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醋的制作方法和原料是什么
制醋技术
酿醋原料除糯米外,还有许多杂粮,如高粱、甘薯干、米糠、野生淀粉等。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与糯米酿醋法也有不同之处,以下介绍民间传统的利用各种杂粮酿醋的技术。
一、原料配比
1、高粱100斤,大曲63斤,用水量在蒸前为75公斤,蒸后180公斤,谷糠100公斤,食盐6公斤。
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为蒸前275公斤、蒸后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细谷糠175公斤,食盐13公斤。
二、粉碎蒸熟
代料酿造一般都必须通过粉碎这一道工序,然后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触面,以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
把蒸熟的原料焖放15-20分钟后,即可摊开。晾至40度以下时,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匀。当温度降至17℃-18℃时即可人工制醋。较低的温度可促使糖化和酒精发酵完全。酒精产量高。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品质。
四、入坛发酵
把拌曲后的原料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前期是糖化与酒精发酵。要求温度28℃-30℃,经36小时发酵后,以品温升到39℃左右为好。同时要均匀地翻动。并掺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温,以利醋化。大约7天后品温开始下降。说明酒精氧化结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调味
通过坛内醋化后,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变酸成熟。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的醋,上层醋液清亮澄黄,中下层醋液乳白色,略有浑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醋,一般每100公斤杂粮可酿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
滤出的醋渣可腌渍酸菜或掺配饲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其他一些历史悠久的果醋,例如柿子醋是不加入其他调味品的,这个是有别其他醋的生产方法。
历史
醋和盐一样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自行生成,在古巴比伦时代即有醋的记录留下。一般而言,东方国家以谷物酿造醋,西方国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酿醋。在中国,通常认为醋在西周时开始被酿造,但也有人认为醋起于商朝或更早。汉朝时酰被称为醋。在中东,古埃及时期就已出现了醋。
由于都是通过发酵酿造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酒醋同源,凡是能够酿酒的古文明,一般都具有酿醋的能力,因为在化学上酒精是乙醇,经过有氧发酵后可以形成乙酸也就是醋酸,酿造过程中只要再将酒经过发酵就能酿造醋。
分类
由于原料,工艺,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地的醋的口味相差很大,一般可以分为固态发酵的黑醋和液态发酵的红醋、白醋两大类。在中国北方大多数醋都是黑醋,最着名的醋种当属明朝时发明的山西老陈醋。山西人以爱好食用醋而全国闻名,有“缴枪不缴醋”的笑谈。
在中国南方,黑醋产品中影响最大的有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两者,以上三种黑醋构成了中国四大名醋的前三位。此外,食用海鲜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则大量使用液态发酵的红醋,其主体为浙江米醋,下有湖州老恒和、绍兴仁昌酱园、绍兴咸亨、广东珠江桥、豫西贾氏柿子醋等品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醋
㈡ 制醋的成本的多少啊
醋的原料十分广泛,凡含淀粉、糖、酒精成分的干稀原料都可用来制醋,玉米、高梁、碎米、小麦、甘薯、薯仔、菊芋及各种糖糟、酒糟等部是制醋的好原料。本文以适宜家庭作坊生产的发酵醋为例.简述制醋的具体方法:制醋用具发酵缸1只(在缸底中间或在缸的侧面最下处钻一小圆孔)、熬醋锅1只、贮醋罐数只。制醋原料玉米、高梁、小米、大米、糟类等含淀粉类杂粮,醋用发酵剂、食盐、糖色、谷糠、花椒、小茴香等。配料比例粮食】00公斤、醋用发酵剂10—12公斤、食盐25公斤、糖色10公斤、谷糠80公斤.花椒、小茴香各0.5公斤,大茴香、肉桂、丁香、陈皮、姜、胡椒各0.05公斤.制醋方法1.翻拌在搴内温度始终保持存28—32摄氏度左右的前提下,将玉米、高粱等粮食粉碎后,润湿拌匀。然后蒸煮成熟至园汽约一小时.将熟料在摊场上翻拌。待料温晾至38摄氏度时,添加醋用发酵剂和醋酸菌液,充分进行翻拌.水分约为60%r一62%(用手握料醅见指缝有水而不滴落为宜)装入缸内。发酵缸一般装90一110公斤醋醅。装时不要把料压得太实。2.糖化人缸后约18小时左右,进入淀粉糖化及酒精发酵阶段。醋醅料温升到38摄氏度即行翻缸.将醋醅倒入预先设制好的空缸内.再将下一缸醋醅倒入新空出的缸中。如法将所有醋醅倒一遍.即可暂时控制温度上升。3.倒醅过8小时后.品温再次上升至38—39摄氏度.可再行倒醅操作。在此阶段.每天翻醅后要用塑料膜和草帘盖压在缸口,防止酒化过程中酒精被氧化散失.影响成品醋的转化率,品温控制在39摄氏度以内。4.醋化入缸发酵6—7天,品温下降至32—33摄氏度,证明酒精发酵基本结束。此时为增加供氧量以利醋化充分.每100公斤醋醅要拌入砻糠6公斤。拌糠操作可分两次,先将一半糠倒入缸中.用双手调拌上半缸醋醅,调匀后倒入另一空缸中。再将另一半糠倒入拌匀.即可保温发酵。5.加盐拌糠后的一至二天内温度上升到38摄氏度时开始二次倒醅。每隔24小时倒醅一次.醋酸发酵10一12天左右,温度下降到28摄氏度时酸味刺鼻,颜色呈古铜色.醋料发酵成熟。为防止醋醅变质,可加入1%的食盐。加盐的方法是:先将食盐的一半撮在醋醅上,用锨翻起上半缸醋醅.拌匀后倒在另一缸内,次日再将余下的一半食盐倒人,并用锨翻拌即可。加盐后再封闭存贮20—30天,以增加醋的色、香、味,并进一步提高出醋率。6.淋醋把发酵成熟的醋醅取出.放入淋缸,塞严淋缸孔,用清水先浸泡.水的用量以淹过醋醅面5—10厘米为宜。4小时后放开淋孔,开始淋下的醋浑浊,可返回再淋,直至澄清。这样’100公斤醋醅可淋醋酸含量为4%的头醋125公斤。另外,可I:11~睁-淋完头醋的醋醅再浸泡125公斤左右含醋酸很低的醋水.以供下次淋头醋浸泡醋醅用,这样可提高醋的质量。管加工与制作如需要陈醋.町将淋出的头醋贮入用塑料膜封口的缸内日晒.以促其酯化,使其成为香味醇厚、清透明亮的优质陈醋。7.沸煮无论新醋、陈醋,必须将成品醋加热85—90摄氏度.并加入7%的食盐,糖色、花椒、小茴香各3克,大茴香、肉桂、丁香等适量放人锅内,维持35分钟.将煮沸的醋放至缸中,陈酿、澄清,化检合格后包装出售。
参考资料: http://www.gotoread.com/vo/1588/page159272.html
㈢ 怎么制造醋
很难自己酿造。
酿醋原料除糯米外,还有许多杂粮,如高粱、甘薯干、米糠、野生淀粉等。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与糯米酿醋法也有不同之处,以下介绍民间传统的利用各种杂粮酿醋的技术。 一、原料配比 l、高粱100斤,大曲63斤,用水量在蒸前为75公斤,蒸后180公斤,谷糠100公斤,食盐6公斤。 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为蒸前275公斤、蒸后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细谷糠175公斤,食盐13公斤。 3、湿淀粉渣160公斤,鲜酒糟160公斤,麦皮100公斤,谷糠100公斤,曲40公斤,酵母20公斤,食盐12公斤。 4、米糠50公斤,麦皮50公斤,曲20公斤,醋酸液80公斤。 二、粉碎蒸熟 代料酿造一般都必须通过粉碎这一道工序,然后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触面,以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 把蒸熟的原料焖放15-20分钟后,即可摊开。晾至40度以下时,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匀。当温度降至17℃-18℃时即可人工制醋。较低的温度可促使糖化和酒精发酵完全。酒精产量高。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品质。 四、入坛发酵 醋
把拌曲后的原料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前期是糖化与酒精发酵。要求温度28℃-30℃,经36小时发酵后,以品温升到39℃左右为好。同时要均匀地翻动。并掺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温,以利醋化。大约7天后品温开始下降。说明酒精氧化结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调味 通过坛内醋化后,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变酸成熟。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的醋,上层醋液清亮澄黄,中下层醋液乳白色,略有浑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醋,一般每100公斤杂粮可酿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滤出的醋渣可腌渍酸菜或掺配饲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㈣ 如何制造醋酸
乙酸又称醋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乙酸的制备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和细菌发酵两种方法。现在,生物合成法,即利用细菌发酵,仅占整个世界产量的10%,但是仍然是生产醋的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食物中的醋必须是由生物制备的。75%的工业用乙酸是通过甲醇的羰基化制备,具体方法见下。空缺部分由其他方法合成。 整个世界生产的纯乙酸每年大概有500万吨,其中一半是由美国生产的。欧洲现在的产量大约是每年100万吨,但是在不断减少。日本每年也要生产70万吨纯乙酸。每年世界消耗量为650万吨,除了上面的500万吨,剩下的150万吨都是回收利用的。
发酵法
有氧发酵
在人类历史中,以醋的形式存在的乙酸,一直是用醋杆菌属细菌制备。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这些细菌能够从含有酒精的食物中生产出乙酸。通常使用的是苹果酒或葡萄酒混合谷物、麦芽、米或马铃薯捣碎后发酵。有这些细菌达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 + O2 → CH3COOH + H2O
做法是将醋菌属的细菌接种于稀释后的酒精溶液并保持一定温度,放置于一个通风的位置,在几个月内就能够变为醋。工业生产醋的方法通过提供氧气使得此过程加快。
现在商业化生产所用方法其中之一被称为“快速方法”或“德国方法”,因为首次成功是在1823年的德国。此方法中,发酵是在一个塞满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进行。含有酒精的原料从塔的上方滴入,新鲜空气从他的下方自然进入或强制对流。改进后的空气供应使得此过程能够在几个星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制醋的时间。
现在的大部分醋是通过液态的细菌培养基制备的,由Otto Hromatka和Heinrich Ebner在1949年首次提出。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续的搅拌中发酵为乙酸,空气通过气泡的形式被充入溶液。通过这个方法,含乙酸15%的醋能够在两至三天制备完成。
无氧发酵
部分厌氧细菌,包括梭菌属的部分成员,能够将糖类直接转化为乙酸而不需要乙醇作为中间体。总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C6H12O6 → 3 CH3COOH
更令工业化学感兴趣的是,许多细菌能够从仅含单碳的化合物中生产乙酸,例如甲醇,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和物。
2 CO2 + 4 H2 → CH3COOH + 2 H2O
梭菌属因为有能够直接使用糖类的能力,减少了成本,这意味着这些细菌有比醋菌属细菌的乙醇氧化法生产乙酸更有效率的潜力。然而,梭菌属细菌的耐酸性不及醋菌属细菌。耐酸性最大的梭菌属细菌也只能生产不到10%的乙酸,而有的醋酸菌能够生产20%的乙酸。到现在为止,使用醋酸属细菌制醋仍然比使用梭菌属细菌制备后浓缩更经济。所以,尽管梭菌属的细菌早在1940年就已经被发现,但它的工业应用仍然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
㈤ 酒糟怎样造醋
有一种制造食醋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酒精液里已有的营养成分,根据酒糟液的酸量,按照食醋的酸量标准,补充适量的醋酸调整酒糟液(清液)的酸量,并加入适当的食盐。味精、焦糖、苯甲酸钠等成分调制而成。
其工艺流程为酒槽液榨滤——→测酸——→调整补充——→灭菌——→包装。
(5)制醋的成本有哪些扩展阅读:
食醋是将醋酸菌加入食醋原料中,或用天然醋酸菌发酵过滤而成。其特点是乙二醇的味道,储存时间越长,醋酸菌和蛋白质产生的沉淀物越多,颜色逐渐变暗。
此外,由于其营养价值高,酿造食醋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精髓,通过食醋与食物的天然结合来补充营养,提高身体自身的机能,从而使身体更加健康。
醋酿造的健康益处:
预防高脂血症,消除疲劳,降低血压,活血化瘀,促进能量代谢,帮助消化,美容,延缓衰老,具有抗菌和杀菌作用。
㈥ 醋怎么制造呀
香醋酿造工艺
香醋以镇江香醋为代表,是我国江南地区的名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一、原料:传统制法以黄酒糟为主要原料,但产量较低,现改为优质糯米。二、辅料:麸皮、稻壳、食盐、食糖。三、配料:糯米1000kg、麸皮1700kg、稻壳940kg、酒曲4kg、麦曲60kg、食盐40kg、食糖12kg。四、工艺:糯米→浸泡→蒸煮→酒曲→酒发酵→麸皮、稻壳→醋发酵→加盐→陈酿→淋醋→煎醋→成品。五、操作:1、浸泡糯米,要求米粒浸透无白心,一般冬季浸泡24小时,夏季15小时,春秋季18—20小时。然后捞出放入箩筐,用清水反复冲洗。沥干后蒸煮,要求熟透,不焦、不粘、不夹生。蒸饭取出后用凉水冲淋冷却,冬季至30℃,夏季25℃,然后拌人酒药,拌匀后装缸搭窝成“V”型,再用草盖封缸,防止污染和注意保温。2、保持发酵品温,一般发酵4天后,饭粒上浮,汁有酒香气,再添加水分和麦曲、保持品温。24小时后开耙,以后每天开耙1—2次,直到酒醪成熟。3、将酒醪中加入麸皮拌匀,取发酵好的成熟醋醅适量,再加少许稻壳及水,用手充分搓拌均匀,放于醅面中心处,再上复一层稻壳,不须加盖,进行发酵。4、发酵3—5天后,即将上复稻壳揭开,把上面发热的醅料与下层醅料再加适量稻壳充分拌匀,进行过勺,一缸料醅分10次逐层过完,每天一次,每次皆添加适量稻壳,并补加部分温水。过勺完毕,原缸“露底”,料醅全部过到另一缸。5、过缸后,应天天翻缸,即将缸内的醋醅全部翻过装入另一缸。期间应注意掌握温度。经过7天发酵,温度开始下降,酸度不再上升,即表明发酵完毕。6、醋醅成熟后,立即向缸中加盐,并进行拼缸,做到缸满醅实,醅面上复一层食盐,缸口用塑料布封严,进行陈酿。封缸七天后,再翻缸一次,整个陈酿期20-30天,陈酿时间越长,风味越好。7、将陈酿后的醋醅加水加色浸泡,进行淋醋,采用套淋法,循环泡淋,每缸淋醋三次。8、将头汁醋加糖搅拌融化,澄清后过滤,加热煮沸,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存放。六、一级香醋质量标准:1、感官指标:色泽一深褐色,色泽明亮,无明显沉淀;香气一芬芳浓郁;口感一酸而不涩,香而微甜,无异味。2、理化指标:浓度11—12°B'e;总酸-》6.4g/100ml;糖分≥1.5g/100ml。
原料配方甘薯100千克、酵母菌培养液40千克、醋种40千克、炒麦粉少许。 制作方法1.把生甘薯切成细丝,加3倍的水浸渍2小时。压榨去水,蒸熟。蒸熟后和以少量的炒麦粉,和酱油曲制作一样制成甘薯曲。 2.按照生甘薯100千克,加水90千克的配合比例,使曲和水在55℃条件下糖化5小时。冷至30℃。加入酵母培养液40千克,使其在28℃发酵4—5日,最后再加入醋种40千克,经2—3星期后醋可以成熟。
㈦ 醋是用什么酿造的
很多人都在问醋用什么做的酿造的,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醋用什么做的酿造的。
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南方以糯米和大米(粳米)为主,北方以高粱和小米为主,中原以小麦为主,川陕多用麸皮。现多也有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马铃薯、马铃薯干等代用的。原料先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乙醇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醋是中国各大菜系中传统的调味品,据有文献记载的酿醋历史在三千年以上,一般可以分为固态发酵的黑醋和液态发酵的红醋、白醋两大类。醋主要以糯米、小麦、高粱等作为原料发酵制成,有氨基酸、乳酸、有机酸等多种成分,中国着名的醋有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四川保宁醋、天津独流老醋等。
以上就是醋用什么做的酿造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㈧ 醋的酿造过程详细的
制醋技术
一、原料配比
1、高粱100斤,大曲63斤,用水量在蒸前为75公斤,蒸后180公斤,谷糠100公斤,食盐6公斤。
2、甘薯干100公斤,鼓曲50公斤,酵母液40公斤,醋酸液50公斤,用水量为蒸前275公斤、蒸后125公斤,粗谷糠50公斤,细谷糠175公斤,食盐13公斤。
二、粉碎蒸熟
代料酿造一般都必须通过粉碎这一道工序,然后蒸熟。使原料加大微生物接触面,以有利于发酵和原料糊化均匀,加速糖化。
三、拌曲制醋
把蒸熟的原料焖放15-20分钟后,即可摊开。晾至40度以下时,拌入曲及酵母、酵母液,翻拌2-3次使之均匀。当温度降至17℃-18℃时即可人工制醋。较低的温度可促使糖化和酒精发酵完全。酒精产量高。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可提高醋的品质。
四、入坛发酵
把拌曲后的原料装入发酵缸或坛内进行发酵。前期是糖化与酒精发酵。要求温度28℃-30℃,经36小时发酵后,以品温升到39℃左右为好。同时要均匀地翻动。并掺入谷糠,增加蔬松程度,供氧增温,以利醋化。大约7天后品温开始下降。说明酒精氧化结束,醋化也基本完成。
五、成品调味
通过坛内醋化后,一般夏季20-30天,冬春季40-50天,醋酸即变酸成熟。此时醋面有一层薄薄的醋酸菌膜,有刺鼻酸味。成熟的醋,上层醋液清亮澄黄,中下层醋液乳白色,略有浑浊,两者混合即为白色的醋,一般每100公斤杂粮可酿制白醋400公斤,醋度2.5-3克/100毫升。
滤出的醋渣可腌渍酸菜或掺配饲料喂畜禽。在白醋中加入五香和糖色、芝麻等调味品,经沉淀过滤后即为香醋。
(8)制醋的成本有哪些扩展阅读:
吃醋禁忌
1、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因此服此类药物时不宜吃醋。
正在服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2、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因醋有收敛之性,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3、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因为醋不仅会腐蚀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以免胃酸增多、溃疡加重。
4、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因食醋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一些对醋有不适应者应谨慎食用。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5、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6、不论你的胃肠多强健,都不适合在空腹时喝醋,免得刺激分泌过多胃酸,伤害胃壁。在餐与餐之间,或饭后一小时再喝醋,比较不刺激胃肠,顺道帮助消化。
㈨ 醋是怎么酿造出来的(酿造工艺)
传统食醋的酿造方法分为固体法酿醋和液体法酿醋。
1、山西老陈醋——固体法酿醋
用大曲酒制醋:以高粱米为关键原材料,运用大曲酒中代谢的酶,开展超低温糖化与酒精发酵后,将完善醋醅的一半放置熏醅主缸,用慢火加温,进行熏醅后。
再添加另一半完善醋醅淋出的醋液侵泡,随后淋更新醋。最终,将新醋经三伏一冬季晒液与捞冰的特酿全过程,做成颜色黑裼、材质粘稠、怪味醇正、具备独特芬芳的食用醋。
2、镇江香醋——固体法酿醋
用小调制醋:以檽米和稻米为原材料,先运用小调(别称酒药)中的根霉和酵母菌等微生物菌种,在米饭粒上开展固体发酵,边糖化边发醇。再放水及麦曲,再次糖化和酒精发酵。
随后酒醪中拌入麦麸成固体入缸,加上高品质醋醅作种子,选用固体层次发醇,逐渐扩张醋酸菌繁育。经老陈醋酿后,选用套淋法淋出醋汁,添加炒米色及白砂糖配置,回应后,加温烧开而得米醋。
3、福建省红曲老醋——固体法酿醋
以麦麸为主要材料,用檽米加酒或蓼汁做成醋母开展醋酸发酵,醋醅特酿一年,制取口味与众不同的麸醋。
4、黑龙江省丹东市白米醋——液体法酿醋
以檽米、红曲、白芝麻为原材料,选用分次加上法,开展当然液态发酵,并经3年特酿,最终加白砂糖配置而得制成品。
醋的分类:
1、酿造醋
生产时间长,成本增加。用谷物等淀粉质为原材料,经微生物菌种白酒酿造、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环节酿造而成,主要成分除冰醋酸(3%~5%)外,还带有各种各样碳水化合物、柠檬酸、糖原、维他命、纯正酯等营养元素及口味成份。
2、人造合成醋
醋精,是以服用冰醋酸,加上水、怪味剂、调味品,调味料、食品色素勾调而成。醋味非常大,但无香气。冰醋酸对身体有一定的浸蚀功效,应用时要开展稀释液,一般要求冰醋酸成分不可以超出3-4%。这类醋没有食用醋中的各种各样营养元素,因而不易长霉霉变;但没有营养成分功效。
㈩ 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原材料是什么
糯米、大米、高粱、小米、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料先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以含糖质原料酿醋,可使用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酿制各种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为原料。它们都只需经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生化阶段。豫西陕县的贾氏柿子醋在历史上曾经作为贡醋。
以乙醇为原料,加醋酸菌只经醋酸发酵一个生化阶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冲淡为原料,应用速酿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10)制醋的成本有哪些扩展阅读:
酿醋原料除糯米外,还有许多杂粮,如高粱、甘薯干、米糠、野生淀粉等。由于各种原料性质不同,所以配方和加工方法与糯米酿醋法也有不同之处,以下介绍民间传统的利用各种杂粮酿醋的技术。
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食醋产品标签上应标明总酸的含量。总酸含量是食醋产品的一种特征性指标,其含量越高说明食醋酸味越浓。
食醋的总酸含量要≥3.5g/100ml。看清生产日期,不要购买过期产品。看清生产厂家,不要被类同标签图案误导。并不是同一地方的产品都具有代表该地方产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