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板块指标有哪些
扩展阅读
所选课程资源是什么意思 2025-05-25 02:06:04
学生绘图工具哪里买 2025-05-25 01:54:26

成本板块指标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28 14:08:15

A. 土木工程中成本指标有那两个,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

成本指标是含砼量和含钢量,计算公式是宗立方数和总吨位数÷建面。

以下是土木工程的相关介绍: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土木工程

B. 选股票主要看哪些指标从哪里获得

主要看以下几类指标:

1.现金流量指标。自由现金流是指公司可以自由控制的现金,经营现金流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现金余额。当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时,现金流充裕的公司具有较强的并购能力,抗风险系数也较高。

2.每股净资产指标。每股净资产主要反映股东权益的含金量,这是公司多年来经营业绩的长期积累。每股净资产值越高越好。一般来说,每股净资产高于2元,可视为正常或一般。

3.市盈率指标。市盈率是估算股票价格水平是否合理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也是每股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的比率。保持20至30之间的比率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太小表明股票价格低,风险小,值得购买。如果它太大,则意味着股票价格高且风险高。

4.每股未分配利润值指标。它是公司未来扩大再生产或分销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每股净资产一样,它也是一个库存指标。由于每股未分配利润反映了公司多年来的盈余总额或亏损总额,因此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多年来累计的账面损益。

(2)成本板块指标有哪些扩展阅读:

选股技巧:

1、查日前涨跌排行榜。

分为日涨跌幅排行、即时涨跌排行、板块分类涨跌排行、地区分类涨跌排行榜等。

2、走势图。

走势图是以K线形式为主的参考图谱,它反映了股指或股价的即时动向、历史状况、内在实质、升降数据等,是技术判断派的重要参考依据。故无论短炒长做,最好是学会看图定策略。尤其是月K图,一般都会潜藏着个股的可能后势,对炒股的进出决策会有很大的帮助。

3、判别大行情。

这是散户的一个重要技巧。判对了,可事半功倍,坐享行情带来的升涨喜悦。判错了,高位被套,那已不是心情的问题了,因为你在贬值的同时,还得受到亏割的打击。故大势的判断是很重要的,长线得判个股的质地,中、短线得判大盘的可能后势。在一般的情况下,个股的大势比大盘的大势更为重要。

C. 简答题成本指标有哪两个

首先,需明白成本指标是什么?
就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所带来的收益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l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l00%
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的利润,应当是指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这是因为:
1、利润总额中除了包括营业专利润以外,还包括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非营业性收入在内。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用于反映属企业的正常的营业活动获利能力,因此,成本费用只包括与营业活动有关的成本及费用,即营业利润前发生的各类成本及费用。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应当使用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经济指标在反映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数量表现时,是以理论经济学所确定的经济范畴的涵义为依据。

D. 成本效益分析可用哪些指标进行度量

如果用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几种指标:
1,相关指标分析法。
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
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2,构成比率分析法,
直接材料费用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费用比率=直接人工费用/产品成本*100%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

E.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指标有哪些

生产费用和成本分析内容:

成本总额分析——按产品分别进行成本总额分析;按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总额分析。影响企业成本总额的因素:生产规模、技术装备、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原材料和燃料的价格水平、市场占有率、劳动者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可以比较的产品去年与今年、上期与本期、本企业与先进企业等等。

因素分析法——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等。

成本习性分析——变动成本的影响和固定成本的影响。

单位成本分析——成本项目分析(材料、工资、制造费用等)。

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影响——产量变动、质量变动、劳动生产率变动、材料消耗变动。

边际利润分析法——按照成本习性,即销售成本与销售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将销售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依靠边际利润来分析各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影响的方法。能将成本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与销售数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严格区分开来。

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反映企业存货的库存时间和转移速度。该指标直接影响企业获利能力。

F. 成本指标是什么

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所带来的收益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l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l00%
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中的利润,应当是指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这是因为:
1。利润总额中除了包括营业利润以外,还包括了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等非营业性收入在内。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用于反映企业的正常的营业活动获利能力,因此,成本费用只包括与营业活动有关的成本及费用,即营业利润前发生的各类成本及费用。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中的利润,应当使用营业利润,而非利润总额。

G. 建筑成本经济指标有哪些

主要是4个主要指标,单位平米造价,单位平米的三主材指标,现在主要还加上个单位平米的人工费和机械费指标。

H. 什么是成本指标

成本指标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最终的利润目标,与收入目标所对应的成本支出,就称为绩效目标的成本指标。是指设计方案采用后,矿山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总和。它是最重要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企业资源利用情况、技术装备和利用程度、原材料消耗情况、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
拓展资料
企业文化:
1、首先,要有哲学的方法,从中国企业文化的现实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企业文化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依据实践经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其次,要通过实践把所认知的企业文化的本质及一般的特征去伪存真,从而确定企业文化的本质。第三,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找出企业文化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及其与诸因素的关系。第四,要看到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发展中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丰富和变化。
2、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一些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3、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

I. 成本会计主要分析哪些指标

1.成本核算
--这是成本分析的基础,成本核算产出的数据能否跳出报财务报表服务于成本分析与控制,关键看你司用何种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的方法核算,标准成本制度虽然近来被创新产业吐槽颇多,但主流制造业企业还是在用它做成本分析与控制,可鉴于民企的普遍特点(如LZ列的第3点),标准成本制度恐怕会用得走了样,如果标准都粗放或不准确,不能代表管理者合理的计划和预期,那么差异分析就没什么用了~ 如果核算不用标准成本,那么成本分析的重要基础就来源于是否有合理细致的成本计划,以及做成本计划的逻辑。所以不论是成本分析,还是财务其他什么方面的分析,“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职能,计划职能的成熟度直接关系着你是否有足够的“基准”供你分析。

2.仓库收发的管控。(我司把生产放在第一位,账面游戏,财务和仓管自己玩)
--这点是关于存货分析的,存货是工厂财务管控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不知道你司是怎么管控仓库的,我觉得这还是要从存货流转整套流程的完善做起(从材料入库到成品发货每一个移动事项都是一个子流程),如果流程不改进,那财务只能是case by case地去管控,这种管控都是事后的、查漏补缺型的,对改进绩效没有太大作用。

3.跑车间,BOM的核对(技术部试产后,定了BOM之后就一概不理会。)
--括号里的内容证明LZ公司的生产控制职能(ECC或PMC)的管理基础差,BOM准确度居然还需要财务去参与推进核对。。。这也证明以此为基础运行标准成本制度相当有难度。不过这现象在国内企业中挺普遍的,不仅民企,有的国企也是,我曾到一个地方性国企(规模挺大挺知名的)调研制造成本的核算过程,他们是ERP上线以后几年,产品的工艺路线却从没维护过,定额工时数据成了束之高阁的摆设,到底有没有按最新的工艺条件和生产效率进行评估修正,财务不得而知。难怪我以前做成本管理咨询时在一些并购国内企业的财务尽职调查报告中都读到类似的披露——“产品成本计算所依据的各项资源消耗的定额数据粗放或陈旧,导致生产成本分析结果粗略和可信度不高”。

4.5S的推进。
--这个靠谱,5S是精益制造生产管理模式中的一部分,叫做可视化工厂,外资的制造工厂一般都比较重视。但以你司前3点的描述,推5S貌似超前了点吧,建议你们先把基础管理控制工作做好了(如改进第2-3条,好好整合仓储、采购、计划和PMC职能的流程)再搞那些高大上的玩意是正途。我曾在另一个挺知名的汽车国企听财务总监侃侃而谈他的计划,什么方面要推进搞作业成本法,什么方面要推进价值工程,我真挺无语的,其实他们公司AP的核销还搞得不清不楚呢,因为他们公司这么大了,别说没有集成的ERP,就连财务核算系统也只上了一个用友的总账模块,我真不知道以这种数据和管理基础他怎么去推作业成本法和价值工程。。。

5.刁难采购。
--路子是对的(我以前也经常干这事),不过愿闻其详LZ是怎么刁难的:我是2楼斑竹提到的《500强企业财务分析实务》一书的作者,书中第5章大多是来自我原来在某外资制造工厂从事成本与存货管理工作5年的经验总结,可供楼主参考,具体方法你不一定能用,原因就是我上面解释的那些,民营企业管理成熟度的差距造成很多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不能直接用。但是希望可以给楼主些启发,就是在考虑怎么做成本分析之前,怎样去完善运营部门的基础管理工作,从这方面入手给业务部门提建议,而不是象那位汽车国企的财务总监一样跳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去搞那些高大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