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什么意思看不懂,能不能分别举例
在作业成本会计中,成本动因可分为两种:一是资源动因;二是作业动因。
1、资源动因是指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它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用情况。
2、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
它反映了产品消耗作业的情况。
在该模型中,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阶段分配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和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与此对应,成本动因也被分为两类,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用于资源成本面向作业分配和作业成本面向成本对象分配。
资源动因是表示作业、成本对象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度量标准,它用来把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对象。作业动因是表示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对于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度量标准,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
成本动因是从本质上定义,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身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资源动因、作业动因是从实务和操作角度定义动因。
⑵ 什么叫成本动因 举个例子
成本动因是导致对于资源消耗变化、影响质量和周期时间的任何事件和情形。一个作业可能具有多个动因。成本动因并不需要数量化,但是它对于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比如:物流,运1个箱子,箱子的体积、重量、行程数、道路情况都是成本动因。
(2)成本动因是什么扩展阅读:
当某项作业多次执行中,资源费用的消耗表现出明显的变异,不过若资源费用的消耗跟作业时间或其他数量量度之间存在近似的正比例关系,这时称成本动因为数量动因。数量动因可表现为作业时间,也可表现为耗费资源的体积、重量等量度。
作业成本除以数量动因的总计,即可得到成本动因率。同执行动因相比,数量动因的精确度有了质的提高,但应用数量动因的成本费用也增加了很多,为每种产品都可能多次消耗不同的作业,观察和记录每次作业花费的时间或资源耗费的数量是一项繁杂而庞大的工作。
⑶ 特定业务量(成本动因)可以用价格表示么
可以用价格作为辅助参考。
成本动因亦称为成本驱动因素,是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内容。成本动因是指一段时间内能使总成本发生变化的具体变量,它可以是作业量也可以是产量、活动或者事项等等。用通俗的语言来讲,成本是因为某一特定事项的发生而发生,但是它不会平白无故地发生,总会有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影响”让它发生,而这些驱动成本发生的“具体的事情”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并非一成不变,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成本,就会得到不同的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动因时要记得,成本动因并不需要数量化,但是它对于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的选择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