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出入库汇总表怎么算总成本

出入库汇总表怎么算总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5-24 08:10:57

㈠ 仓库出入库计算公式

公式=入库数+入库数+-出库数-出库数,输入好公式点击enter键即可。11个仓储量化指标计算公式
1、 仓库吞吐量=入库量+出库量+直拨量
2、 月均库存量=(月初库存量+月末库存量)÷2
3、 年均库存量=月均库存量之和÷12
4、 库存周转率=(货物销售成本÷库存平均余额)×100%(每一年周转多少次)
5、 收发正确率=(吞吐量-收发差错总量÷吞吐量)×100%
6、 货物完好率=(平均库存量-缺损变质货物总量÷平均库存量)×100%
7、 帐物相符率=(月帐物总笔数-月帐物差错笔数÷月帐物总笔数)×100%
8、 物品缺货率=(缺货次数÷用户需求次数)×100%
9、 验收时间 =各批验收天数之和÷验收批次
10、作业量系数=装卸作业总量÷进出库作业数量
11、单位仓储成本=年货物储存费用÷月均库存量之和
目前,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几个绩效指标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本文对仓库面积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等KPI指标进行了分析。
仓库面积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持续发展,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几个绩效指标(KPI)如仓库面积利用率、库存周转率、库存准确率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但由于这些指标的定义尚不规范,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指标所影响的因素各异,因此经常容易产生歧义。笔者依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这些指标进行了梳理,希望对企业内的物流管理人员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所裨益。
仓库面积利用率
在评价仓库资源利用的绩效时,用以进行考量的指标一般有两个: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容量利用率,仓库面积利用率是仓库可利用面积与仓库建筑总面积的比率,仓库容量利用率是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与仓库应存放数量或容积的比率。
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这两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前提。例如,针对特定的库存商品,两项指标可以进行比较并用以考量;但针对不同的库存商品,由于不同商品的存储保管要求(如堆高限制、品种品项的多少)并不相同,指标间的可比性则较低。因此,在讨论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容量利用率两项指标时,一般只针对特定客户、特定商品进行比较和考量。
下面就两种类型客户,在不过多强调存货管理其他细节要求的情况下(如“五距”要求),针对平库以及五层货架仓库两种形式,来比较仓库面积利用率和仓库容量利用率的异同。
客户1:产品品种单一,无批号管理等其他存储要求,采用托盘存放,托盘尺寸为1.2米×1.0米×1.5米,并可堆放上高四层。
平库情况
假设仓库额定面积为11000平方米,高度超过6米,无需留通道(由门口即可出货)。在理想状况下,并且在不考虑由于进出时间差产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摆放托盘数为:11000÷(1.2×1.0)×4=36666托。
五层平衡式货架仓库情况
以某11000平方米货架仓库为例,在货架规划时设计的托盘货位数是一定的,在不考虑由于进出时间差产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摆放托盘数为11000托。
通常,立体库房在使用平衡式货架时,在一般通用托盘位尺寸的前提下,基本上托盘数与库房面积平方数之比为80 : 100,做到100 : 100抑或更高的前提是尽量压缩理货区面积。
客户2:产品品种需要批号管理(不考虑不同品种,单纯要求进出批号管理),每批次数量为2托盘(托盘尺寸1.2米×1.0米×1.5米),产品堆高限制为2层。
平库情况
仍假设仓库额定面积11000平方米、高度超过6米,由于指定批号出货,仓库中必须预留叉车或液压搬运车等装卸搬运设备的进出通道,以便能够将仓库最深处的托盘商品搬运至门口;而为了满足盘点等存货管理的要求,托盘与托盘之间还需预留盘点通道。
按照实践中的经验模型,在平库储存面积利用最为紧张时(预留进出装卸通道部分被堵),11000平方米可利用的有效储存面积一般不大于30%,储存托盘数约为:11000×30%÷(1.2×1.0) ×2=5500托。
以上数据在处理特定的需要批号管理的食品或药品时,是完全可以被证实的。
五层平衡式货架仓库情况
以前述11000平方米立体库房为例,货架的托盘货位数是定数,仓库的叉车通道是可以随机存储装卸至每一托盘位,而且叉车通道又可利用为盘点通道,在不考虑由于进出时间差产生的空位前提下,可摆放托盘数仍为11000托。
初步结论
1.针对不同商品的存储属性,平库的仓库面积利用率指标变动较大;而仓库容量利用率中的分母“仓库应存放数量或容积”也是变动的,在一定的存储管理操作经验的基础上,“仓库应存放数量或容积”可以给出针对某种客户商品的额定数量,然后按实际情况核算仓库容量利用率;
2.货架式仓库建造完毕后,固有托盘货位一般不会变动,因此,仓库的存储容量一般不会因商品属性不同而变动,其仓库资源利用的指标一般不会变动(不考虑商品周转特性对库位利用的影响)。
3.强调货架式仓库资源利用率比平库的资源利用率有提高,应是针对特定商品才能给出的,而针对某些特殊存储要求(如品种单一、批次数量大),仓库资源利用率会有下降的情况。
4.在选择用何种仓库类型来处理特定商品时,应充分考虑商品存储管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仓库形式,以及科学合理的存储设备,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并降低投资风险。
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是销售(出货)数量与库存平均数量的比率,一般指在特定周期内的商品周转情况,如年度周转次数等。
库存周转周期是库存平均数量与每天平均出货数量的比率,库存周转周期越短,说明在特定周期内商品周转次数越多,商品进出就越频繁。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库存周转率是一个表示同额资金的利用效率的指标,周转越快,说明相同存货相同资金产生的销售收入越大。库存周转率主要在同行业相互之间评价考量,或是企业内部不同周期间的比较。库存周转率与经济效益之间,由于市场客观状况、经营策略与管理水平的差异,也存在负相关的情况。同时,在管理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市场销售计划与内部生产计划的非可控性,制造业企业产成品的周转率一般不能自己控制。
对于针对客户进行存货管理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等客户之间是服务合作的合同关系,在不同的计价方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前提下,客户存货的库存周转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益会产生正相关或负相关的情况。
例如,仓储费计价方式为2元每天每平方米,含进出仓作业要求,这是目前几种主要的计价方式之一。此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定面积的库房,其仓储费的收入在一定周期内是额定的,那么进出仓频率越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支出成本会越高,相应其利润率就会降低。
此外,其他计价方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也存在一定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企业物流管理外包方式中,选择合理的计价方式将对供求双方的利益产生巨大影响。
库存准确率
在实际操作中,库存准确率具有很多定义。由于对仓库管理质量本身的理解存在歧义,有很多定义是值得商榷的。
笔者认为能够合理反映库存准确率的公式为:
1-(∑︱每SKU盘点数量差异数︱)/库存系统账面数量×100%。
其中,(∑︱每SKU盘点数量差异数︱)是一个累计数,累计计算存储在库房内的每个商品品项SKU的实物盘点数量与库存系统账面数在当次盘点中的差异数的绝对值;库存系统账面数量为经仓库管理方外部所确认的每个商品品项SKU系统账面数量之和。
在库存准确率的考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库存准确率与发货准确率(或收货准确率)之间的关系。发货准确率是指仓库管理方准确处理外部订单的绩效。发货出现错误不一定会影响到库存准确率,因为库存准确率是一个时点概念,发货出现的错误如果在核定库存准确的时点前被有效纠正,将不会对库存准确率产生影响。

㈡ 怎样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

在两种产品的各种性质都一样的情况下就把这360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笔开销都加起来就是总成本,然后再除以360就是单位成本。如果两种产品的各类性质有所不同,有些材料上的费用比较贵的话,就要把两种产品分开来算了。

㈢ 根据收发存汇总表怎么结转销售成本

是根据收发存中的成本移动平均法来计算的。
1,移动加权平均法=(入库金额+结存金金额)/(入库数量+结存数量)。
2,收发存表中的数据是按照操作员录入的时间点的先后顺序计算的,收发存汇总表上的价格是成本价格,销售出库单上的价格是零售价格。
3,假如有退货,一定要做退货单,不能直接删除销售单据,否则数据就会出现紊乱。

㈣ 想用Excel做的库存表是当我输入每天进库的和出库的物品它能自动加减 还能够自动算出库存里物品的总成本

示意图如下(共4张)

在<<产品资料>>表G3中输入公式:=IF(B3="","",D3*F3) ,公式下拉.

在<<总进货表>>中F3中输入公式:=

IF(D3="","",E3*INDEX(产品资料!$B$3:$G$170,MATCH(D3,产品资料!$B$3:$B$170,0),3)) ,公式下拉.

在<<总进货表>>中G3中输入公式:=IF(D3="","",F3*IF($D3="","",INDEX(产品资料!$B$3:$G$170,MATCH($D3,产品资料!$B$3:$B$170,0),5))) ,公式下拉.

在<<销售报表>>G3中输入公式:=IF(D3="","",E3*F3) ,公式下拉.

在<<库存>>中B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A3="",0,N(D3)-N(C3)+N(E3)) ,公式下拉.

在<<库存>>中C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ISNUMBER(MATCH($A3,销售报表!$D$3:$D$100,0)),SUMIF(销售报表!$D$3:$D$100,$A3,销售报表!$E$3:$E$100),"") ,公式下拉.

在<<库存>>中D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OR(NOT(ISNUMBER(MATCH($A3,总进货单!$D$3:D$100,0))),A3=""),"",SUMIF(总进货单!$D$3:$D$100,$A3,总进货单!$F$3:$F$100)) ,公式下拉.

至此,一个小型的进销存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实际的情形远较这个复杂的多,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扩展,那是后话,且不说它.

这是最简单的.如您需要做大型复杂的进销存系统,我也可以做.感兴趣的话,咱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㈤ 如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该产品入库数=(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员工资、设备折旧摊销等等间接成本)/产品总数(不包括未完工产品)

1、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其中属于各种规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计入相关规格产品的成本;其他间接成本,比如车间主任工资、车间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产设备折旧摊销等制造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规格的产品成本中去。

确定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产工时,或者直接按各规格产品的数量比例。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5)出入库汇总表怎么算总成本扩展阅读:

总成本又称“寿命周期成本”。指产品从研制、生产、使用、直到淘汰整个时期的成 本。一般用C来表示。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制造成本包括产品从用户提出需要开始研制起,经过设计、试制到生产这一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G来表示。

使用成本包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等使用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c2表示。总成本c则等于c1±c2。价值工程的着眼点,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因此,不仅要注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要重视降低使用成本。只有产品的总成本降低了,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体现出对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积累。

㈥ 材料入库的实际成本如何计算

材料入库成本包括买价(不含增值税)、运杂费、入价的税费、合理的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这里费用等单位实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
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拓展资料
企业在进行材料平时核算业务中,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作价,也可采用计划成本作价。收料凭证要根据发粟价格及采购费用确定,其中能直接计入某种材料实际成本的,可以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可按一定标准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至于发料凭证的计价,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购、分批领用,而每次实际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企业选定某种方法后,就不能随意改动。
估计成本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根据经验和历史资料估算成本,如购进存货要花费买价、运杂费和仓储费等等;
没有历史资料,而根据技术资料测算的估计成本,如产品第一次投产的估计成本;
由于历史资料和技术资料细目过多,所以采用估算的办法来预计成本;
是预测、决策成本、在决策时,尽管成本并未实际发生,但根据相关的经济业务和事项,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发生的成本额。在财务会计中,估计成本往往是实际成本计算的一种手段。如计划成本和定额成本等,它们可以按成本项目分别估计,也可以按成本总额估计,通过对估计成本的调整,既能计算出实际成本,又能计算出估计成本的差异,便于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会计中估计成本主要表现为预测和决策成本,也是机会成本的一种。这种成本可以有历史资料也可根本没有历史资料,估计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成本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更有效地进行长短期的投资决策,同样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据。

㈦ 入库的成本怎么计算

确定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然后用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每种产品的产量。入库成本就是库存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购货成本,以及能够归属于入库产品达到入库前状态的直接成本,如运输途中的搬运费、储存费等。材料入库成本的五种实际计价在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它们的核算过程是通过单据的记账功能实现的。记账后,系统将所输入的入库单据登记存货明细账。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库存商品的成本】
1、购入的存货,其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2、自制的存货,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的各项实际支出。
3、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往返运输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

㈧ 如何计算入库成本与出库成本

材料入库成本包括买价(不含增值税)、运杂费、入价的税费、合理的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这里费用等

单位实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企业通常要按月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别成本项目反映主要产品的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和本期实际单位成本。

㈨ 工作表中的出入库库合计怎么算

一、首先,我们在Excel表格中框出一些表格,作为这个表的整体结构。
二、然后如图所示,用合并居中按钮调节表格的表头,制作出如下图所示的框架。
三、在货物批次下方可以填入商品货物的编号,由于一些编号比较长,所以我们可以设置单元格格式。
四、将其设置成为文本的格式
五、然后按照表头,我们可以在下方填写数据,库存就可以用公式计算出
六、然后后面的库存数,可以下拉全部就可以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