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黄酒与白酒有什么区别啊
区别:
一、口感不同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
白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
二、酿造方法
黄酒采用的是低温冷发酵的工艺,黄酒一般发酵都是三个月以上,在酿造方面黄酒的比较原始。
白酒采用的是短时间发酵加蒸馏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酿造工艺。
三、原料不一样
黄酒酿造所用的原料多以小米、黍米、糯米、大米几种为主。
白酒所用原料主要以大米、玉米、小麦、高粱等。
(1)黄酒和白酒哪个酿造成本更高扩展阅读
白酒除了饮用外,还有其他功能:
减痛:不慎将脚扭伤后,将温白酒涂于伤处轻揉,能舒筋活血,消除疼痛。
去腥:手上沾有鱼虾腥味时,用少许清洗,即可去掉腥气味。
除腻:在烹调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时,加少许白酒, 可使菜肴味道鲜美而不油腻。
消苦:剖鱼时若弄破苦胆,立即在鱼肚内抹一点白酒,然后用冷水冲洗,可消除苦味。
减酸: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减轻酸味。
去泡:因长途行走或因劳动摩擦手脚起泡时,临睡前把白酒涂于起泡处,次日晨可去泡。
增香:往醋中加几滴白酒和少许食盐,搅拌均匀,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白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酒
‘贰’ 十几块钱的黄酒可以喝吗为什么比白酒便宜许多
有的人喝酒是为了图开心,有的人喝酒则是为了借酒浇愁,不同的人对酒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而对于喜欢品尝不同酒的人来说,喝酒则是一种享受,除了白酒外,黄酒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酒,市场上常见的黄酒价格不一
现如今,不同品牌酒水的价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相较于白酒来说,黄酒的发展并不快,而且整个市场也不算成熟,酒厂为了赚取成本,往往会以中高端为主,很多时候我们评价酒的好坏不能单凭价格,喝了之后才能很好的评判酒的好与坏。
黄酒是一种不同于白酒和葡萄酒的种类,它没有完善的法规为合格品以上的品质做分级,因此就有了少数酒厂的生产品占据市场的现象,他们对黄酒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当然这与原料和生产工艺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人说包装好的酒品质和价格也绝对高。
‘叁’ 黄酒比白酒用粮食多吗
黄酒比白酒用粮食多。
黄酒费粮食,黄酒在酿造过程中是很费粮食的,相比白酒差很多。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那么多粮食酿酒,但是酒不能不喝,毕竟很多人有饮酒的习惯,于是乎更加省粮食的白酒崛起了,大家慢慢的都接受了白酒的口感,自然黄酒没落了。
黄酒虽然说酿造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想要酿造出优质的黄酒还是有点难度的,再加上白酒是没有保质期,而黄酒是低度酒有保质期的,有保质期意味着有损耗,同时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容易出现变酸、变味等现象。
黄酒和白酒在历史中的地位
酒精酒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白酒,是在宋末元初的时候才有的,即使到了现在,也不过几百年的历史,而黄酒的历史,则是有好几千年了。
但是白酒出现之后,地位一直是很低下的,上层人士是从来不喝白酒的,也就是说白酒是根本上不了桌面的,直至民国时期,上层人士还是以喝黄酒为主的,就是说即使到了民国时期,黄酒还是我们的“国酒”。另外,“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还有喝了18碗酒的打虎英雄武松,其实喝的都是黄酒。
‘肆’ 黄酒是怎么酿制的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
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商朝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微生物“霉菌”生物繁殖规律,制出曲药,以此发酵酿造黄酒。秦汉时期,曲药酿造黄酒技术又有所提高,《汉书·食货志》载:“一酿用粗米二斛,得成酒六斛六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用稻米曲药酿造黄酒的配方。黄酒的历史极其悠久,青梅煮酒煮的是黄酒,鸿门宴喝的是黄酒,就连武松打虎前喝的也是黄酒……
黄酒的酿造一般需要经过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和包装这8个步骤。
中国的黄酒与白酒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都是中国独有的酒类。白酒与黄酒凝聚中国先民智慧的产物,虽风格各异,但各有拥趸。希望大家两种都尝试一下,体味一下不同的中国味道。
‘伍’ 白酒跟黄酒的区别是什么呢
黄酒和白酒的区别有很多种,黄酒和白酒他们的成分不一样、功效不一样、口感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1.成份的区别: ①黄酒: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
②白酒: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原料,经过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等方法酿制而成。
2.功效的区别: ①黄酒:养胃健脾、美容养颜、舒筋活血。
②白酒:疏风散寒、有助于健胃止疼、促进血液循环和镇静安眠。
3. 口感的区别: ①黄酒:鲜甜醇和。
②白酒:口味柔和,蜜香清雅。
4,颜色的区别: ①黄酒:呈现的是黄色,香气浓郁。
②白酒:呈现白色,气味芳香纯真,酒精度数相比较高。
5.饮用方法的区别:①黄酒:可以冷饮,也可温饮。
②白酒:可温饮。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什么是黄酒?
黄酒是用糯米经浸泡、蒸煮、发酵而酿成的。酒精浓度为15度左右,酒味醇和。
2、有的人在做菜时料酒用完了,就用白酒代替料酒,认为料酒、白酒都是酒,同样能烹制出可口的佳肴,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白酒乙醇浓度较高,容易破坏菜肴的原味,菜肴味道自然没有用料酒的好。
3、炒青菜时不需要加料酒。
‘陆’ 黄酒如今几乎没人喝,真的不如酒精酒吗
黄酒不是没人喝,而是因为它的酿造成本比较的高,同时酿造的手法在当代社会也失传了,所以说造成了黄酒,它在当今社会的一种适用性大不如前了,但是它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美酒,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种尴尬的状况,就是一些外来酒文化的影响。与这些外来的烧酒相比,黄酒它酿造的成本更加的高,他需要的材料大多数都是一些粮食,同时黄酒它的度数比较低,让人喝了很多都不会产生醉意,而这些烧酒就不同了,他们的味道特别的浓烈,同时他们的口感也非常不错,所以说有很多的人愿意喝烧酒,因此黄酒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就逐渐被人们所排斥。
一直到我国近代社会为止,黄酒这种古老的酒类就逐渐从历史上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各种白酒,这些白酒具有我国土生土长的品牌,也有一些外来的品牌,在中国的土地上和我们的酒类共同发展,共同竞争。
‘柒’ 黄酒和白酒哪个对身体好
不同的人群,对黄酒和白酒的接受度是不一样的。单论对身体的影响的话,黄酒的刺激性是比白酒要小的。然而很多人喝酒,就是为了刺激。对于现在不爱喝白酒的年轻人来说,黄酒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我们喝惯了白酒的中年人,黄酒仿佛就是果汁饮料一类的淡口味酒,没法给我们想要的刺激。
首先说两者的成分。黄酒主要成分和白酒一样,水和酒精都是占比最大的,但黄酒酒精含量一般不超过20%,除此之外,黄酒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数十种无机盐(包括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白酒则是含有醛、酯、酸和醇类等微量物质,因此单从营养成分角度来说,黄酒毫无疑问是占优势的。其次从两者对人体的的功效来说,黄酒和白酒都能帮助人体御寒,刺激食欲,促进血液流通,抗衰老,美容、舒经活络,此外,黄酒由于热量相对低一些,具有一定减肥功效和药用价值,很多中医把黄酒作为药引子,就是这个原因。
黄酒的喝法较白酒更为丰富。因为黄酒多用糯米作为主要原料,保留了糯米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还有它所产生的糖化胶质等,这些物质都有益于人体健康。具体饮用时,黄酒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着不同的疗效作用。例如凉喝黄酒,有消食化积、镇静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等有显着的疗效,烫热喝的黄酒,能驱寒怯湿,对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患者有益。所以说,黄酒对人体好处更多是毫无疑问的。
酒的陈化其实就是其中微生物的变化和反应,越高度的酒中微生物活性越低,也就是说,黄酒十年的陈化后口感变化远大于白酒,好的黄酒成本太高太难得,反过来说,就是白酒其实不需要陈化很久,因为陈化的效果极微。而白酒的不同香型中,又以酱香型白酒的陈华效果最好,但在短时间内,还是不如高端黄酒。
‘捌’ 喝酒文化发展中,为何白酒的出现代替了沉静火热的黄酒
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当中,白酒绝对是占据了一席之地的。因为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件重要的大型的事情都会有酒的存在。而在我国古典四大名着《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当中,酒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在《水浒传》当中,酒的作用更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在108位英雄好汉当中,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但是事实上,我国喝酒文化当中不仅仅只有白酒。黄酒也是十分的出名的,但是随着时间的一步一步流逝,黄酒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越来越多的白酒占领了市场。而沉静火热的黄酒变得沉默了起来。
‘玖’ 黄酒是如何制成的与白酒有如何区别
原料配方 黄酒是以大米、糯米或黍米为原料,加入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而生产的一种酿造酒。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酿造黄酒的大米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 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 2.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 3.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艺生产一般浸米时间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 4. 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卧式或立式连续蒸饭机蒸饭,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抄饭。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 5. 落罐发酵: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发酵罐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 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 6. 后发酵: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控制品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 7. 压榨、澄清、消毒:后发酵结束,利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灭菌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 麦曲和酒母 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酒母主要作为发酵剂的作用。黄酒发酵是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方法。 1.麦曲制造:把小麦压成每粒3~5片,使小麦表皮破裂,淀粉外露,使霉菌易于生长。 在麦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匀,使水分达到23~25%,然后在曲匣内踩成块状,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关闭门窗保温培养,经过了3~5天,麦曲品温由26℃升至50℃左右,曲块上霉菌丝大量繁殖,这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开窗通风,继续培养,品温逐渐下降,约经20 天,麦曲变得坚韧成块,将其按井字形叠起,通风干燥后使用。成品麦曲水分达15~18%。 黄酒麦曲也可把小麦压成麦片后,仿照酒精制曲,通风培养出生麦曲或熟麦曲。 2.酒母:传统的黄酒酒母是利用淋饭法拌小曲酒药制备的,俗称淋饭酒母。目前新工艺的黄酒生产一般做成速酿酒母,利用米饭加入13%的麦曲,再接入纯粹培养的酵母种子,逐级扩大而成。也可仿照酒精生产的酒母,做成高温糖化酒母。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饭用麦曲并加水保温3~4小时,然后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热灭菌30分钟,冷却至28℃左右接入预先培养好的酒母种子进行培养10~12小时,即可使用。在酒母培养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调整培养液的pH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酒母的质量。 料酒VS白酒 纯白酒的酒精浓度一般在57°左右。较高的乙醇含量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挥发性,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肉类中的蛋白质和脂类,破坏菜肴的原味,滋味当然就不好。而且,白酒中的糖分、氨基酸含量比料酒低,提味的作用明显不如料酒。因此,最好不要用白酒代替料酒,如果一定要用,也最好别用太多。 料酒VS黄酒 料酒与黄酒的最大区别为,黄酒是一种饮料酒,而料酒是在黄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品种,只有在做菜的时候才可以用,价格比黄酒便宜。
‘拾’ 一斤白酒的酿造成本是多少
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1斤酒需要3斤高粱。发酵期30天左右。
酱香型白酒需要5斤高粱。发酵期9个月。
农村的玉米酒需要2斤玉米,发酵期不到10天。
白酒又名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中国传统饮料酒,制作过程需经历 原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完全采用粮食(固态)埋入密封容器(窖池、缸等),经自然发酵生成再蒸馏而出。完全采用粮食靠微生物自然发酵生成,微量组份相当丰富而复杂。现已探明的成份有300多种,还有不少未探明成份。决定口感的正是纯粮食酿造中产生的微量成份,但不只是由各组份比例决定,更多是由形成的大分子基团电磁场性状决定(味觉原理)。
但是生产纯粮固态发酵法白酒,有一个高门槛,就是生产成本高、周期长。这就注定在长期以来的市场上,真正的纯粮酒,只能是少数。更多琳琅满目的所谓纯粮酒,其实是廉价的新工艺白酒。
(10)黄酒和白酒哪个酿造成本更高扩展阅读: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