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本差异的成本差异的计算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总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1)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部门的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的原因。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责任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产量下的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量差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部门还是生产部门。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价差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亦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一般而言,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式中,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工时。
(2)耗费差异――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
(1)两差异法
两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
①耗费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②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 (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两差异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效率差异
即: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Ⅱ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对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如果存在不同等级工人混合使用的情况,则还可将其进一步分解,计算结构差异和效能差异,反映一定量的总工时中不同等级工人完成的工时所占比重的变动和工作效率变动,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结构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能差异=∑(实际工时)×预定平均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人工标准成本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部门还是生产部门。
200元的逆差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6-5)×450=45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450-500)×5=-250(元)(F)
Ⅲ 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公式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直接人工成本–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Ⅳ 成本差异公式
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成本总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账务处理。
Ⅳ 高人,请问人工成本率如何计算是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一般的是人工成本总额除以总成本的比率,如果有特殊要求求销售人工成本率就是后面的公式。
Ⅵ 成本差异率怎么算
成本差异率如何计算:
成本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当月入库成本差异)/(期初计划成本+当月入库计划成本)×100%
成本差异率是指成本差异额与计划成本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成本差异额,是指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正数表示超支差额率,负数表示节约差额率。
Ⅶ 产品人工成本怎么算
问题一:如何计算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属于各种规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计入相关规格产品的成本;
其他间接成本,比如车间主任工资、车间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产设备折旧摊销等制造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规格的产品成本中去。确钉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产工时,或者直接按各规格产品的数量比例。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另外,期末一般都存在没有完工的在产品,所以上述成本都应该按完工程度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最后确定出产成品的总成本,除以这种规格产品的数量,就得到单位成本。
问题二:单个产品所花的人工成本,怎么算啊??/ 简搐地说,你只要先测算出生产该新品各工序所需要耗用的标准工时,然后 根据你们生产工人的工资计算出标准的人工成本即可。
问题三:产品成本计算中的直接人工费包括哪些? 产品成本计算中的直接人工费包括支付给车间生产工人的各项职工薪酬.
问题四:单个产品的人工成本怎么算 因产品生产类型的不同特点和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即产品的品种、批别、生产步骤。而成本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此外,如果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简化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将产品的品种规格归并分类,按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然后再按品种规格或生产批别、生产步骤分配费用、计算成本。这种用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的方法,成为分类法。分类法不是单独应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需与某一种或某两种基本方法结合应用,以便简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属于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简单列示握橡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类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适用的类型
品种法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工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发电、采煤
分批法
小批单件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精密仪器、专用设备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冶金、纺织、造纸
分类法
综合性生产
分步、不分计算成本的生产
家电、服装
问题五:人工成本怎么算 人工成本是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进行核算的。
按照规定,凡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实行计件工资的企业,计件工资应按照规定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中去。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则应采用适当方法在各产品之间分配。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和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该产品的实际(或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工资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产品的实际工时(或定额)之和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企业行政羡亮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则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在实际工作中,人工费用是通过编制“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分配,并据以进行账务处理。
问题六: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 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1、按计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计时工资一般是依据生产工人出勤记录和月标准工资计算,因而不能反映生产工人工资的用途。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本期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 各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 某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该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数×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2、按计件工资分配直接人工成本 为了按工资的用途和发生地点归集并分配工资,月末应分生产部门根据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工资成本分配表”。
问题段派旁七:请问单位成本怎么计算,如何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产品名称 分配数量 原材料 工资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A产品 19292 42495.99 9133.65 12016.32 63645.96
B产品 21520 47403.78 10188.48 13404.06 70996.32
C产品 3544 7806.64 1677.87 2207.44 11691.95
合计 44356 9770厂.41 21000 27627.82 146334.23
问题八:如何计算一个产品的成本? 合理材料费、税费、人工费,都是各单位自己统计出来的呀! 一般情况下,计算一批加工完成的产品一共用了多少材料、有多少人、花了多长时间来做(因为人工费是按工时算的嘛),工时乘以平均时薪乘以人数就等于人工费总和,再除以产品数量,就可以得出单个产品的人工费啦!材料总用量除以产品数量,就是单个产品材料费; 至于税费,那就以产品的售价乘以税率,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啦!
大家都是同行嘛,如果有更好的回,也让我吸收吸收!
问题九:平均人工成本怎样计算 加起来!
除以总人数
问题十:直接人工的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C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例:新新机械厂加工A产品需车加工,其标准工资率为5元/工时,实际工资率为6元/工时,标准工时为500工时,实际工时为450工时,试求某产品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6×450-5×500=200(元)(U)200元的逆差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 (6-5)×450=450(元)(U)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450-500)×5=-250(元)(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