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能源危机的原因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从消费者的观点,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
1. 经济影响
市场经济的能源价格是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供需关系中的供或需改变都可以导致能源价格的突然变化。
虽然一些能源危机是由于市场应对短缺的价格调节而产生,但在某些情况下,危机可能是市场的流通不畅通、缺乏自由市场而导致。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价格控制是1973年的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
1.1 石油供应
石油的供应大致上由一些拥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所控制,包括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沙乌地阿拉伯、挪威、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主要的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OPEC)。OPEC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产量,对世界油价具有强大的杠杆作用。如果OPEC决定减少成员国的出口配额,油价就会由于供给减少而上涨,同样OPEC也可以通过增加石油生产来降低油价。影响OPEC实行这些政策的动机源于成员国各自的利益。
不过OPEC的行动仍受到一定限制。如果OPEC把油价抬得过高,那么一些原本无利可图生产规模也较小的资源如沥青砂,将变得有利可图而抢占石油的市场。除此之外,为了抬高油价而过分的限制产油国的石油出口也会对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商产生反作用。
1.2 石油需求
石油的各种用途中,目前最主要的需求来自于炼油厂的商业用途∶提供取暖和交通运输。石油需要经常和北半球的季节交替相适应,冬季由于需要大量的取暖用油,所以需求量就很大。事实上,仅美国就占了全球60%的石油消费,在北美如果某个冬季特别寒冷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全球油价。
2. 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1973年能源危机 - 原因∶石油输出的主要力量为阿拉伯国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
1979年能源危机 - 原因∶伊朗革命爆发。
1990年石油价格暴涨 - 原因∶波斯湾战争。
加州电力危机 - 原因∶ 电力管制政策失败,加上供给小于需求。
英国石油抗议活动 - 原因∶英国油税已高居不下,而原油价格却又上扬。
与2005石油价格上扬 - 原因∶供需关系失调。
3. 油产国宣称储藏量是否属实
1985年OPEC产油国调整对储藏量的估计。虽然那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新油田,那些国家大幅度的提高了储藏量的估计。一部分专家认为,这些数据有刻意高估的嫌疑,可能OPEC国家的真实储藏量比其对外宣称的要少。如果宣告较高的数量,油产国更容易得到外来投资、银行贷款等。
可疑的石油储藏量
年 阿布达比 杜拜 伊朗 伊拉克 科威特 沙乌地阿拉伯 委内瑞拉
1980年 28,00 1,40 58,00 31,00 65,40 163,35 17,87
1981年 29,00 1,40 57,50 30,00 65,90 165,00 17,95
1982年 30,60 1,27 57,00 29,70 64,48 164,60 20,30
1983年 30,51 1,44 55,31 41,00 64,23 162,40 21,50
1984年 30,40 1,44 51,00 43,00 63,90 166,00 24,85
1985年 30,50 1,44 48,50 44,50 90,00 169,00 25,85
1986年 31,00 1,40 47,88 44,11 89,77 168,80 25,59
1987年 31,00 1,35 48,80 47,10 91,92 166,57 25,00
1988年 92,21 4,00 92,85 100,00 91,92 166,98 56,30
1989年 92,21 4,00 92,85 100,00 91,92 169,97 58,08
1990年 92,00 4,00 93,00 100,00 95,00 258,00 59,00
1991年 92,00 4,00 93,00 100,00 94,00 258,00 59,00
1992年 92,00 4,00 93,00 100,00 94,00 258,00 62.70
2004年 92,00 4,00 132,00 115,00 99,00 259,00 78,00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按石油出产国的说法,年年新发现的石油矿床能够几乎完全代替所出产的石油∶储藏量一直很稳定,没有起伏。例如,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沙乌地阿拉伯每年出产300亿桶,储藏量也应该跟着减少。(除非这些国家没有把过去出产的石油从所宣称的储藏量扣掉)
4. 未来可替代的能源
很多学者认为世界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石油价格过于便宜,以致于使世界对其产生了过度的依赖性而迅速消耗殆尽,他们主张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研究经费用于对能源/燃料替代用品的研究,目前主要的替代能源有∶燃料电池、甲醇、生物能、太阳能、潮汐能和风能等。但是迄今为止只有水力发电和核能有明显的功效。(参看未来能源开发)。
与此同时,一些组织例如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原本悲观的预计世界的石油在20世纪末会用毕,并未变成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的发展使石油的开采变得更有效率。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国际舆论开始关注起世界“能源危机”问题。许多人甚至预言:世界石油资源将要枯竭,能源危机将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作出重大努力去利用和开发各种能源资源,那么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面临能源短缺的严重问题。
世界能源危机是人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资源将会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枯竭。它的蕴藏量不是无限的,容易开采和利用的储量已经不多,剩余储量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到一定限度就会失去继续开采的价值。在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导的条件下,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就会发生能源危机。煤炭资源虽比石油多,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的。代替石油的其他能源资源,除了煤炭之外,能够大规模利用的还很少。太阳能虽然用之不竭,但代价太高,并且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不可能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其他新能源也如是。因此,人类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资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否则,就可能因为向大自然索取过多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以至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
Ⅱ 石油危机产生的原因
石油危机为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世界石油综合分析 全球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击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Ⅲ 历史上的石油危机有哪些
一次能源危机是为一种经济体能源供应的任何中立带巨大瓶颈(或价格上涨)。通常,能源危机是因石油和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短缺。一次性能源危机可能是一次油品危机、石油危机、能源短缺、电力短缺或电力危机。当市场出现垄断操作时,就可能出现市场的失败。由于某些工业活动,如工会组织的罢工和政府的禁运等可能会导致危机的发展与扩大。其原因可能是过度消费、基础设施老化,有时也可能会因炼油和港口设施的短缺而限制了燃料的供应所致。在异常寒冷的冬季,也可能出现紧急情况。管线的故障与其他事故也可能造成能源供应的中断。在猛烈的暴风雨后,也可能出现能源危机。英国在2005年的石油终端大火和卡特琳娜飓风等事件后很快就出现了能源短缺。恐怖分子和反政府武装对重要基础设施的攻击也都是能源消费者潜在的问题,中东地区连续不断的罢工也引起全球石油的短缺。政治事件,如由于政变发生而导致的政府变更、个人集权政治的崩溃、军事占领、政变等都会造成石油与天然气生产的中断并导致供给短缺。
1973年石油危机——起因:为了反对赎罪日战争中对以色列支持的西方国家,一些主要的阿拉伯产油国发起的,由欧佩克实施的石油禁运。
1979年的能源危机——起因:伊朗革命。1990年的石油价格突涨——起因:海湾战争。
2000—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起因:撤销(价格、费用等方面的)管制规定失败,商业腐败。
2000年的英国燃料抗议——起因:英国公路用燃料税收已经相当高和原油价格的暴涨。
北美的天然气危机。
2004年,阿根廷的能源危机。
朝鲜多年的能源短缺。
津巴布韦因为经济失控而导致多年的能源供应短缺。
2007年,缅甸反政府武装发动的政治动乱导致全面危机爆发,这也导致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在进入危机延长的阶段之前,俄罗斯—乌克兰的天然气争端和俄罗斯—白俄罗斯之间的能源争端已经解决。
Ⅳ 73年的石油危机是如何引发的经济危机
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来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削减石油产量。结果是石油价格暴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到了1978年,伊朗发生政治局势的变换,造成了石油生产的不稳定,生产一度从每天600多万桶降到了70万桶。这样,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出现了。
石油危机的出现,大大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尤其是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机, 就马上使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导致了外汇的大量外流。
这次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次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所谓“滞胀”,就是指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但是,由于70年代的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幅度大,由于担心引起更为严重的通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难继续使用国家干预刺激经济的手段,由此也就更难走出经济萧条胀同时存在的现象。
Ⅳ 引起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编辑] 影响 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
Ⅵ 战争打仗对原油有什么影响
石油是大国争夺的资源也是现代兵器的动力能源,石油给20世纪的世界和战争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没有石油就没有现代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交战国军共消耗油料1300多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投人战争的人力物力数量更大,军用油料消耗达3亿多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0多倍。而战后的高技术战争如英阿马岛战争, 海湾战争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科索沃战争,耗费的油料更是惊人。
Ⅶ 石油危机的对世界影响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10天,阿拉伯几个主要产油国宣布,将海湾地区石油价格提高17%。阿拉伯世界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而发动的石油战正式打响,震撼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这次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并对此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等12个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发动“斋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配合战争,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战争爆发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其南部重要的石油输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
10月16日,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国际石油市场一片恐慌,标志着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开始。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短短三天,阿拉伯各产油国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给西方国家来了个措手不及。
1973年12月,欧佩克组织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1973年10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11.65美元。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击了严重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当时,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200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门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闭。尼克松总统还下令降低总统专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
美国国会则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的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而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1978年12月,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到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顿,终于使油价创下每桶41美元的纪录,从而酿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致使尚未从第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中恢复元气的世界经济再一次陷入大规模的严重经济危机。
石油危机促使西方改变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还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开发。由于各国积极开发油源,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在1982年超过了欧佩克组织。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国还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战略性石油储备。
尽管各国防范石油危机的意识日益增强,但石油危机仍然无法完全避免。1990年海湾战争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也引发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尽管由于国际间防止石油危机形成的机制日趋完善,但在能源需求和供给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石油危机的阴影仍然无法消除。“石油安全”已经成为各国紧要的战略问题。
Ⅷ 历史上因为能源而爆发的战争有哪些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1974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实行石油禁运。1973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它的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提高到12美元以上,油价猛然上涨两倍多。这次石油危机在西方世界造成极大恐慌,美国随后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9-1980年 :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两伊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 :爆发了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