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纺织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
扩展阅读
中国直销产品有多少 2025-05-15 09:58:29

纺织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5-23 20:27:06

Ⅰ 纺织面料成本怎么核算

呵呵
没有什么具体核算公式,只有运用原理
成本会计原理是根据将面料成本汇总,作为原材料
再根据设定的分配率将相应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分摊到相应的产成品中去
最后再根据产成品数量分配成本
这就是成本计算方法

Ⅱ 纺织行业针织面料成本价格如何算公式

供你参考:一、〖基本公式〗

GM/㎡=G(gm)÷S(㎡)
WIDTH=CUTS÷WPI
OZ/YD=WIDTH×GM/㎡×0.00082
MAX REPTAT OF FEED=FEEDERS÷CPI
GM/㎡=(CPI×WPI×50C)÷S/1×0.018367
S/1=840yds÷1lb=0.00059×L(mm)÷G(gm)

〖注〗
G——重量
S——面积
L——长度
GM/㎡——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CPI——织物在1英寸内的线圈横列数
WPI——织物在1英寸内的线圈纵行数
50C——50个线圈的总长(单位为mm)
S/1——纱支数(英制)
OZ/YD——每码织物的盎司重量
CUTS——机器的总针数
FEEDERS——机器的总路数(成圈系统数)

二、〖理论推导〗

1、纱支是用来描述纱线的密度(直径或细度),是重量与长度的比值,我们通常使用的纱支系统有英制(S/1),公制(Nm)和旦尼尔(D),其相互关系如下:

S/1=0.591Nm
S/1=5319D

如:150D≈35.46S/1
48Nm≈28.4S/1

一般来说,英支用于棉纱类(如COTTON、COTTON/WOOL、COTTON/POLY、COTTON/LINE);公支用于毛纱类(如100%WOOL、ACRYLIC/WOOL、ACRYIC);旦尼尔用于长丝类(如FILAMENTPOLY、FILAMENT NYLON、CYARL、SILK、LUREX)。

根据英支的定义,S/1=840YD÷LB,我们可以得出公式S/1=0.00059×L(mm)÷G(gm)来测出客户来样的纱支。

例如:我们测出12条长为172MM的棉纱的总重量为0.062gm,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其纱支为:12×172×0.00059÷0.062=19.6S/1-20S/1

2、GM/㎡即一平方米织物的重量总数,也是织成这块织物的每个线圈重量的总和,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织物一平方米中的线圈个数及每个线圈的重量,就可以计算出织物的平方米克重,即:线圈总数×单位线圈重量。由于我们知道织物的CPI和WPI,故可以计算出平方米的线圈总数,即:CPI×WPI×39.37×39.37。同样,根据纱支的定义及单位线圈的长度,或以计算出每个线圈的重量,即:
线圏长度÷纱支数=(50C÷50000)×(453.6÷S/1÷840÷0.9114)

所以平方米克重为:
CPI×WPI×39.37×39.37×50C÷50000×453.6÷S/1÷840÷0.9114×1.018367

例如:40S/1×2 Cotton Piece Dye Solid Jersey 20G×30”9.75OZ/56-58”205GM/㎡,CPI=45,WPI=31,50C=160MM。根据以上公式,其克重为:45×31×160÷40×2×0.018367=204.975(gm/㎡)。在标准中,由于公式中所用参数是人为所定,所以计算出的重量与标准重量之间会有相应的偏差,一般在5%之内。

3、针织物由每根针形成一纵行,所以机器的总针数除以织物WPI就是织物的门幅。

4、每一模在机器上织一圈可形成一横列,所以机器的模数除以CPI为最大的FEED REPEAT。

三、〖公式应用举例〗

1、对来样分析的影响:

1)如果客户来样足够多(1个门幅且至少1码以上),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称得其码重、克重,量出其门幅算出CPI、WPI,测出纱支,并可以数出总针数,由此可得知生产该织物GAUGE。还可测试其它相关的参数,如:织物的缩水、PILLING、WET CROCKING等。

2)如果客户来样不够一个门幅,但可以刻大圆或小圆,这时我们可以称得大圆或小圆的克,并测出CPI和WPI,根据公式:WIDTH=CUTS÷WPI计算出可生产的门幅;根据公式:OZ/YD=WIDTH×GM/㎡×0.00082,计算出相应码重。但不能得知其原来生产该织物机型GAUGE。

例如:一客户来样为40S/1 Cotton Piece Dye Solid DOUBLE FACE(RIB M/C),我们测得其克重为219GM/㎡,WPI=37.5,CPI=88,如果用18G 34" (1920 CUTS)的机器来产,则其门幅为1920÷37.5=51.2",估计为50-52",其码重为52×219×0.00082=9.34(OZ/YD)。

3)如果来样太小,不能刻大圆或小圆以称其重量,我们只能称出整块布的重量,量出其面积,根据公式GM/㎡=重量(G)÷面积(S),计算出克重,用同2)方法可以计算出门幅和码重,但这样测出的数据很不准确。

例如:一客户来样为2cm×2cm,称得其克重为0.08g,其平方米克重为0.08gm÷0.02m÷0.05m=200gm/㎡。

注:
其中2)和3)因为不能测来样的缩水,所以在正式的生产中要求缩水好,实际生产的织物门幅和重量可能与分析结果相差较大。

2、门幅的估算:

A:直接计算法:
织物门幅=可生产机器的总针数÷WPI

如:20S/1 CTN S/K JERSEY PD SOLID 18G×30"WPI=29
查机型表可知18G×30"的总针数为1680,可以计算出以上布种的门幅:
WIDTH=1680÷29=58"。所以门幅为56-58"。
此方法多用于织物来样分析。

注意:这里是可生产的机器总针数。例如粗的纱支不能用太细的机号的机器,细纱支不能用太粗机号的机器。同时,布种与机型要一致。如:

RIB SOLID/FEED M/C:
15G×34,1596×2 CUTS
18G×34,1592×2 CUTS
14G×34,1416×2 CTUS

INTERLOCK SOLID/FEED:
18G×30,1728×2 CUTS
22G×30,2088×2 CUTS
24G×30,2304×2 CUTS
28G×30,2664×2 CITS

INTERLOCK AUTO:
18G×30,1680×2 CUTS
22G×30,2064×2 CUTS
24G×30/22G×30,2256×2 CUTS
24G×33,2496×2 CUTS

B:比较计算法(改变GAUGE)
如果已知道织物的门幅和重量,要求在重量、缩水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其余可以生产的门幅时,可以用以下公式:

可生产的门幅=可生产的机器总针数÷现有的机器的总针数×现有门幅

例如:已知20S/1 CTN S/K JERSEY PD SOLID 18G×30"181GM 56-58",如用20G×30"的机器来做,门幅是多少呢?
查表知18G×30"的总针数是1680,20G×30"的总针数是1860,根据公式可得:WIDTH=1860/1680×58"=64.2,由此计算出,如用20G×30"机可生产的门幅为62-64"。

备注:其注意事项同方法A。

3、最大FEED REPEAT的计算。

其基本的计算公式是:MAX REPEAT OF FEED(B/W)=可生产机器的模数÷CPI

这里的关键点是:找出可生产机器的模数。如RIB机是70F,INTERLOCK机是84F,普通机是96F。详细的机器类型参考各公司的实际机型。

举例说明:
1)20S/1 COTTON DK 1×1 RIB FEED 259 GM/㎡ 15G×34"64-66"14.0OZ/YD CPI=36。因为RIB机的模数是70F,所以以上布种的最大REPEAT OF FEED为:模数÷CPI=70÷36=1.94"

2)32S/1 COTTON YD INTERLOCK FEED 223GM/㎡ 18G×30"50-52"CPI=75。因为INTERLOCK机的模数是84F,所以以上布种的最大REPEAT OF FEED为:模数÷CPI=84÷75=1.12"(B/W)。

3)20S/1 COTTON YD S/K PIQUE FEED 20G×30"14.0OZ/YD 80-82"208GM/㎡ CPI=64。因为普通机的模数是96F,所以以上布种的最大REPEAT OF FEED为:模数÷CPI÷2=96÷31÷2=1.5"(B/W)。

成本核算都有哪几种方法

1、品种法

2、分批法

3、逐步结转分步法

4、平行结转分步法

5、作业成本法

6、分类法

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该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3)纺织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的目的:

1、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

2、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控制成本。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

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

Ⅳ 纺织品定价的方法有哪几种

根据定价时所采取的基本依据不同,纺织品定价方法一般分为三类,即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不同导向的定价法各有利弊,纺织企业定价时必须要考虑三种导向的合理结合。
以成本导向定价法为例,就是指纺织企业以提供产品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为定价基础,根据成本高低来确定纺织品价格的方法。常见的几种成本导向定价方法有:成本加成定价法,几种纺织产品的单笔成本上加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产品价格。

目标利润定价法:即纺织企业根据预期的销售收入(销售额)及总产量来确定产品价格。
盈亏平衡定价法,即纺织企业按照企业几种产品的总成本和销售维持平衡的原则来制定纺织产品的保本价格。
例如计算纺织品出厂价格,笔者以纯棉、涤/棉本色布为例,其计算过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来成本(元/100m)
本色布原来成本=经纱(线)用量(kg/100m)*经纱(线)单价(元/kg)+纬纱(线)用量(kg/100m)*纬纱(线)单价(元/kg)
包装材料成本(元/100m):即包装产品所耗费的材料价值。
(3)工费成本(元/100m)
工费成本=准备工费+织造工费+整理工费
(4)计价利润(元/100m)
计价利润=原料成本利润+工费成本利润
出厂价格
出厂价格=原料成本+工费成本+计价利润+计价税金

Ⅳ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计算方法有6种,具体分为:

1、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业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简单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复杂生产。

2、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主要包括:

(1)单件、小批生产的重型机械、船舶、精密工具、仪器等制造企业。

(2)不断更新产品种类的时装等制造企业。

(3)新产品的试制、机器设备的修理作业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器具、模具的制造等,亦可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3、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顺序结转分步法,它是按照产品连续加工的先后顺序,根据生产步骤所汇集的成本,费用和产量记录,计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骤之间移动而顺序结转的一种方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和各步骤的半成品。

4、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各生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分别与完工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入最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独立、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平行地把份额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

5、作业成本核算法又称ABC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6、分类法是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分类法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5)纺织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

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Ⅵ 纺织面料成本计算

经用量:341克*你那边经线价格 自己换算
纬用量: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一根还是两根,给你按一根算22梭。246.4克*你那边纬丝价格
生产成本:按每梭0.04元计算,1元 加上消耗差不多就在1.5元
这是坯布成本,染费上浆加开票你自己去算,不知道你那边的染厂价格 络筒什么的价格也自己去算

Ⅶ 纺丝和纺织的成本核算方法

首先,纺织厂那个叫纺纱。纺纱车间成本单独核算,你要注意这几点。
第一,投入的料,工,费。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车间工人工资(不包含修理工工资),车间的相关费用例(如车间管理员工资,车间电费,车间领用的一些零部件-手套之类的,除修理费其他的车间费用,自己去判断)
第二,在产品,纺纱企业月末肯定有大量在产品,机器里面的纱线,机器里面的棉花,正在用机器压的棉花。
第三,产成品类别与数量,到时候生产成本会在产成品中分配。
第四,计算。本期投入料工费+期初半成品-期末半成品=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分配到每个产品中去,可以按纱线重量和品质分配,也可以按售价分配。
最后,半成品估价一般采用约当产量法,刚接触,我就不建议你用分步法核算成本了

Ⅷ 纺织业成本核算

面料成本=原料成本+织造费用+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费+检验打卷包装费用+税+各个环节的损耗
一、原料成本
原料成本=每米用纱量X纱价
我们把所有的面料分为没有弹力的面料,纬弹面料,四面弹面料来一一说明。
1.没有弹力的面料
客人给我们的样布或者规格大都是成品,已经染色好了,我们就需要把成品规格还原到坯布规格。
坯布经向密度=成品经向密度X成品门幅/坯布门幅
坯布纬向密度=成品纬向密度X(1—染色缩率)
注:染色缩率,大概全棉的2-5%,涤棉的3-8%,全涤的8-15%,布越薄染色缩率越大,机缸染色比长车染色缩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烫缩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缩率越大。
公式:经纱用纱量=(经密X门幅X0.65)/经向纱支即:128X63X0.65/21=249.6克
纬纱用纱量=(纬密X门幅X0.65)/纬纱纱支即:60X63X0.65/16=153.6克
0.65是一个系数,很粗糙的一个系数,这里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的大小,比如织缩率,经向因为有张力的伸长,损耗等等。
这里的每米布的用纱量并不等于成品面料的每米克重,也有一个系数,一般用0.88,我们计算出用纱量是249.6+153.6=403.2克/米,成品的克重大概是403.2X0.88=355克米,平方米克重是355/1.5(门幅)=237g/m2,不同的面料这个系数相差很大,在染色的时候,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比如缩率,碱减量,前处理等等,很多时候要靠经验去总结这个系数。
249.6X0.02=4.992元每米
同样,假设16支的棉纱价格是18000元/吨,那么纬向的用纱成本是
153.6X0.018=2.76元每米
这个规格的面料原料成本就是4.992+2.76=7.75元每米。
2.纬弹面料
常规的纬弹面料都有相对应的坯布,比如:
全棉弹力府绸成品40X40+40D/133X7257/58英寸对应的坯布是96X72上机门幅84英寸
全棉弹力纱卡成品16X16+70D/120X4048/50英寸对应的坯布是90X40上机门幅72英寸
全棉弹力直贡成品32X32+40D/190X8057/58英寸对应的坯布是130X80上机门幅84英寸
其他的不是常规的纬弹面料门幅的缩率就按这个比例计算,一般的门幅缩率是30%左右,把成品的规格还原成坯布的规格,然后再按没有弹力的面料的用纱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用纱量,原料成本
3.四面弹面料
方法是一样的,也要把成品的面料规格还原到坯布的上机规格,再按没有弹力的计算方式计算。
比如全棉四面弹,成品的规格是32s/2+70Dx32s/2+70d密度是100X60/英寸,门幅是46英寸,还原成坯布的上机规格应该是密度为65x46门幅是72英寸,(纬向缩率为35%,经向缩率为23%,一般是长车扎染),按照前面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用纱量:(65+46)x72x0.65/16=325g/m(经纬向的纱支是一样的就把经纬密度相加),即每米的用纱量是325克。
再比如全涤四面弹,常见的成品规格200d+40dX200d+40密度是118x80/英寸门幅是57/58,还原成坯布的上机规格应该是经纬密度是82x56(全涤四面弹一般都是用溢流缸染色,缩率经纬向都是30%左右)上机门幅是84英寸,200d换算成支数应该是5314/200=26.6支,按照用纱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用纱量:(82+56)x84x0.65/26.6=283g/m。
其他的T/R四面弹,T/C四面弹,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经纬向的缩率大小有所不同,具体的缩率数据要咨询有相关生产经验的人。
根据坯布的用纱量,再考虑到染色的经向缩率,碱减量等等因素,可以大致计算出成品的克重,这个理论计算出来的克重和实际的克重相差很大,一般误差在正负20克每米左右,只能做为参考。
(该答案来自一个业务人员的经验,如有不同建议,请指正)
二、织造费用
织造费主要与纬密有关,其次与织布机有关。
比如一般全棉的用喷气织布机,通常说"一毛钱一梭"即:纬密除以2.54,再乘以0.1,就是织造费用,例如常规品种全棉府绸40x40 133x72/英寸 ,纬密是72, 算下来的织造费就是72/2.54X0.1=2.83元每米。如果是全化纤长丝的,不用浆纱,织造费可以按8分算。
有些品种织造难度比较大的,织造费又要高一些,门幅较大的,织造费又要高一点,织布机越高档,织造费越贵,有梭织布机的织造费最便宜,片梭织布机,大提花织布机的织造费用最贵。
淡季比旺季的加工费便宜,上半年是淡季,下半年是旺季。大工厂,上规模的工厂,管理规范的工厂比起小厂的质量有保证一些,加工费也要贵一些,要根据不同客人的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厂

Ⅸ 纺织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运用

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该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企业的情况错综复杂,要全面考虑具体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步骤,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运用,达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优的成本控制。

1、品种法

2、分批法

3、逐步结转分步法

4、平行结转分步法

5、作业成本法

6、分类法

辅助方法

1、标准成本法

2、定额法

3、责任成本核算

4、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成本的计算

(9)纺织采用什么成本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