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在SAP系统中成本对象有哪些
扩展阅读
石油有多少被转换成燃油 2025-05-15 12:34:52
银行信贷产品在哪里申请 2025-05-15 12:05:20

在SAP系统中成本对象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23 10:10:37

A. 财务sap系统是什么

属于SAP公司推出的一款以财务为核心,整合业务流程和数据的管理系统。SAP也是ERP的代名词,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二大云公司。全球大约77%的交易收入都与SAP系统有关。

SAP系统包含FI财务会计、TR财务管理、EC企业控制、MM物料管理、PS专案管理、HR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同时具有支持多种语言、国际标准、人机交互、配备集成软件等功能。

SAP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为26个行业提供融合了各行业“最佳业务实践”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些行业包括汽车、金融服务、消费品、工程与建筑、医疗卫生、高等教育、高科技、媒体、石油与天然气、医药、公用事业、电信、电力及公共设施等。SAP在每个行业都有行业解决方案图,充分展示各行业特殊业务处理要求,并将其绘制入SAP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补充方案中,完成包括基于网络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SAP的核心业务是销售其研发的商业软件解决方案及其服务的用户许可证。SAP解决方案包括标准商业软件及技术以及行业特定应用,主要用途是帮助企业建立或改进其业务流程,帮助企业的运营更为高效灵活,并不断为该企业产生新的价值。

B. [求助]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怎么区分

如下:

1.初级成本要素源于会计科目表。初级成本要素:每一个初级成本要素都对应一个总账损益类账户输入源自于公司外部的直接成本,所有损益类账户的财务数据都要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输入到成本中心。

2.次级成本要素是会计科目表中所没有的,只会在管理会计中使用,一般用于费用分摊和作业的结转。每一个次级成本要素都只在CO内部起作用而不影响FI过账,主要用于成本分配,结转中使用。次级成本要素有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次级成本要素会与作业类型相联系,另外一种用于作业分摊。

在SAP系统中,成本要素是用于记录不同类型的费用,分为以下两类:

一.初级成本要素,它们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

二.次级成本要素,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

C. 成本三要素和四要素的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

1、属于不同生产成本

三要素属于相关成本,包括现金形式、 反映与先前成本的变化、影响未来现金流。

四要素属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原材料、燃料、工资及附加费、折旧费。

2、要素组成数量不同:

成本三要素中只包含三种成本要素,而成本四要素比三要素多一种成本要素。

3、分类不同:

成本要素是成本中费用的经济用途或费用的经济性质所作的一种分类,用以分析在各个时期各种生产费用支出的多少。成本三要素中是将成本中费用的经济用途或费用的经济性质分成了三种要素,而四要素是将成本中费用的经济用途或费用的经济性质分成了四种要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成本要素

网络-成本

D. 在SAP中如何理解“成本对象”和“辅助核算”

成本对象和辅助核算的区别,系统中永远只有一个实际过帐的成本对象, 当存在多个成本对象时,系统预先设置了一个优先级,最典型的,如果某费用同时计入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如果内部订单是实际的,则成本中心为统计过帐,如果 内部是统计性的,则成本中心实际过帐,这样的最大好出是费用结算非常方便,例如成本中心的实际费用可以非常方便结转到其它成本中心。

E. 成本要素有哪些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要素一般分为原材料、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购入的燃料、工资及附加费和附加费折旧费。

成本要素是按成本中费用的经济用途或费用的经济性质所作的一种分类。用以分析在各个时期各种生产费用支出的多少。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要素一般分为:

原材料:指生产耗用由外部购入的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

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购入的燃料。

工资及附加费:支付给工人和职员的工资和附加费。

折旧费:指提取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在SAP系统中,成本要素是用于记录不同类型的费用,分为以下两类:

一.初级成本要素,它们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

二.次级成本要素,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

F. SAP中CO子模块“成本要素会计”是做什么详细用的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虽然你抠得一分不给。
成本要素是co的一个组件之一,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只有与成本对象搭配起来才能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常见的成本对象有成本中心、获利能力段、内部订单、wbs等。
成本要素又分为初级成本素和次级成本要素。
初级成本要素按类型又分为
1
初级成本/成本降低产生的利润
3
每种附加费的应计/递延
4
每种债务的应计/递延=实际
11
收入
12
销售扣除
22
外部结算
常用的类型是1和11。
次级成本要素按类型分为
21
内部结算
31
订单/项目结果分析
41
间接费用率
42
分摊
43
内部作业分配
50
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销售收入
51
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其他收入
52
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成本
61
收入值
常用的类型为42.
通常损益类科目与初级成本要素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在系统中科目表的设定中ob13中有个选项“成本控制集成-手工创建成本要素、自动创建成本要素”。如果选中自动创建成本要素,那么你在fs00创建损益类科目时会自动创建同编码的初级成本要素。
当然,资产负债表类的科目也可以创建成本要素,对应的类型只能为90类型,这时成本要素的概念就类似于辅助核算的功能了,因为成本要素一定要搭配一个成本中心的嘛。
次级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一点点不好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成本要素的储水池。初级成本要素的发生值被传到次级成本要素这个大池子中,只是为了便于后续的分摊。
举例来说,你们公司的食堂中发生了食材费,电费,水费,人工费,清洁费等,这些都是初级成本要素,它们都可以通过f-02记账,可是你们老板不想关心那么多的费用,只想知道食堂到底生了多少费用,这个“食堂费用”就是收集起各个“初级成本要素”的次级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的值来源可以通过fi过账,也可以通过mm、sd、hr、ps、pm、pp等其它模块,它们在co模块中占据了最至关重要的地位。

G. 成本要素的SAP系统CO中的定义

成本要素的SAP系统CO中的定义:
CO 管理会计:公司管理系统中规划与控制工具的完整体系,具有统一的报表系统,协调公司内部处理业务的内容和过程。
SAP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为20多个行业提供融合了各行业“最佳业务实践”的行业解决方案,这些行业包括汽车、金融服务、消费品、工程与建筑、医疗卫生、高等教育、高科技、媒体、石油与天然气、医药、公用事业、电信、电力及公共设施等。SAP在每个行业都有行业解决方案图,充分展示各行业特殊业务处理要求,并将其绘制入SAP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补充方案中,完成包括基于网络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功能性:R/3以模块化的形式提供了一整套业务措施,其中的模块囊括了全部所需要的业务功能并把用户与技术性应用软件相联而形成一个总括的系统,用于公司或企业战略上和运用上的管理。
集成化:R/3把逻辑上联的部分连接在一起。重复工作和多余数据被完全取消,规程被优化,集成化的业务处理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
灵活性:R/3系统中方便的裁剪方法使之具有灵活的适应性,从而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和特定行业的要求。R/3还配备有适当的界面来集成用户自己的软件或外来的软件。

H. 生产成本三要素

是按成本中费用的经济用途或费用的经济性质所作的一种分类。用以分析在各个时期各种生产费用支出的多少。


1、工业企业生产成本要素一般分为

(1)原材料:指生产耗用由外部购入的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

(2)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购入的燃料。

(3)工资及附加费:指付给工人和职员的工资和附加费。

(4)折旧费:指提取各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2、在SAP系统中,成本要素是用于记录不同类型的费用,分为以下两类:

一.初级成本要素,它们实质上就是财务会计中的损益类科目。

二.次级成本要素,它们可以用来描述管理会计内部各成本对象间成本流转时的成本性质。

I. 如何合理规划SAP中的成本要素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虽然你抠得一分不给。
成本要素是CO的一个组件之一,它的作用就是收集成本,成本要素只有与成本对象搭配起来才能完成收集成本的功能,常见的成本对象有成本中心、获利能力段、内部订单、WBS等。
成本要素又分为初级成本素和次级成本要素。
初级成本要素按类型又分为
1 初级成本/成本降低产生的利润
3 每种附加费的应计/递延
4 每种债务的应计/递延=实际
11 收入
12 销售扣除
22 外部结算
常用的类型是1和11。
次级成本要素按类型分为
21 内部结算
31 订单/项目结果分析
41 间接费用率
42 分摊
43 内部作业分配
50 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销售收入
51 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其他收入
52 引入的与计划相关的项目订单:成本
61 收入值
常用的类型为42.

通常损益类科目与初级成本要素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在系统中科目表的设定中OB13中有个选项“成本控制集成-手工创建成本要素、自动创建成本要素”。如果选中自动创建成本要素,那么你在FS00创建损益类科目时会自动创建同编码的初级成本要素。
当然,资产负债表类的科目也可以创建成本要素,对应的类型只能为90类型,这时成本要素的概念就类似于辅助核算的功能了,因为成本要素一定要搭配一个成本中心的嘛。
次级成本要素的概念有一点点不好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成本要素的储水池。初级成本要素的发生值被传到次级成本要素这个大池子中,只是为了便于后续的分摊。 举例来说,你们公司的食堂中发生了食材费,电费,水费,人工费,清洁费等,这些都是初级成本要素,它们都可以通过F-02记账,可是你们老板不想关心那么多的费用,只想知道食堂到底生了多少费用,这个“食堂费用”就是收集起各个“初级成本要素”的次级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的值来源可以通过FI过账,也可以通过MM、SD、HR、PS、PM、PP等其它模块,它们在CO模块中占据了最至关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