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井场石油泄漏到地上了怎么处理
扩展阅读
怎么填长期待摊费用 2025-05-23 00:53:45

井场石油泄漏到地上了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5-05-22 21:44:36

㈠ 井喷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2003年12月川东的井喷是灾难性事故

井喷这个词现在处处可见,股市突然上涨叫井喷,出国留学热叫井喷,就连入世后大家排队买汽车也被认为是汽车市场的井喷。实际上井喷是石油开发术语。在地下的油、气层,特别是气层往往有很高的压力,如果在钻井过程中钻头钻进高压层段而地层的压力又超过井内泥浆柱的静水压力,高压的油或气就会从井口喷涌出来,这就是井喷。钻井工程师这时应该立即增加泥浆的比重,用加重的泥浆柱的压力将高压油气层压回地层。如果还压不住,可以将井口的控制泥浆流出的阀门(叫做防喷器)关闭,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如果井下压力巨大,则可能将防喷器冲坏,这是井喷失控,地下的高压油、天然气、地下水夹带着泥沙从井口喷出。井喷时往往会喷出大量的油气,遇到井场用电设备的电火花或气流击破井架上的灯具,就可能引起冲天大火。严重的失控井喷可在几分钟内将几十米高的井架烧塌,还会引发周围火灾,造成人员伤亡。钻井工程中一旦发生井喷,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有些油井的油层压力很高,石油天然气能自喷到井口,因此采油时要控制井口的压力,使石油天然气有控制地流出,但井口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控制压力,特别是人为的破坏,也会使地下的石油天然气从井口汹涌喷出。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出时,将油井的井口设备破坏,使石油天然气汹涌喷出,并点燃,形成油田大火,以此作为战争手段。失控井喷不仅使油田的地面和井口设备破坏,而且喷出的大量石油天然气往往对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在两伊战争中共有8座油井受损,每天有约111.7万升石油白白地流入海里,将波斯湾沿岸盖上一层厚厚的粘稠黑油,所有的人都无能为力。两国政府被迫关闭了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的工厂,导致了居民生活严重缺水。井喷事故中遭殃的野生动物包括海龟、海豚和海蛇,许多鱼类和海鸟也都死去了。受到最惨重打击的动物是以海藻为生的儒艮(或称海牛),波斯湾的儒艮到1983年7月几乎全部死亡。石油泄漏入海,并粘附在所有水中生物上。清理海滩也是一项长期又艰难的作业。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声称,波斯湾水域恢复正常需30年之久。
2003年12月23日,我国川东北气矿的罗家16H井,在钻遇高压、高产的天然气层时,由于没有及时用重泥浆将高压气层涌出的天然气流压住,又没有按安全生产的规定作业,发生井喷,喷出的天然气高达30米,在距离井喷现场10千米的镇上,都能闻到浓浓的混有硫化物的天然气气味。由于喷出的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达120克/立方米(是允许含量20毫克/立方米的600倍),有毒的硫化氢在附近弥漫,造成244人死亡,3万人紧急疏散。这是我国石油工业最严重的一起井喷失控和人员伤亡事故。

㈡ 石油井场占地没有征地手续怎么办

申请临时用地证明,签订协议书。
1、申请临时用地证明,石油井场向国土资源局行政服务窗口提交临时用地书面申请或申请文件和临时用地申报表。
2、签订协议书,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查通过后,通知石油井场申请人到相关部门交纳有关税费费,接到批准文件通知申请人到行政服务窗口领取《临时用地批准书》,申请人领取《临时用地批准书》后方可建设使用土地。

㈢ 石油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石油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废水中还有大量的石油与悬浮物,这些污染物如果未经有效处理进行排放,或者处理不够彻底而进行排放,会对地表水与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通过食物链被动植物所吸收,经过长时期的沉积,会对人体与动植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利用受污染的水进行灌溉,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油田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钻井、洗井、试井、采油和修井过程中的落地原油或井喷及固体废弃物。土壤一旦遭受石油污染,便会引起多项环境要素的改变,以致危害生态环境。土壤被石油污染影响其通透性,凡能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烃,绝大部分是高分子组成,它们粘着在植物根系上形成一种粘膜,阻碍植物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引起根系腐烂。因此采油区应种树种草绿化、净化保护土壤,石油污染的土地不能急于种粮食、蔬菜等,石油污染的土壤长出的稻米光泽较差,粘性较低,蔬菜味道不佳、易腐烂、不易保存。所以对落地原油和泥浆等要回收处理,一方面可回收资源,另一方面可保护环境。 石油开采过程是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过程其影响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井场、道路、站所、油气管道等工程施工建设扰乱和破坏土壤主体构型,影响土壤通气和透水,改变了地表、地面坡度的原地貌形态和地表土壤结构;毁坏了地面植被,使松动土体岩性物质裸露地表,土壤抗蚀,抗冲性降低,加速了土壤的侵蚀。其次是严重破坏了原有的水保设施,为区域经济的一时增长,加剧了水土流失,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再次,井场平整,道路、油气管道开挖而移动土体,土方随意堆放,加之坡地开挖土方,没有采取任何护栏措施,疏松的土方随坡而下,易受暴雨冲刷,可诱发崩塌、滑坡,加速地面侵蚀,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易受风力影响造成沙尘天气,使区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最后是施工中产生的废水汇入地表径流,造成水污染;弃土、弃渣及生活废弃物,虽已就地回填,但仍为松散堆积物,大幅度降低原水土保持功能。石油开采是对地层油藏不断挖掘的过程,不仅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更使原先无人到达或难以进入的地区变的可达和易进入,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对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戈壁风沙区来说,灌木、蒿草在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表剥离引起的植被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从用地构成看,井场、站(所)对植被是点状影响,道路、集输管道是线状影响,线状影响远大于点状影响;从用地方式看,临时用地植被可采取人工和自然恢复,永久性用地则完全被人工生态系统代替,虽然经人工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上升,但可能造成遗传均化,生态系统功能减弱。 总结 石油开采全过程对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十分严重的,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我们要在追求开采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环境地质问题的综合治理,努力谋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㈣ 村里挖出石油了会拆迁吗

首先,“石油测出来”我这样理解:就是此处有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藏,并且是肯定有。但是实际的石油勘探中于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测出石油”应该是通过各种勘探手段获取了地层的数据,经过分析确认此处有石油。但是,这不能说明该处确实存在石油,最终需要用打探井的手段来验证,到底有没有石油,具不具备工业开采开发的价值。
其次,确认有石油,就要打井开发,打井需要井场,井场的面积根据钻机的型号,及油藏性质工程上有严格具体的要求。我去过的井场大概一个足球场的样子(陆地井场,很久以前的了事了,大概数据)。但是在打完井后井场面积可能用不到这么大,有的油井场甚至只有装两个磕头机的面积就可以了。所以。而且,陆地井场一般在野外,有的离居住区近的会占用农田,林地等。
最后,说一下拆迁范围,我的见闻里几乎没有说测出石油需要拆迁的情况,所以,不认为有什么通用标准的拆迁范围。原因有一下几点:1、石油开采是经济行为,高投入高风险,井场占地是需要支付费用,这是正常成本。但是如果油藏在居民区开发的话,是可以用技术手段避免拆迁的,如采用定向井,水平井,丛式井等井身设计避开拆迁区域,在没有障碍的地方打井开发。但是,这些都必须在成本符合开发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成本过高,放弃开采也是可能的。2、石油开采是经济行为,拆迁要有充分的理由,足够的经济利益,油藏大面积的开发区域如果被城市等覆盖,拆迁开发会得不偿失,这就会回到技术手段避让,否则很可能不开发。
所以,最后回到你的问题上来,石油开采会尽量减少对居住区人民生活的影响的,拆迁的情况不多见,但是从开县天然气泄露事件后,井场安全要求高了许多,若是涉及到含硫油藏或有特殊安全需求的情况,或许有拆迁可能,如果你有更具体的情况说明咱在具体聊,_嗦了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