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降低矿山成本
扩展阅读
如何审计前期费用 2025-05-21 15:56:21

如何降低矿山成本

发布时间: 2022-05-03 09:46:51

1. 矿山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l.积极控制好的资源
资源对矿山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是矿山企业的基础、关键,企业的生命线。一种质量高、矿产品适销对路的资源,更是矿山企业求之不得、竭力想得到的。有了这种资源,无异等于抱了一个金娃娃。质量高的资源应具备以下特点:(1)勘探程度合理;(2)具有一定的规模;(3)矿石的品位高;(4)采矿条件好。勘探程度合理,在可研、设计时,就可选择一种效率高、成本低、贫化、损失指标优的采矿方法,选择一种成本低、回收率高、对各种矿物可进行综合回收的选矿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勘探程度合理,矿山可少做一些补充探矿工程,从而减少探矿支出,降低综合成本。对于勘探程度高的资源,在矿山基建生产期间,布置的开拓采准工程就更趋向于合理、科学,一方面可节约投资,另一方面可降低经营费用。规模大,可以加大处理量,降低采矿、选矿成本,实现规模效益。高品位矿石可大大降低单位矿产品的成本。采矿条件好,就可以低成本、高效率、技术指标好,安全、可靠地回采矿石。
2.科学、合理、严格控制探采工程
任何一个矿山在生产期都存在进一步探矿的必要。对已知矿体、矿脉进行边探、边摸底,详细准确地了解矿体的赋存情况,一方面可增加地质储量,另一方面可为矿块设计提供详细的资料,科学合理地布置采矿工程。在生产期间,对已知矿体周边进行探矿,了解矿体周边是否还有未知的盲矿体,平行脉等。探矿、采矿工程布置的是否科学、合理,都直接影响矿山企业的经营效益,采矿成本,资金的流向,因此在布置探矿工程时,应遵循“全、准、少”的原则。全就是进行探矿后,能够全面地了解矿脉的赋存情况及矿体周边的情况;准就是布置工程要准确,工程做完后,就应对新探的对象有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结论,为后面的探、采工作提供依据;少:就是在能达到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少布置工程。地下各种工程单价都很高,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浪费,无形增加成本,因此在设计、布置工程时,应建立有力的管理约束机制,按工程量大小规定审批权限。工程量较小时,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设计、审查,交主管领导审批。当工程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应由生产技术部门设计、主管领导审查,最后由主要领导审批。在设计、审查、审批前,一定要召集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地讨论、分析、研究,确定合理的探采方案。只有责任明确,层层把关,才能避免浪费,避免“地道战”工程。
在工程险收时,对超挖部分坚决不予验收。要成立多方参加的工程验收小组,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建立互相监督机制。要对验收人员进行技术、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负责心和技术能力。
3.特殊小矿体的回采方法
在金属矿山,尤其是黄金矿山,常会遇见缓倾斜、薄而特富的小矿脉,弃而不采要造成损失,但回采难度又非常大。如果按正常的采矿方法,既会增大贫化、损失率,又会增加采矿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分层采矿的方法,即先将矿脉下部的围岩按作业需要,先剥一定高度,然后再采矿石,按照合理的进尺,逐步进行回采。采用这种回采方式,一定要控制好两个参数:(1)采空区的高度。由于矿脉为缓倾斜赋存,采空区的高度即为回采人员的作业高度,太低时,无法进行作业;太高时,剥离废石量太大,作业成本增加,因此,一定要合理地控制采空区高度;(2)剥离的废石不要全部运出地表,一部分可用于砌筑矿柱,另一部分可在不影响作业的前提下,堆放在采空区内从而减少提升费用。
4.采用“成本倒算法"控制成本
核定生产成本有正算和倒算两种方法。正算法大家都很清楚,不再叙述。正算法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种常用方法,在事前只考虑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人工、管理费各种费用,没有考虑市场的变化,需求走向,利润指标的控制是被动的;而“倒算法”则是首先锁定利润指标,利润优先,再根据市场的价格走势、需求走向、原矿的品位,确定产品产量、生产、销售、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费用。采用“倒算法”,哈密金矿的选矿成本,在两年之中下降了近30%。
5.采用公开招、投标法,控制、降低成本
任何一个矿山,每年都有大量的开拓、采矿、探矿工程,尤其是资源即将枯竭的矿山,探矿工程量更多一些。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量前面已经讲了,在此主要谈一下如何控制和降低单位工程造价。
纵观整个社会,在工程发包方面,属于卖方市场,即施工队伍多,工程量少。为了能选择一支资质好、信誉度高、价格合理的施工队伍,我们通常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先以招标条件书的方式,把矿山的基本情况、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及对投标队伍的基本要求通知到各施工队伍。要求各投标的队伍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施工单位的资质、基本情况完整地准备好,并将技术力量、劳动组织、施工设备、流动资金等情况,较详细地在投标书中说明。招标方在收到投标书后,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将投标书保管好,确保各单位的投标内容不外泄,以保证招标工作的严肃性。要特别讲的一点是,为了防止标底泄密,我们在总结了多次的经验后,最后采取的办法是:在投标书没有收齐前,招标方不确定工程标底,然后在投标书收齐后,在未打开前,由招标单位的招标领导小组确定标底。这些前期工作做完后,在招标领导小组会议上将所有的投标书打开公布,最后确定3—4家资质好、信誉高、力量强、价格接近标底的队伍。由这几支队伍进一步详细地讲清楚各种情况,并对领导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最后由领导小组以无记名投票或其他的方式确定一支队伍。哈密金矿从2000年开始,连续三年都采用了招标方式,探采工程单价下降了20%左右。
6.采用新的材料供应方式,降低破、磨矿成本
破矿、磨矿材料供应,传统方法是:由矿材料供应部门购买锷板、衬板、钢球等,生产车间领料使用。这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挤占一定的生产流动资金;(2)在保证材料质量上,使用方是被动的,质量波动也较大;(3)材料价格不好控制。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用破、磨矿单位费用承包的方式,即采用招标的方式,把破、磨1t矿石的费用一次性包死,合作期可长可短。材料供应商先无偿地把材料运到矿山,由矿山企业和供应商按双方认可的制度共同保管,每月底根据矿山企业破、磨矿石量,按承包的单价进行结账,按通俗的说法就是“先上车后买票”。采用这种办法,一可使得材料生产、供应商主动地提高材料质量。因为质量不保证,就不会赚钱,还有可能赔钱;二是不再挤占流动资金,使得流动资金的周转周期缩短了。由于在破、磨矿材料供应方面属于买方市场,因此,经过招标可大幅降低破、磨矿的成本。哈密金矿采用这种办法后,破、磨矿成本降低了25%之多
7.翻选矿石,减少废石量
在采矿过程中,肯定有一定量的废石混入,尤其在小矿脉,难采的矿体,贫化率就会更大。由于废石的混入,不但要降低入选矿石的品位,而且会增加运费和选矿费用,因此,在矿石提升到地表后,应组织一定的力量,对矿石进行翻选,减少废石的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更重要的是,在选矿过程中,破碎、磨矿成本都会降低,药剂消耗也会下降,从而选矿成本有所降低。

2. 矿山安全以及成本合理化建议,谁能提供几条

1、设备方面。加强硬件投入,应急救护设备,应急通讯设备,瓦斯检测自动报警装置等。2、人员安全教育。制度需完善,人员岗位责任制需要细化。入井,出井安全第一。3、材料审批报批领用制度需完善。修旧利废,与奖金挂钩。包括技术改造。

3. 如何加强矿山企业成本控制

1.明确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
虽然矿山企业一直都是出于盈利的经营状况,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在未来矿山企业也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市场竞争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作为矿山企业也必须尽快的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明确成本控制管理在整个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开始抓起,逐渐的完善整个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2.工作从根源做起,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矿山企业的主要经济收益都来自于开矿以及采矿,而开矿和采矿,又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系统工作,所以,就算是为了企业节约成本,节省资源,也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从工作人员,生产材料以及生产设备的修理和维护上节省成本,这样只会提高企业的运营风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酿成大的悲剧,比如2005年7月11日新疆神龙煤矿井下发生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不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大3517万元,还导致了整整83名矿工死亡、4人受伤,酿成巨大的社会悲剧,而事后,该企业的相关领导人都受到了惩处,曾一度导致该企业运营的停滞,造成的损失也难以估量。
3.细化成本控制管理机制,培养高端管理人才
作为矿山企业,必须先建立完善的细化的成本控制管理机制,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办事准则以及标准。同时,还要注重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了高端的精英人才,才能够配合好管理机制完成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
4.加强成本费用的考核分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费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要通过实际成本的考核来验证的,企业以目标成本为依据,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成本核算资料对目标成本执行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一是把成本指标同销售收入实现情况相结合,把成本与销售收入捆绑起来考核,提高成本考核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二是建立奖惩制度,把责任与利益紧密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责任成本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按照“责、权、利”相结合和“多节多奖,超支罚款”的原则进行考核,最后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分析,揭示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合理整改方案和改进措施,以达到控制费用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矿山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费用的计划指标,全体员工树立节支降耗、杜绝浪费的意识,以目标成本为依据,例如差旅费、办公费实行包干,业务招待费的支出与实现利润总额挂钩,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企业费用的支出,还能够有效的解决矿山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煤矿如何实现降低生产成本

首先是要搞好开拓布局,开拓布局搞不好是煤矿最大的浪费,煤矿上有一句话,叫“总工的笔头一动,就能节约几百上千万”。
其次是要确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支护方式。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支护方式首先要保证安全,安全是煤矿最大的效益。再就是要尽量降低消耗,避免大马拉小车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就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管理是安全生产、有序生产的手段和保障。
最后就是节支降耗。将各种材料、设备、配件、电和水耗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落实责任和考核、奖罚制度,层层实施、层层把关。

5. 比较详细的矿山土石方挖运成本核算

摘要 -公里车辆运输价:每吨0.7*50/速度*荷载总重/实际总重*材料系数。涉半公里:-公里价*1.5。材料系数:石渣1.15,期1。坊工程:土木工程中包含有:场地平整、 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 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按照吨位x0.7 x50+实际速度x荷载总重量实际总重计算。

6. 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

当前,我国大多数矿山企业从根本上尚未摆脱粗放式经营方式,矿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矿山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90%,大量可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作为“三废”白白浪费掉,得不到充分利用,每年产生的可利用而未被利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价值,已超过250亿元,每年因再生资源的流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50亿~300亿元。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利用率低是造成矿山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可以大大降低矿山企业成本,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使镍产量增长了4.1倍,伴生铜和钴冶炼回收率达88%,铂、钯、金的冶炼回收率达70%,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达25亿元,为同期利税的44.5%。另外,攀枝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大冶铁矿等矿山企业的实践,都表明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矿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7. 矿山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 9.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今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8. 矿山企业在成本和税费方面的现状问题,对此有何看法

摘要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尽管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任务仍未完成,对大宗矿产品的消费需求仍在高位运行,矿山企业间的竞争仍然剧烈。同时,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开采利用,矿山企业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为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我国矿山企业的税收负担,从上层建筑做出合理的调整,从政策和制度入手,有的放矢的对矿山企业普遍征收资源税的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资源税改革在2016年7月1日进行了全面的推广,此次税收改革主要从“从价计征”“清理收费基金”“优化税收体系”三大方面进行,统筹优化税收格局,进而减轻企业负担。本文从资源税实行改革以来,分析资源税改革为矿山企业带来的变化,总结税收制度改革的经验,研究资源税改革对税收财政工作的影响。

9. 如何降低降低矿山企业的成本,我现在生产的成本很高。

工业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工业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将国外先进的经验、方法与在我国行之有效地推广成本管理的方法相结合,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扩大成本管理范畴,由单纯对制造成本的管理向前扩展到对设计成本、工艺选择成本的管理,向后扩展到对市场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对我国工业企业是否能在同世界大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振兴民族经济意义重大。(一)成本管理是适应我国工业企业国际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成功加入WTO使工业企业国际化、专业化趋势日益加快,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在商品市场中谋求合作,由此使现代工业企业经济成分日趋复杂化,经济利益日趋多元化,股东权益不可侵犯已成为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共识。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必须更加注重约束自身行为,规范各项成本支出,在重大决策上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获得低成本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二)成本管理是工业企业利润的“守护神”。利润=收入-成本费用,成本管理是工业企业获取利润的保证。工业企业如果忽视成本管理,再优良的市场收益,也会由于过渡的浪费而抵消。同时,成本管理也是工业企业挖潜的主要措施。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增加利润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提高售价;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另上新产品。提高售价受市场供求限制,买方不接受就无法实现。另上新产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要考查,又要筹资,投产后还不一定盈利,从当前看,上新项目失败的多、成功的少。一旦失败,不仅不能带来新效益,而且还会带来新包袱,影响原有效益。而降低成本则完全不同:首先,主动权在企业自已手中,企业挖潜改造、生产经营都可以利用原有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投资少、见效快,比新上项目的成功率要大得多,在上三种途径中可行性最高。(三)成本管理是降低工业企业产品价格,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成本是工业企业定价的基础。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质量、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谁的产品价格低,谁就能取胜。但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成本,如果成本高而定价低势必导致亏损。因此,工业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售价,赢得低成本竞争优势。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标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唯一手段。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滑。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工业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如某服装公司为降低成本,取消质检员岗位,改由车间组长兼管,结果虽然每年减少了人工成本43200元,但每年却增加了返修成本及废品损失56000元。可见,这种成本管理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而非积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对资本产出高效率的管理。工业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取得的效益。(二)成本管理范畴过窄。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工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制造成本管理,忽视了对设计成本、市场成本等的管理,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如某服装生产企业设计开发一种时尚衬衣,采用金钮扣,衬衣的制造成本为550元/件,其中金钮扣的成本为410元,售价880元/件,由于价格昂贵,市场反映冷淡,造成该种衬衣大量积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准确地把握产品功能的市场需求:市场对衬衣的功能要求主要是款式、布质、有益健康,而并非昂贵的钮扣。由此可见,设计成本控制对企业而言也非常重要。工业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三)缺少管理会计核算。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大都不重视管理会计核算,许多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不能提供有关单位边际成本、边际贡献等对企业决策有重要作用的数据。单位变动成本是决定企业最低销售价格的指标,只要定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可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如某服装企业接到电讯集团5万件衬衣的定单,单价为45元/件,该企业此款衬衣的出厂价为60元/件,如果该企业销售部没有接受此订单会遭受损失:因为经测算,此款衬衣原、辅材料30元/件,人工成本5元/件,其他变动费用6元/件,变动成本合计41元/件,单位贡献边际为4元,这笔订单共能为企业带来20万元(4元/件×50000件)的毛利。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必须进行管理会计核算。(四)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计算机的运用给现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方便。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并且具有储存功能,且对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强。但目前有些工业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在日常成本管理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这些方法只能进行简单的核算,对一些复杂数据的核算无能为力,且速度很慢,难以适应现代化成本管理的要求。有的工业企业虽然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仍然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是手工记账的电子版,没有能够真正运用现代手段,对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进行精确核算、综合分析。三、强化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和方法(一)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从成本效益原则来出发,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仅仅是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而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老产品的改进及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现代企业不能陷入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不能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在相关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会相应地减少企业的收益,然而在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而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如某种产品的销售成本为70元/件、售价100元/件、可销售2000件,那么销售毛利润为60000元[(100-70)×2000];当产品销售成本为80元/件、售价100元/件、可销售4000件时,那么销售毛利润为80000元[(100-80)×4000]。因此应该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只要成本与收入配比,企业实际利润增加,成本绝对数的增加是可以认同的。(二)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管理会计是指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参考资料: wenwen.soso.com / http://www.xfrlx.com

10. 石灰石矿山开采降低成本方法有哪些

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消石灰,消石灰也叫熟石灰,它的主要成分是Ca(OH)。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水泥是由石灰石和粘土等混合,经高温煅烧制得。玻璃由石灰石、石英砂、纯碱等混合,经高温熔融制得。炼铁用石灰石作熔剂,除去脉石。炼钢用生石灰做造渣材料,除去硫、磷等有害杂质。电石(主要成分是CaC)是生石灰与焦炭在电炉里反应制得。纯碱是用石灰石、食盐、氨等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索尔维法)。利用消石灰和纯碱反应制成烧碱(苛化法)。利用纯净的消石灰和氯气反应制得漂白的。利用石灰石的化学加工制成氯化钙、硝酸钙、亚硫酸钙等重要钙盐。消石灰能除去水的暂时硬性,用作硬水软化剂。石灰石烧加工制成较纯的粉状碳酸钙,用做橡胶、塑料、纸张、牙膏、化妆品等的填充料。石灰与烧碱制成的碱石灰,用作二氧化碳的吸收剂。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和消毒剂。农业上,用生石灰配制石灰硫黄合剂、波尔多液等农药。土壤中施用熟石灰可中和土壤的酸性、改善土壤的结构、供给植物所需的钙素。用石灰浆刷树干,可保护树木

公司名称:

*电子邮件:
请填写您的常用电子邮箱,这也是该负责人联系您的首选方式

联系:
请输入您的固定或

*留言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