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存货计价如何影响销售成本
扩展阅读
手机p图钻石用哪个软件 2025-05-21 06:55:35
刷钻石哪个好用 2025-05-21 06:45:59
职场边际成本是什么 2025-05-21 06:45:52

存货计价如何影响销售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5-04 17:50:09

⑴ 老师,您好!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可能会引起销售成本减少为什么

期末存货计价过高,那么有可能你销售过的存货计价低了啊,自然而然的就是销售成本少了啊。期末存货一般是指期初存货+本期的进货-本期的销货

⑵ 为什么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可能引起销售成本减少

直接原因是:期末存货价值=期初+本期购入+本期生产-本期销售的期初+本期购入+本期生产这三个都是确定的 ,如果期末库存价值的高估,从而销售存货成本就被低估。
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可能引起销售成本减少原理:
企业为完成本期利润指标利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变动,故意调整存货成本,调高利润。当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选用能减少本期材料耗用的计价方法,人为调低发出材料成本,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当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企业为虚减产品成本,利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调整,有意多分摊节约差异或少分甚至不分超支差异,以达到凋低发出材料成本,调高利润的目的;企业为虚增利润,还会利用在产品成本上升的计价方法调节产品成本,以达到虚减成本,多计利润的目的。

⑶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亏情况有哪些影响

①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表现在: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②存货计价对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包括流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等项目,都会因存货计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③存货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数额有一定影响。因为不同计价方法对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当期利润数额的确定。

⑷ 不同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影响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也影响着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大小。因为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影响着期末存货价值的大小。也影响着发出存货成本的高低。期末存货价值越小,则发出存货成本越高:期末存货价值越大,则发出存货成本越低;期末存货价值的大小影响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而发出存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销售产品成本的高低,因而必然会影响利润的大小。
存货计价方法会对什么产生影响:
1、 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
①对企业损益的计算有直接影响。表现在: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期末存货计价(估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如果过高,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②存货计价对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包括流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等项目,都会因存货计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③存货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数额有一定影响。因为不同计价方法对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当期利润数额的确定。存货计价方法是因为物价变动而产生的。若存货进价固定不变,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将失去存在的必要。对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评价也要以物价变动为背景。下面以物价上涨为前提,比较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2. 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价值计量的影响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均按后期进价计算,比较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使资产计价较为合理。当采用后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按较早期的单价计量,与编表日的重置成本差距较大,物价变动幅度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在通货膨胀时期,后进先出法所产生的期末存货数偏低,使资产计价失去意义。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比较早期的存货成本与现实的营业收入相配比,毛利虚计。若将算得的毛利金额将所得税、股利等减除后,则收回的成本因数额较低,在现实物价水平下,难以重置相同数量的存货,致使企业不能按原有规模持续经营。
3. 存货计价方法对纳税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后进先出法可以压低期末存货成本、提高销货成本,减少本期应税利润,因而减少应纳税所得产生的现金流,因此使企业的净现金流入比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为多。但是,从长远时期看,企业的全部存货成本,不管何时形成,正常情况下最终会将转化为销货成本。若所有存货均已售出,其成本将全部转化为销售成本,则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无论采用哪种计价方法,几个会计期的销货成本总额、税前利润总额、所得税总额、税后利润总额、现金流入总额都是一致的。
4. 存货计价方法对管理人员业绩的影响
某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合适与否,还与企业管理人员业绩评价方法与奖励机制有关。不少企业按利润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奖励管理人员。

⑸ 企业期末存货计价过高会产生什么后果

1、期末存货计价过高,虚增资产
2、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导致销售存货结转成本偏低,虚增了利润
3、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利润偏高,导致年度所得税费用增加
产品生产出来的材料、人工成本总共是一定的,期末存货实际上可以大体说是期末在产品成本。总成本 一定,期末偏高,那么销售出去的存货所结转的成本就相对较低了
拓展资料:
1、国有企业是指代表国务院和当地人民政府履行投资者职责的国有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 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在企业的监督下。 这是一家已经形成分级投资的公司。
2、外商投资合营企业是指由中外合资方共同投资经营的企业,按照投资比例分担风险,分享损益。 其主要法律特征是:外国公司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比例有法定要求; 企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 因此,这种合资企业被称为合资企业。
3、投资设立的企业的经营范围是属于鼓励类或允许类领域的,则无办理审批手续,直接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根据该法规的第八条,工商行政部门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并在企业类别栏目加注“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字样。该法规第十五条第一款亦有类同规定。因此,该企业并不具有《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不属于外资企业。所设立的公司经营范围涉及限制类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省级审批机关办理审批手续,然后再到工商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4、国有合资企业以法人投资者的身份,由国家、企业、个人的名义进行投资组建的企业。组建企业时,所有者投入的资产,全部作为实收资本入账。国有合资企业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一般指中外合资_型夂献示笠凳怯芍泄蹲收吆屯夤蹲收吖餐鲎省⒐餐⒐哺河鳌⒐驳7缦盏钠笠怠M夤蹲收呖梢允瞧笠怠⑵渌米橹蚋鋈恕V泄嫌咧幌抻谄笠怠⑵渌米橹话ǜ鋈撕透鎏迤笠怠>蟛榛嘏迹嫌笠凳侵泄ㄈ耍苤泄_傻墓芟胶捅;ぁK淖橹问绞怯邢拊鹑喂尽:嫌笠祷共荒芊⑿泄善保捎霉扇ㄐ问剑春嫌鞣降耐蹲时壤值S鳌

⑹ 存货问题,存货计价过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销售成本增加了

期末
存货
计价过低,意思是期末库存存货比正常水平低。
例如:期初有110万的存货,出售
商品
50万,
售价
65万,此时,应该确认
收入
65万,
销售成本
50万。销售50万存货后正常期末库存为60万,但是由于某种原因,
期末库存
只有40万。这个40万的计价比60万低,就叫做期末库存计价过低。
由于期末库存只有40万,销售成本=110-40=70万,70万比原来的销售成本50万高。而收入65万不变。所以,收入不变,
成本
增加,
利润
减少,
所有者权益
减少。

⑺ 简述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不同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不同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1、采用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使得率期销货成本介于前期购货成本与本期购货成本之间,这两种方法得到销售成本不易操纵,因而被广泛采用。但这两种方法得到销售利润大于本期实际进货配比的销售利润。其结果会使企业“应纳所得税”增加,“未分配利润”增加。

期末存货构成期末资产总价值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分价值也介于前期购货和本期购货成本之间,这两种方法的期末存货价值也脱离了每次实际进货成本,致使期末资产总值不真实。因此,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

2、个别价法计算的期末存货及销售成本,均能以实际购货成本为基础,符合收益和费用相配比原则及期末资产真实性原则。但是,个别计价法在实际操作中,手续繁琐,成本较高,对大多数存货品种来说不太实用。

3、先进先出法的本身含义是假定先购进的先发出,该法使存货接近于购货成本,期末资产总价值较真实。但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销售成本偏低,使得利润虚增。后进先出法的本身含义是假定后购进的先发出,发出的存货按最后收进的单价进行计算。

期末存货成本明显偏低,期末资产总价值也明显偏低。而销售成本较接近当前市价,销售利润比较真实。并且,当期销售收人能与当期销售成本相配比,能够反映出当期经营者的经营绩效。

4、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会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时,由此所形成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而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抵消,列人当期损益。

否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时,如果仍以其历史成本计价,就会出现虚夸资产现象。这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者来讲是不稳定的。

⑻ 存货计价方法的需考虑因素

存货计价方法需考虑的因素:
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存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对于不能互相替换的存货项目以及为特定项目生产和存放的存货,无疑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如果存在大量可以替换的存货项目时,采用个别计价法将不胜其繁,此时,必须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作出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存货的实物管理可能是“先进先出”,因此,采用“先进先出法”比较符合存货的实际情况。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第二方面的因素就是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直接影响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和销售成本的计算,进而对企业的利润、税收负担、现金流量、财务比率等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进法会导致较低的期末存货、销售毛利、所得税和净收益额;而采用先进先出法其结果恰好相反。如果物价持续下跌,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不论物价如何变动,采用平均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核算的结果,总是介于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之间。但是,上述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一般财务影响又会因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所处的不同时期而产生差异。例如:周转很快、存货积压很少,则后进先出法的优势也不会充分显示。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需考虑的第三方面的因素就是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影响。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先进先出”的,如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其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不仅如此,后进先出法虽然能够减少所得税,但同时会导致较低的净收益,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影响以净收益为基础的各种奖励和报酬。因此,从内部管理及业绩评价的角度出发,采用先进先出法比采用后迸先出法更为合理。此外,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经营业绩的比较时,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也将影响业绩评价的正确性。

⑼ 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对当期销售成本、利润、收入有何影响(会计类)

期末存货价过高,

1)会使当期销售成本估价偏低;

2)由于销售成本估价偏低,并由此导致利润增大,但对收入没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