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库存机会成本怎么计算

库存机会成本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 2022-05-24 08:52:57

1. 机会成本怎么算

emm....好像所有回答都有点偏离主题,甚至全方位错误???(手动狗头)

机会成本 = 所选定的选择 之外 的选择中 最优项的所得 / 已选 选项的所得

在只有2个选择时,就是另一选项的所得/已选的选项的所得

解释一下的话,首先,机会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而非某些莫名其妙的只给解释不给field的AI或人类所说的那么简单。

那么定义: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的是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中所含的最大价值。(但是注意,在经济学中这个价值有时不是单纯的数字,比如说多少钱——而是一个比值)

eg: 小明获得了以下四个赚钱的途径: 工作--每月100元, 炒股--每月1000元, 当房东把房租出去--每月2000元,开公司--每月3000元。

就算是傻子也知道选择开公司对不对?那小明的选项偏偏就是当房东(别问,问就是懒),于是它获得了每月2000元的收入。

小明的行为看似是赚钱的,每月2000。 但是实际上小明的(在经济学而非会计学中,两者有区别)机会成本指出小明这个选择是吃亏的。

用上面给出的公式:当前选项的所得2000元/未选择选项中最优项的所得(即开公司)的所得3000元 = 2/3 (把余下选项的最有收益当做1,可以读作:2/3个余下选项中的最优选项所得)。

哦吼,小明的机会成本是2/3。当机会成本小于1,表示这事儿实际上在经济学中亏钱,所以小明的确很实在。

(当然你不喜欢用分数,选择用数值比较:当前选项的2000<剩余选项中最优项的3000直接得出亏损结论也没问题,但是考试之类的还是使用分数比较好)


但是你不得不咆哮啊,另外几个选项,工作呢?炒股呢?就这么被忽视了吗?

还真就是,机会成本只和已选选项和未选选项的最优项相关啊 !!!

2. 关于机会成本的计算

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放弃的机会中项目收益最高的收益。

机会成本,是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2)库存机会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1、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可用货币来衡量。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2、机会成本的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2)机会成本是有收益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3. 存货相关总成本的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存货总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下面表述中的各项成本按年计)与购买和维持存货有关的成本。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即T=(A/Q)*P+(Q/2)*C,其中,T-存货总成本,A-全年需求总量,Q-经济订货批量,P-平均每次订货成本,C-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
拓展资料:
1、进货成本:由存货的进价成本、进货费用、采购税金三方面构成。在进货总量既定的情况下,进价成本和采购税金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而进货费用则与进货次数成正比例变动关系(每一次的进货费用基本固定不变),固定性进货费用属于决策相关成本。储存成本:因储存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存货资金占用费用(机会成本)、存储费用、保险费用、存货残损霉变损失等。其中变动性存储成本属于决策相关成本,而固定性储存成本是决策无关成本。缺货成本: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停产损失、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
2、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投入生产、存货管理水平、销售收回能力的综合性指标。公式有如下: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期末存货=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 = 毛利 / 存货平均余额
也可以通过存货周转天数计算,存货周转率=计算期天数(365)/存货周转天数。

4. 如何计算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机会成本是经济学原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制定国家经济计划中,在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产品开发中,乃至工人选择工作中,都存在机会成本问题。它为正确合理的选择提供了逻辑严谨、论据有力的答案。在进行选择时,力求机会成本小一些,是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最重要的准则之一。


以下面的例子作为计算例子: 机会成本


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 假若一人拥有一所房子,那人选择自住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给他人所能拥得的收入。因为这机会成本并不牵涉实际金钱交易,所以也可成为隐含成本(implicit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