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油资源的介绍
泛指当前可利用的烃类矿物聚集。石油资源除了具备矿产资源所有的特征外,还具有下列三个特点:①流体间的相关性:油气是流体矿物,局部不合理开采,会导致整个油气藏油、气、水关系复杂化,将会大大降低采收率;②隐蔽性:和固体矿藏相比,油气藏的埋深通常要大得多,因而更为隐蔽;③战略性:油气是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㈡ 石油是资源还是能源
是资源。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能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
㈢ 油气资源概述
油气资源是指蕴藏在地壳中的石油与天然气。根据对地壳中油气赋存状态的了解程度以及进行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人们把油气资源分为油气储量和油气资源量两大级别。所谓油气储量是指已经探明或基本为人们所了解控制的、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进行开采的那部分油气数量; 而油气资源量则是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推测地下可能存在的、总的油气数量。
前已述及,油气藏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油气的散失 ( 耗散) 过程,因此,油气资源量既不是油气生成量,也不是目前条件下具有工业价值的可采储量,而是油气生成量减去残留量和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的散失量。同时,油气储量是油气资源量的一部分。油气资源量与油气生成量、储量具有的关系如表 8 -2 。
表 8 -2 油气资源量与油气生成量、储量关系表
油气资源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级别。根据我国的石油储量规范( 2002) ,依据油气资源发现程度,将我国油气总原地资源首先分为地质储量和未发现原地资源量两大类,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以下 5 个级别 ( 表 8 -3) 。
表 8 -3 中国油气总原地资源分类表
( 一) 探明地质储量
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 ( 田) 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 ±20% 。应查明了油气藏类型、储集类型、驱动类型、流体性质及分布、产能等; 流体界面或油气层底界应是钻井、测井、测试或可靠压力资料证实的; 应有合理的井控程度 ( 合理井距另行规定) ,或开发方案设计的一次开发井网; 各项参数均具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它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和投资建设决策的主要依据。
( 二) 控制地质储量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油 ( 气) 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 ±50% 。应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变化、油气层分布、油气藏类型、流体性质及产能等,具有中等的地质可靠程度,可作为油气藏评价钻探、编制开发规划和开发设计的依据。
( 三) 预测地质储量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 ( 气) 藏 ( 田) ,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应初步查明了构造形态、储层情况,预探井已获得油气流或钻遇了油气层,或紧邻在探明储量( 或控制储量) 区并预测有油气层存在,经综合分析有进一步评价勘探的价值。
( 四) 潜在原地资源量
在圈闭预探阶段前期,对已发现的、有利含油气的圈闭或油气田的邻近区块 ( 层系) ,根据石油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采用圈闭法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它是部署预探井的重要依据。
( 五) 推测原地资源量
主要在区域普查阶段或其他勘探阶段,对有含油气远景的盆地、坳陷、凹陷或区带等推测的油气储集体,根据地质、物化探及区域探井等资料所估算的原地油气总量。它是预探部署的主要依据。推测原地资源量一般可用总原地资源量减去地质储量和潜在原地资源量的差值来求得。
通过盆地模拟技术或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计算出的油气聚集量,相当于推测原地资源量,也可称为地质资源量; 如果在一个久经勘探已发现油气藏和已进行油气开采的盆地中,此时计算出的油气聚集量相当于盆地的总资源量。它包括了已采出的油气储量。如果总资源量乘以采收率即为可采资源量或称为可采地质资源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外在应用资源量和储量的概念上有些混乱。国际上所说的资源量,是指在近、中期 ( 30 年内) 的科技水平和油价下可以被探明采出和具有经济效益的油气资源; 而探明的储量是指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采储量。总之,国际上的概念强调其可采性和经济性。我国的资源量常是总资源量的概念,它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在近、中期内难以采出、没有经济效益的油气资源。因此,要与国际进行对比和接轨,据张抗等( 2002) 研究,需要乘以校正系数 0. 31 ( 油) 和 0. 33 ( 气) 得到有效地质资源量,再乘以采收率才能得到可采资源量,这样大体上才能与国际上的资源量概念相当。
㈣ 油气资源是不是就是石油和天然气
是的,油气资源都属于国有资源,主要包含石油、天然气,油气也有指汽油柴油煤油的挥发气体状态
㈤ 石油资源的作用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 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 各种燃料产量最大, 约占总产量的90%; 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 产量约占5%。 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 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
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种。 汽油的沸点范围(又称馏程)为30 ~ 205°C, 密度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该油在汽缸中燃烧时抗爆震燃烧性能的优劣区分,标记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号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用飞机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剂(如抗爆剂四乙基铅)以改善使用和储存性能。受环保要求,今后将限制芳烃和铅的含量。
喷气燃料
主要供喷气式飞机使用。沸点范围为60~280℃或150~315℃(俗称航空汽油)。为适应高空低温高速飞行需要,这类油要求发热量大,在-50C不出现固体结晶。 煤油 沸点范围为180 ~ 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稳、光亮而不冒黑烟。目前产量不大。
柴油
沸点范围有180~370℃和350~410℃两类。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故上述前者称为轻柴油,后者称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点分级,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温度,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船舰。由于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一些小型汽车也改用柴油。对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庆原油制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达68。高速柴油机用的轻柴油十六烷值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
用作锅炉、轮船及工业炉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区分不同牌号。
石油溶剂
用于香精、油脂、试剂、橡胶加工、涂料工业做溶剂,或清洗仪器、仪表、机械零件。
润滑油
从石油制得的润滑油约占总润滑剂产量的95%以上。除润滑性能外,还具有冷却、密封、防腐、绝缘、清洗、传递能量的作用。产量最大的是内燃机油(占40%),其余为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电器绝缘油、压缩机油,合计占40%。商品润滑油按粘度分级,负荷大,速度低的机械用高粘度油,否则用低粘度油。炼油装置生产的是采取各种精制工艺制成的基础油,再加多种添加剂,因此具有专用功能,附加产值高。
润滑脂
俗称黄油,是润滑剂加稠化剂制成的固体或半流体,用于不宜使用润滑油的轴承、齿轮部位。
石蜡油
包括石蜡(占总消耗量的10%)、地蜡、石油脂等。石蜡主要做包装材料、化妆品原料及蜡制品,也可做为化工原料产脂肪酸(肥皂原料)。
石油沥青
主要供道路、建筑用。
石油焦
用于冶金(钢、铝)、化工(电石)行业做电极。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个炼油装置还得到一些在常温下是气体的产物,总称炼厂气,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压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气,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炼油厂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种很多,是有机化工产品的原料基地,各种油、炼厂气都可按不同生产目的、生产工艺选用。常压下的气态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氢气、乙炔、碳黑。液态原料(液化石油气、轻汽油、轻柴油、重柴油)经裂解可制成发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绝大部分基础原料(乙炔除外),是发展石油化工的基础。目前,原油因高温结焦严重,还不能直接生产基本有机原料。炼油厂还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烃的提供者。 最后应当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剂以改进使用、储存性能。各个炼油装置生产的产物都需按商品标准加入添加剂和不同装置的油进行调和方能作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剂用量少,功效大,属化学合成的精细化工产品,是发展高档产品所必需的,应大力发展。
㈥ 什么是新石油资源
当前世界,能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居于首位。人类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3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地球上这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仅为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2003年的开采速度,只能维持83年。人类可能面临煤炭、石油枯竭。同时使用煤炭、石油能源,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所以新能源的开发刻不容缓。在经历了生物质、煤炭和石油之后,新的能源时代即将到来。科学家们经过努力,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石油资源——植物。石油植物即含有天然烃油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及藻类等。如木屑生产的类石油转换率达70%;用蒸汽蒸馏技术处理桉树,每公顷桉树可提炼石油20多吨。
我国的海南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的热带森林里的油楠,树高可达20米,胸径达0.6米,树体内含有丰富的油脂,1株油楠最多可年产油50千克。收集到的油脂可直接作为燃料用于柴油发动机。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蓝桉树,挥发性油的含量为树体重量的1.2%。澳大利亚的辐射桉含油率高达4.2%。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森林中的苦配巴树、三角大戟、牛奶树等,都是能提炼石油的树种。在苦配巴树上钻孔,流出的液体可用作柴油,1株苦配巴树一年可产石油20千克。
加拿大利用单净菌和单紫菌,使之产生石油产物。每2.6平方千米的盐水池里,每48小时收获一次,一年可收获1200万桶油。
东南亚地区的汉加树和我国的乌桕树的果实均可榨油。汉加树每株每年可获5千克石油。马来西亚是生产棕榈油最多的国家,年产量可达数百万吨。这些棕榈油稍经加工,就可作燃料油。
科学家发现300多种灌木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有些芳草植物也可提炼石油。美国学者对6000多种野草进行了研究和鉴定,发现其中的30多种含油丰富,如乳草等。每公顷野生的黄鼠草大约可提炼1000千克的石油。人工栽培的杂交黄鼠草,每公顷可以炼石油6000千克。科学家还发现一些藻类植物也含有石油。这些植物油类大量生产后,可以通过裂解或转脂作用等化学方法转变成燃料油。然而,提取石油最有希望的是硅藻,而最有用的是美国南部水塘或大面积淡水池里的藻类。科学家在美国西海岸的海域里已培育成功一种巨型海藻,一昼夜可长0.6米,这种海藻经过加工也能得到类似石油的液体燃料。
日本科研人员将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泵送到养殖绿藻的水池中,从而使绿藻迅速生长。这项研究工作在英国也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据美国一家科研单位的实验结果,某些海藻中类脂物含量可达67%。美国已大面积养殖巨藻以获得甲烷。
法国科学家发现,丛生藻(Botryococcus braunii)能够以液体形式排出大量类似于石油的碳氢化合物,现在法国已开始大规模养殖,并设法解决工业化养殖经常出现的细菌污染问题。
中国现已查明的油料植物(种子植物)种类为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但是,分布广,适应性强,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质柴油原料基地的乔灌木物种不足30种。如漆树科的黄连木,无患子科的文冠果,大戟科的麻疯树,山茱萸科的光皮树等。
㈦ 什么是油气资源和油气储量
“资源”指天然的财富来源。“油气资源”就好像银行的大金库一样,但是,这个“银行的大金库”不是在闹市中,而是在地下深处,那里不是现钞,而是黑色的金子—石油与天然气。在油气资源的规范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资源”是已经发现及尚未发现,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提供商业开采及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商业开采的各类、各级油气的总称。
油气“资源”包括已发现与未发现两大部分,可分为五个等级。在已发现的资源中分为三级,即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在尚未发现的资源中分为二级,即潜在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
探明储量就好像你已经把银行取款卡插入提款机,只要输入“密码”,钱就可以取出来了。也就是说,地下的油气储量已经探清楚了,评价井、开发生产井已经钻探,生产设施已经基本完成,一开井口闸门油气就可以由地底下流出来。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油气储量,是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它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投资决策、开发分析的依据。在我国,又将探明储量分为已开发的储量、未开发的储量及基本探明储量三类。
控制储量你已经基本知道在银行里有多少存款了,取款卡掌握在手,但是你还得走一段路程才能到银行;或许有些钱还没到位,提款员只能给你部分的钱,也就是说,地下的油气储量规模已经被控制了,但是评价井还没有钻完,生产井还未钻,油田建设还未开始,还不具备全面开发的条件,这时所算出的储量叫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你知道在银行里有你的钱,但是银行里有多少存款不太清楚;用什么方法取出来你也不全知道。因为钱并不在你手中,所以,你也就没法动身去银行,想马上去提款还是不成。也就是说,在一个勘探目标预探井的钻探中,已经发现了具有商业价值的油气,经粗略的估算,大致知道有多少油气,肯定有储量是没问题的,但是风险很大,想全面开发还得做许多的工作。
未发现的资源就好像还没完全进入银行账户的钱一样。
潜在资源量这时,你去银行提款是要遭拒付的。但是,你已经通过了投标,中了标,有了“项目”(勘探目标),只要去努力的工作,去奋斗,就会赚到钱,银行里就会有你的钱,这就是所说的“潜在资源量”。潜在资源量是在有了勘探目标后,经过细致地地质风险评价估算的资源量。
各级储量示意图
推测资源量就像是你还没有把“项目”通过投标拿到手,在理论上是有这笔钱,但是,这笔钱是不是你的,还很难说,你必须经过上述大量的工作,才能变为银行的存款。在油气盆地的地质研究中,通过生烃、排烃、运移、聚集等一系列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目标盆地是有油气资源的,仅仅是从理论上推断出了这个盆地应有的远景资源量。
综上所述,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要一步一步来,就是说,要按照勘探开发程序来进行。
㈧ 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