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种植大棚如何提高成本
扩展阅读
497理科能上什么石油大学 2025-05-17 11:43:10
淄博哪里有美术工具卖 2025-05-17 11:40:54

种植大棚如何提高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5-17 12:15:54

1. 如何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

提高大棚蔬菜效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园土消毒
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一般病毒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土消毒可杀灭靠土壤传播病害的病菌,降低发病率。可每平方米床土注入3~5克多菌灵或300克溴化甲醇进行灭菌。
(2)双层保温
采取双层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式设置小拱棚。据试验,在棚内加盖地膜,能使地温提高2℃,在棚内设置小拱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
(3)改用无滴膜
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用此法,大棚内的水汽便不会在棚膜上凝聚成水滴,对棚内的蔬菜构不成遮光影响,透光率保持在90%左右,蔬菜的光合作用就能保障。
(4)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正确选择和使用外源性植物激素,如采用防落素等,促进果实膨大,加速成熟,提高产量。
(5)喷施稀土液
在茄果类蔬菜的苗期和始花期喷洒浓度为0.2%~0.5%的硝酸稀土液,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6)嫁接
在大棚内连作黄瓜,若用黑籽南瓜或南砧一号进行嫁接,能防治多种病害,增产30%以上。
(7)严防氨害
据测定,氨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5微升/升即会导致蔬菜茎叶坏死。因此,在大棚内栽培蔬菜,首先应控制氨肥使用量,在使用氨肥后要及时浇水,肥料深施并覆土,注意开窗换气,严防氨气危害。
(8)设置反光幕
在蔬菜大棚内的北侧弱光处设置一道反光幕,能明显增强蔬菜大棚北侧的光照,并可提高地温1.5~3℃。
(9)燃放沼气
此法既能使棚内增温,又能为蔬菜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对黄瓜、青椒、菜花等多种蔬菜的试验,一般可增产20%~40%。
(10)滴灌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降低10%以上,使混合病情指数降低。
(11)使用草木灰
在冬春季节蔬菜大棚密闭,湿度大,蔬菜易发生病害,使用草木灰后就可有效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将草木灰均匀施于地面上可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如果将草木灰施入土中,还能起到疏松土壤、增加肥力,提高秧苗抗逆性的作用。

2. 在全国受欢迎的蔬菜大棚,其成本和利润到底如何

随着农业的发展,大棚种植也比较受欢迎,那么一亩地的常规蔬菜大棚种植成本,一亩地的蔬菜大棚种植利润你知道吗?

蔬菜大棚种植成本

预估普通结构蔬菜大棚的每平方大约14-16元左右,一亩地8000-10000元,可使用三年左右,棚膜两年一换,平均下来每年的成本大约是5000元。

蔬菜种植过程中的种植辅助材料,大约在每年1500元(根据基本情况具体合算),租地费每年800;以上是一亩地普通蔬菜大棚的种植成本大约就是5000+800+1500=7300元。


8米宽提高型钢架大棚

这种棚采用直径28-32毫米、厚1.5毫米的镀锌管搭建;顶高3.2-3.5米,肩高1.8米,棚体空间大,适宜种植高蔓蔬菜等。此棚增加了棚体的高度、宽度,同时,提高了棚侧通风窗的高度、宽度,增大了棚内空间,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冬季保温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注意:这种大棚建造成本大幅提高,每平方米造价20-45元左右,每亩成本1.5-3万元,主要适合于农业示范园区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场应用。

3. 怎样对农业大棚技术改进,来提升大棚蔬菜产量及质量

通过以下技术来对农业大棚技术改进,来提升大棚蔬菜产量及质量。

1、南方蔬菜大棚种植改进技术本文根据中国南方地区蔬菜生产面临的气候特点,研发了一款新式的雨阳大棚。该大棚通风良好,散热较快。将可滑动的栅栏结构式遮阳网科学布置于棚顶,可调整光照强弱,可以有效解决蔬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高温、雨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蔬菜顺利生产。

4. 种植大棚蔬菜的时候,怎样管理才能够提高产量呢

北方冬天气温比较低,温室里种植蔬菜成为主要的市长/市场供应地。但是,温室种植环境比较特殊,缺乏密封的空间和自然风的情况下,蔬菜因病害的威胁而易减产。种植者经常忽视仓库通风或通风次数,以确保仓库内的温度是不可取的。蔬菜大棚是一个密闭的空间,自然空气流动不足,棚子里除了蔬菜所需的氧气、二氧化碳外,还会积累很多生产不需要或对蔬菜有害的气体。氨、氮、硫、氯等。

蔬菜幼苗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碳,苏打水喷洒在菜叶上,分解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大大提高叶子的光合作用,为植物生长合成更多的养分物质。蔬菜植物更健康,幼苗叶片长得更旺,果实发育更健康。蔬菜是养分消耗量大的作物种类,如果养分跟不上或养分供应不合理,蔬菜就会发生黄药现象,没有增长趋势,过量使用或过量使用养分会给蔬菜带来各种病害问题,影响质量,影响产量。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作物的增长势头呢?

5. 大棚种植蔬菜高质量生产有什么秘诀吗

经过我多年实践,我认为大棚种植蔬菜实现高质量生产的秘诀有以下几点:

使用适宜的温室温度对蔬菜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农业蔬菜栽培最重要的技术是利用大棚薄膜栽培蔬菜,温室覆盖物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选择适合当时气候的温室地膜,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更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而且,在选择温室覆盖物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无毒材料制成的温室薄膜,才能用于农业蔬菜种植,生产更健康的蔬菜。薄膜的透光率也非常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透光率,让蔬菜得到更多的阳光,长得更好。

温室内蔬菜的种类应慎重选择。我们在大棚种植蔬菜时,必须考虑当地气候、湿度和季节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如果不考虑蔬菜的种类,很可能蔬菜难以生存,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材料成本,难以盈利。因此,我们必须引进优良的蔬菜品种,才能更好地保证蔬菜的成活率,为今后大棚蔬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蔬菜大棚种植高质量生产的秘诀,掌握了这些方法,想不高产都难。

6. 如何提高蔬菜大棚种植效益

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 塑料大棚的棚型较多,性能各异。生产上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状况,合理选用棚型,这是确保大棚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1、选用质量好,保温效果好的保温被,比如,安新恒昌棚被厂的就不错。
2、选用无滴膜 塑料大棚薄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由于无滴膜膜面没有水滴附着,因而可提高透光率,增加进光量,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3、选用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黄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
4、采用嫁接育苗技术 大棚蔬菜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病害,防止根病发生,并能有效地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耐低温的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5、采用二氧化碳施肥 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保护栽培中增产效果极为显着的一项新技术,增产幅度一般都在30%左右,尤其对于冬暖型大棚的冬季生产和春用型大棚的早春生产,增产的效果更为明显。
6、采用化控技术 在番茄开花期,用10~20毫克/公斤2,4-D溶液蘸花,可防止落花
7、采用立体种植技术 塑料大棚建造成本较高,充分利用大棚空间进行立体种植,可显着提高产量和效益。大棚立体栽培,可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利用前后茬蔬菜生育期早晚和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根系分布深浅的层次差以及蔬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的生态差,进行交错种植和分层栽培,使其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栽培多种蔬菜,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8、燃放沼气 在塑料大棚内燃放沼气,可以增温补气(即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
10、使用镀铝膜反光幕 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2米宽、3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使地面增光40%~43%,棚温提高3~4℃,地温提高1.8~2.9℃。

7. 做蔬菜大棚种植如何管理与种植

首先,从大棚的成本说起。建造大棚前,先了解蔬菜大棚的类型,及其建设过程中所需的铺盖材料,对蔬菜大棚的搭建工作将有很大帮助,能为您节省开支,并提高生产效率。

一、蔬菜大棚的类型及建造成本

1,简易竹架大棚

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类型,棚型一般宽5-6米,顶高2-3.2米,侧高1-1.2米,拱杆间距1-1.1米。取材方便、建造容易,造价低,每亩成本约3000元(连薄膜)。

值得注意的是:大棚内柱子多,遮光率高,作业不方便;使用寿命短。

2,6米宽装配式钢架大棚

这种棚型已推广应用多年,主要以直径22毫米、厚1.2毫米的镀锌薄壁钢管为大棚骨架材料,棚宽6米,顶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地利用率80%,使用寿命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价10-30元,每亩建造成本7000-20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棚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缺点是棚宽较小,操作管理效率较低,冬季保温性较弱。

3,8米宽提高型钢架大棚

这种鹏采用直径28-32毫米、厚1.5毫米的镀锌管搭建;顶高3.2-3.5米,肩高1.8米,棚体空间大,适宜种植高蔓蔬菜等。此棚增加了棚体的高度、宽度,同时,提高了棚侧通风窗的高度、宽度,增大了棚内空间,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冬季保温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棚建造成本大幅提高,每平方米造价20-45元左右,每亩成本1.5-3万元,主要适合于农业示范园区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场应用。

4,钢竹混合大棚

棚型结构与简易竹架大棚相同,间隔用钢管和竹竿做拱杆,具有节约钢材,降低造价,操作便利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面积;性能与成本介于钢架大棚和竹架大棚之间。

5,连栋大棚

连栋大棚是是普通大棚的一种升级存在,其实就是把原有的独立单间大棚,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式大棚连起来,可以理解为一种扩建,具有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但成本降低很多,每平方米50-100元。

二、蔬菜大棚覆盖材料介绍

在生产中,农人朋友们应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蔬菜大棚覆盖材料。

1, 普通膜。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膜厚0.1毫米,无色透明;使用寿命约为半年。

2, 多功能长寿膜。在聚乙烯吹塑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防老化料和表面活性剂制作而成。宽幅7.5米、厚0.06毫米,使用寿命比普通膜长1倍,夜间棚温比其它材料高1-2℃;膜不易结水滴,覆盖效果好,成本低、效益高。

3, 草被、草扇。用稻草纺织而成,保温性能好,是夜间保温材料。

4, 聚乙烯高发泡软片。白色多气泡的塑料软片,宽1米、厚0.4-0.5厘米,质轻能卷起,保温性与草被相近。

5, 无纺布。一种涤纶长丝,不经织纺的布状物。分黑、白两种,并有不同的密度和厚度,除保温外还可作遮阳网用。

6, 遮阳网。一种塑料织丝网,常用的有黑色和银灰色两种,并有数种密度规格,遮光率各有不同。主要用于夏天遮阳防雨,也可作作冬天保温覆盖。

7, 玻璃。主要有平板玻璃、钢化玻璃、有机玻璃三种。平板玻璃是永久性久性钢结构温室大棚主要导光覆盖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效能和机械性能,但抗拉力强度较差、易碎,钢化玻璃抗拉强度大为改善,但不耐高温、炎热夏季有自爆现象,适合于屋脊型连跨大棚。

三、蔬菜大棚方向的选择

蔬菜大棚的走向其实很有学问,要符合经济、有效、实用的原则。首先,在选址上尽可能选择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无污染的地块上。

搭建的方向,只要条件允许,大棚应采用南北向,排风口设于东西两侧,因为南北向大棚的透光量要比东西向高5-7%,且光照分布均匀,棚内白天温度变化平缓。

这样做的优点是:

(1)有利于棚内湿度的降低;

(2)减少了棚内搭架栽培作物、高秆作物间的相互遮荫,使之受光均匀;

(3)避免了大棚在冬季进行通风(降温)、换气操作时,降温过快以及北风的侵入,同时增加了换气量。

四、大棚蔬菜种植成本和利润分析

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与利润主要由大棚建造、维护,以及蔬菜种植管理需要的农资决定。各地情况会有差异,这里以山东地区的蔬菜大棚为例进行介绍。

一般的每亩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为了节省造价及延长大棚的使用时间,比较经济的建造大棚的方法是,做成半圆形,就需要大竹竿、铁丝、水泥柱以及塑料纸;如此一来既降低了建设成本,也便于日常的使用维护。这样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换塑料纸就可以了。每亩蔬菜种苗、农药、肥料等成本大约为700元/年,土地租用费每年800元左右。

结合以上的计算,大棚蔬菜种植成本为,每亩地初期的投入为7000元左右,蔬菜大棚以5年的使用期算,每亩地每年的均摊成本为2500元左右。

大棚蔬菜种植利润可以达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种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这样第一年就可以实现盈利,平均利润为100%-150%;以后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换些塑料纸。

五、大棚蔬菜肥害和高温危害的防治措施

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环节中,肥害和高温危害是影响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必备的防治方法。

1, 如何防治肥害

1) 深施肥料。化肥宜深施或溶解在水中浇施。

2) 适量施肥。因大棚内肥料流失少,其施用量应该低于露地蔬菜。

3) 有机肥料熟施。尤其是栏肥和人畜粪尿,必须要充分腐熟发酵后施用。

4) 适时换气。施后要加强通风换气,夜间也要保持一定的通风量,以防肥料分解时产生有害气体在大棚内积累,对蔬菜产生毒害。

5) 施肥距离要适宜。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时不宜靠近根部,以防烧根。叶肥施用时,浓度以0.5%-1%为宜。

6) 施用量不宜过大。不论追施或叶面喷施化肥,用量一定要适当。

2,如何防治高温危害

1) 加强通风。调节大棚内空气,使空气新鲜,排除大棚内一切有害气体。外界气温上升到18℃左右逐渐进行通风。

2) 控制适温。大棚内白天温度保持20-25℃,夜间15-18℃,控温可结合通风换气、喷水等措施进行。

3) 及时补水。大棚土壤缺水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以水调温,减少高温危害。

3,如何防治冻害

1) 灌水保温。灌水能增加土壤热容量,防止地温下降,稳定近地表大气温度,有利于气温平稳上升,使受冻蔬菜组织恢复机能。

2) 放风降温。大棚蔬菜受冻后,不要立即闭棚升温,只能放风降温,以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避免温度急骤上升使受冻组织坏死。

3) 人工喷水。喷水能增加棚内空气温度,稳定棚温,并能抑制受冻组织脱出的水蒸发,促使组织吸水。

4) 剪除枯枝。及时剪去受冻的茎叶,以免组织发霉病变,诱发病害。

5) 设棚遮荫。在大棚内搭棚遮荫,可防止受冻后的蔬菜免受阳光直射,使受冻组织失水。

6) 补施肥料。受冻植株缓苗后,要追施速效肥料,可用2%的尿素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洒。

7) 防治病虫。植株受冻后,病虫易乘虚而入,应及时洒一些保护剂和防病治虫的药剂。

4,如何防治气候灾害

节能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灾害性天气有:持续阴雪(雨、雾)天,低温少阳光,暴风雪、沙尘暴等。虽然这种天气的概率很低,但一旦遭遇,将对生产极其不利,生产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优化结构,提高保温效果。

2)以“保”为主,提高植株耐害能力。在冬季管理中要保持偏低温度,采取保守的措施,确保植株安全越冬。白天保持25-28℃,夜间保持10-14℃。在配合打药防病的同时,喷1∶200倍的糖、氮液,或加0.5%的葡萄糖和0.3%的磷酸二氢钾,不仅可提高抗性,还可提高植株抗霜霉病的能力。

3)连阴雨雪天气,在保温的基础上多见光,接收阴天的散射光,同时保持日光温室大棚温度不变。要在温度降到生长将要爱害前增加热量,以确保植株不受冻害。加温达到生物学最低温底13-15℃,不要过高,以防呼吸消耗量增加。

4)阴雨雪天过后要回苫。在阴雪天过后放晴时,揭苫后由于植株水分失衡,导致萎蔫,轻则生长点受损,重则全大棚蔬菜死亡,这时要注意回苫,其方法为当天转晴后应早揭苫,使其在清早的阳光下就见光,逐渐适应,若发现植株出现萎蔫,应及时将草苫盖上,等植株恢复后再揭开,若出现萎蔫现象,还应再把草苫盖上,这样反复几次即可,也可回苫后结合叶面喷水,调节水分平衡。

5,如何防治营养素缺乏

1)缺磷。症状为蔬菜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小但不失绿,甚或出现叶色变深,茎杆变细等。补救可施过磷酸钙50-100公斤/亩作基肥,或在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2)缺氮。症状为蔬菜植株矮小,叶色变淡或发红,部分叶片变黄;茎色往往也有改变,而且变化很快,干燥后呈褐色,茎短而细。可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等,大棚内一般不用碳铵。

3)缺钾。症状为蔬菜叶片呈浅灰绿色,叶缘变黄、干枯,茎细而硬。可立即追施速效肥,如硫酸钾等,也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4)缺锰。症状为幼叶叶肉坏死,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后期落叶。最好的办法是使土壤保持中性,亩施硫酸锰1-4公斤作基肥,也可根外追施0.2%硫酸锰。

5)缺铜。幼叶表现萎缩,植株生长弱,叶色改变,叶尖变白。叶面面喷施0.05%硫酸铜溶液,多施有机肥可预防缺铜症的发生。

6)缺铁。幼叶表现为叶脉间退绿,呈黄白色,严重时全叶变黄白色、干枯。可叶面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

7)缺硼。生长点萎缩、变褐干枯,株型丛状,叶片弯曲,呈叶烧症状。亩施0.5公斤硼砂作基肥,也可叶面喷施0.1%-0.2%硼酸。

8)缺镁。老叶失绿变黄,但叶脉仍绿,叶变脆,叶缘上卷,有时叶片出现紫红色。可及时在叶面喷施0.5%硫酸镁溶液。

6,如何除湿

蔬菜大棚常处于多湿状态,由此,除湿是其湿度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操作中的重要环节。

1)保持通风换气。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易引起室内温度下降。通风时要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降冻坏蔬菜。

2)升温降湿。此法既可满足蔬菜对温度的要求,又能降低湿度。当植株生长到具有一定抵抗力时,浇水闭棚升温达30℃左右持续1小时,再通风排湿。3-4小时后棚温低于25℃时可重复一次。

3)合理浇水。浇水增加了湿度,冬春生产可选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地膜覆盖可采用膜下暗灌。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通风,及时进行划锄松土,降低土壤及空气湿度。

4)增大透光量。透光量增大可提高室温,室温升高后进行通风换气,也就达到了降湿目的。

5)采用吸湿性良好的保温幕材料。如无纺布能够阻止内表面结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

6)自然吸湿。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等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汽或雾,达到降湿目的。

7)地膜覆盖。大棚膜覆盖可以减少日光温室大棚内土壤水分的蒸发。采用大小垄距相间,地膜盖双垄的办法,浇水时水沿地膜下的小垄沟内流入。由于地膜阻止了水分蒸发,避免了浇水后日光温室大棚内空气湿度的大幅度升高。

8)中耕除湿。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土壤毛管水上升到表层,阻止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

7,如何补充二氧化碳

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300-330毫克/升,波动幅度较小。在冬春大棚蔬菜生产中,为了保温,设施经常处于密闭状态,缺少内外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浓度变幅较大,尤其是中午浓度下降,接近甚至低于补偿点,二氧化碳处于亏缺状态。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将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按一定间距均匀施入植株行间,施入深度为3厘米,保持穴位土壤有一定水份,使其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利用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2)化学反应法。用酸和碳酸盐类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目前主要用稀硫酸和碳酸氢铵,在简易的气肥发生装置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管道将其施放于大棚内。每亩标准大棚(容积约1300立方米)使用2.5公斤碳酸氢铵可使二氧化碳浓度达900毫克/升左右。这个方法成本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容易控制,目前在我国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运用广泛。

3)燃烧法。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液化石油气、丙烷气、天然气、白煤油等产生二氧化碳。

8,如何避免有毒气体危害

大棚内经常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蔬菜的生长。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治措施。

1)选用安全无毒的农膜、地膜,及时清除棚内的废旧塑料品以及残留物。避免棚膜、地膜的质量差,在高温下散发出乙烯和氯气危害蔬菜健康。

2)合理施肥。有机肥必须经发酵腐热,使用优质化肥,尿素应与过磷钙混施。基肥深施20厘米,追施化肥深度达到12厘米以上,施后及时浇水。避免过量的尿素、铵态氮肥等速效化肥在高温条件下便会产生氨气和亚硝酸气体毒害蔬菜。

3)通风换气。在晴暖天气,结合调节温度进行通风换气,雨雪天也应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8. 农村有人种植大棚蔬菜,那大棚蔬菜的成本和利润究竟如何

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成本和利润主要由塑料大棚建设、维护和蔬菜种植管理所需的农资决定。各地情况可能不同,本文以山东地区的菜馆为例。让我们来看一下塑料大棚蔬菜的利润分析。

一般每亩蔬菜大棚骨架需要约5500韩元,为了节约成本和延长温室使用时间,比较经济地建造塑料大棚的方法是使用菱形大棚骨架和塑料纸。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方便日常使用维护。

这种温室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换塑料纸。每英亩每年蔬菜苗、农药、肥料等费用约700韩元,土地租赁费每年800韩元左右。

8米宽的提高型钢架子温室。增加仓库的高度、宽度,提高仓库侧通风窗的高度和宽度,增加仓库内空间,提高管理效率和冬季保暖性,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个仓库是用直径28-32毫米、厚度1.5毫米的镀锌管制作的。正常高度3.2 ~ 3.5米,肩高1.8米,膜体空间大,适合种植高万蔬菜等。但是,该蔬菜屋建设费用大幅上涨,每平方米20 ~ 45韩元左右,每亩1万5 ~ 3万韩元,主要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菜农应用。

普通多层温室及简易竹架多层温室。一般多房结构与钢架房屋相似,具有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的优点,但费用较低,每平方米50 ~ 100元。

9. 建一个普通温室大棚成本为什么这么高

因为要求高。
温室大棚的保温性非常的好可以在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季进行高效的反季节蔬菜生产或者作物栽培,所以也非常的受欢迎。日光温室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实用性得益于它厚厚的墙体结构,墙体一般是土质的,在建设中墙体外面一般会加盖一层无纺布,然后再喷上水泥砂浆,看起来比较美观标准的日光温室大棚一般东西长度100米左右,内部前后跨度一般为10米,除去日光温室大棚的墙体部分,前屋面现在多采用全钢架的结构、坚固可靠,覆盖防流滴、抗老化的温室大棚专用PO薄膜和棉被再加上卷帘机等。这样的一个日光温室大棚造价大于不到10万,包工包料,一亩的造价在4-5万。
如果在配置上适当降低下,温室大棚的造价还可以低一点,一亩地大约在4万左右由于使用上的需要,这种日光温室大棚内部前后跨度也可以做成8米、9米、11米、12米或者更大,一亩造价多少会有差别但也不大。
如果是最简易的蔬菜大棚,整体建造成本竹木结构的每平方大约15元左右,也就是8000-10000元一亩地,这种棚大约能用三年左右,膜两年一换。还有一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镀锌钢管大棚,这种大棚的造价每平方在40元左右,主体骨架的使用寿命可达8到10年,选择进口po膜,三年一换。另外还得算上地租、水电、人工,种子农药等成本,因此具体的成本构成还得看大棚的类型、建造材料以及不同地区的人工物价水平等。
拓展资料
关于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作为最基本的设施农业,在我国已经很普遍了。而且不限南北地区,技术也不是很复杂,温室大棚造价参考信息投入成本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另外,温室大棚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种植反季节蔬果,抢占市场,还能一年多茬种植,大幅提高效益。

10. 大棚蔬菜的成本和利润,应怎么控制呢

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成本和利润主要由塑料大棚建设、维护和蔬菜种植管理所需的农资决定。各地情况可能不同,本文以山东地区的菜馆为例。让我们来看一下塑料大棚蔬菜的利润分析。为了节约成本和延长温室使用时间,比较经济地建造塑料大棚的方法是使用菱形大棚骨架和塑料纸。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还可以方便日常使用维护。

大家会整理各种各样相关资料,勤奋浅显易懂,材料也会井然有序地健全,期待能对你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协助。蔬菜大棚建设费用毫无疑问是许多农民关注的问题,最先掌握蔬菜温室大棚的类型和建设环节中需要的床品套件材料,对蔬菜温室大棚的建设将有非常大的协助,进而节约成本,提升生产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