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怎么改进
扩展阅读
西安哪里有产品设计公司 2024-05-08 10:37:17
钻石硅胶干了后什么样 2024-05-08 10:32:17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怎么改进

发布时间: 2022-07-04 08:02:38

㈠ 大数据如何优化企业HR管理

大数据如何优化企业HR管理
第一:重视大数据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特点是决策以数据为依据,数据进行网络共享,信息系统作为数据集成的平台。
人力资源要想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并且拓宽自己的职能,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关键。而大数据在提升专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利用互联网技术科学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使得每一个步骤都在向专业化的方向靠拢。
未来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势必会以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为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升级要全面充分地掌握数据,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随时对数据进行动态监测。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实现在数据与最终人才价值与利益之间的转化,借助外力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
第二:促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人力资源管理将由原来多依靠经验进行管理向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转变,其中的选、育、用、留等过程都逐渐可以量化查询。如此一来管理过程以及结果更加令人信服,精准度更高,管理部门自然也树立更高的威信。
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数据的依赖程度继续加深,先进的平台与相关技术可以更加科学高效地管理人才信息,管理效率大大提升。管理部门通过先进的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获取和分析,不但便捷,而且使整个过程更加规范化,更为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者做出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第三:大数据在企业HR中的应用

图:大数据在企业HR中的应用
1、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制定管理策略和规划。在大数据时代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也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策略来进行应对。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具备十分敏锐的洞察能力,在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方面要与企业发展策略相一致,只有二者相协调,人力资源部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2、对员工的能力提出新要求。在传统时代下,员工的工作经验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而到了大数据时代已经逐步向偏向于员工的数据处理能力。在数据规模巨大并且复杂的今天,企业员工须得具备对数据理性分析的能力,单凭经验判断则容易出现失误。因此,员工应当学会运用数据和系统,针对工作的特点掌握相应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
3、企业招聘精准化。在企业的招聘过程中,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匹配问题,而大数据就为该匹配过程提供了精准高效的工具。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增多,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传统的招聘形式主要依靠个人自己撰写的应聘信息来了解情况,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则可以通过各个社交平台来对个人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对应聘者的情况有更加全面以及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精确地完成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匹配。
4、调整员工培训的方向。传统模式下员工培训多集中于企业相关业务水平的训练,而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数据信息的整合、提炼、分析、价值挖掘等能力的训练提上日程。企业员工在对数据熟练运用的前提下还要培养制定行动计划与提高自身执行力的能力。
5、改进人才考核。大数据对于人才选拔、绩效考核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能够帮助决策者挖掘出数据之间存在的一些潜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来把员工的综合情况串联起来,有效进行各项考核评测。
6、人性化的激励制度。在数据流的冲击下,企业结构、组织等不断进行调整甚至重建,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容易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因此,实施人性化基础上员工激励制度,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员工的心理归属感与企业集体荣誉感,激发员工积极性,使其价值的实现去企业价值的增长同步进行。

㈡ 如何有效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运用管理学相关知识,对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人力资源管理之问题企业大部分员工所要面对的是烦琐的业务和数据,所以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机械的,重复的,枯燥的。而另一部分员工所承担的责任是保证工作的顺利运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
因此,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发挥自身潜在的价值,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单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之根据组织行为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员工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1、工作环境单调压抑,许多员工的潜质以及能力并不适合他所从事的工作。
2、激励制度过于单一,激励方式侧重于物质,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激励。
3、员工对于企业管理的参与不足。
4、员工在工作中感觉不到归属感。
5、员工与管理层之间有效沟通明显欠缺。
三、人力资源管理之对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员工对工作的满足与否,不是仅仅局限于收入的高低,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其中包括:薪酬福利、工作时间、工作空间;其次还有对工作群体的满意度,其中包括:合作协同度、信息开放程度、企业了解程度、组织参与度。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具体解决方案:
(一)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由于企业工作中,员工的工作性质各有差异,将他们分为知识型员工、临时工以及从事高度重复性工作的员工。根据几种常见的激励理论,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分别对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
1、对知识型员工(专业员工)的激励制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以此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序,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较低层次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我们可以从麦克利兰需要理论中得到启示,即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亲和需要。
(1)管理人员应该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实现员工同企业的共同成长。
(2)参与激励。更多的采纳员工的意见,使员工通过参与管理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挑战性的工作。加大工作的挑战性,可以很好地挖掘出员工的内在价值,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4)关心员工。通过各种方式表明对他们的工作不仅感兴趣而且十分重视。这样可以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强大作用。
2、对临时工的激励制度。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辩证地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也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一是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二是绩效与奖励的关系;三是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即努力-绩效-奖励-满足个人需要的激励体制。
(1)为临时工提供成为正式员工的机会,让他看到这份临时工作给他带来的契机。
(2)为临时工提供培训的机会。
(3)让临时工与正式工分开工作,或实行技能工资方案,以减少一起工作对临时工绩效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3、对于从事高度重复性工作员工的激励制度。而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提出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两种:使员工满意的都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叫做激励因素;使员工感到不满的都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叫做保健因素。显而易见,对于从事高度重复性工作的员工,在保健因素方面下功夫是一条捷径。
(1)通过细致选拔,可以使激励工作中的个体更为容易。
(2)提供一种干净而且美观的工作环境。
(3)充分的工作休息时间,有机会在工作休息中与同事进行社会交往。
(4)拥有通情达理的主管。
(二)调整解决冲突的方法,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的前提下,改变解决冲突的态度,在员工之间、管理层与下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尤为重要。随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对于冲突的观点,也在发生着改变,从传统观点到人际关系观点,到相互作用观点;从抵制冲突到接纳冲突,到鼓励冲突。在以往的工作中,对于冲突的认识往往是消极的,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规避冲突,但我们提出了积极应对冲突的方法。这里包括:解决问题、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资源拓宽、回避、缓和、折衷、权威命令以及改变结构和个人因素。
1、在部门中,对“吹毛求疵”的持不同意见者,或者那些虽然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大家接受,但仍然坚持不懈地提出自己观点的人给予奖励。
2、通过增加薪酬和福利来激励集体或个人,使之产生竞争意识,而竞争意识是产生功能正常冲突的最健康的方法。
3、变化班组成员、调动人事以及改变沟通路线,都可以激发冲突;而新的人事安排、新的领导人员,也可以优化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沟通,即所谓信息的传达,采取何种方式使管理者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的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员工对领导者所传达的信息表现的漫不经心,这样我们就要分析影响信息有效沟通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加强沟通的方法。
(1)建立广泛的沟通渠道,缩短信息的传递层,保证信息的双向沟通。这就要改变以往的做法,单纯地由上至下传达思想、原则、命令是不够的,开辟各种非正式渠道,让管理者有机会听到员工们的声音。
(2)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应该学会有效地倾听,这样可以增加信息交流双方的信任感。具体做法,可以适当地使用目光接触,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
(3)复述。用自己的话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
(三)运用有效的方法,保持工作团队的高效性、积极性。其实这些方法就是冲突管理和信息沟通管理的综合运用。
1、明确分工。管理者应当通过分析团队所处环境来评估团队的综合能力,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回避威胁,提高迎接挑战的能力。
2、坦诚沟通,消除隔阂。培养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一体感,形成一个有亲和力、凝聚力的团队。
3、正确处理反抗与抵制情绪。这一点对于知识型员工的领导特别重要,由于知识型员工其本身的特点,他们对领导的指导或者要求多少有些抵制情绪,特别是在团队建立的初期,这种情绪是很强烈的,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团队的生存。克服团队抵制和反抗情绪的最佳策略就是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谈论如何实现团队目标上。
四、结束语人力资源管理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发展提供了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

㈢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立足于本企业的实际现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现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认真分析绩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制度发生良好作用的环境、背景条件,学习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思路。
2.认真分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及现状。
3.构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4.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岗位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内容和所需要达成的目标.
5.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体效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相互互补和交融,服务于生产运营。
6.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引导、发展员工的行为,形成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7.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通过以目标为导向,建立绩效考核等方法激励员工,形成良好的氛围。

㈣ 我国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不足及改进建议

问题1: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意识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战略管理能力,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的缺失又使得 企业人力资源难以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解决: 1.企业家与经营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源战略意识与思维,高层企业团队领导力的培育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 的第一责任人是CEO,企业家的角色转型)。 2.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组织体系与人力资源决策机制与程序(董事会人力资源的责任承担与组织 设计,高层经营团队人力资源委员会) 3.企业研究和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愿景与战略目标,实现愿景与目标的策略 、行动计划等) 4.全面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专业职能部门的人力资源战略方案制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战略伙伴角色与 战略管理能力建设) 5.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与能力体系的构建(目标责任、核心人才队伍、人才结构优化) 6.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监控系统与绩效评估体系(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度保障) 问题2: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力驱动而非市场与客户价值驱动,人力资源管理责任能力体系的缺失导致人人 追逐经营职务与权力而非经营责任与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行政驱动(人才政绩工程) 解决: 1.员工是客户,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构建分层分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2.关注员工需求,强化与员工的沟通与知识经验共享系统的建立 3.从权力利益为中心到责任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4.人力资源专业只能部门要从权力中心走向服务中心(客户服务导向与服务心态、员工服务体系的建立、 员工的权益保障与劳资关系中的人力资源部的价值立场) 5.持续提升人力资源职能部门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 问题3:员工创业激情衰减,激励与动力不足,职业通道狭窄,单一的薪酬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 类型员工的需求;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矛盾、当期收入与预期收入的矛盾;考核与薪酬脱节 解决: 1.以“人才价值本位”替代“官本位”,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和创新能力,通过人力资源机制与制度的持续创新,为不同层次、 不同种类的员工提供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的精细化组合管理 3.为员工提供多元的价值分配形式(包括:机会、职权、工资、奖金、福利、期权、利润分享、学习、信 息分享、认可、荣誉等)。 4.开放多种职业通道。 5.人才的分层分类的管理与多样化的雇佣模式及激励模式 问题4:人才管理粗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人均效率与系统效率低下,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 解决: 1.核心人才队伍建设。要依据人才对企业的战略性贡献以及人才的稀缺程度,区分企业核心人才,对最能 创造价值、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人才要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2.优化企业内部人才结构,建立动态的人才优化配置机制与制度。 3.建立员工胜任力模型,提高员工适岗率,实现人与岗位的动态匹配。 4.建立多种职业通道,打破“官本位”、“学历本位”、“职称本位”,强化员工能力建设。 5.建立企业内生经验与知识共享系统,推进员工行为的职业化和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模板化。 6.依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培育和开发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与分层分类 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将培训需求与培训效果评估的责任延伸到一线管理者以及员工身上。 7.从单一的掠夺人才到致力于人才环境的优化。 问题5:基于系统效率的困惑。人力资源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改革多动症。人力资源专业职能 模块各自为政,人力资源的业务难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相互衔接,人力资源机制、制度不配套。 解决: 1.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整合与管理(四大机制、四大支柱、六大系统、一个核心、一个最高境 界); 2.牵引机制,竞争淘汰机制,激励机制,评价约束机制四大机制的引入,使人才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3.科学化、系统化并具执行力的制度设计,保证机制的作用发挥; 4.面向客户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流程设计,提高人才产品与服务的速度与效率; 5.创新人才管理技术,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效性及系统效率。 6.将人力资源与文化管理融为一体,创新文化管理,提高员工的自我开发管理能力 问题6:人力资源管理视野狭窄,职能封闭,难以适应企业价值链竞争的需求。 解决: 1.跳出人力资源系统看人力资源(视野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出路,从out-in到in-out ) 2.人力资源管理为内外客户创造附加价值(服务对象的延伸) 3.注意力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赖以生存的价值链上,通过人力资源活动促使企业内外价值链各环节效率的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延伸到、作用于企业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和客户,如围绕价值链的人力资源培训开 发,把供应商、员工和顾客组合成价值链团队,以提高企业价值链竞争力。 4.基于价值链的人才组合与配置(人才策略联盟与合作) 5.人力资源外包与管理(人才租赁、人才代理、招聘外包、培训外包) 问题7:关注“选、用、育、留”,忽视“出”,人力资源系统滞胀 解决: 1.基于企业战略需求与岗位需求,确立企业人才退出标准。 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3.强化理念的整合和疏导工作。 4.退出方法的人性化和柔性化。 5.法律问题的关注。 6.退出方式的多样化(内部创业制度与主辅分流、待岗制度、轮岗制度、自愿离职计划、提前退休计划、 创业者的荣誉认可(职权退出、荣誉认可、待遇保留)、能力提升计划、自由转岗制度等) 问题8:以人力资本管理替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矛盾;创业型企业家与职业经 理人的矛盾;企业经营团队的选拔与激励。 解决: 1.人力资本管理与企业治理结构 2.创业型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矛盾处理 3.企业的分享报酬体系的建立 4.企业经营团队的选拔与激励 5.企业的化人才短缺 问题9:全球人力资源竞争力不足,国际化人才短缺 解决: 1.全球视野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国际化人才的开发与管理 2.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本土化与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 3.文化融合与跨文化管理 问题10:文化理念在天上飘,员工行为在地上爬;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组织与流程变革没有 触及到员工深层次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改变 解决: 1.企业文化理念的系统整合与管理(华为基本法、新奥企业纲领,白沙文化发展纲要) 2.制定具有操作意义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1)基于企业的使命愿景确立企业的文化愿景 2)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子目标 3)制定详尽的企业文化策略与行动计划 4)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绩效管理程序(文化绩效管理的主体和职能,年度文化绩效计划的制定、年 度文化绩效计划的监控、年度文化绩效的评估) 3.通过人力资源机制与制度的变革与创新,驱动企业文化建设(KPI指标与文化、用人标准与文化要求、

㈤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更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逐渐成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中小企业要把之前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可有可无的这种观念转变过来,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当成一个可以创造效益的部门,而不仅仅是成本部门、后勤部门;重视挖掘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律,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作为企业制定战略的数据支撑。
2
人才招聘创新
很多中小企业在福利待遇跟不上大企业,所以在人才招聘上往往处于劣势。而人力资源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在人才招聘上进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中小企业可以在认真分析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符合企业特点的人才数据库系统,既保证了中小企业的人才储备数据,在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人才数据库也可以通过一些规范化的指标,通过内外招聘的方式吸收人才。
在当前很多企业倾向于网上招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力,采用人才招聘创新与网上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好的发挥网上招聘的优越性,节省大量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拓展企业招聘范围,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招聘效果。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中小企业在保留一定利润的前提下,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
3
培训模式创新
培训的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项目,可以将项目管理的思想运用于企业培训管理领域,构建一种由培训项目主管统揽培训工作全局、贯穿培训工作始终的新型培训管理模式--培训项目负责制。打破传统的培训管理格局,变单一纵向管理为矩阵式管理结构,既保证了企业培训有人总体负责,也保证了各个部门的培训工作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做到职责明确、意见集中,培训实施效率高、效果好,能有力推动企业,特别是职能部门培训工作的开展。
培训项目组要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与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
4
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可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企业的激励机制。当员工取得成功或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时,适时给予员工适当的激励,会激发员工更大的激情。
中小企业可以从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参与激励:是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关心激励:是指企业领导通过对员工的关心而产生的激励效果;公平激励:是指在企业的各种待遇上,对每一位员工公平对待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成就激励:大多数人在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需要得到大家的承认,尤其是要得到领导的承认。所以,当某个员工取得一定成绩后,领导要向该员工表示已经知道其取得的成绩,并向其表示祝贺。
5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成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普遍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借助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本管理,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注意事项
中小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定要从观念中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领导要参与
要根据行业特点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㈥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何创新

我想人力资源的工作的创新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思维的创新,也就是人力资源人员个人的素质和知识的提高,使其认识提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和层次思考问题和站在全公司的角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以人为本,比如将员工满意度考核更改为员工敬业度考核等等,其实我们的每个模块都有跟进的机会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去发现适合企业的方式;
3、不管如何创新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成绩和实效,探寻适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和方法,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㈦ 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人事委托代理服务仍占到行业总营收一半以上,而已经在全球趋于成熟的猎头、外包、灵活用工、咨询等现代服务模式还是相对薄弱,服务产品结构亟待升级。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2018年,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营收入达到1.77万亿元,连续三年增速保持20%以上,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支持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向信息化、平台化及产业园区方向发展,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人力资源服务规模不断扩张,外包业务增长迅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达0.58万亿元,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到了2016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7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至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截止至2018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77万亿元,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2012-2018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统计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㈧ 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集团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集团机构组织庞大、地域分布广、信息分散,不能实时掌握集团人力信息全貌,分子公司的人员数量和结构都不能真实掌握,集团化管理成为空谈;

2、集团薪酬总额等人力成本的控制较弱,集团总部根本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人力成本的计算;有时员工离职或病故后该员工的薪资却一直照发不误,给集团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各个企业应用不同的管理系统,无法实现集团内部必要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共享,无法实施整体的人力资源优化计划;

4、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共享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彼此借鉴以及协同管理;

5、集团总部如果制定“一刀切”的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缺乏针对子公司的差异性,子公司缺乏动力、活力,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造成“一统就死”。

6、集团如果过分强调子公司的差异性,任由子公司“自由发挥”,结果造成集团总部很难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的调配和规模效应,造成“一放就乱”。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在保持企业活力的同时,建立起一个强势总部,发挥集团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势,是摆在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前的课题。解决这个问题,宏景软件认为至少要实现以下管理方式的转变:

1、人力信息由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集团总部建立全系统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系统,各个单位按照权限分层、分级维护,总部可以动态分析集团人力信息状况,实现决策分析数据的实时获取和下级单位人员变化的实时监控;

2、人力资源业务规范由细节控制转变为核心监控,集团总部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制订全集团以及子公司的人力资源核心战略和管理规范,在保障集团统一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子公司建立具有灵活性的管理模式,实现集团规范管理,发挥整体优势,企业个性管理,保持灵活、快速适应市场优势;

3、建立集团人力资源的共享机制、协同机制,实现人才资源、培训课程资源、绩效方案资源等的集团共享,统一调配,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提高人力竞争优势;

4、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建立集团有效的激励机制、考核体系,不断在文化方面、人才环境方面、人力开发方面增强企业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