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计算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
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成本总额 / 收入总额 × 100% = 成本占收入百分比】。
例如:如果成本总额为20,000元,而收入总额为100,000元,那么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为:20,000 / 100,000 × 100% = 20%。这表明成本占收入的20%。
成本是商品经济中的价值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商品价值的一个方面。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实现特定目标,人们必须消耗资源,而这些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形式就是成本。
收入指的是企业在日常运营中产生的、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并非来自所有者投资的资本的经济利益的总和。这包括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服务的收入、资产使用权让渡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股利收入等。然而,这不包括企业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㈡ 成本收入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拓展资料: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库存成本是在建立库存系统时或采取经营措施所造成的结果。库存系统的成本主要有购入成本、订货费用、保管(储存)费用及缺货成本。
(一)购入成本
购入成本的两种含义:
1.当物品从外部购买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购入价格与购入数量的乘积;
2.当物品由企业内部制造时.购入成本是指单位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
单位成本始终要以进入库存时的成本来计算。对于外购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包括购价加上运费。对于自制物品来说,单位成本则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和企业管理费用等。
(二)订购成本(或称订货费用)
订购成本是从需求的确认到最终的到货,通过采购或其他途径获得物品或原材料的时候发生的费用。订购成本包括:提出订货申请单、分析货源、填写采购订货单、来料验收、跟踪订货等各项费用。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内部各部门人员的费用,如采购、财务、原材料控制与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2.管理费用.如办公用品、电话、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说明:
①订购成本的主要特征是和采购次数直接有关,而与订货量的大小无关;
②不同公司的平均订购成本相差很大;
③确定订购成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④可用采购总成本除以年订货次数来估算订购成本。
(三)储存(保管)成本
物品在仓库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包括收货、存储和搬运费用等。
1.存储费用,即取暖、照明以及仓储建筑物的折旧费;
2.人员费用;
3.库存记录的保存费用,即管理和系统费用,包括盘点和检查库存;
4.安全与保险的费用;
5.库存物品变质、损坏和过时所发生的成本,
㈢ 成本收入比计算公式是什么
成本收入比计算公式为:成本收入比 = / 营业收入净额。该公式用于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成本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
接下来对成本收入比计算公式进行
首先,我们来了解公式中的分子部分。分子包括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如营业费用、业务管理费以及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是企业为了获取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必要支出。其中,营业费用涵盖了与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员工工资、租金和水电费等;业务管理费则主要包括管理部门的日常开支;其他费用则包括一些非经常性或特定的支出。
然后,我们来看公式的分母部分。分母是营业收入净额,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扣除与收入相关的直接成本后的净收入。这部分反映了企业在该时期内的销售效果和盈利水平。
最后,成本收入比的计算结果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如果成本收入比较高,说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存在高成本的结构或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反之,如果成本收入比较低,则说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良好,盈利能力较强。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成本收入比来评估自身的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并据此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和管理决策。
总的来说,成本收入比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盈利状况和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