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收益成本怎么算
扩展阅读
497理科能上什么石油大学 2025-05-17 11:43:10
淄博哪里有美术工具卖 2025-05-17 11:40:54

收益成本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2-05-17 17:21:33

⑴ 在经济学中总成本和总收益计算

在经济学中总成本和总收益计算如下:

总收益=平均收益*产量,总成本=平均成本*产量。

拓展资料:

总收益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记为TR=P*Q。

总成本又称"寿命周期成本"。指产品从研制、生产、使用、直到淘汰整个时期的成本。一般用C来表示。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制造成本包括产品从用户提出需要开始研制起,经过设计、试制到生产这一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G来表示。使用成本包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等使用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c2表示。总成本c则等于c1±c2。价值工程的着眼点,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因此,不仅要注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要重视降低使用成本。只有产品的总成本降低了,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体现出对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积累。

根据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按照其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程序,产品总成本是生产某种品种或数量的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总和。


通过总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计算期的总支出,将总成本与收入、利润、净利润等比较,能获得有意义的分析指标。

总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往往对于分析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有重要意义。

将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相结合,便能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总成本TC(totalcost)是总固定成本(TFC)和总变动成本(TVC)之和。因此总成本曲线在总变动成本曲线之上,两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总固定成本的数值。总成本曲线的特性完全取决于总变动成本曲线的特性,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曲线也是先递减地增加,后递增地增加。

⑵ 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1、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2、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基本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计算公式:留存收益成本=预期年股利额÷普通股市价+普通股利年增长率,Ks=Dc/Pc+G。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

Dc----预期年股利额。

Pc---- 普通股市价。

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留存收益成本是指股东因未分配股利而丧失对外投资的机会损失。留存收益的成本率就是普通股东要求的投资收益率。由于留存收益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而不是实际发生的费用,所以只能对其进行估算。

留存收益是将归属于股东的收益留存在企业,相当于股东对企业的第二次投资,所以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与普通股应该相似,而留存收益属于企业的内部筹资,所以不产生筹资费用,即如果不考虑筹资费用,留存收益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如果考虑筹资费用,则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不考虑筹资费用的普通股资本成本。

即:如果题中不考虑筹资费用,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和普通股的资本成本就是一样的,可以合并在一起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如果考虑筹资费用的话,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低于普通股的资本成本,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时候要用各自的资本成本乘以各自的比重。

本题给出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可忽略不计,所以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和普通股的资本成本就是一样的,可以合并在一起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⑷ 成本收入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拓展资料: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库存成本是在建立库存系统时或采取经营措施所造成的结果。库存系统的成本主要有购入成本、订货费用、保管(储存)费用及缺货成本。

(一)购入成本

购入成本的两种含义:

1.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入数量的乘积;

2.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

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于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

(二)订购成本(或称订货费用)

订购成本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订购成本包括:提出订货申请单、分析货源、填写采购订货单、来料验收、跟踪订货等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内部各部门人员的费用,如采购、财务、原材料控制与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2.管理费用.如办公用品、电话、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说明:

①订购成本的主要特征是和采购次数直接有关,而与订货量的大小无关;

②不同公司的平均订购成本相差很大;

③确定订购成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④可用采购总成本除以年订货次数来估算订购成本。

(三)储存(保管)成本

物品在仓库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收货、存储和搬运费用等。

1.存储费用,即取暖、照明以及仓储建筑物的折旧费;

2.人员费用;

3.库存记录的保存费用,即管理和系统费用,包括盘点和检查库存;

4.安全与保险的费用;

5.库存物品变质、损坏和过时所发生的成本,

⑸ 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1、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2、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基本计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⑹ 什么是成本收益率,定义详解和计算方法

成本收益率表明单位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但是我们一般把成本收益率叫做成本利润率。公式为: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
成本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m代表利润,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成本利润率是反映企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可以综合衡量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全部得与失的经济效果,为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成本利润率提供参考。成本利润率不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成本有多种形式,但这里成本主要指经营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经营成本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经营成本) x 100%
其中:经营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根据XYZ公司利润表知, 2001年主营业务利润为1595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2515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140万元;
2002年主营业务利润为1 64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3220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140万元;可计算成本利润率如下:
2001年经营成本利润率= 1595+(12515+ 140)=12.60%
2002年经营成本利润率= 1640+(13220+ 140)=12.28%
从以上计算可知,XYZ公司2001年成本利润率指标比2002年也有所下降,说明其盈利能力下降。公司应进一步分析利润下降、成本上升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⑺ 只知道盈亏和收益率 怎么算成本

可以用盈亏平衡点算成本。
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为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
首先根据公司收益情况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然后画线性盈亏平衡模型图,最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平衡点,也就是成本。

⑻ 收入成本率怎么算

一、收入成本率也就是成本收入比;

收入成本率=成本/收入*100%;

和销售毛利对应,收入成本率上升多少毛利下降多少。

二、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存货周转率=存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 (周转的次数)

注:存货平均余额,指一定时期内,(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三、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8)收益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3、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⑼ 知道利润怎么求成本

关于利润的公式:
1、售价-成本=利润
2、成本=售价-利润
3、成本费用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一般情况是:
利润率
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方法为税后净利润除以总收入。利润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如果附带成本利润率则是:除以成本。
拓展资料:
成本计算方法是指工业企业中计算产品成本各种方法的总称。成本计算方法在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中是不同的。
成本计算的关键是明确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就是要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完整地归集与核算成本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正确计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额。
科学地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项目、期间以及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保证各种产品成本的准确、及时。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与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的界限,产品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本期产品成本和下期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法规规定,按成本开支范围处理费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录、合理的凭证传递流程;制定工时、材料的消耗定额,加强定额管理;建立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制度;制订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4、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费用的归集与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计算期、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还有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
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
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⑽ 成本收益比率是什么,怎样计算

1.成本收益比率是计算投资所产生价值的一个指标,一般用投资所产生的利润除以投资成本,不同的行业及不同项目在所选择的利润指标或成本指标上会有差别。
2.例题中的培训项目的成本收益率=100/10=1000%.有没有错啊,这么高的回报.技改和其他的成本没提起,就无从计算成本收益率了.仅供参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