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怎么算
摘要 您好!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2.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怎么算
就是把期初的存货成本加上本期购进的存货,成本,除以库存的数量,加上本期购进的数量,然后算出一个单价来之后减去你出库的这个数量,乘以之前库存加购入的单价,然后剩余的就是结存的成本
3. 月末结转成本的金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要看用的是存货计量的哪种方法。存货计量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四种,这四种都会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影响库存商品金额就会影响主营/其他业务成本的金额。
1、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2、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4、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3)结存的成本应该怎么算扩展阅读:
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有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做法。随销售随结转即在商品销售的同时结转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终一次结转成本。
此外,对非商品销售的发出商品的计算和结转,包括加工商品发出、商品短缺等,采用随发生随结转的方式。对其计算的单价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采用逐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细账的当日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
二是采用定期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按期初结存商品的单价计算。
4. 计划成本核算怎么计算结存的实际成本
在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下,“原材料”账户反映库存材料的收、发及结存的计划成本,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反映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中。期末两账户分别结账后:
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实际大于计划的超支差)或-“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实际小于计划的节约差)。
5. 期末结存单位成本怎么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6+12)/(400+2000)=0.25%
借差
超支
结存的实际成本(400+2000-1600)*(1+0.25%)=802
因为不是有个0.25%的超支吗
计划成本要加个超支率才是实际成本
1材料成本差异率超支
结存的实际成本=(收入计划成本-发出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2材料成本差异率节约
结存的实际成本=(收入计划成本-发出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1
2是计算结存材料实际成本的公式
书上不写的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借方或-材料成本差异贷方
我解题是以百分率表示的
6.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末结存的材料实际成本怎么算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余额
材料成本差异如果是贷方余额,就是减;如果是借方余额,就是加。
同理,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期初原材料金额+本期购入原材料金额),这里的材料成本差异也是:借方用“+”号,贷方用“-”号。
原材料账户的金额都是用计划价*数量算出来的;实际金额-计划价*数量=材料成本差异;以上公式算出来是负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如果是正数,就记在材料成本差异借方。
(6)结存的成本应该怎么算扩展阅读:
计划成本核算的核算程序:
以原材料为例说明计划成本的核算程序。在计划成本法下,应设“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科目。材料成本差异有入库时的“转入差异”和出库时的“领料应分摊差异”两种(个人的理解,表达不一定精确)。公式如下:
入库时的材料成本差异
=
材料采购-原材料
=
材料的购买价格(一般纳税人不含税)-
已定的材料的单位计划成本*材料采购数量
(1)在购入原材料时,发票账单已到,物资未到,企业按采购价格支付材料款及税金,在“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按实际成本计价(税金另计),账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价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托收承付等科目
(2)当材料已到,企业验收入库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
账户,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或者分录为:
借: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采购数量)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3)(按计划)成本结转材料成本,在企业领料以后,月末做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和转出,
领料应摊销的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购进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的计划成本+本月购进的计划成本)
领料应摊销的成本差异=领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基本生产成本 或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成本差异(红字或蓝字)
(4)会计期间结束时,将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材料实际成本指企业按照材料实际价格计算的材料成本。企业在进行材料平时核算业务中,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作价,也可采用计划成本作价。
两种不同的作价方法,材料核算的业务处理也不一样。在采用材料实际成本作价时,材料明细分类帐中收发金额都要按照材料实际成本计价结算,至于仓库中的材料卡片,只登记收发数量,不计算金额。对于材料凭证的计价。
收料凭证要根据发粟价格及采购费用确定,其中能直接计入某种材料实际成本的,可以直接计入,不能直接计入的,可按一定标准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摊。
至于发料凭证的计价,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购、分批领用,而每次实际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多种,企业选定某种方法后,就不能随意改动。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材料实际成本搜狗网络-计划成本核算
7.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结存成本怎么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结存成本=期初存货余额+本月购入材料-本月发出材料。
8.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怎么算
一、企业发出的材料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1、按实际成本核算时,企业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1)企业根据领料单等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根据所发出材料的用途,按计划成本分别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等科目;
(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正数表示超支差,负数表示节约差)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4)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按照所发出材料的用途,超支差分别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作相反的分录),将发出的材料成本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的计算。
1、按实际成本核算时,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入库材料实际成本)-本期贷方发生额(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2、按计划成本核算时,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各原材料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成本差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