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如何细分
扩展阅读
物流企业成本构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费用怎么分配 2025-05-18 04:12:06

成本如何细分

发布时间: 2022-05-15 06:37:28

1.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有哪些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

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

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1)成本如何细分扩展阅读: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2. 预防成本可以细分为哪些东西

预防成本是指有关企图预防不良产品或服务发生的成本,包括计划与管理系统、人员训练、品质管制过程,以及对设计和生产两阶段的注意以减少不良品发生的机率所产生的种种成本。这类成本一般都发生在生产之前,而且这一类成本若发生,往往使故障成本下降。
预防成本又细分如下:
1、质量工作费
质量工作费是指为预防、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办公和宣传费,为搜集情报、制定质量标准、编制手册、质量计划、开展质量小组活动、工序能力研究和质量审核等所支付的费用。
2、质量培训费
质量培训费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提高人员素质,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水平等培训所支付的费用。
3、质量奖励费
质量奖励费是指为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如质量小组成果奖、产品更新换代创优奖,及有关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奖等。
4、产品评审费
产品评审费是指新产品设计、研究阶段对设计方案评价、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所发生的费用。
5、质量改进措施费
质量改进措施费是指建立质量体系、提高产品及工作质量、改变产品设计、调整工艺、开展工序控制。进行技术改进等的措施费用(属于成本开支范围)。
6、工资及福利费
工资及福利费是指质量管理科室和车间从事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 损益类,成本类,收入类,费用类,在会计中怎么细分求解释!

企业损益类科目是指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科目,它具体包括:

①收入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②费用类科目: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对成本费用和支出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登,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和研发支出。
来源:网络

4. 如何进行成本数据分析呢大体包括哪些步骤和方法

成本分析的步骤:
1、明确目的:要进行成本分析,首先要明确分析目的。 概括来说,成本分析的目的有三个:
(1)、降低成本,找到成本降低点。
(2)、为业绩评价提供依据。企业的成本实施预算、销售费用预算达成率等都属于业绩评价。

(3)、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其包括为公司产品的定价和选择提供分析信息等。

2、确定对象:确定对象指对对象为材料成本、员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还是财务费用等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分析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全面分析,二是重点分析,也即专项分析。通常在实务过程中,建议做重点分析,如要控制差旅费就做差旅费的专项分析。
另外,需注意的是,在分析过程中,最忌讳出现什么都想分析但都分析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一个阶段的重点分析对象不可太多,时间精力有限,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3、数据的收集与汇总:分析对象确定后,企业就要围绕对象收集数据,如果数据不全就会导致分析结果失去价值,因此数据的收集和汇总非常关键。

成本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成本的比较分析法可细分为两种,即同比分析和环比分析。
何时用同比,何时用环比,这是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2、比率分析法 :

比率分析法是指将不同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所构成的一种比值。比如,将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比较得出销售费用率,将管理费用除以销售收入得出销售管理费用率,这都是比率。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分析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在企业的成本分析中,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四个:销量、价格、成本、费用。因此,企业在运用因素分析法时,首先要找出最敏感的因素。
4、差异分析法
5、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5. 生产成本包括哪些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直接工资等。

1、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基本原料。它是用于生产过程起点的产品。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自然形态下的森林产品、矿产品与海洋产品,如铁矿石原油等。一类是农产品,如粮、棉、油、烟草等。

2、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也称为消耗品,是维持企业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产品,但其本身并不能转化为实体产品的一部分。如催化剂、染料、润滑油、照明设备、包装材料等。辅助材料是工业生产中的日用品,具有价格低、使用时间短、需要经常购买等特点。

3、备品备件

备品备件是一个通用词,所有与设备有关的零件都可以用作备品备件。按词面来说就是备用的物品和备用的零件。其实无论在维修还是制造,还是在各个领域,都需要提前准备一些物品和零配件,这些提前准备并会在不久的将来使用上的物品和零配件。

4、燃料动力

燃料动力费是指机械在运转或施工作业中所耗用的企业自制或外购的固体燃料(如煤炭、木材)、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电力、水和风力等费用。

5、直接工资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

6. 主营业务成本怎么核算包括了哪些内容

主营业务成本就是销售商品的成本。一般情况下,成本包括了购进货物的价格、运费,(如果是工业企业更繁琐一些)。核算方式要看你采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当期所销货物成本是不同的

7.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水平高低通常以什么形式来反映结合各种成本的细分情况

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是相对于变动成本而言,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指支付给各种变动生产要素的费用,如购买原材料及电力消耗费用和工人工资等。这种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常常在实际生产过程开始后才需支付。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水平高低,通常以各自占总成本的比率来反映。

如果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那么这些成本就会分摊到更大数量的产品之上,而边际成本也就越小于平均成本。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规模收益递增的现象。相反,如果当成本中可变成本占较大比例时,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差别就不会很大,规模对收益的影响也就相对较小。

将企业的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即有利于进行成本分析,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寻找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也有利于对生产经营,以及投资进行决策,以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避免投资失败或损失。

8. 我公司从外国进口材料,既销售材料又提供相应的服务,成本怎么细分

你一齐开增值税票,就全征收增值税了,叫混合销售业务。
成本细分:你进货的材料你应该有成本,根据发出多少可以算出发出材料的成本,其他就是劳务成本。

9. 内部故障成本可以细分为哪些

内部故障成本又称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在出厂前由于发生品质缺陷而造成损失,以及为处理品质缺陷所发生的费用之和,如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产量损失等。这类成本一般与企业的废、次品数量成正比。
内部故障成本又可细分如下:
1、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是指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的在产品、半成品及产成品报废而造成的净损失。
2、返修损失
返修损失是指对不合格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在产品进行修复所使用的材料、人工费。
3、停工损失
停工损失是指由于质量事故所引起的停工损失。
4、事故分析处理费
事故分析处理费是指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所发生的直接损失。
5、产品降级损失
产品降级损失是指产品外表或局部达不到质量标准、却不影响主要性能而降级处理的损失。

10. 鉴定成本可以细分为哪些

鉴定成本是指为检查和评定材料、在产品或产成品等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企业支出此类成本的目的,是希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尽快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避免损失延续下去。显然,此类成本的发生,也可减少故障成本。
鉴定成本又可细分如下:
1、检测实验费
检测实验费是指对进厂的材料和外购件、配套件、工具、量具以及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在产品及产成品,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试验和设备维修、校正所发生的费用。
2、工资及福利费
工资及福利费是指专职检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办公费
办公费是指为检验、试验所发生的办公费用。
4、检验设备折旧费及修理费
检验设备折旧费及修理费是指用于质量检测的设备折旧及大修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