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非制造费用成本包括哪些
扩展阅读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苹果游戏钻石怎么刷 2025-05-18 04:11:12
石油工程ro什么意思 2025-05-18 03:56:53

非制造费用成本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5 14:44:09

Ⅰ 会计科目中哪些属于成本类哪些属于费用类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费用类账户包括在会计实务中两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部分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和工程施工。损益类科目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等。

学习各种财务知识、考证可以选择恒企教育,恒企教育采用智能教学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基础强化,历年真题精讲,考前押题,仿真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帮助学员顺利考试。

Ⅱ 制造费用都有哪些内容

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制造费用的内容: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车间、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所发生的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具体有以下项目:各个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建筑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生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Ⅲ 成本有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也有分成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有什么区别

一、成本按照经济职能分类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1、生产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按其属性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这三个项目。其中构成产品主要实体或与产品主要实体相结合的材料称为直接材料;为直接加工制造产品而耗费的人工费用称为直接人工;那些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入上述二项的所有其他费用支出,统称为制造费用。
2、非生产成本是指产品不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即生产以后经营管理方式的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这种分类便于完全成本法核算成本(税法要求用这种方法核算)。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指产销量或作业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成本性态是变动成本法的基石,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基础之一。
成本按性态分类在管理会计中的地位
1、是变动成本法的前提
2、是本量利分析的基础
3、为决策分析提供有用信息(如边际贡献)
4、利于弹性预算和成本控制

Ⅳ 制造费用包括哪些

制造费用包括:

1、间接材料费:指企业生产单位再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但是不能归入某一特定产品的材料费。

2、间接人工费用: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或其他不能归入人工的人工成本。

3、折旧费: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的价值部分。

4、其他支出:包括水电费、差旅费、运输费、办公费等等。

(4)非制造费用成本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制造费用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新准则规定车间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不再资本化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不再通过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待摊费用,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Ⅳ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有哪些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
非制造成本是与产品制造过程中没有生产联系的非生产性成本耗费。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Ⅵ 成本费用包括哪些

成本费用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制造成本:是指按产品分摊的、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构成项目: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各种费用。构成项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拓展资料:

成本与费用是两个既有相互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的会计概念,就一般意义而言,成本费用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企业的成本费用,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

2、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3、成本费用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是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杆。

4、成本费用是定制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

Ⅶ 什么是完全成本什么是制造成本

完全成本亦称“销售成本”或“全部成本”。生产成本与销售费用之和。由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附加工资、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以上为工厂生产成本) 和工厂所开支的销售费用(如广告费、推销费等) 构成。

生产成本(proction cost)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贷方登记转入“库存商品”账户的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7)非制造费用成本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

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网络-制造成本

Ⅷ 成本的分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6、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7、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产过程中的顺序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

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11、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3、按与现金支出关系,可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

14、按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

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别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

18、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19、按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按成本在生产经营中资产的流动性,可分为运营资本和资本成本。

(8)非制造费用成本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会计管理学中的成本: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例如,固定月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取暖费、财产保险费、职工培训费、科研开发费、广告费等。

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成本总额而言的,如果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来看则正好相反。产量增加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将会减少;产量减少时,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将会增加。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产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部加工费等。

单位成本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即产量变动的范围是有限的。如原材料消耗通常会与产量成正比,属于变动成本,如果产量很低,不能发挥套裁下料的节约潜力,或者产量过高,使废品率上升,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也会上升。

3、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外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成本,它们因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4、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基数的基础上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例如,电费和电话费等公用事业费、燃料、维护和修理费等,多属于半变动成本。

5、阶梯式成本

阶梯式成本,是指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亦称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例如,受开工班次影响的动力费、整车运输费用、检验人员工资等。

6、延期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例如,在正常产量情况下给员工支付固定月工资,当产量超过正常水平后则需支付加班费,这种人工成本就属于延期变动成本。

7、曲线成本

曲线成本是指总额随产量增长而呈曲线增长的成本。这种成本和产量有依存关系,但不是直线关系。

Ⅸ 产品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

工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一季、一年)为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耗费就是该时期的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都作为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的要求:

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应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提供生产费用支出的真实资料。对不合理的开支,要坚决抵制;对超计划的费用开支,要按规定的审批手续办理;对各项浪费和损失,要查明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但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并不都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产品成本

Ⅹ 成本核算包括哪些方面

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前,需要先确定成本对象。

所谓的成本对象,就是需要计量成本的任何事项,也就是当我们在考虑成本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想找到某个特定事项的成本,这个“事项”就是成本对象。比如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提供的某项服务、运营中的某个部门,都可以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确定成本对象之后,就可以对成本进行归集。

所谓的成本归集就是通过会计系统以有组织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在这过程中,需要收集与产品相关的不同类别的成本,比如不同原材料类别的成本、不同人工类别的成本以及监督成本之类的间接生产成本。

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先了解构成成本的各种不同类别,才能完整的把成本进行归集。成本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直接/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阶梯式成本/混合成本、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

将成本进行归集以后,接着需要把成本分配给指定的成本对象。

在分配过程中,直接成本的分配问题不大,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或服务中,但是对于间接制造成本,比如监督成本,其中涉及到多种产品的监督,那么应该以什么比例或方法把监督成本分配给某个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呢,这里面就涉及到成本的分配方法。

分配方法的不同,将直接导致产品成本核算的差异,而成本核算的差异又将决定产品盈利性和业绩表现,从而影响企业的各种管理决策。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管理决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