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影响豆粕价格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前段时间,豆粕价格一直持续上涨,同时也影响了和豆粕相关产业的价格,这对于居民的生活消费自然也会影响。不过幸好,随着一段时间的调整,豆粕价格并没有像之前一样疯狂上涨,而是开始出现小幅度下落,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信号。那么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
餐饮行业因素
这些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不少人都会外出就餐,这也让餐饮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餐饮行业是需要大量的豆油,餐饮行业景气,也就意味着豆油的需求量大增,豆粕价格会下降,餐饮行业不景气,豆油的需求量受到影响,豆粕价格也会出现上涨。
除此之外,豆粕消费者的购买力、替代品的供求、人口变动、食品政策、农业政策、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因素有关系,所以豆粕的价格因素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
⑵ 2015年3月豆粕涨这么多,养殖户怎么办
3月连盘豆粕期价震荡走低,持仓量月环比大幅上升并创历史新高,显示多空双方对后市行情分歧持续加大。本月豆粕期现同步走弱,现货价格走势更弱,导致基差继续缩小,连豆粕合约期价月环比下跌110-150元/吨,月底五沿海43%蛋白豆粕现货价格集中2860-29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40-170元/吨。
3月养殖需求持续偏弱,畜禽养殖收益较差,上旬猪肉价格继续下跌,中旬开始生猪价格开始出现连续反弹。据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3月中旬开始全国生猪市场结束底部震荡开始快速反弹。3月15日瘦肉型猪出栏价格为11.57元/公斤,16日的11.64元/公斤,3月18日小幅回落之后继续快速上涨,至3月22日涨至11.8元/公斤,3月24日涨至11.88元/公斤,九天内上涨0.31元/公斤。从价格走势上看,生猪价格的连续上涨,说明国内生猪供需已经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由于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连续上涨,导致了养殖户压栏情绪更加严重,进一步加剧了生猪供应紧张的局面,可能令后期生猪价格进一步上涨。根据业内机构调查,2015年大型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对生猪行业由悲观转向偏乐观,认为猪肉价格低迷格局将逐步改善,并已提前着手进行补栏。仔猪价格自2014年10月以来持续上涨,一方面是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导致,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对中长期猪价行情看多,导致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为高涨。中信证劵研究认为,饲料的景气周期一般滞后于猪价拐点4-6个月左右,这是因为猪价出现向上拐点后至实现盈亏平衡的期间,养殖户仍然亏损,资金压力下使得养殖户对工业饲料的需求下降。但随着猪价上涨,进入盈利期后,饲料需求逐步好转。尽管供应端压力依旧巨大,但在需求环比增加的背景下,粕类中长期供需格局存在一定的变数,投资者对后期粕类远月合约期价不宜过分悲观。
从供需角度来看,尽管3-4月国内大豆到港量偏少,但经过春节后的补货,国内饲料养殖企业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加之需求依旧处于淡季,市场主体对粕类后市行情仍不看好,近期国内油厂开始出现豆粕胀库现象,导致油厂开工率降低。从饲料厂采购的角度来看,由于现货供过于求,短期豆粕现货价格走势仍将偏弱,建议饲料养殖企业在豆粕现货采购上维持谨慎,把握采购节奏逢低采购,不宜追涨。中远期现货采购也应逢期价回调至支撑位再适当点价,不宜过分激进。
⑶ 豆粕价格上涨,靠豆粕养猪和鸡的养殖户要怎么办
可以采用替代品,如菜籽饼、棉籽饼、花生粕、亚麻仁饼胡麻饼、红花籽饼、芝麻饼、烟籽饼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是菜籽饼含有芥子素,棉籽饼含有棉酚等毒素,需要脱毒才能用来喂猪鸡。
豆粕
⑷ 都有哪些原因会造成猪场饲料成本上升如何才能有效控制
我国的饲料走势出现上涨,究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下面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由于饲料原料成本的上涨,人们开始寻找能够替代传统饲料的物质。既然饲料原料的缺口已经开始出现,我们总不能让养殖业停止,毕竟那些张口的活物可不能饿着。寻找一些合适的替代物来替代传统的饲料原料,这倒是一个好方法。豆粕作为优秀的饲料,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但是当豆粕成本上涨后,棉籽饼、菜粕等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豆粕,据统计,在鱼类饲料中,一些企业使用菜粕替代豆粕的比例高达20%左右。所以发展其他高蛋白作为饲料原料,如蛋白桑、杂交构树以及其他牧草是一个发展趋势。
⑸ 饲料再涨价对养殖业造成了什么影响
养殖业的成本里,饲料的成本占了60%左右,饲料涨价,首先造成的就是养殖业成本的大量增加。
无论是水产业还是畜禽业的养殖,饲料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喂养材料,并且饲料始终占据着养殖成本的大块头。饲料涨价,意味着养殖业成本的增加,对于一些小的养殖企业来说,饲料价格的提升甚至能够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对于大的养殖公司,饲料的涨价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很多养殖业里的人都知道,饲料一涨价等于白白给饲料厂打工。
三、饲料涨价会关系到部分养殖企业的生存。
养殖成本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水平的下降,对于很多小的养殖业来说,这个打击是比较大的。因为疫情的原因,农产品价格上涨,随着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增高,饲料的价格可能还会有所增涨,如果饲料价格一再上涨,有些养殖企业将难以生存。饲料涨价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⑹ 豆粕价格进入回调阶段,最终价格将在什么水平
豆粕价格进入回调阶段大连豆粕期货5月20日开盘越来越高,随后回落并稳定下来,最后收盘微跌。主合同收缩加仓,收负线。1101合约开盘2851元/吨,收盘2839元/吨,下跌1元/吨,最高价2862元/吨,最低价2834元/吨。成交量为684,070手,持仓量为778,316手。目前国内豆粕市场仍然缺乏因素的引导,更有可能维持区间波动趋势。
豆粕市场保持稳定,但近期期货走弱导致油厂报价下滑,交易情况相对稳定,水产养殖业状况不佳,猪肉价格再次下跌,部分地区水产养殖业处于亏损状态,补货热情较低。销售区豆粕价格走弱,口岸进口大豆供应充足,市场供应形势松动。
最终的价格应该会维持在3,040元/吨
⑺ 豆粕为啥暴涨
一是美国、巴西大豆库存大幅减少,大豆价格的提升,推升了豆粕价格。这一点非常关键,即使出现豆粕胀库的情况,豆粕价格依然持续上行,关键就是成本端价格中心的上移。加之进口成本的抬升不仅仅体现在大豆成本端,还有运输端费用上涨。
二是养殖产能的恢复和增长,提升了饲料用豆粕需求。2020年全国饲料产量同比增长约10%。国内大豆需求稳定增长,2020年国内进口大豆超1亿吨,创新高。
三是随着油价的上行,豆油压榨利润高,美国大豆压榨大幅增长,消耗大豆库存,提升了大豆价格。
四是种植端先遭遇疫情(如种植季价格低于成本)、后是气候因素(如南美产区干旱,拉尼娜对阿根廷的影响等)等,在产量的增长上不及预期。
五是主产国不稳定因素,如阿根廷的罢工影响了出口,如果提升人工薪资,相关成本也要上升。总体来说,进口成本在向上移动。
六是从品种比价来看,玉米价格的提升也相互带动大豆豆粕。豆粕玉米在饲料中的组合代替作用,使得价格有较强的联动性。下半年以来,玉米、大豆、豆粕价格持续大幅上行。疫情以来,全球有不少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加重了粮食供应流通的担忧,加之需求在疫情后持续恢复,整体商品市场品种价格大幅反弹,甚至有的已经创历史新高。
七是疫情有所反复,流通不畅,养殖下游担忧豆粕断供,备货需求增长。
【拓展资料】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中国国内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⑻ 豆粕价格变化跟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豆粕价格变动因素
1.豆粕供给因素分析
豆粕生产和消费情况、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情况已经作了介绍,这些因素都是影响豆粕价格的重要因素。豆粕供给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a、前期库存量,它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供应充裕价格下降。b、当期生产量。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c、豆粕的进口量。我国即将加入WTO,豆粕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已经成为豆粕进口国,国际市场对国内豆粕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应尽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市场,国际价格水平,进口政策和进口量的变化。美国是主要的豆粕出口国,每周四美国农业部发布出口销售报告(U.S.Export Sales Reports),其中有美国豆粕出口数据,包括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数据,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分析豆粕供求情况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储存时间较短。在南方,豆粕的储存时间一般为3~4个月,而在北方可储存8个月左右,从而使豆粕在现货市场上周转很快,贸易商都希望在短期内完成交易。一旦储存时间过长,豆粕质量发生变化,厂家只能降价销售。豆粕储存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一旦出现集中供货的情况,豆粕的区域性价格就会立即下跌。例如,进口豆粕集中到货,会影响进口口岸周边地区的供求关系,导致豆粕价格下跌。豆粕储存时间短,一方面促进了豆粕的市场流动,另一方面也造成豆粕价格波动频繁。
此外,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还有:国内大豆加工能力,替代品(如其他饼粕、玉米等)的相对生产成本等。
2.豆粕需求因素分析。
豆粕需求通常有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末商品结存量三部分组成。a、国内消费量。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影响豆粕国内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国内饲料工业发展情况,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的变化,政府鼓励饲料工业发展的政策等。b、出口量。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量的增加会减少国内市场的供应;反之,出口减少会增加国内供应量。目前,我国豆粕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没有豆粕出口的情况。c、期末商品结存量。如果当年年底存货增加,则表示当年商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期货价格就可能会下跌;反之,则上升。由于豆粕的存储时间较短,期末结存量数据对豆粕价格影响较小。
豆粕需求还要考虑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国家的需求变化,亚洲国家的消费者食用禽肉、猪肉较多,养殖业、饲料业比较发达,对豆粕的需求量较大。亚洲国家的经济景气状况对豆粕的需求有较大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亚洲地区的进口量就少;经济复苏、增长,豆粕进口量就会增加。
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还有: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偏好,替代品的供求,人口变动,商品结构变化及其它非价格因素等。
3. 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0.2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到豆粕的价格,大豆丰收则豆粕价跌,大豆欠收则豆粕就会涨价。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会停产,减少豆粕的市场供应量。
4. 豆粕价格变化的季节性因素
通常11月份大豆收获后的几个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旺季,4~8月份是豆粕的生产淡季,而豆粕的需求一般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逐步转旺,在此期间,豆粕的价格波动会很大。豆粕价格还随豆粕主产区的收购、库存变化而波动。
5. 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近几年,豆粕进出口贸易非常活跃,进口豆粕占国内消费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豆粕价格(特别是CBOT豆粕期货合约交易价格)已直接影响到国内市场。目前饲料用豆粕的质量标准执行国标GB10380-89。进口豆粕的品质均一性好,进口豆粕按国标定级后,一般除粗纤维指标只能符合国标三级标准外,其它指标都能达到国标二级以上要求。由于运输时间长,进口豆粕的新鲜度一般比国产豆粕的差,赖氨酸等指标比国产豆粕稍低一些,因此,在现货贸易中,进口豆粕的价格比国产豆粕要低大约100元/吨左右。由于进口豆粕到货量大且比较集中(一般每船3至5万吨),所以,每次货船进港都会造成短暂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当地豆粕价格也会随之下跌。
6.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国家的农业政策往往会影响到农民播种的选择。如近几年国家通过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农民加大对大豆的播种,从而直接增加了国产大豆产量;如国家鼓励饲料行业及养殖业的发展直接扩大了对豆粕的需求等。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国家进出口政策的改变对于我国豆粕进出口总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如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豆粕关税进行调整,使得国内豆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对促进我国豆粕的出口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近几年,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出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食品政策的实施,对养殖业及豆粕的需求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
(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⑼ 中美贸易战开打,豆粕猛涨对养猪业影响究竟有多大
会让低迷的猪价回升哦
⑽ 豆粕价格涨跌受什么影响
一) 豆粕供应情况分析
1. 大豆供应量
豆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大豆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豆粕的供应量,正常情况下,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导致豆粕供应量的增加。大豆的来源主要有两块,一是国产大豆,其次是进口大豆。我国的东北及黄淮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几年,我国大豆年总产量在1,600万吨左右徘徊,其中商品大豆量约为600万吨。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的大豆都超过2,000万吨。
2. 大豆价格
大豆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豆粕生产的成本,近几年,我国许多大型压榨企业选择进口大豆作为加工原料,华东地区日趋成为我国豆粕主产区和主要报价地点,进口大豆价格对我国豆粕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
3. 豆粕产量
豆粕当期产量是一个变量,它受制于大豆供应量、大豆压榨收益、生产成本等因素。一般来讲,豆粕产量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明显反向关系,豆粕产量越大,价格相对较低;相反,豆粕产量减少,豆粕价格则上涨。
4. 豆粕库存
豆粕库存是构成总产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库存量的多少体现着供应量的紧张程度。供应短缺则价格上涨,供应充裕则价格下降。由于豆粕具有不易保存的特点,一旦豆粕库存增加,豆粕的价格往往会调低。
(二) 豆粕消费情况
我国是豆粕消费大国,近几年,豆粕消费保持了13%以上的年增长速度。豆粕在饲料业中家禽的使用量占52%,所以牲畜、家禽价格的影响直接构成对饲料需求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牲畜、家禽的价格与豆粕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的饲料生产国,豆粕的主要用途是加工成饲料。统计显示,90%以上的豆粕消费是用于各类饲料,所以饲料行业景气度状况对豆粕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
(三) 相关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影响
1. 豆粕与大豆、豆油的比价关系
豆粕是大豆的副产品,每1吨大豆可以压榨出大约0.18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豆粕的价格与大豆的价格有密切的关系,每年大豆的产量都会影响到豆粕的价格,大豆丰收则豆粕价跌,大豆欠收则豆粕就会涨价。同时,豆油与豆粕之间也存在相互关联,豆油价好,豆粕就会价跌,豆油滞销,豆粕产量就将减少,豆粕价格将上涨。
大豆压榨效益是决定豆粕供应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油脂厂的压榨效益一直低迷,那么,一些厂家会停产,从而减少豆粕的市场供应量。
2. 豆粕替代品价格的影响
除了大豆、豆油等相关商品对豆粕价格影响外,棉籽粕、花生粕、菜粕等豆粕的替代品对豆粕价格也有一定影响。如果豆粕价格高企,饲料企业往往会考虑增加使用菜粕等替代品。
(四) 相关的农业、贸易、食品政策
近几年,禽流感、疯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继发生以及出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政策。这些新食品政策的实施,对养殖业及豆粕的需求影响都是非常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