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华受过哪些刑
扩展阅读
成本mcp是什么意思 2025-05-21 07:00:26
手机p图钻石用哪个软件 2025-05-21 06:55:35
刷钻石哪个好用 2025-05-21 06:45:59

成本华受过哪些刑

发布时间: 2022-05-04 23:30:57

① 是谁被日军抓住严刑拷打却死活不肯投降

刘胡兰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1932年10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4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起欢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2.5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父亲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顾永田是文水县人民爱戴的好县长,1938年,他来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刘胡兰认真听了他的演讲。这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广大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1939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党组织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常给刘胡兰他们讲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这一年云周西村办起了抗日小学,还未入学的刘胡兰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学校听唱歌、看游戏。

1940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政府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他们出操、训练、学习、做群众工作,刘胡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晋绥边区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经常路过这里,县干部们也经常在云周西村活动,刘胡兰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

同年,也就是刘胡兰生母王变卿撒手人间的4年后,胡文秀从南胡家堡嫁了过来,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对胡兰、爱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间的深情厚意。

由于连年的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母亲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

刘胡兰的祖母经常给她和妹妹爱兰讲苦难的家史和村史,父亲刘景谦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布匹,他常对女儿说:“答应下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抗日干部们顽强斗争的精神,给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一天,晋绥专署抗联的米主任,正在云周西村召开干部会,刘胡兰发现日军偷袭,马上报告米主任,使他们安全转移。

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敌工站的刘站长,趁敌人据点唱戏的机会,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任务。

1943年,日寇为了维护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党领导农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决定除掉汉奸刘子仁(住在保贤村),刘胡兰知道后,经常操心刘子仁的行踪一天,刘胡兰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见刘子仁向保贤村走上,马上报告了区干部,协助武工队处决了汉奸刘子仁。

1945年1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50多万公斤,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5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1945年9月1日,八路军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热朝。中秋节,刘胡兰和乡亲们一起慰问八路军。刘胡兰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url总统与中共未能按时履行停战协议,国共两党开始了内战。刘胡兰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投入了新的战斗。

10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妇训班”的生活很苦,担任小组长的刘胡兰,经常帮助值日的同学拾柴、做饭、和同学谈心。

由于敌人的骚扰,“妇训班”曾几次转移,途中,刘胡兰拿文件、背粮食,帮助体弱的学员扛行李。她常常鼓励大家说:“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哪能干革命……”

回村后,刘胡兰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1946年5月,她被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当时她才14岁。刘胡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久,她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回云周西村领导土改运动,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刘耀梅
刘耀梅,河北阜平县人。1921年出生。16岁开始从事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罗峪村妇救会主任。她为发展全村妇女参加抗日工作,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妇女解放歌》。1943年初,为粉碎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壮岳区进行的大“扫荡”,不分昼夜地站岗放哨,抬伤员,洗血衣,做军鞋,抢秋运粮,坚壁清野,多次受到表扬与嘉奖。 1943年12月,日寇荒井部队血洗阜平县平阳乡,刘耀梅刚好在那里宣传区武工队的决议,敌人察觉到了这个重要人物的存在,立即包围了村庄。12月10日,刘耀梅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脑羞成怒的荒井暴跳如雷,竟将她绑在树上,用刀子一块一块地割她的肉。刘耀梅一次次昏死,一次次醒来,醒来就痛斥敌人。荒井用刺刀将她身上的肉割下后,当场煮熟吃下去。在折磨了整整三天后,无计可施的敌人将女英雄拖到上平阳村掏心砍头。刘耀梅壮烈牺牲后,抗日军民找到了她的遗体,人们含泪把她侧翻过来,由八路军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叶曼之拍摄了后来广为人知的这幅照片《刘耀梅之死》。 现阜平县平阳村树有她的纪念碑。

赵一曼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着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
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夏,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很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的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1962年4月9日,郭沫若为赵一曼题写了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

成本华
成本华(1914年---1938年),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遭到和县人民的武装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1938年初,山下弘一所在的日军中队侵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他们抓住了抵抗的一些中国人,其中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子。鬼子兵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女子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负责指挥这次抵抗。鬼子要成本华投降,成本华轻蔑地看着鬼子,一言不发。随军的日本记者拍下了这一幕。鬼子就把成本华连同其他参与抵抗的中国人关押起来。然后,鬼子们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山下弘一、小林勇也参与了这次野兽般的强暴。几天后,鬼子要撤退,他们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把抓住的中国人全部刺杀、枪杀。在枪杀、刺杀中国人时,鬼子把成本华捆绑着,带到现场,让成本华观看他们的杀人表演。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们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嘴角上。杀完几十名中国人后,鬼子们累了,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和县古老的城墙脚下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斑驳的城墙,照着狞笑着的鬼子,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让随军的日本记者给成本华拍照。成本华轻轻活动一下被绑得发麻的双臂,然后,理一理凌乱的头发,面朝太阳,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拍完照,几个鬼子发疯般地把刺刀刺进了成本华的身体

② 成本华受过哪些刑

看了资料才知道,成本华并没有受过毒打之刑,而是被日军集体强暴最后被杀害

③ 成本华的人物生平

成本华于1914年生于和县历阳镇大西门外的高巷村 。明初成氏家族移居安徽,始祖成永通被诰封为“武德将军”,清初的成克敬是她家迁居和州的一世祖。其父成持和,母亲梁氏 。
因有成家武德遗风和山东人豪爽的秉性,所以成本华自幼聪明、勇敢、刚强、豪爽。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本华与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热血沸腾,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如上街写标语、唱战歌、演活报剧等。不久便与爱国青年刘志谊结了婚。
和县县长赵永智骁勇善战,1937年12月16日,组织起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赵兼司令。当时,成本华与刘志谊夫妻俩一道参加了自卫军,决心保卫和城、保卫家乡。1938年5月11日,日军步炮兵由金河口登陆并很快攻破了和城的东门,与安徽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本一率领的王营在和城内发生了遭遇战,李仅派一个班的兵力将日军堵截在和城的小市口,掩护他和王营的大队人马从小西门向十里端口、西端口方向转移。当时的小市口阻击战打得非常激烈,日军伤亡200多人。王营这个班的战士都壮烈牺牲,最后一名机枪手因子弹打完了便拔出身上的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可惜英名未留下来。
此时,留守在和城内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为了替被日军刚枪杀不久的丈夫刘志谊报仇,继续与战友们坚持与日军血战,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根据后来一位名叫山下弘一的侵华日军回忆道:“我所在的日军中队进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我们又抓住一些抵抗的中国人,其中有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人。”他又说:“日军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妇女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她负责指挥这次抵抗。日军叫她投降,她却轻蔑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当时,一名日本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随后,日军就将成本华等人关押起来,”
几天后,日军在撤退时将她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让她观看他们枪杀被抓到的中国人。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兵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当时日本兵的刽子手们实在太累了,就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大西门城根的碉堡旁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这时,日本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成本华知道要杀她了,但她毫不畏惧地轻轻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臂,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然后面朝太阳,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并让记者给她又拍了一张照片。拍完后,几个日本鬼子就用刺刀发疯般地刺杀了成本华。

④ 九一八事件的感人事迹。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着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7月,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为之惊叹的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李林,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后,进厦门集美学校读书。1933年冬,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抗日救亡青年团”。同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十一连党支部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后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雁北抗日前线,宣传和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参加抗日武装。开办训练班,编写军事、政治教材,亲自授课,积极教育和武装青年。11月,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支队长兼政治主任,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勇敢坚定,机智灵活,指挥有度,接连获胜。1938年春,改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李林在一封写给中央妇委的信中写道:“我确与过去不同了,因为我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党员。”同年7月,牺盟会晋绥边工委成立,调任边委会宣传委员兼管边区地方武装。后当选为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委员。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晋绥边区特委、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她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26日,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牺牲,年仅25岁。成本华(1914年---1938年),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遭到和县人民的武装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1938年初,山下弘一所在的日军中队侵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他们抓住了抵抗的一些中国人,其中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子。鬼子兵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女子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负责指挥这次抵抗。鬼子要成本华投降,成本华轻蔑地看着鬼子,一言不发。随军的日本记者拍下了这一幕。鬼子就把成本华连同其他参与抵抗的中国人关押起来。然后,鬼子们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山下弘一、小林勇也参与了这次野兽般的强暴。几天后,鬼子要撤退,他们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把抓住的中国人全部刺杀、枪杀。在枪杀、刺杀中国人时,鬼子把成本华捆绑着,带到现场,让成本华观看他们的杀人表演。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们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嘴角上。杀完几十名中国人后,鬼子们累了,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和县古老的城墙脚下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斑驳的城墙,照着狞笑着的鬼子,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让随军的日本记者给成本华拍照。成本华轻轻活动一下被绑得发麻的双臂,然后,理一理凌乱的头发,面朝太阳,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拍完照,几个鬼子发疯般地把刺刀刺进了成本华的身体。“八、一三淞沪战役”期间,抗战英雄谢晋元团长率部死守上海苏州河北西藏路桥西边的四行仓库,日军集中强大火力攻击四行仓库,谢晋元率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致日军久攻不下,死伤惨重。期间上海女童军杨惠敏冒死渡苏州河,将一面国旗交给抗敌勇士,大大鼓舞军心。10月27日,日军对四行仓库发动总攻击,谢晋元经过四个昼夜的激战,终于被迫撤退至英租界。此役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谢晋元和杨惠敏也成为抗战的传奇人物戴锡可,明光市(原嘉山县)人,1918年出生于女山湖南岸的戴巷村。1935年,戴锡可以优异成绩考入凤阳师范读高师。1940年初,和时任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副团长的汪道涵结为夫妇,曾任区委书记,嘉山县妇抗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又先后任山东沂蒙山区土改工作队队长、胶东行署工商局科长、安徽省人民银行人事科长、浙江省人民银行人事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华东工业部上海益民工业公司经理、国家轻工业部食品局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工业部巡视员等职。后因长期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1965年在北京逝世,年仅47岁。抗日的女英雄金正淑同志与朝鲜人民革命军(左三)

金正淑(김정숙,1917年12月24日 - 1949年9月22日),本名金贞淑,朝鲜咸镜北道会宁人,是朝鲜着名的抗日女英雄,亦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创建人金日成的妻子。现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国防委员会主席、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的金正日是其长子。民兵英雄孙玉敏

抗日战争时期,在胶东也出了一位抗日女英雄,她就是海阳县行村镇小滩村的孙玉敏。她生于1928年9月,在她10岁那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海阳,并在距小滩2.5公里的行村安上了据点。1942年,孙玉敏背着妈妈参加了村妇救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在妇救会里,她懂得了更多的抗日道理,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她努力工作,给八路军纳鞋底、洗衣服、磨面。不久她当上了交通员,有时要跑出十几公里地给抗日政府和八路军送情报。1943年夏天的一个拂晓,日伪军突然包围了小滩村。敌人挨门挨户地搜查,把全村的人都赶进一个院子里,村里当时有5个八路军工作队员未来得及撤出去,也在老百姓里面。鬼子小队长狡猾地扫视着院内,然后慢吞吞地说:“‘皇军’的知道,村里八路的有。谁的说出来,‘皇军’大大的有赏!” 百姓没有一个人说话。鬼子见利诱不成,便戴上防毒面具,准备对人群放毒气。情况十分危急。唯一的办法是派人出去送情报,叫庶村的部队来解围。最后这艰巨的任务落在孙玉敏肩上。孙玉敏接过纸条,很快转到人堆后面的墙根下,假装玩石子,敏捷地撕开花鞋口,把纸条塞进去。然后乘鬼子不注意,一闪身钻进小胡同,顺手拿起鬼子抄家扔在胡同的篮子、铲子,向村头走去。她刚走到村口,就被鬼子哨兵用枪挡住,喝问:“小孩,你的哪边的去?”孙玉敏并不慌张:“俺家没啥吃,妈妈叫俺上山挖菜去。”鬼子兵眼珠一转,又问:“小孩,你的为什么不去开会?”“‘皇军’嫌俺小,不让俺去。”鬼子哨兵见她是个小孩子,就放了她。玉敏一路快跑,衣服撕破了,脸上划了一道道的血口子,脚也刮破了。她不顾这些,为了把情报安全送到,她索性把鞋脱下来,攥在手里,当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庶村时,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她刚把信交给部队首长,就累得晕了过去。由于孙玉敏及时送出情报,八路军部队赶到,经过一场激战,鬼子大部被歼灭。乡亲们和武工队员得救了。1944年,孙玉敏参加村里的民兵训练,并被选为青妇队队长。她一有空就抓紧训练,地头上,她拿着撅头把做立式瞄准,锻炼腕力和臂力;在她的带动下,青妇队的姐妹很快掌握了立、跪、卧等各种射击姿势与要领,还学会了埋雷等技术。不久,在全区民兵检阅百米射击比武时,孙玉敏连发3枪,均洞穿红心,获得全区射击第一名。这一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夏天,孙玉敏带着十几个女民兵,背着地雷,决定“引蛇出洞”,把据点的鬼子引出来再歼灭。结果成功地摧毁鬼子据点一个,消灭日伪军二十多个。1948年8月,在胶东英雄大会上,孙玉敏被评为胶东女民兵英雄。1949年,孙玉敏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孙玉敏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荣获“全国民兵英雄”称号。坚贞不屈刘耀梅

在一本图册上,我们看到了一张惨不忍睹的黑白照片:一个全身裸露的女子,肢体残缺地躺在草地上。旁边的注释写着:1943年秋季反“扫荡”中,惨遭日军奸污又被碎尸的阜平县罗峪村年仅22岁的妇救会主任刘耀梅。通过张士双老人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这位女英雄英勇不屈的感人事迹。刘耀梅是河北省阜平县人,她对日本鬼子深恶痛绝,动员身边的群众齐心抗日。组织上见她思想成熟,让她当了妇救会的助手。几个月后,她又当上了妇救会主任,负责组织妇女们为八路军筹备粮食、站岗放哨、护送情报等工作。1943年,日寇荒井部队血洗阜平县平阳乡,刘耀梅刚好在那里宣传区武工队的决议,敌人察觉到了这个重要人物的存在,几天后刘耀梅不幸被捕了。敌人为了从刘耀梅口中得到八路军的情报,软硬兼施,刘耀梅宁死不屈。最后,敌人竟将她奸污。刘耀梅仍然顽强不屈,疯狂的敌人对这位年轻的女英雄恨之入骨,竟然将她扒光衣服,绑在树上,用刀子一块一块地割她的肉,刘耀梅一次次昏死,一次次醒来,醒来就痛斥敌人。残忍的敌人把割的肉剁碎,做成包子、饺子给老百姓吃。当老百姓知道那是女英雄刘耀梅的肉时,都含着眼泪不肯下咽。于是,敌人用机枪扫射,打死打伤1000多名老百姓。敌人对刘耀梅折磨了整整三天,刘耀梅誓死不投降。最后,无计可施的敌人将女英雄杀害,并将头颅砍下,扔进了枯井里。奇俊峰(1915---- 1947 ) ,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旗一个蒙古贵族家庭。父亲德毅忱,曾被袁世凯授予辅国公爵位,但他反对封建王公制度,参加了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于1927 年4 月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了新政权― 阿拉善旗政务委员会,后因孤立无援而失败。德毅忱最终殉难于流放途中,为蒙古民族解放献出了生命。抗日女英雄

这位年仅18岁的女兵,为保护战友牺牲在血与火的台儿庄抗日战场上,临死前留下遗书和一张在学校里拍的照片,请求当地一位老乡寄回家乡……66年后,经过多方努力,女兵的骨骸终于运回了湖南安葬。
有用麻烦给好评奥。

⑤ 中国抗战时期的女英雄

抗战时期有李林赵一曼
李林,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侨居印度尼西亚。193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雁北抗日前线,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1938年春,任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
25日,指挥部决定,向平鲁方向突围转移,李林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警卫连断后。 午夜时分,突围开始了。大队人马刚翻过一道山梁,突然前面响起了枪声,队伍被敌人团团围住。李林对地委武装部姜部长说:“我带骑兵排往东冲,掩护大部队向南突围!”几十匹战马掀起冲天的尘土,敌人误以为他们是主力部队,慌忙调集南北山上的日伪军全力向东增援,姜部长抓住时机,指挥大部队迅速向南突了出去。 敌人发觉上了当,恼羞成怒,紧紧咬住骑兵排不放。李林率领战士们接连冲过了两道包围圈。突然,李林的坐骑中弹倒地,她被重重地摔下马来,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战士们要下马来扶她,她厉声喝道:“干什么?快!冲出去!” 李林忍着剧痛,隐蔽在一个土堆旁,一手拿驳壳枪,一手拿一支小手枪,左右开弓,掩护战友们突围。连续毙伤6个日伪军后,李林手中驳壳枪的子弹打光了,敌人嚎叫着“抓活的”,一步步围拢过来。李林忽地站起身,举起小手枪,将最后一颗子弹从容地射进喉部,壮烈牺牲,时年25岁。 (欧灿摘编)

人物简介
姓 名: 赵一曼
学 籍: 黄埔军校六期
党 派: 中国共产党
籍 贯: 四川省宜宾
生 卒: 1905—1936
军 职: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着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五四运动期间,赵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响。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27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7月,武汉政府反共,她转移到上海,随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翌年与同学陈大榜(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调回国,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处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东北地区工作,更名为赵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阳)、哈尔滨领导工人斗争。翌年,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被当地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女政委”。

抗日事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很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的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另补充: 杨开慧、刘胡兰、文斗灿、刘桂贞、安瑞芝、孙玉敏、刘耀梅、李林、成本华。很多,至于她们的事迹我都不忍心再说来了...一个比一个惨,悲壮,致敬。

⑥ 抗日英雄都有哪些

1、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着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2、戴安澜:

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陆军中将。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攻克昆仑关并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等战功。

3、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4、张灵甫:

字钟麟,陕西长安人,陆军中将。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薛岳等将军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先后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等。

5、卫立煌:

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合肥人,陆军二级上将。1937年10月,卫立煌亲率10余万官兵,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约14万人进攻,坚守近1个月,击毙击伤日军2万多人,对日寇进行了沉重打击,粉碎了其突破晋西北防线的企图。

⑦ 谁是成本华

成本华,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遭到和县人民的武装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成本华的事迹、照片由侵华日军山下弘一提供给《我所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

姓名: 成本华
别名: 三姑娘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和县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38年
职业: 军人

目录
简介
人物生平
简介
编辑本段简介

成本华走出囚室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的日子里,一张67年前的老照片突然出现在网上,让千万网民震撼,让千万国人动容。这是一张被俘中国女军人的照片,从她的服饰看,她并不是一位正规部队的战士,而是曾经的童子军。但是在日本军人虎狼般目光的围困中,她表现出令人震撼的镇定与自信,表现出对敌人的蔑视与从容。
与千千万万抗日志士一样,成本华并没有留下太多的信息供人们追忆,作为中华抗日儿女的杰出代表,她伟大的名字、她震撼苍穹的英雄事迹已经深深铭刻在亿万中国人的心里,她已经被无数的中国人像神一样供奉在灵魂深处。
成本华的事迹、照片由侵华日军山下弘一提供给《我所认识的鬼子兵》的作者方军。山下弘一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当年对和县的进攻,并屠杀了包括成本华在内的抗日志士的平民。
经过记者的不断调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查询敌伪档案。发现1938年日本东京大阪,朝日新闻社发行的《支那事变画报》临时增刊第十六辑,报道“和县攻略”专版,其中有逮捕成本华的照片,摄影记者叫渡边。山下提供的照片即战后从随军记者处得来的。[1]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1938年初,山下弘一所在的日军中队侵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他们抓住了抵抗的一些中国人,其中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子。鬼子兵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女子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负责指挥这次抵抗。鬼子要成本华投降,成本华轻蔑地看着鬼子,一言不发。随军的日本记者拍下了这一幕。鬼子就把成本华连同其他参与抵抗的中国人关押起来。然后,鬼子们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山下弘一、小林勇也参与了这次野兽般的强暴。几天后,鬼子要撤退,他们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把抓住的中国人全部刺杀、枪杀。在枪杀、刺杀中国人时,鬼子把成本华捆绑着,带到现场,让成本华观看他们的杀人表演。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们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嘴角上。杀完几十名中国人后,鬼子们累了,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和县古老的城墙脚下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斑驳的城墙,照着狞笑着的鬼子,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让随军的日本记者给成本华拍照。成本华轻轻活动一下被绑得发麻的双臂,然后,理一理凌乱的头发,面朝太阳,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拍完照,几个鬼子发疯般地把刺刀刺进了成本华的身体。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多年的今天,和县人民永远不忘家乡的抗日女英雄成本华。成本华,祖籍山东省宁阳、聊城一带。明初成家移居安徽,始祖成永通被诰封为“武德将军”,清初成克敬是她家迁居和州的一世祖。其父成持和,母亲梁氏。成本华于1914年生于和县历阳镇大西门外的高巷村。长兄成本林,二哥成本鑫,她排行老三,人称“三姑娘”,下有大弟成本贵,小弟成本江。成家以农为业。
编辑本段简介
因有成家武德遗风和山东人豪爽的秉性,所以成本华自幼聪明、勇敢、刚强、豪爽。她读过小学、初中,在读初中时,曾参加和县“中国童子军1194团” 学生组织,经常受到严格的军训。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本华与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热血沸腾,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如上街写标语、唱战歌、演活报剧等。不久便与爱国青年刘志谊结了婚。
和县县长赵永智骁勇善战,1937年12月16日,组织起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赵兼司令。当时,成本华与刘志谊夫妻俩一道参加了自卫军,决心保卫和城、保卫家乡。1938年5月11日,日军步炮兵由金河口登陆并很快攻破了和城的东门,与安徽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本一率领的王营在和城内发生了遭遇战,李仅派一个班的兵力将日军堵截在和城的小市口,掩护他和王营的大队人马从小西门向十里端口、西端口方向转移。当时的小市口狙击战打得非常激烈,日军伤亡200多人。王营这个班的战士都壮烈牺牲,最后一名机枪手因子弹打完了便拔出身上的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可惜英名未留下来。
此时,留守在和城内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为了替被日军刚枪杀不久的丈夫刘志谊报仇,继续与战友们坚持与日军血战,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根据后来一位名叫山下弘一的侵华日军回忆道:“我所在的日军中队进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我们又抓住一些抵抗的中国人,其中有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人。”他又说:“日军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妇女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她负责指挥这次抵抗。日军叫她投降,她却轻蔑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当时,一名日本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随后,日军就将成本华等人关押起来,我和一个名叫小林勇的日本兵等人忍不住轮奸了成本华。”
几天后,日军在撤退时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将她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让她观看他们枪杀被抓到的中国人。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兵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当时日本兵的刽子手们实在太累了,就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大西门城根的碉堡旁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这时,日本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成本华知道要杀她了,但她毫不畏惧地轻轻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臂,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然后面朝太阳,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并让记者给她又拍了一张照片。拍完后,几个日本鬼子就用刺刀发疯般地刺杀了成本华,成本华虽然牺牲了,但她那颗高昂着的中国人的头和对日本鬼子轻蔑的冷笑永远定格在一切爱好和平人们的心中。

⑧ 二战中国战场上最好的照片以及它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最美抗日少女。1938年4月,日军占领安徽和县,抓到国军女战士成本华。日军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妇女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她负责指挥这次抵抗。日军叫她投降,她却轻蔑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当时,一名日本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随后,日军就将成本华等人关押起来,日本兵等人轮奸了成本华。几天后,日军在撤退时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将她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让她观看他们枪杀被抓到的中国人。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兵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当时日本兵的刽子手们实在太累了,就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大西门城根的碉堡旁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这时,日本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成本华知道要杀她了,但她毫不畏惧地轻轻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臂,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然后面朝太阳,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并让记者给她又拍了一张照片。拍完后,几个日本鬼子就用刺刀发疯般地刺杀了成本华。美籍华裔陈瑞钿,“九·一八”事变后归国效力。1937-1939年,他共击落敌机8架。在空战中,他的座机曾三度被敌机击落,但都跳伞幸运生还。最后一次被击中时,由于油箱起火,这位空军中着名的混血儿帅哥被大面积烧伤后毁容,送往美国医治。伤愈,仍旧回国参加艰险的“驼峰飞行”,至抗战胜利。

⑨ 抗日英雄成本华有孩子吗

抗日英雄成本华没有孩子。

成本华1914年在安徽省的和县出生,在成本华只有二十四岁的时候,日本侵略军就侵略进了安徽省的和县。当时驻守在和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日本侵略军发生了剧烈的战斗,但是日本侵略军的活力非常猛烈,导致中国人民解放军伤亡惨重,几乎一个营的战士都壮烈牺牲。

就在解放军快要抵挡不住日本侵略军火力的时候,和县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带领自卫军与日军殊死搏斗,最后因为寡不敌众被日军俘虏。

日军俘虏了成本华以后想要让陈本华投降并说出解放军的所在地,成本华誓死不从,最终被日军杀害,成本华牺牲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而且没有孩子。

(9)成本华受过哪些刑扩展阅读:

成本华长相甜美身手好,打起仗来还无比勇敢,屡屡带头重创来犯日军,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英雄,不幸的是在一次掩护主力部队和老百姓转移的战斗中,成本华弹尽粮绝,本想与敌人同归于尽,却无奈被俘。

被俘期间成本华没有经过什么毒打刑讯逼供,但却成了日本倭奴发泄兽欲的工具。曾有日本记者将成本华记入相册,拍照时成本华始终面带嘲讽的笑容,嘲笑着像禽兽一样的日本帝国。

日军逼迫她投降,让她亲眼看着一位位同事死在日本的长枪刺刀之下。最后日军要撤退了,将成本华的绳索松绑开,阳光下的成本华在临近死亡时依旧蔑视着这些日本鬼子。

日本兵发疯一样将刺刀刺入成本华的身体。看到成本华遗体已知成本华身首异处,鲜血流淌在周围的土地上。遇害时年仅二十四岁,在最青春的年龄将自己的生命献给祖国,献给了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