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靶向药成本一般多少钱

靶向药成本一般多少钱

发布时间: 2023-06-29 22:57:40

Ⅰ 靶向药治疗一次要多少钱

你好,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种类比较多,大部分为跨国药企生产。国产的靶向药比较少,由于前期药品研发的投入和高技术门槛带来的垄断,导致进口靶向药的价格比较高,一支或者一瓶药的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靶向药可以分为小分子靶向和单克隆抗体类靶向药两大类。临床上前者通常为口服药,单克隆抗体通常为注射剂,常联合化疗一起使用。口服的靶向药物,以肺癌为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成熟,也是最重要的肺癌靶向治疗药。每天1次或3次口服,服药后患者症状开始改善,平均时间从1周到1个月不等。第1代或第2代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晚期有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了9-12个月,总生存期达到2年。药物的价格每天约200元,服用时间按照9-12个月计算,就是200元乘以270-360天,总费用在54000-72000元之间。有50%的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治疗后会出现耐药。患者经过检测正好是T790M突变导致的耐药,还可以使用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每天的费用为500元。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依然会出现肿瘤进展的情况。上面说的是全自费情况,上述药品属于医保以内,患者有医疗保险,以北京市医疗保险患者为例,门诊患者自付10%的药费,以后的费用在职职工按70%,退休人员按85%报销。自费部分算下来,在职职工自付12690-16900元左右,退休人员自付19000-26000元左右;特病自付1300元的费用,在职或退休人员分别按85%或91%的比例报销,自付的比例更少。患者用1-3万元的价格购买药品,延长9-12个月的生命,这只是平均数。单克隆抗体类靶向药物,以乳腺癌为例,曲妥珠单抗是单克隆抗体类靶向药,常和化疗联合使用,临床用于HER-2高表达的晚期乳腺癌和早期术后辅助治疗。2017年医保谈判之前价格为2万多元1支,为自费品种,进医保后价格降为7000多元1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时,国内是每3周使用1次,使用时间为1年,维持剂量按每公斤体重2毫克给药,首次使用剂量加倍。按照70kg体重来计算,第一次的费用支出是4624元,以后每次为2313元,自费1年就是41600多元。患者有医疗保险,北京医保患者住院报销比例为退休85%,在职70%。自付的费用退休人员需支付约6245元,在职职工需要付12500元左右。以上说的是医保目录内的靶向药,几千元的基因检测费并未包含在内,目录外的靶向药,需要全自费。

热洁炉

Ⅱ 肝癌晚期一年吃靶向药的费用大约需要多少,说实话家里真的没有多少钱了,还不想放弃可怎么办呐

肝癌是一种很难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一般晚期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只能够尝试应用介入化疗、靶向治疗的方式,但是很多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比如腹泻等,不能耐受这种副作用会暂停使用这种靶向药。建议在用药期间,可以搭配参百益进行辅助,不仅能缓解毒作用,还能起到增效减毒提高免疫力。 肝癌病人吃靶向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增强患者的体质,抑制肝癌的发展。肝癌病人应用各种治疗的方法,具体能延长病人寿命的长短需依据病人的病情而定,如早晚期及自身体质状况不同而异。如果是早期肝癌病人则存活的时间较晚期病人更长。一般肝癌病人吃靶向药后可存活一年到一年半时间,有些人可有5年存活期,活7、8年的几率未有统计数据。 至于说一年得费用,这个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的, 根据每个人病情情况的不同,以及自身等情况影响,以及用药等情况不同,几千到几万不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祝早日健康

Ⅲ 《我不是药神》——为什么靶向抗癌药物药价高

最近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 《我不是药神》 中的“靶向抗癌”药物药价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制作成本只有500元的药物,居然买20000?”

为什么靶向抗癌药物药价那么 高 ?

格列卫(《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宁)的研发成本,普遍说法是10~20亿美金,包括制造成本和研发成本。

“如果单纯以制造成本计算,靶向抗癌药的利润率在90%以上,但这是外行的算法。”某医药销售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比如一款抗癌药,临床实验费用达十几亿美元,这部分肯定要由患者承担。”

意思就是:抗癌药里的制造成本可能很小。所以网上有人嚷嚷着说“制药公司坑人,明明就要500的药,买价20000”,是因为只看到了制造成本。研发成本才是药物成本的主要部分,研发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需要多次临床。格列卫研发了50年,只是慢粒白血病的三个II期临床试验,就招用了1028名受试者,总花费为3400~8000万美元。可见总的一个研发过程需要烧的美刀之多。

一项数据表明,瑞士诺华公司,在1997年到2011年间研发花费大概在836亿美元,在这期间只批准了21个新药,平均算起来每个新药花费为40亿美元,这其中还包含了很多研发失败的项目。花费最高达1082美元。

2010年调查显示:全球药企研发投入仅占其销售额的8%,营销投入约占20%,超过50%的利润给股东分红。有研究对比了10大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销售开销。与昂贵的药物研发相比,更多投入到了市场销售。

BMS的Sprycel是格列卫的竞争对手。2007年,诺华又获批了同类二代产品Tasigna。按理说,格列卫应该有较大幅度降价。

然而,其价格不降反升,这归功于两个新药纷纷定出了 6万 和 8万 美元的更高价。

必须终生服药的慢粒白血病患者为了求“相对便宜”的价格,仍然会首选格列卫。需求量大了,商家会提升价格谋取更大的利润。所以,商人们看重的不是药物研发成本,而是市场需求。把药价定到高过药物成本价,对于商人而言,就像把10元的白衬衫定价成15元一样应该。

研发药物是科学家的事情,商人不是科学家。早期的药物研发多为政府投资,有潜力的药物被商人入手开发时,高药价就已经默默定下了。

我国暂无研发靶向抗癌药的能力,所以大部分抗癌药都是进口。

于是我们就收关税和增值税。

在中国大陆,会针对进口药征收3%~6%不等的关税,以及17%的增值税。此外,还有15%的医院加价,以及20%的流转费用。而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药品的增值税为0。据数据调查, 我国的药品增值税税率,是欧洲平均药品增资税税率的两倍。

  不过也要声明:关税只占进口药最终药价的3%~6%,影响很小。就好像老班让跑三圈900米,没有关税的你站在其他同学的27~54米处,却还要跑800多米一样。

一种药要进入中国,不管在国外做过什么实验,都得在国内重新走一遍流程。

有工作人员说:“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申请,审批就得一两年。然后再找医院合作,招募病人做临床试验,又是至少半年、多则一两年或者更长时间。做出来的效果还得再批,看你做的过程是不是正确,别造假数据什么的,加起来可不是就得好几年。”这好几年,需要资金。

回扣是指供应商按一定比例,将货款返还给销售商的资金。

订20个鸡蛋20元,卖鸡蛋的人为了让别人买鸡蛋,会给别人一个折扣。但是自己亏损2元的会往实际售价里面补,说是要20个鸡蛋打折扣18元,其实20个鸡蛋在回扣后还是20元或者高于20元(售价提高),卖鸡蛋的人获利还是20元、甚至更高(利润不降低)。回扣后, 卖方的利润不会减低,而是货物的售价提高。

国内进口抗癌药价格高昂,还与中国医药领域的 高回扣 有关。“哪个企业不给医院回扣,不出三个月肯定倒闭。”一位医药销售公司负责人说。救人性命的抗癌药,被当作医药界最有价值的摇钱树,高回扣、高药价的问题更突出。

按照规定(还有规定),内地医院可在实际药物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0%~15%。

一位专家说,“中国内地比较特别,还有制度成本,只要你不改它,它一定会加到药价上去。”就是说, 不想加药价坑人,也得加。 此外,从药物出厂定价,到医院药房,中间的环节渠道存在太多的灰色。

这部分费用通常占 药价的7~8% 。药物进口但未到达患者手中之前,通常还要经过3道左右的经销商,每道经销商均会溢价5%~7%。夸张点,就是2元的健胃消食片通过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经销商,变成了5元、8元、18元,到了药房医院,由于需要盈利,就变成了24元。

“如果把15%的药品加成拿走,好多医院都活不了,因为政府只给医院5%的财政支出。以药养医是政府的问题,不是医院的问题,也不是医生的问题。”北京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张晓东对媒体记者表示。

如果15%的价格是明的回扣,而在实际操作中,暗的回扣也时有发生。就是开个会搬个奖,也会回扣。

这么明回扣,暗回扣,一轮轮算下来,最终呈现在患者面前的抗癌药药价……

“扒一扒”格列卫的成本与价格

我国进口抗癌药价格世界最贵 特殊环境催高药价

Ⅳ 靶向治疗一月费用多少,国内哪里有卖靶向药的除了靶向治疗还有什么方法

现在临床上真正用的靶向药物治疗有很多种,治疗不同的疾病,靶向药物的类型也不一样,费用也是不同的。即便如此,一片药也得500~600元,打一针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元,一个月药费就几万甚至几十万,国产的医院会有一定比例的报销,进口的往往不会报销。
如果条件不适合靶向治疗,患者考虑长期服用抗肿瘤血管治疗中药靶向药人中药的单体成分R g3,它有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它能够达到处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但不得不说它辅助其它治疗,用于放化疗中、患者预后康复期时,效果才更好。

Ⅳ 肺癌靶向药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进口的很贵,几千几万不等,建议国产。如果符合EGFR突变推荐伊瑞可吉非替尼片,已经通过了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质量和疗效上与进口药一致,临床可以等同使用。价格方面,一盒一千多,报销加赠药后,终身用药花费不到八千。

Ⅵ 为什么靶向药这么贵

开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大约为25.6亿美元,其中包括14亿美元的研发开支和11.6亿美元的同期投资损失,这还没算每个药物平均3.12亿美元的售后开支。
为什么这些药企不能薄利多销?因为靶向药多数都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在用,这些患者生存期比较短,出现抗药性就必须换药(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药吃满15万或多少钱后就可以免费,因为很多人根本免费不了多长时间就撑不住了,或者出现耐药性),所以购药人的总数恒定在一个比较合适的基础上(人数并不会太多,所以 “多销”并不可能存在)。将通货膨胀和替代药物的研发考虑进去,一款进口新药的药价肯定是被仔细计算过,能够保证药厂最大盈利。从药理学角度讲,靶向药物通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是药物可选择性的到达特定部位的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生物利用度高,治疗指数高,副作用小,是近年来才深入研究开发的新剂型。尤其在癌症治疗方面,与其他药物剂型相比,有无可比拟的的优越性,能最大程度减少抗癌药物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副作用。
价格贵很正常,新药研发的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靶向制剂又很高科技含量,再涉及到进口专利保护等原因,价格自然高。但靶向药物的疗效是毋庸置疑的。

Ⅶ 靶向治疗一般几个疗程大概需要多少钱

靶向治疗疗程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其实像靶向治疗需要几个疗程,这根据患者所患癌肿的不同,所处分期的不同和所选择的靶向药物的不同,疗程一定是各不相同的。一般对于晚期的患者来说,应用靶向治疗后有肿瘤缓解或稳定的迹象,就应长期坚持应用。除非是疾病的进展太过迅速,又或是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的严重毒副反应。则建议停药,重新进行基因的检测以明确是否出现耐药。一片靶向药500~600元,打一针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元,一个月药费就几万甚至几十万。
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所谓“靶向”,顾名思义,就是有的放矢。研究发现,不同肿瘤患者的基因会有所不同,即使同是患有肺腺癌的患者,其对药物的反应可以完全不同。究其原因,在于其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化的不同。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药物可以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特异性地选择结合点,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将其置之于死地,而不会波及周围的正常细胞。通俗地说,就是只杀坏细胞,不错杀好细胞。因此,相对于化疗,靶向治疗比较温和,副作用较少。大部分采用靶向治疗的病人用药后6—9个月会产生耐药,少数患者可以维持一年以上甚至更长。因此,定期复查对于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十分必要。需强调的是,耐药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救,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仍然可以继续接受化疗。因此对于靶向治疗与化疗来说没有谁是觉得好与绝对的不好,对于治疗一向是相辅相成的。其实现在临床上很多肿瘤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的同时会选择中药参百益联合治疗。一则中药可以缓解靶向治疗的毒副作用,增强免疫力,二则现在的中药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Ⅷ 肺癌靶向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在临床上靶向治疗,由于患者本身的情况的不同,所以靶向药物治疗需要多少钱不能一概而论。靶向治疗所需要的费用,它与药物的种类,患者所处地区医保水平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就目前当下情况来说,针对肺小细胞癌治疗的药物,国产的如吉非替尼大约需要1600元,而用进口的大约2000元。但这只是药物的价钱,患者如果本身出现其他并发症,那么治疗所需的费用还会升高。

Ⅸ 靶向治疗要多少钱

靶向治疗的费用主要就是看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所选择的医院来决定的,他不是一个正确的数字能够决定的,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治疗起来比较轻松,费用相对来讲就会低一些,如果患者病情较重,做的检查要多,药物也比较昂贵,那么费用相对来讲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