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坏账成本怎么计算
扩展阅读
宝宝补锌产品哪个牌子好 2025-05-24 05:24:22
如何降低空调费用 2025-05-24 04:57:05
茶杯头怎么卡无限钻石版 2025-05-24 04:56:24

坏账成本怎么计算

发布时间: 2022-05-01 00:22:24

1.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1、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关于直接转销法,我们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 “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

(1)坏账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

二、本科目可按应收款项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

三、计提坏账准备的主要环节。

(一)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分录。

(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同时,借记“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

会计分录:

⑴直接转销法

①实际发生损失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收账款

②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⑵备抵法

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②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 应收账款成本的坏账成本

应收账款成本—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即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一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基于此,为规避发生坏账成本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合理提取坏账准备。

3. 坏账费用怎么计算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
计提坏帐损失的方法有: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折法
销货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 四种方法。

坏帐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本期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帐准备金额-坏帐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当期应收款项应包括各项应收款项。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帐准备金额大于坏帐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时,应按其差额提取坏帐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帐准备金额小于坏帐准备的贷方余额时,应按其差额冲减己计提的坏帐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帐准备金额为零,应将坏帐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计提坏帐准备时
借:管理费用一计提的坏帐准备
贷:坏帐准备

4. 坏账费用按应收账款的百分比,还是成本的百分比

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5‰,,根据有关资料进行账务处理及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一、应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
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
二、坏账准备计提、核销、坏账收回的相关会计分录
(1)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
①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0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②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0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③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0,则不作会计分录
(2)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已转销的应收账款在以后又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同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5. 财务管理问题求解答

1、公司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第二年成功,第三年不成功。
第二年盈利增加:(2640-2400)X(1-65%)-0=84
成本费用增加:
机会成本:(2640X60/360-2400X30/360)X65%X20%=31.2
管理成本:40-24=16
坏账成本:79.2-48=31.2
增加税前损益:84-(31.2+16+31.2)=5.6
第三年盈利增加:(2800-2640)X(1-65%)-0=56
成本费用增加:
机会成本:(2800X90/360-2640X60/360)X65%X20%=33.8
管理成本:56-40=16
坏账成本:140-79.2=60.8
增加税前损益:56-(33.8+16+60.8)=54.6
2、第三年改变信用条件后
第三年盈利增加:(2640-2800)X(1-65%)-0=-56
平均收现期:10X60%+20X15%+60X25%=24天
成本费用增加:
机会成本:(2640X24/360-2800X90/360)X65%X20%=-68.12
管理成本:30-56=-26
坏账成本:2640X2%-140=-87.2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
2640X60%X2%+2640X15%X1%=35.64
增加税前损益:-56-(-68.12-26-87.2+35.64)=89.68

改变信用政策后,第三年将比原信用政策下增加税前损益89.68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6. 什么是坏账如何认定坏账

坏账,全称坏账损失,又称呆账,是指企业确定不能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企业坏账损失根据《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513号)的规定确认。

一笔应收账款在什么时候才能被被确认为坏账,其条件通常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给出的。不论会计准则或制度如何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坏账的确认都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尽量做到真坏账损失实、准确、切合本单位的实际。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将其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上述三个条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充分条件,其中第3个条件是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坏账损失的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检查方法


查账人员应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来检查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户年末余额和“管理费用”账户有关明细账发生额,检查企业坏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和标准是否正确,有无通过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


通过审阅“坏账准备”、“管理费用”等账户及时对应账户,来检查企业是否有利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前后期的不一致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查证有无人为多冲或少冲坏账准备的情况。


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或相应账户及相关的原始凭证,查证企业是否存在将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未记入“坏账准备”账户而记入其他账户如“应付账款”账户的情况。

7. 应收账款如何计提坏账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有四钟方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一样在计提坏账准备时,考虑到了该账户原有的余额再做出调整。这两种方法都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观点来估计坏账,注重的是期末坏账准备应有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能更合理地按变现价值评价。但是,期末的应收账款并不都是本期的赊销产生的,可能含有以往年度销售产生的账款,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坏账费用就不能完全于本期的销售收入配合,在实务上,账龄分析法也使得账务处理的成本有所提高。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年度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利润表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年度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个别认定法

这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个别认定法区别于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不再是销货总额或赊销总额,而是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二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户都用一个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状况不同其适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调查清楚了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再据此确定每个客户的计提比率和欠款数额,就能核算坏账准备。

8. 名词解释!坏账成本

1.坏账成本(Bad account cost&The cost of bad debts),即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一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基于此,为规避发生坏账成本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合理提取坏账准备。
2.应该理解为坏账损失成本.指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所发生的因欠款无法收回导致的坏账损失。在现实中,坏账损失成本有成为最大应收账款持有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尽最大努力防范坏账损失的产生。 从坏账损失的性质来看,其属于变动成本类别,即坏账损失成本与应收账款的数量成正比,应收账款数额越大,坏账损失额能可性越大,反之则会较小。坏账损失与持有应收账款的其他成本不同之处是其发生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弹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较高,坏账损失的比例就会很小,甚至以接近于零

9. 坏账如何计提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贷:应收账款

备抵法要求平时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期末都按照权责发生制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预计,并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 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期末坏账准备也可以按照赊销收入的一定百分比计提。该方法与应收账款余额的会计处理是一致的,只是计算应计提金额时存在不同。该方法下,计提金额是使得计提后的坏账准备账户余额达到本会计期间赊销收入的一定比例。


(9)坏账成本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坏账核算

坏账准备是企业对预计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收预付款项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

计提坏账准备金是通过“坏账准备”账户进行核算的,企业在年度终了时,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