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产量是0如何算成本
扩展阅读
黄杨大盆景什么价格 2025-05-10 12:46:36
图片资源用什么储存 2025-05-10 12:46:27

产量是0如何算成本

发布时间: 2025-05-10 09:29:32

㈠ 已知某产品的边际成本为C'(p)=4q-3(万元/百台),q为产量,固定成本为18万元。求最低成本

如果说最低成本,产量为0不是最低,
q不是最低以百台为单位 4q-3=0 q=0.75
q以百台为单位,最小100时为最低成本
都没有收益什么的,这个最低成本怎么算呀,应该这题不全吧,总得有相应的收益,才能显出最低成本的价值,不然不生产,就没有变动成本了,这也没有制造企业的意义了。

㈡ 哪位亲能详细告诉我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啊

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根据定义可以总结如下:总成本=平均成本×产量,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边际成本=Δ总成本/Δ产量。

随着产量的连续增加,总成本不断上升,但上升速度首先逐渐递减,当产量增至某点时,又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随产出的增加都而呈现出先逐渐递减,而后当产量达到某一点之后再开始逐渐递增的趋势。

(2)产量是0如何算成本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短期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和总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的特征。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与产量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呈现u 型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所致。

短期固定成本(FC):这是厂商在短期内支付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如机器、厂房、设备的折旧,银行货款的利率,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产量=0时,仍然需要支付,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短期变动成本(VC):这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量对可变要素所付出的总成本,如厂商对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普通工人工资的支付,由于厂商在短期内总是要根据产量的变化来调整可变要素投入量,所以VC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㈢ 某商品的成本函数是一次性函数,已知产量为零时成本为10000元,产量为100时成本为40000元,

答:
1)
成本函数为一次函数y=kx+b
x=0时,y=0+b=10000
x=100时,y=100k+b=40000
解得:b=10000,k=300
所以:y=300x+10000
2)
x=200时,y=60000+10000=70000元
总成本为70000
平均成本=70000÷200=350元

㈣ 经济学中,下面表格里,边际成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我们看总成本就可以了。比如说,第一个的边际成本就是第一个的总成本减去第零个的总成本;第二个的边际成本就是第二个的减去第一个的,以此类推。望采纳,谢谢!

㈤ 产量为0时的边际产量怎么算

边际产量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计算公式为:MP=总产量的增加量Q/劳动的增加量L。这里的MP代表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简单来说,边际产量是指在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后,总产量会因此而增加多少。

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意味着再增加单位劳动投入也不会使总产量有所提升,此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地,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意味着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总产量就会减少,这表明生产效率开始下降。

在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如劳动)的增加,我们可以观察到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变化趋势。具体来说,这些曲线都会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征,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这种规律说明,随着某一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虽然短期内总产量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最终达到一个顶点,之后再继续增加该生产要素反而会导致总产量的减少。

这一规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生产过程中的固定成本。当增加生产要素时,初始阶段,由于资源的充分利用,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能够带来更多的产量增加。然而,当生产要素继续增加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资源的限制或生产过程中的协调成本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会逐渐减少,甚至开始减少。因此,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