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几种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进价记账。总分类账反映库存商品进价总值;明细分类账反映各种商品的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分户,按商品收、付、存分栏记载数量和金额,数量要求永续盘存。
3.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在“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可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按商品大类分户,记载商品进、销、存金额。
4.在业务部门和仓库设置商品账,分户方法与“库存商品”明细账相同,记载商品收、付、存数量,不记金额。
5.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定期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能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便于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但由于每笔进、销货业务都要填制凭证,按商品品种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核算工作量较大,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经营金额较大、批量较大而交易笔数不多的大中型批发企业。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主要内容基本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相同,都是按商品品种设明细账,实行数量和金额双重控制。其不同的有两点: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类目账和明细账均按售价记账。
2.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记载售价金额和进价金额之间的差额,定期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和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由于采用售价记账,逢商品售价变动,就要盘点库存商品,调整商品金额和差价,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一般适用于经营金额较小、批量较少的小型经营批发的企业,以及经营零售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和贵重商品的核算。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控制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计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计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4.加强物价管理。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接影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强物价管理,明码标价。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控制,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其实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原因。
四、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进价金额控制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要掌握数量的商品,可设置备查簿。
3.平时销货账务处理,只核算销售收入,不核算销售成本。月末采取“以存计销”的方法,通过实地盘点库存商品,倒挤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方法,可以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但手续不够严密,平时不能掌握库存情况,且对商品损耗或差错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适用于鲜活商品的核算。
B.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摘要 您好!我正在加急处理您提出的问题,并整理相关信息和答案,请您稍等片刻!
C.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成本计算范围与方法
摘要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有采购成本核算、销售成本的核算及商品流通费用的核算采购成本核算
D.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1、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
2、进价核算法 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
(4)商品流通企业怎么核算成本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
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计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的计量、检验、领发料、盘点、退库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组织方式。
E. 关于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流程和会计核算处理,谢谢!
商品流通的核算和过程:
按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的理论,商品核算应该既要反映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要反映商品的价值。
反映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对商品分类进行实物数量核算,反映各种商品数量进、销、存增减变化情况;反映商品的价值,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金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商品的数量核算和金额核算是互相联系的。
一、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核算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进价记账。总分类账反映库存商品进价总值;明细分类账反映各种商品的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
2、“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商品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分户,按商品收、付、存分栏记载数量和金额,数量要求永续盘存。
优点:能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便于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缺点:核算工作量较大,手续较繁。
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经营金额较大、批量较大而交易笔数不多的大中型批发企业。
二、采用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售价记账;
2、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记载售价金额和进价金额之间的差额,定期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和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缺点:由于采用售价记账,逢商品售价变动,就要盘点库存商品,调整金额和差价,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一般适用于经营金额较小、批发较少的小型经营批发的企业,以及经营零售的企业库存商品和贵重商品的核算。
(5)商品流通企业怎么核算成本扩展阅读:
会计核算的职能:
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还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
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加决策;
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干预经济活动;
事后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记账、报账、算账。
F. 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应该如何计算
计算发出的商品都是和销售收入的口径一致,符合配比原则。
客户比较多,区分哪个客户的收入对于那些成本。应当记录收入金额,同时记录数量,收入的数量跟着金额走,然后用这个数量结转成本。
G. 商贸企业一般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1.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2.进价核算法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
(7)商品流通企业怎么核算成本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H. 商贸流通企业适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其二是进价核算法 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商业主要的就是进价,工资劳务,房租水电,商业相对工业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工序 第一 账户设置1. 物资采购2. 库存商品3. 商品进销差价:属资产类账户,是库存商品的抵减账户,用来核算商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其贷方登记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其他因素增加的差额,借方登记售价小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已销售商品实现的差价,余额表示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4. 营业费用:核算商业企业在购进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的商业企业,其核算内容也包含在营业费用中.5. 主营业务收入6. 主营业务成本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第二 批发商品核算核
I. 商品流通企业毛利率法怎么核算成本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流通企业中,使用毛利率法核算的成本计算公式是: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J. 浅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与工业企业会计相比,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不需要计算生产成本,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且繁琐的内容,而商品流通企业则不存在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问题。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重点放在存货的购销存处理、往来业务核算及货币资金核算上。存货核算有一定的特殊性,工业企业的存货类别较多包括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而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主要是商品存货,相对来说存货类别是比较单一的。
商业企业会计核算重点及难点:由于商业企业经营品种比较多,交易频繁,商品进货批次不同,每次进货的价格可能不一样,因此,对于存货的购销存的成本核算,也就是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用什么价格来记账是商业企业的一个重难点。实略中,存货的核算方法有进价核算法和售价核算法。进价金额核算法: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