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做成本分配率
扩展阅读
什么平台能资源变现 2025-05-10 16:08:35
森林资源减少了多少 2025-05-10 16:08:30

如何做成本分配率

发布时间: 2022-06-03 08:56:18

㈠ 如何计算间接成本分配率的计算方法

间接成本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除以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成本=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间接成本分配率

在实际核算工作中,对于施工间接费用的分配,往往先计算本期实际发生的施工间接费用对接施工间接费用定额计算的施工间接费用的百分比,再将各项工程按定额计算的施工间接费用进行调整,即将上列算式可以改为:

某项工程本期应分配的施工间接费用=[该项工程本期实际发生的直接费(或人工费)×该项工程本期该项工程规定的施工间接费用定额]×本期实际实际发生的施工间接费用÷∑[各项工程本期实际发生的直接费(或人工费)×各项工程规定的施工间接费用定额]

(1)如何做成本分配率扩展阅读:

间接费用简化分配法在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下,对各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各批产品成本的一种简化方法。在按产品批别组织生产,且各月产品批别较多的企业里,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每月必须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批产品上去,其工作量很大,为此,可采用一种简化的费用分配方法。

要点是:每月由厂部汇总当月发生的间接费用,同时按产品批别汇集实际工时,月末如有完工产品批别,则按费用项目分别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据以确定完工产品批别应分配的间接费用。

㈡ 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

第一种,平均分摊法。把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它使费用的发生比较稳定、平均。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抵消利润、减轻纳税的最佳选择。

只需生产经营者不是短期经营而是长期从事某—一种经营活动,那么将一段时期内(如1年)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

就可以将这段时期获得的利润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这样就不会出现某个阶段利润额及纳税额过高的现象。

第二种,实际费用摊销法。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摊销,多则多摊,少则少摊,没有就不摊,任其自然,这样就达不到避税的目的。

第三种,不规则摊销法。根据经营者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产品成本中,也可能在另一批产品中一分钱费用也不摊。这种方法最为灵活。

企业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当企业的经营不太稳定,造成利润每月差别很大时,该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润高时多摊,利润低时少摊,从而有效地避税。

(2)如何做成本分配率扩展阅读: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摊时应解决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如何实现最小利润支付;

二是在费用摊入成本时如何使其实现最大摊入。

企业费用开支包括劳务费用开支、管理费用开支、福利费用开支、各项杂费开支等。其中,劳务和管理费用开支最为普通,也是企业费用开支中两项最主要的内容。

劳务费用开支和管理费用开支有多种标准,但最小最低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它是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来决定的。

拿劳务费用开支来说,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经营中都有一个劳务使用最佳状态点。在这个最佳点上,劳动力和各种人员配备使企业利益最大而劳务费用最省。

因此,寻找发现这一最佳结合状态点是使用费用均摊法的基础。

㈢ 成本会计分配率怎么计算

成本会计中有很多费用分配率,你要的是哪一种费用的分配率?是材料费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能否说具体、准确一点?
通用的分配率公式是:
某项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费用/分配标准之和

㈣ 成本分配率怎么算哦,呜呜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般可以分出。制造费用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材料和人工一般按两种产品的产值比例分配。
如甲产品的产值是200万,乙产品的产值是100万,那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就是2:1
如本月的制造费用是10000元。按以上的分配比例:甲产品的制造费用应该是6667元,乙产品的制造费用是3333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667元
借:生产成本--乙产品3333元
贷:制造费用
10000元

㈤ 生产成本分配率怎么计算

生产成本中有=直接材料(领用材料)+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部分一般可以分出。制造费用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材料和人工一般按两种产品的产值比例分配。如甲产品的产值是200万,乙产品的产值是100万,那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就是2:1。

举例:如本月的制造费用是10000元。按以上的分配比例:甲产品的制造费用应该是6667元,乙产品的制造费用是3333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667元。生产成本--乙产品3333元。

贷:制造费用10000元。

(5)如何做成本分配率扩展阅读:

根据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带来了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才能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

㈥ 产品成本费用分配率怎么算

摘要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般可以分出。制造费用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材料和人工一般按两种产品的产值比例分配。

㈦ 请问这单位成本分配率怎么算出的,有公式么有公式最好给个公式

共同费用的分配公式是:
一、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配标准合计,
每种产品应负担费用=分配率*该产品的分配标准。
1、分配甲材料。材料分配率=40 000/(300+200)=80(元/千克)
A产品当月投入直接材料=80*300=24 000元(1)
B产品当月投入直接材料=80*200=16 000元(19)
2、分配工人工资。人工分配率=25 000/(450+300)=100/3(元/小时)=33.34
A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100/3)*450=15 000元(2)
B产品应负担直接人工=(100/3)*300=10 000元(20)
3、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12 000/(450+300)=16(元/小时)
A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6*450=7 200元(3)
B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6*300=4 800元
二、因A、B产品月初均无在产品(月初余额为零),所以,成本合计=当月投入。即
(4)=(1),(5)=(2),(6)=(3),……
三、单位成本分配率=成本合计/产品产量。而产品产量=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A产品产量=70+50*60%=70+30=100件。B产品产量=100件(全部完工)
(7)=(4)/100=24 000/100=240(注原材料分次投入,故在产品原材料投入也按60%计算)
(8)=(5)/100=15 000/100=150
(9)=(6)/100=7 200/100=72……
(10)=(7)+(8)+(9)=240+150+72=462
四、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
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分配率*在产品约当产量
(11)=(7)*70件=240*70=16 800
(15)=(7)*30件=240*30=7 200
其余计算略。(14)=(11)+(12)+(13)。(18)=(15)+(16)+(17)
剩下的B产品自己计算吧。

㈧ 成本会计12种分配方法

成本会计一般核算的是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的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其分配的方法有7种:
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是指当月发生的成本全部有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合月底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
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对于每年年末在产品,则需要根据实际盘存资料,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以免在产品以固定不变的成本计价延续时间太长,使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导致企业
存货资产反映失实。
3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是月底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产
品负担);这种方法适合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
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
4约当产量比列法
是将月底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产成品应负担的比例来分配;
适用于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
差不大的产品。
5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成本计算法
月底在产品成本固定不变,在年底时应当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具体计算在产品成本,在以此计算12月份产品成
本。此种方法适用于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也适合于月底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
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本月全部成本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底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
本;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单位定额成本;这
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月底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
7定额比列法
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
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
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辅助生产车间的分配有4种:
1直接分配法
所谓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
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
这种分配方法最为简便,但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不进行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
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2交互分配法
采用交互分配法。需要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
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
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
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采用交互分配法,由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全部进行了交互分配,因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由于各种辅
助生产费用都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由于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是
根据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所以据此计算的分配结果仍不十分精确。在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作为交互分配的分配率。
3代数分配法
采用代数分配法,应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
和外部各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复杂,因而这种分配
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4计划成本分配法
采用这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受益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在内)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
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
费用之间的差异,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负担,但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采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且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已事先确定,因而简化和加速了计算分
配工作;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节约或超支数额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此外,按照计划单位成
本分配,排除了辅助生产实际费用的高低对各受益单位成本费用的影响,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是采用
这种分配方法,必须具备比较正确的计划成本资料。

㈨ 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10000,人工成本共20000,其中,A产品人工成本5000,B产品人工成本8000,C产品人工成本7000。按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先要计算分配率。
1、A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5000 / 20000=0.25
B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8000 / 20000=0.4
C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7000 / 20000=0.35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25=2500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4 =4000
C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35 =3500
2、借:生产成本—A产品 2500,生产成本—B产品 4000,生产成本—C产品 3500,贷:制造费用 10000。
拓展资料:
制造费用的账户检查,查账人员应对制造费用的主要项目进行如下审查:
1、修理费
审查修理费用是否确实发生,其支出是否合规、合理。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查明计入当期成本的修理费数额是否正确、合理,日常修理和大修理费用的界限划分是否清楚。对某些支付给外单位或外包工的修理费,应审查价格是否合理等。
2、机物料消耗
机物料消耗是为维护固定资产等设备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不包括修理用和劳动保护用材料。主要审查其开支的真实合理性,开支范围的正确性。
3、办公费
应特别重视对办公费用中文具、印刷、邮电、办公用品等开支的原始凭证的审核,检查其发票或收据的抬头是否为被查企业,金额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将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及工会开支的办公费混入制造费用的情况等。
4、差旅费
审查企业制定的差旅费开支标准是否合规、合理。若与国家规定不相符的,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将“差旅费”明细账与该项费用发生时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检查其内容是否真实、合规。
5、劳动保护费
主要审查劳动保护费的实际发生情况,检查发票是否经领导人或负责人签字,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按规定发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