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利比亚为什么抢石油
扩展阅读
a型钻石是什么意思 2025-07-15 11:24:40
美行导航工具邮箱怎么写 2025-07-15 11:14:39

利比亚为什么抢石油

发布时间: 2023-02-22 07:22:34

‘壹’ 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战争究竟为何石油

第一:地理因素。虽然是北非的一个国家,却靠近北美洲美国、西欧和亚洲的中东、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之间的海运线的必经之路--地中海航路中间,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必经之路,油轮运输必经之地,东接有苏伊士运河扼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的埃及,利比亚还是石油盛产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的古罗马与迦太基,二战的英德两国。 第二:石油。利比亚应该为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利比亚2009年统计数据2008年人均GDP为16114美元,为非洲最高!是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但由于缺乏勘探,一半以上的油田都未经开采。 第三:最重要,卡扎菲不听美国的话,从其上台后就奉行的反帝、反殖、反霸、反对种族歧视和不结盟政 策,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阿拉伯统一,与非洲、伊斯兰国家加强合作,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这些政策上严重违反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在“9.11”之后,虽然卡扎菲试图与西方各国改善关系但看来收获不大,至少现在西方国家恨不得他早的死。然后再扶持一个听话的傀儡政府——伊拉克那样最好。

‘贰’ 联军空袭利比亚到底是为了石油还是因为卡扎菲屠杀人民

卡扎菲屠杀人民?你听谁说的。法国现在用于空袭的阵风战斗机刚开始的时候是要卖给卡扎菲的,不过卡扎菲没要而已。法国都能卖武器给利比亚,那么所谓卡扎菲屠杀人民就是扯淡的了。
另外,与民主更是毛关系都没有。伊朗是民主国家,美国还不是要打它。沙特是王国,而且这个王国还与英国等国家不一样,它是国王掌握政权,所以是不民主的,但和美国好,所以就是高尚的国家。
所以,一切都是为了石油,只要控制了石油,就有了石油定价权,也就有了全世界大宗货物的定价权,也就控制了全世界的资金流向,也就控制了全世界的财富。

‘叁’ 利比亚战争的原因

因为利比亚在卡扎菲的统治下,和伊拉克在萨达姆的统治下一样,让美国无法控制,另外,
1986年3、4月份,美国两次出兵袭击利比亚的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老帐未了。1969年卡扎菲上台后,收回了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1972年,利比亚又废除了前国王与美国签订的军事经济?定,以后两国关系越弄越僵。1979年伊朗人质事件发生时,利比亚焚烧了美国驻利代办处,导致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这笔帐一直没有算清,美国对此耿耿于怀。二是又结新仇。美国认为卡扎菲支持世界性恐怖主义活动,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利益,特别是1985年连续发生几起针对美国人的恐怖活动,美国都认为与利比亚有关,因此决定制裁利比亚,但经济制裁毫无效果,终于导致武力解决。三是杀鸡给猴看。长期以来,利比亚与前苏联关系密切,是购买前苏联军事装备最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被称为“苏联在地中海的武器仓库”。利比亚的导弹基地均归前苏联人控制。美国一直认为这是对第六舰队的严重威胁。美国挑起冲突的目的也是借此机会摧毁利比亚的防空导弹基地,给前苏联点颜色看看。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英国苏格兰洛克比镇上空发生爆炸,导致270人丧生。在利比亚方面于2003年相继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向遇难者家属作出赔偿及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后,美国政府于2004年6月宣布与利比亚实现关系正常化。2006年5月,两国宣布全面恢复外交关系并互开大使馆。但由于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有分歧,两国至今没有互派大使。
看着利比亚政府在内部斗争,插上一脚。如果美国打下利比亚,马上就会在利比亚的国土上建造军事基地,来控制利比亚政府。由此利比亚就变相的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来扩充国力。慢满的来实现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愿望。

‘肆’ 多国联军为什么攻打利比亚

现在普遍有以下几种看法:1、为了石油,利比亚的命运和伊拉克相似,只不过是美国换成了法国。
2、政治因素,利比亚原来是法国的殖民地,即使后来独立了,在政治和经济上还是受法国的巨大影响,就像澳大利亚与英国的关系,但在卡扎菲掌权后越来越与法国对着干,或者说是其越来越独立于法国,这就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利益,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场由法国主导的北约联军。
3、经济政治因素,可能是北约国家为了转移国内人们的视线,日益窘迫的经济状态在渐渐否定了当初政府作出的经济恢复承诺,用战争转移民众视线是历史一个国家惯用的手段,另一点也为即将到来的欧洲各国大选现任总统和总理作必要的铺垫。
4、以上三种因素的混合型,或者其它因素...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因为所以,其中总是掺杂着各种交错的利益与阴谋......

‘伍’ 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战争究竟为何石油

说石油的都是小白。利比亚那点石油至少美国是看不上的,而且如果是为了石油,就不应该推翻卡扎菲,好歹人家卡扎菲是和西方正常石油贸易,做得火热的,制裁利比亚还迫使西方公司和个人停止一切和利比亚的贸易活动。更何况美国根本就没有对利比亚开战,奥巴马连国会的战争授权都没有拿到,怎么开战?只能让英国法国打头。联合国1973号决议中写的很清楚,授权成员国对利比亚进行除武力占领外的一切军事打击以保护利比亚平民。卡扎菲独裁保证,对这自己百姓使用机枪,大炮,火箭弹甚至出动飞机轰炸,联合国不管,那联合国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陆’ 他们打利比亚难道就是明目张胆的抢石油吗到底怎么回事说的简单一点,让我能听懂,

美英法三国为了扶持反政府,逼卡扎菲下台,就派飞机过去打击政府军的军事力量。

‘柒’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是否实质上是为了石油

不全是,除了石油的原因外,1. 利比亚与西方关系的对立“年久失修”,在非洲也有些“众叛亲离”。 尽管利比亚一度向西方“示软”——比如,“9·11”后支持打击恐怖、洛克比空难赔偿、放弃核研发计划等,有缓和与西方关系的举措,但由于西方与利比亚意识形态上的对立“根深蒂固”,再加上利比亚与非洲多国的关系也不“合拍”,故借机“修理”利比亚也就成为西方的逻辑选择。2. 与伊拉克位居中东地缘核心类似,利比亚在北非具有重要的地缘优势,西方不希望一个“异类”的“北非权威”存在。此外,还想借此打击中国在利比亚的利益。

‘捌’ 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对于该国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着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裏。

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

说白了,国家财富“分配不均”

‘玖’ 为什么打利比亚又为石油吗

一方面原因是老的利比亚总统不下台,老总统也不被利比亚公民认同,新总统是联合国选出来的所以西方国家会打利比亚。 另一方面是利比亚的石油、天然气储存量巨大,西方国家也想趁着这个空占领利比亚,如果占领不了那新总统也是西方国家推上去的,所以西方国家也会得到一些利润。 不管怎么说都是西方国家都会一步一步的打垮小国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不然的话西方国家才懒得费那么大劲把一个人推上总统的位置。
麻烦采纳,谢谢!

‘拾’ 关于利比亚现在的局势的几个问题和尼日尔爾利亚在此问题上的利益

下列文章来源于网络,抱歉我不记得作者是谁了……注意【】中的部分

因此,笔者认为,西方国家打击利比亚最深层次的意图,还是为了争夺利比亚的石油资源和借机占据利比亚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
利比亚目前是非洲第二大产油国、是世界第十二大产油国。利比亚于1955年颁布国家石油法,并开始石油勘探与开发。1959年发现第一批油田,两年后开始出口原油。利比亚原油含硫量低,质量较好。据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利比亚已探明石油总储量达390亿桶;而在最新的统计中,其已探明石油总储量升至430亿桶。其中,储量超过10亿桶的油田有12个,储量在5—10亿桶的油田有2 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07)显示,截至2006年底,利比亚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415亿桶(折合56.81亿吨),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九。
此外,根据权威预测,利比亚未探明石油储量和可勘探潜力巨大,甚至有可能超过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而其目前已开采的石油区块仅占石油总区块的25%。如此巨大的石油资源,怎能不令西方强国垂涎?更何况,当前利比亚石油日产量为160万桶,其中140万桶输往欧洲——这一点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为此次由法国首先发动军事行动提供了注脚。
法国是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限,煤炭资源已趋于枯竭。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和进口国。由此分析,法国等西方诸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借势出兵也在“情理之中”。
近年来的高油价是法美等西方国家急于出兵利比亚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油价自2004年出现转轨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国际原油基准价的伦敦布伦特原油(Blent)价格从2004年1月初的约30美元/桶,一路上涨到2011年4月15日的123.45美元/桶。
据《中国证券报》2011年4月6日报道,国际能源署认为:高油价将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国际能源署(IEA)总干事田中伸男4日表示,“原油价格维持在目前水平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令人担忧”。高油价时代的来临,已经引发投资者对正遭遇通货膨胀压力而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产生巨大担忧。西方国家认为,尽快控制利比亚局势将有利于稳定油价,从而,有利于西方甚至世界经济的复苏。
谋求利比亚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西方国家出兵的另一个重要意图。利比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爾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相邻,面积约175万平方公里。利比亚为非洲最发达、最富饶的国家之一。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但它的北部却位于地中海航路中间,是美国、西欧、中东、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海运线的必经之路,是中东石油运到西欧、美国的黄金要道。而且,利比亚东部连接苏伊士运河,扼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因此,利比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曾是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抢占利比亚这个重要的战略石油通道,符合法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实际利益。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大胆地做出预测:欧美各国下一步所关注的对象,仍然会是资源丰富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油国——特别是诸如尼日尔爾利亚、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石油丰富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较为薄弱的国家。以西非的尼日尔爾利亚为例,它被称作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作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尔爾利亚在世界石油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就目前形势来看,拥有丰富石油资源但国力相对薄弱,且社会动荡不安的尼日尔爾利亚,极易成为西方各国下一个进攻的对象】。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既富有石油资源又位于马六甲石油运输通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而且,该两国在政治方面存在着不稳定因素。位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之间的新加坡,已经允许美国航空母舰停靠,美国海军也越来越把新加坡当作维修基地。美国落卒新加坡表明,西方国家对印尼和马来西亚觊觎已久,只是目前尚未找到出兵的机会与时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