

能源矿产
4
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

金属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 5 铁、铬 锰、钒 钛
有色金属矿产 13 铜、铅、锌、镁、镍、钴、钨、锡、钼、汞、锑 铝、铋
贵金属矿产 8(5) 金、银、铂族(铂、钯、钌、锇、铱、铑)未分
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 20(14) 稀散(铌钽、锂、锶)、分散(铷、镓、铟、镉、硒)、稀土(镧、铈、钕、钐、钇、镱) 铍、锗 碲、铯、锆
放射性矿产 2 铀、钍
非金属矿产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 10 菱镁矿、普通萤石、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 耐火粘土、型砂 耐火铝土质页岩、红柱石、蓝晶石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20 自然硫、硫铁矿、芒硝、重晶石、天然碱、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泥炭、盐矿、钾盐、镁盐、碘、溴、砷、硼矿、磷矿 地蜡 含钾岩石、明矾石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40 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硅灰石、滑石、石棉、云母、长石、石膏、透辉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黄土、水泥配料用泥岩、饰面用蛇纹岩、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玉石、水泥配料用板岩 冰洲石、石墨、脉石英、蛭石、透闪石、宝玉、刚玉 辉绿岩、高岭土、叶腊石、石榴石、建筑石料、膨润土、镁质粘土、沸石、珍珠岩
水气矿产
3 地下水、矿泉水、地下热水
矿种总计 125 89(80)
16
20

105

注:括号中是按元素组合统计列入《青海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数,部分矿种探明有储量但未编入储量表的原因主要是其勘查工作程度低或未形成完整的地质资料等。

据不完全统计,至2001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2600余处,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床718处,编入矿产储量表的矿区390处,按单矿种计算,共有矿产地635处,其中能源矿产地106处,金属矿产地199处,非金属矿产地286处,水气矿产44处。按矿床规模划分,大型矿产地有114处,中型矿产地177处,小型矿产地344处。
我省有54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见表2)。其中锂矿、锶矿、冶金用石英岩、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钾盐、镁盐、石棉、玻璃用石英岩9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45种矿产中,我省编入《矿产储量表》的有32种,其中19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石油、铜、锌、金、银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亦具相当规模,列在全国前20位之内。

表2 截止2000年底青海省矿产保有储量在全国占前十位的矿种

位 次 矿 种 名 称 矿种数
第一位 锂矿、锶矿、冶金用石英岩、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钾盐*、镁盐、玻璃用石英岩*、石棉* 9
第二位 镁矿、芒硝*、盐矿*、溴、硼矿*、压电水晶、饰面用蛇纹岩、铸石用玄武岩 8
第三位 铷矿、铟矿、自然硫、伴生硫、天然碱*、碘、滑石*、水泥配料用板岩、石膏* 9
第四位 泥炭、砂金*、硅灰石、长石、建筑用砂、透辉石 6
第五位 天然气*、硒矿、制碱用灰岩、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黄土、云母、岩棉用玄武岩 7
第六位 铬矿*、钴矿、汞矿、熔炼水晶、玉石 5
第七位 锡矿*、稀土矿* 2
第八位 镍矿*、磷矿* 2
第九位 铅矿*、铂族金属*、镉矿、菱镁矿* 4
第十位 砷、水泥配料用泥岩 2
合 计 54

*为该矿种列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主要地位的45种矿产之中。
截止2001年,全省65种矿产资源(不含石油、天然气、水气等12种矿产)的潜在总值为172489.91亿元。 约占全国矿产潜在总值的七分之一,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柴达木盆地盐湖中的盐类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巨大,仅钠盐潜在价值就达122347.54亿元,潜在价值超千亿元的矿种有钠盐、镁盐、芒硝、锂、煤、钾盐、石膏等。
目前,青海省已开发利用并有一定经济优势的矿产为石油、天然气、钾盐、钠盐、铅锌、金矿、铜矿、石棉,具有潜在经济优势的矿产有锂、锶、银、钴、石膏、芒硝、硅灰石等,这些矿产较好的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

⑻ 青海海东市和木格尔那个城市经济好不好

格尔木市青海第二大城市,地处柴达木盆地,那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青海全年60%GDP由这里贡献。
海东市属东部农业地区,全省500多万人口,海东占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