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华怎么死
扩展阅读
扶贫产品哪个最贵 2025-07-05 14:57:14
项目需要哪些人力资源 2025-07-05 14:55:07

成本华怎么死

发布时间: 2022-05-17 04:55:38

1. 马德瑞是谁

马德瑞(1919年-1950年8月),男,天津市蓟县邦均镇中兵马村人。生前为63军139师567团7连班长,1950年8月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于陕西。

电影《近距离击杀》以抗日英雄马德瑞的经历改编而来,电影剧情简介:1944年,日军发起“斩马行动”,追杀八路军高级将领“常胜将军”马德瑞。一向骁勇善战的警卫连几近全连覆没,马德瑞离奇死亡、尸骨未寻。

11年后,老马遗体被发现,头颅弹痕鉴定,为三米内“近距离击杀”,而非报告中所写“流弹致死”。难道是战士杀害首长。案件由此在警卫连仅幸存的4人中展开调查。昔日战 友,互相指认、说法不一,每人皆有疑点、又皆有不可能证明。

战争极端情境下,兇手究竟是谁,历史的伤疤逐渐揭开,软弱、背叛、怀疑、不公正,人性最脆弱的 一面集中爆发。生死关头,要自己活命,还是完成使命,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性一文不值,最近的距离,最摸不透的人心。

(1)成本华怎么死扩展阅读:

其他抗日英雄:

1、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着名的革命先烈,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1947年,国民党包围了云周西村,将全村群众集中在观音庙,搜捕共产党分子,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国民党对她软硬兼施,千方百计的想诱使她供出同党,刘胡兰誓死不屈服于敌人的阴谋下,年仅15岁的她英勇就义。

2、成本华(1914—1938),安徽省和县人,抗日英雄。1938年初日军侵入安徽省和县,城内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为了替刚被日军枪杀不久的丈夫刘志谊报仇,与战友们坚持与日军奋战,最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

几天后,成本华被日军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准备处决,临死前,成本华让记者帮她拍了张照片,照片中的她,微笑着带着些许轻蔑,从容地面对死亡。拍完后,成本华被日军残忍杀害,年仅24岁。

3、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着名抗日英雄。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孤身一人,在吉林省蒙江县城保安村的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后经叛徒确认,被杀害的就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敌人解剖了杨靖宇将军的尸体,发现他的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还未消化的棉絮、树皮,让在场的日军觉得不可思议。

2. 抗日英雄都有哪些

1、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着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2、戴安澜:

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陆军中将。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攻克昆仑关并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等战功。

3、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4、张灵甫:

字钟麟,陕西长安人,陆军中将。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薛岳等将军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先后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等。

5、卫立煌:

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合肥人,陆军二级上将。1937年10月,卫立煌亲率10余万官兵,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约14万人进攻,坚守近1个月,击毙击伤日军2万多人,对日寇进行了沉重打击,粉碎了其突破晋西北防线的企图。

3. 历史上有哪些照片是临死前留下的

有很多,这里贴几张……

2016年12月19日,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出席活动时遭枪击身亡,兇手是一名土耳其防暴警察。当时安德烈·卡尔洛夫正在发表讲话,而兇手则利用警察的身份混入安保人员当中并且就站在他的身后!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兇手掏出手枪将卡尔洛夫击毙,并大喊:“勿忘阿勒颇!勿忘叙利亚!只有我们的家园不安全,你们就休想安全。”随后兇手被当场击毙。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兇手杀死卡尔洛夫后大喊时的样子,也是他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随后他便被击毙。

下面这张就是成本华生前最后的照片,那无惧死亡的笑容是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也是对未来抗战胜利的希望!

4. 谁是成本华

成本华,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遭到和县人民的武装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成本华的事迹、照片由侵华日军山下弘一提供给《我所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

姓名: 成本华
别名: 三姑娘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和县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38年
职业: 军人

目录
简介
人物生平
简介
编辑本段简介

成本华走出囚室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的日子里,一张67年前的老照片突然出现在网上,让千万网民震撼,让千万国人动容。这是一张被俘中国女军人的照片,从她的服饰看,她并不是一位正规部队的战士,而是曾经的童子军。但是在日本军人虎狼般目光的围困中,她表现出令人震撼的镇定与自信,表现出对敌人的蔑视与从容。
与千千万万抗日志士一样,成本华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信息供人们追忆,作为中华抗日儿女的杰出代表,她伟大的名字、她震撼苍穹的英雄事迹已经深深铭刻在亿万中国人的心里,她已经被无数的中国人像神一样供奉在灵魂深处。
成本华的事迹、照片由侵华日军山下弘一提供给《我所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山下弘一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当年对和县的进攻,并屠杀了包括成本华在内的抗日志士的平民。
经过记者的不断调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查询敌伪档案。发现1938年日本东京大阪,朝日新闻社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临时增刊第十六辑,报道“和县攻略”专版,其中有逮捕成本华的照片,摄影记者叫渡边。山下提供的照片即战后从随军记者处得来的。[1]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1938年初,山下弘一所在的日军中队侵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他们抓住了抵抗的一些中国人,其中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子。鬼子兵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女子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负责指挥这次抵抗。鬼子要成本华投降,成本华轻蔑地看着鬼子,一言不发。随军的日本记者拍下了这一幕。鬼子就把成本华连同其他参与抵抗的中国人关押起来。然后,鬼子们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山下弘一、小林勇也参与了这次野兽般的强暴。几天后,鬼子要撤退,他们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把抓住的中国人全部刺杀、枪杀。在枪杀、刺杀中国人时,鬼子把成本华捆绑着,带到现场,让成本华观看他们的杀人表演。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们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嘴角上。杀完几十名中国人后,鬼子们累了,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和县古老的城墙脚下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斑驳的城墙,照着狞笑着的鬼子,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让随军的日本记者给成本华拍照。成本华轻轻活动一下被绑得发麻的双臂,然后,理一理凌乱的头发,面朝太阳,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拍完照,几个鬼子发疯般地把刺刀刺进了成本华的身体。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多年的今天,和县人民永远不忘家乡的抗日女英雄成本华。成本华,祖籍山东省宁阳、聊城一带。明初成家移居安徽,始祖成永通被诰封为“武德将军”,清初成克敬是她家迁居和州的一世祖。其父成持和,母亲梁氏。成本华于1914年生于和县历阳镇大西门外的高巷村。长兄成本林,二哥成本鑫,她排行老三,人称“三姑娘”,下有大弟成本贵,小弟成本江。成家以农为业。
编辑本段简介
因有成家武德遗风和山东人豪爽的秉性,所以成本华自幼聪明、勇敢、刚强、豪爽。她读过小学、初中,在读初中时,曾参加和县“中国童子军1194团” 学生组织,经常受到严格的军训。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本华与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热血沸腾,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如上街写标语、唱战歌、演活报剧等。不久便与爱国青年刘志谊结了婚。
和县县长赵永智骁勇善战,1937年12月16日,组织起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赵兼司令。当时,成本华与刘志谊夫妻俩一道参加了自卫军,决心保卫和城、保卫家乡。1938年5月11日,日军步炮兵由金河口登陆并很快攻破了和城的东门,与安徽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本一率领的王营在和城内发生了遭遇战,李仅派一个班的兵力将日军堵截在和城的小市口,掩护他和王营的大队人马从小西门向十里端口、西端口方向转移。当时的小市口狙击战打得非常激烈,日军伤亡200多人。王营这个班的战士都壮烈牺牲,最后一名机枪手因子弹打完了便拔出身上的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可惜英名未留下来。
此时,留守在和城内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为了替被日军刚枪杀不久的丈夫刘志谊报仇,继续与战友们坚持与日军血战,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根据后来一位名叫山下弘一的侵华日军回忆道:“我所在的日军中队进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我们又抓住一些抵抗的中国人,其中有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人。”他又说:“日军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妇女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她负责指挥这次抵抗。日军叫她投降,她却轻蔑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当时,一名日本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随后,日军就将成本华等人关押起来,我和一个名叫小林勇的日本兵等人忍不住轮奸了成本华。”
几天后,日军在撤退时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将她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让她观看他们枪杀被抓到的中国人。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兵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当时日本兵的刽子手们实在太累了,就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大西门城根的碉堡旁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这时,日本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成本华知道要杀她了,但她毫不畏惧地轻轻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臂,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然后面朝太阳,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并让记者给她又拍了一张照片。拍完后,几个日本鬼子就用刺刀发疯般地刺杀了成本华,成本华虽然牺牲了,但她那颗高昂着的中国人的头和对日本鬼子轻蔑的冷笑永远定格在一切爱好和平人们的心中。

5. 成本华简介

成本华(1914-1938),女,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和县人民奋起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最终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6. 抗日女英雄的故事还有哪些(不少于300字)

刘胡兰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1932年10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4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刘耀梅
刘耀梅,河北阜平县人。1921年出生。16岁开始从事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罗峪村妇救会主任。她为发展全村妇女参加抗日工作,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妇女解放歌》。1943年初,为粉碎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壮岳区进行的大“扫荡”,不分昼夜地站岗放哨,抬伤员,洗血衣,做军鞋,抢秋运粮,坚壁清野,多次受到表扬与嘉奖。 1943年12月,日寇荒井部队血洗阜平县平阳乡,刘耀梅刚好在那里宣传区武工队的决议,敌人察觉到了这个重要人物的存在,立即包围了村庄。12月10日,刘耀梅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脑羞成怒的荒井暴跳如雷,竟将她绑在树上,用刀子一块一块地割她的肉。刘耀梅一次次昏死,一次次醒来,醒来就痛斥敌人。荒井用刺刀将她身上的肉割下后,当场煮熟吃下去。在折磨了整整三天后,无计可施的敌人将女英雄拖到上平阳村掏心砍头。刘耀梅壮烈牺牲后,抗日军民找到了她的遗体,人们含泪把她侧翻过来,由八路军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叶曼之拍摄了后来广为人知的这幅照片《刘耀梅之死》。 现阜平县平阳村树有她的纪念碑。

赵一曼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着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夏,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成本华
成本华(1914年---1938年),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遭到和县人民的武装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1938年初,山下弘一所在的日军中队侵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他们抓住了抵抗的一些中国人,其中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子。鬼子兵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女子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负责指挥这次抵抗。鬼子要成本华投降,成本华轻蔑地看着鬼子,一言不发。随军的日本记者拍下了这一幕。鬼子就把成本华连同其他参与抵抗的中国人关押起来。然后,鬼子们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山下弘一、小林勇也参与了这次野兽般的强暴。几天后,鬼子要撤退,他们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把抓住的中国人全部刺杀、枪杀。在枪杀、刺杀中国人时,鬼子把成本华捆绑着,带到现场,让成本华观看他们的杀人表演。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们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嘴角上。杀完几十名中国人后,鬼子们累了,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和县古老的城墙脚下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斑驳的城墙,照着狞笑着的鬼子,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让随军的日本记者给成本华拍照。成本华轻轻活动一下被绑得发麻的双臂,然后,理一理凌乱的头发,面朝太阳,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拍完照,几个鬼子发疯般地把刺刀刺进了成本华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