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分配表怎么算
扩展阅读
钻戒钻石纯度一般多少 2025-05-13 18:38:53
什么是社会成本社会收益 2025-05-13 18:37:47

成本分配表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3-06-05 02:34:02

生产成本分配率怎么计算

制造费用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材料和人工一般按两种产品的产值比例分配。
如甲产品的产值是200万,乙产品的产值是100万,那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就是2:1。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667元
借:生产成本--乙产品3333元
贷:制造费用10000元
拓展资料: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之和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数量。
对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和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等进行的分配。各生产车间和分厂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计入成本按单位分别归集后,月终就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该生产单位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成本间进行分配。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分配率

⑵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方法计算

在生产实践中,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实际生产费用与计划成本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计划成本分配法”的核心问题是“成本差异”的计算。前面资料中规定的计算公式是:成本差异= 各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而案例中隐含的计算公式为: 成本差异=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我们仅就锅炉车间为例分析本案例的差异计算:锅炉车间直接生产费用为28 730元;应从机修车间转入760元(200×3.80);则锅炉车间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为29 490元(28 730+760);锅炉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为30 820元(13 400×2.30,包括机修车间的400×2.30);锅炉车间最后的“成本差异”为-1 330元。
从锅炉车间的计算过程中不难发现,本案例是在用一个已经含有计划成本成分的数字29 490元(28 730+760)和另一个完全为计划成本的数字相减,来求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这种做法不但极为繁琐,又使得“成本差异”成为一个完全虚拟、丧失实际基础的数字。
笔者认为:辅助生产实际成本就应当为各辅助车间当期发生的直接生产费用,即锅炉车间为28 730元;而计划分配成本就应当为按该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对“外部使用部门”的分配成本,即锅炉车间为29 900元(21 850+8050);“成本差异”就应当为各辅助车间生产费用减去对“外部使用部门”分配计划成本的差,即锅炉车间为-1 170元(28 730-29 900)。这样做可以省略不必要的交互分配计算,又使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更为“实际”,才能真正体现简易分配方法的简单容易操作。
看出:按计划成本“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金额仍然为41 300元(31 350+9 950);待分配的“成本差异”仍然为-270元。即计算结果与案例解析完全相同。但本方法会使得计算更为简便,分配表更为清晰易懂。

⑶ 请高手指点,财务成本报表中各种费用分配率如何计算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流动亩陪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 =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与仲裁)+其他或有负债。
7、已获利息倍数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歼消等。
8、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
9、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值工人数
10、生产资料运营能力:
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2、 ①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
14、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 =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1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6、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17、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1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19、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1、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3、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5、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税后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26、基本每股收益率=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备注:时间一般按天,也可简化为月。
27、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平均股数。
公式分解,=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迅改蠢数;
=股东权益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平均股东权益*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
=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28、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
29、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年末普通股总数。
30、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股数。
31、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其中,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
营业增长率=(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0%
32、资本保值增值率 = 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l00%,为资本保值
33、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34、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3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增长额×100%。
36、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本年营业收入净额×100%
37、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 --1
38、资本三年增长率= --1
39、杜邦体系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40、长期资产适合率 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41、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42、固定资产增长率 固定资产增长率 =(期末固定资产总值—期初固定资产总值)/期初固定资产总值×100%
4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即=1/(1-资产负债率).

⑷ 关于会计作业成本法的计算题。怎么填写作业成本分配表,成本动因率

成本动因率=作业成本/成本动因量合计

甲产品作业成本-材料采购=材料采购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量,逐项计算代入。

计算成本动因率:

质量检验:4000/20=200

订单处理:4000/40=100

机器运行:40000/1000=40

调整准备:2000/10=200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200

单位作业成本:13200/100=132

单位成本:50+40+132=222

成本动因概念

引起对成本性态划分的影响

传统的成本系统根据各项成本与数量,将成本划成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种。这样的处理方式忽视了成本还可以随着数量以外的因素而变动,即成本的可变性观念。事实上,成本形态是由成本动因所支配的,要把各种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去,首先要了解成本性态,以便识别出恰当的成本动因。按照这种观念,成本可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成本动因

⑸ 生产成本分配表分配率怎么算

生产成本中有=直接材料(领用材料)+制造费用+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部分一般可以分出。制造费用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材料和人工一般按两种产品的产值比例分配。如甲产品的产值是200万,乙产品的产值是100万,那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就是2:1。

举例:如本月的制造费用是10000元。按以上的分配比例:甲产品的制造费用应该是6667元,乙产品的制造费用是3333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667元。

生产成本--乙产品3333元。

贷:制造费用10000元。

(5)成本分配表怎么算扩展阅读:

附加价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扣减法,即从销货额中减去原材料等从他企业购入的由他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销货(生产)额-外购部分

=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

②、相加法,即将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因素相加而得出,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利润+人事费用+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

=利润+人事费用+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关于企业劳动分配率的情况,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予以推算慎锋,也就是首先计算出附宽销晌加价值中资本分配的部分(资本分配包括盈余分配、利息费用、折旧费用和保留盈余四部分),然后得出劳动分配率。也就是说,企业只要支付这个比率的人事费总额或工资总额,即可顺利运行。

参斗改考资料来源:网络-分配率



⑹ 产成品成本分配表怎么填

1、产品成本分配表怎么填根据每一项的内容:分类别一句他的填写方法去以及计算计算公式去填写每一项内容。

2、求一种资源也就是其成本分为直接或间接视情况而定的。假设你所在的大学拥有多个校区你修的一门课程是管理会计课程该课程由商学院的会计提供。该门课程的教师教授教门课,让我们来重点看看教授管理会计的教师的工资。

3、要计算产品成本管理会计系统应该反映组织内的实际成本刘。致葬心组织零售金组织和服务型组织有不同的成本流模式这些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管理会计优先级。

⑺ 财务决策大赛成本管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表怎么算

如果大量 的产品,也有大量的变化,原料成本和加工成 本,如工资 和福利的比例各端的成本几 乎相同的产品,可以在产品成本计算标准货柜单位。使用这种方法,该产品有必要计算的原材料的成本,而且还计算其他成本,例如工资。月份中的产品按照完成转换的成品的等效量的程度的数量的端部,也就是等效的单位,然后按照成品收率和计算成品的成本和最终产品成本的产品按比例分配的当量单位。
(1)起始原料的生产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在产品的成品和原料成本的目的,根据所述分布式数计算其比例;成品和加工费用的最终产品,必须按比例等量单位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电子有限公司产品约当产量=完成的产品(完成率)的数量×百分比
的费用率=总成本÷(产成品,在产品收益率+当量单位)的
成品成品成本=数×
开销率的产品,在产品的当量单位成本=×费用率
OR =总成本 - 成品成本
(2)如果材料不是放在生产开始,但与生产计划已投入在每个过程中,并且在每个过程原料的初投资成本应分配按照比重法当量单位。换句话说,根据原材料消耗定额的进程分配的原料成本,计算完成率(进料速率)。
使用比率的方法等效的单位,相当于单位在产品必须正确地计算,这主要取决于在完成了产品的程度,其方法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平均,即中,所有由在完成了产品的程度的各步骤的50%;另一种是,测量在每个步骤中的完成率,根据该累积时间配额即成品每一步时间配额占比例计算,其中,每个进程产物内的每个部件的完成程度可通过平均可以完成的公式的50%是:
处理配额
产品的完成率=(固定的工作小时的过程中的每一步骤的前部和+固定工时×50%)÷产品小时

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⑻ 请问下面的制造费用分配表中的分配率和分配金额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总的制造费用除以总的工时,也就是27800/50000=0.556。

甲分配的制造费用=甲的工时乘以分配率=30000*0.556=16680。

乙分配的制造费用=乙的工时乘以分配率=20000*0.556=11120。

分配率应该都是0.556的。

分录: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6680

--乙产品 11120

贷:制造费用 27800(从借方结转到贷方了)

(8)成本分配表怎么算扩展阅读:

分配率的运用:

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人事费总额

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附加价值(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所谓附加价值,对企业来说,是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它是生产价值中扣除从外面购买材料或动力的费用之后,所附加在企业上的价值,附加价值即成为劳动与资本之间分配的基础。

附加价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①、扣减法,即从销货额中减去原材料等从他企业购入的由他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销货(生产)额-外购部分

=销货净额-当期进货成本-(直接原材料+购入零配件+外包加工费+间接材料)

②、相加法,即将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因素相加而得出,其计算方法是:

附加价值=利润+人事费用+其他形成附加价值的各项费用

=利润+人事费用+财务费用+租金+折旧+税收

关于企业劳动分配率的情况,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中予以推算,也就是首先计算出附加价值中资本分配的部分(资本分配包括盈余分配、利息费用、折旧费用和保留盈余四部分),然后得出劳动分配率。也就是说,企业只要支付这个比率的人事费总额或工资总额,即可顺利运行。