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货入库定额损耗和超定额损耗怎么算单位成本
计入“管理费用”,购入存货过程中产生的定额内损耗计入存货成本,入库后的定额内损耗一律冲减管理费用。在存货清查中是这样规定的。
2. 单位标准成本怎么算
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如果以销售产品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销售总成本/销售数量
2、如果以生产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生产总成本/生产数量
3、如果要计算销售成本单位卖价(元)的成本:销售总成本/销售收入
3. 存货非合理损耗怎么计算单位成本
非正常损耗不可以计入存货成本,只是会计准则规定的。这是为了统一规范核算方法。
只是因为非正常损耗与经营成果无关,所以要单独计入营业外支出。
如果计入存货,那就在主营业务成本里面反映,计入营业利润里面了,这样不利于反映真实的经营成果。
相关规定:(供参考)
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
(一) 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二)其他非正常损失。
1.非正常损失导致存货的盘亏一般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自然损失应计入到管理费用;
2.非正常损失理解为天灾人祸不是因为管理原因造成,所以做在营业外支出,不可以计入存货成本。
4. 运输途中非合理损耗的情况,单位成本如何计算
1,在入库原材料的时候,要计算单位成本,需要分情况考虑发生的损耗该不该计入原材料的成本中。
2,如果是运输途中的正常损耗,那么损耗的部分是应当计入原材料的成本中。
3,如果是非合理的损耗,不能增加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当先进入“待处理财产损益”,待查明原因后,分情况进入“管理费用”或者“营业外支出”又或者是“其他应收款”。
4,当发生非合理损耗时,在计算入库原材料的单位成本时,就应该把非合理损耗的部分减除,得出实际入库的原材料成本,再用采购的金额除以实际入库的原材料成本,最后得出扣减非合理损耗成本后的单位成本。
5. 如何计算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如果以销售产品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销售总成本/销售数量;
2、如果以生产数量为单位,其单位成本为:生产总成本/生产数量;
3、如果要计算销售成本单位卖价(元)的成本:销售总成本/销售收入。
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而平均耗费的成本。一般只要将总成本去除以总产量便能得到,是将总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摊给单位产品的费用,它反映同类产品的费用水平。
简介
企业通常要按月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分别成本项目反映主要产品的上一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份计划单位成本和本期实际单位成本。
作用
单位成本对于分析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单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业生产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好坏。
计算单位成本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了解各种产品单位成本和各成本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利用单位成本可与同行业先进企业或国外先进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明确改进方向。同时单位成本也是制定产品价格重要依据之一。
(5)有损失的单位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总成本
总成本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而发生的总耗费。根据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按照其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程序,产品总成本是生产某种品种或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总和。
通过总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计算期的总支出,将总成本与收入、利润、净利润等比较,能获得有意义的分析指标。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往往对于分析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有重要意义。
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相结合,便能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最小单位成本
最小单位成本(Least Unit Cost):决定批量大小即每次生产或采购数量之方式,发生在持有成本和订购成本的值很接近时。
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这里的变动成本是就总业务量的成本总额而言。若从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来看,它是固定的,即它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它是固定的,即它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参考资料:单位成本-网络
6. 采购原材料发生损失怎样计算单位成本
采购原材料 ,运输途中的自然损耗是允许计入采购成本的,也就是说,只是把采购的数量减少,采购的单位成本会相应提高。本题的答案是:单位成本=(100x10+5)/(100-2)=10.26相关的会计分录(按实际成本核算)是:借:原材料1005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1005.请各位高手帮个忙
7. 如何计算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
1、确定出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然后用每一种产品的总成本/每种产品的产量。
2、具体计算:实际单位成本=(24000+1400+520)/(400*(1-10%))=72元
原材料从采购到最后入库发生的费用 24000+1400+520=25920 增值税不用算,因为是税,不是成本,可以抵扣的。
3、单位成本对于分析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单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生产水平、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好坏。
(7)有损失的单位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材料成本是取得材料的成本。即为取得材料而发生的一切支出。自制材料的成本,包括在制造过程中耗费的各种材料、工资和其它费用。委托外部加工材料的成本包括委托加工材料的原价、加工费和发出及运回材料的运杂费用。
外购材料成本一般包括买价、运输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为了简化核算,对于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市内运输费、企业供应部门和仓库的经费(包括入库后对材料的整理和挑选费用),可列作企业管理费,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之内。
由于各种材料是分批取得、分批耗用的,而每次取得材料的单价又往往不同,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核算时,计算耗用材料成本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计价方法进行处理。
8. 怎么算成本,损耗
一,成本计算方法: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方法。由于品种法不需要按批计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骤来计算半成品成本,因而这种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批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或者虽属于多步骤生产,但不要求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业,如小水泥、制砖等。品种法一般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称定单法。是以产品的批次或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和小批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床、船舶、精密仪器和专用设备等。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个生产周期(即从投产到完工的整个时期)作为成本计算期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在未完工时没有产成品,完工后又没有在产品,产成品和在产品不会同时并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在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机械、纺织、造纸等。分步法由于生产的数量大,在某一时间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产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产品完工后再计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计算成本,并且要把生产费用在产成品和半成品之间进行分配。
二、损耗的计算方法
1、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3、损耗率:一个子件在制造某个父件的过程中,变成不良品的几率。同一子件用来生产不同父件时可能有不同的损耗率,因此定义在材料表BOM中。
3、损耗率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根据正常的残次和损耗情况在核定单位产品的消耗和总耗料量后所确定的损耗的一定比率。
9. 合理损耗后那单位成本是多少
合理损耗部分是计入单位成本的啊。也就是有合理损耗是在各单产品间分摊。
10. 入库原材料发生非合理损耗时单位成本如何计算
如果是非合理损失不能计入材料成本。单位成本要将购入成本减掉非合理损耗再计算的单位成本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