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00元拿货,卖利润200,这个百分比是多少
200%。
如果利润是200,就必须卖300的价格。得出计算公式:100%×(300-100)/100,利润即200%。如果卖200,得出计算公式:100%×(200-100)/100,那利润就是100%
(1)拿货成本一般百分之多少扩展阅读:
利润计算法:
一、计算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出厂价格的计算方法有:
1、成本加税计算法,其计算公式是: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税金+单位产品利润。
2、先定销售价格法,其计算公式是: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零售价格+质量或规格差价+批零差价一进批差价。
3、保本价格法,其计算公式是:我国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是按有关部门规定的市场价格计算,或经有关部门核定。
二、计算销售收人。销售收入是项目投产后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按实际销售价格计算货币收入。其计算公式是:销售收入=销售量×单位产品价格。
三、计算利润。其步骤是:
1、计算毛利。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2、计算销售利润。销售利润=毛利-税金。
3、计算净利润。净利润一销售利润±营业外损益。
4、计算上缴利润。上缴利润=净利润-企业利润留成。
㈡ 做批发一般利润是百分之多少,零售利润是多少
做批发现在就百分之几,零售利润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批发(wholesaling) 是指将商品或服务售于那些为了将商品再出售或为企业使用的目的而购买的顾客时所发生的一切活动。
从这个角度讲,一家面包零售店向当地一家旅馆出售糕点,该面包店就是在经营批发业务。但是,将使用批发商这个术语来描述那些主要从事批发活动的公司。它不包括制造商和农场主,因为它们主要从事生产,同时,它也不包括零售商。
拓展资料:
批发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商品购销量增大,流通范围扩展,生产者相互之间、生产者与零售商之间直接进行商品交换,常有困难或不方便,于是产生了专门向生产者直接购进商品,然后再转卖给其他生产者或零售商的批发商业,商业部门内部有了批发和零售之间的分工。批发业务一般由批发企业来经营,每次批售的商品数量较大,并按批发价格出售。商品的批发价格低于零售价格,即存在着批零差价,其差额由零售企业所耗费的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商业批发是生产与零售之间的中间环节。通过商业批发活动,使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起到组织和调动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作用。还可通过商品储存发挥"蓄水池"作用,平衡商品供求。
从国外批发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批发与零售贸易的比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然而批发商品交易额依然呈上升趋势而且其在商品流通环节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商品流通改革进入纵深阶段,批发萎缩对流通效率的严重制约已经从实践层面对"批发无用论"做出了否定的论断,效率与成本将最终取代环节数量成为衡量商品流通渠道环节合理与否的核心指标。我国批发业面临着与生产环节、零售环节形成以效率为目标的协同机制,重振批发业的重大任务和使命。
批发企业需要解放思想,积极转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物流设施更好地为生产商和零售商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流通效率。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纠正对批零结构调整的传统政策取向,积极引导批发业的改革创新发展。
直接将商品或服务销售给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的商业活动,是商品或服务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最后环节。
特点
特点是直接为消费者服务,每笔交易数量小、交易次数频繁,经营的消费品品种繁多,富有特色。
折叠编辑本段功能
零售业的功能是备货、分类和组合商品,提供与商品销售直接相关的各种服务,信息传递、娱乐休闲等。
简介
商品零售业务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零售商和零售企业来经营。
最原始的零售经营形式有两种:①以固定供应地点,摆摊设店的方式经营的坐商。②以串街走巷,流动售货的方式经营的商贩。
20世纪是零售业经营方式革新发展的变革时期。30年代前后,出现了大型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质服务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50年代为适应消费者对购物的多层次需求,出现了集百货店、超级市场、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购物中心;60年代为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连锁商店应运而生;70年代为克服经济"滞胀",突出价格优势的仓储商店迎合了消费者心态;进入8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购物为特征的邮购、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新型经营方式。零售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少数大型零售商控制大量份额,小型零售商基本走向专业化。
㈢ 30%的利润 是指拿货本钱7块卖10块 还是拿10块卖13块
30%的利润是指拿货本钱10块卖13块。
拿货本钱7块钱,售价10块钱,
利润=售价-本金
那么10-7=3(元),即拿货7元卖10元,利润为3元,
利润率=利润/本金*100%
那么3/7*100%=42.9%,即拿货7元卖10元,利润率为42.9%。
同理可得,拿货10元卖13元,
利润=13-10=3(元)
利润率=3/10*100%=30%
所以30%的利润是指拿货本钱10块卖13块。
(3)拿货成本一般百分之多少扩展阅读:
各种利润的计算方法: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8、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㈣ 一般服装的利润是成本的多少
一件标价三四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三四十元,标价七八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100多元。一般的服装店都雇用一到两名售货员,只要货进得对路,一天卖出去一件,人工工资、房屋租金、税金就全都有了,多卖就是挣的。
据透露,某些服装的利润可以达到3-5倍,多的可以达到10倍以上。
有些衣服你能赚德多有些就只能赚进价和车费,要看你怎么进的货和你进的是什么货,然后你就标号。
商场里品牌服装的毛利率可达到200%甚至更高,而且冬装比夏装高,男装比女装高。他的一位朋友在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经销一个品牌男装,夏天的一件T恤衫进价100多元,卖400多元,这样即使是打5折,照样有利可图。
至于那些折扣幅度特别大的服装,多数都是放了好几年的库存,基本上是按成本价处理。
品牌服装暴利的存在,首要在流通环节。一部分品牌服装由批发商批出的价格与在零售市场销售的价格相差悬殊,而他们在进货渠道上并无差别。
服装销售的中间环节中包括经销商、品牌代理商和零售商场。就服装而言,经销商通常要在出厂价上加价30%,零售商场再加价30%。因此,一件100元的服装到了商场售价可能就会攀升到170多元。
㈤ 一般拿货价80利润多少,应该卖多少钱才可以卖请教
如果拿货价80,应该最少卖到180左右才可以。因为你要把成本都得算进去。
㈥ 一般,衣服的进价和卖出价怎么算
20块钱进来的衣服,你在一般繁华的路段就卖50-60,非常繁华的路段就90-120,
如果你衣服有牌子的话,那就在加20%的费进去。
如果进价一件衣服50元,通过运输,各种渠道,那么这件衣服的成本价就成为60元了,而如果是进价50元直接销售,那么这个得成本是50元,卖出价就是成本50元加上盈利的价格。
成本价一般来说是拿货价加上各个出售前所花费的代价,和所要盈利的价格。
四个方面揭晓衣服进价的秘密:
1、服装进货眼光
服装进货最忌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款式,因为服装店的消费者并非店主,而是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以服装进货眼光要放到市场中去,了解市场的需求,然后再进货,选择合适的服装款式,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2、服装进货价格讨论
在确定拿什么服装款式的时候,可以跟批发商谈谈,看能否可以拿到个更低点的拿货价,一般长期做批发的商家,产品批发价格都不会再便宜的了,所以不要太计较是否便宜那么一两块钱。只要时间久了,大家互相成了熟客,进货价格自然会优惠。
3、服装进货看面料
经营服装店首先要懂得看服装的面料,懂得分辨服装的面料和面料的成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货源的质量。懂得这些拿货才不会轻易被骗、被忽悠,而且才能确保自己所拿的货都是货真价实的产品。在产品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附加值,就能让服装无论是价格还是价值提升,从而能带来更多利润。
4、服装进货的根本
服装拿货不能进看表面,还要想到服装的价值。在拿到一款服装的时候应该先估算自己拿回去能以多少价钱出售,几倍还是十几倍都是有可能的,若是拿到好产品,自然能卖出好价钱,这才是服装进货的根本。
从四个方面揭晓衣服进价的秘密,赶紧来看看吧!开一家服装店,找到一个好的货源不容易,特别在衣服的进价上,我们更是要了解其中藏着的秘密,才能找到更合适的货源。
㈦ 进货成本百分比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拜托了各位 谢谢
进货成本,是指 产品的原价+海关税+运输费 的。 而成本的30%的意思就是,假如你在韩国以 1件/30美元进口了, 那么你要在贩卖的地方至少以 1件/100美元贩卖。 比如30美元是 30%的话,1%就是1美元。 这样算起来比较好算。
㈧ 做国产化妆品代理商,拿货一般是几折的啊
国产一般代理是三五折扣.拿货一般四五折.门面利润一般是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㈨ 卖了6万8,赚了百分之七十利润,进货成本多少钱
这个就是把68000*(1-0.7)=20400元,成本就是20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